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流年风吟』为那个逗号说句话

2015-07-07 16:14:25

『流年风吟』为那个逗号说句话

昨天,晓文发出一篇文说让我有时间看一下,浏览全文,为作者诗意的想象折服,更为流年人之间真挚的情谊感动。这时再倒回头来看文章的题目,觉得似乎轻飘飘的,不足以反映出那种情谊的浓醇与厚重。

试想,为了一分钟的相见,晓文会冒着严寒挈夫将雏打车去奔赴,鸿渐则让驴友们停车等待,自己在车下忍受着严寒;香香抛下繁忙的工作甚至放下了一个考试,和舞儿颠簸遥远的路途去见文友;画画精心准备内雕鼻烟壶遥遥相寄,琉璃不远千山万水将柠檬的清香传递,银杏树大哥热情的帮助带来的感动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这份情,恐怕非流年人难以体味。这咋是一个轻飘飘的“香如故”三个字可以表现得出呢?

如果,是朗读,可以用重音去表达,用缓慢的语速去传递这份情的厚重,但是,这毕竟是呈现于文字形式的,不是口语表达。于是,我想借助标点去强化一下流年之情的浓郁,深挚,久远。在“香如故”这个主谓短语的主语“香”之后加上了一个逗号,让这种停顿,延长强调“香”的语音、语境,表达流年人之间的友谊花香,香远益清,历久弥新。

征求了作者的意见,我就将原文的题目变为《香,如故》借此强调一下流年友谊之“香”不管历经多久的岁月,依然馨香如故,友谊之树会郁郁葱葱,永远长青。

   人云:题好文一半。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能够为文章增色,所以对文章的题目,要求极高,要求其简练,新颖,切主题,有文采,有内涵。

   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让读者能从题目洞悉文章的灵魂。所以,一直诗意雅致的晓文的文的题目当然也吸引了许多同仁的关注。

   白天忙碌了一整天,又上了近三个小时的晚自习,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赶快点开文章写按,怕晓文焦急。因为白天已经抽时间读了文,再度打开重读,觉得有一个半小时足够放出文来,大约可以赶上申精。但是,一到后台,就看见文章题目中的逗号被谁去掉了,心里略有不爽,作为责任编辑,正在审核的文被他人修改,起码也应被知会一声,有利于编审,这也是对编辑起码的尊重。又一想,晓文是才女,关注度高,好多人会关心她的文,都是好意,大家都期待她的文更精彩,也没什么。但是,我还要坚持我的想法,编完文章,我还要改回我原来设计的题目状态,于是,在群里说明一下。果然,对此质疑甚烈。这时,绵羊又在一边催促,说我一直言而无信,说好十点关机,十点半还在网上,不顾惜身体。本来上班的疲惫,审文的不顺,已经让我烦闷不已,他的唠叨让我再也没有耐心做细致的解释,只好等有时间写个帖子再说吧。今天,借用这个帖子对那个逗号的存在原因做上述说明。

   另外,因为题目中出现标点被同仁质疑,在此也略加说明。题目中一般很少用标点,当然了,一些单音词或者单个短语做标题,有时候也无须标点,但绝不是标题中就要杜绝标点的出现。标点,在文中准确运用,是为了作品更好的表达的需要,需要精心选择;其实,文题中的标点,效果亦然。

   一、请看下列文章标题,标点就起到了准确表达作者写作意旨的需要。

    诗人郭小川的诗作《青纱帐——甘蔗林》,《甘蔗林——青纱帐》

    两个名词间都用了破折号连接,诗人看到在甘蔗林中劳动的人们中既有新一代,也有当年在青纱帐里进行过艰苦战斗的老战士,他们的伟大精神使作者激动万分,于是创作了《青纱帐——甘蔗林》及其姊妹篇《甘蔗林——青纱帐》。通过巧妙的联想和鲜明的对照,从眼前甜润的甘蔗林联想到遥远严峻的青纱帐,揭示两者深刻的内在联系,给读者以丰富的想像和深刻的启迪。

    一个破折号,很好地连接了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抒发了诗人对青纱帐和甘蔗林的深厚感情,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歌颂了新老战士新的战斗风貌。

    

    柯岩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周总理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光辉照人的形象,赢得海内外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诗人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在称呼之后加上了一个逗号,拓延了这份深情的呼唤,将一份深挚的爱戴之情蕴含其中。


    鲁迅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阅读兴趣。而且以问句形式出现,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感情强烈。


       再如铁凝的《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记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者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她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以及摆脱山村封闭落后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小说以“哦,香雪”为题,一个叹词后加上一个小小的逗号,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解读:哦,多么单纯善良的香雪,你可以净化山外那些文明生活中的人的复杂的心灵啊,现代化的火车将给宁静的山乡带来文明,也将带来污染,请准备好哦,单纯善良的香雪!小说在这纯净的境界中寄寓了严峻的思考:那淳朴、淡远的美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她恰恰又是与贫穷联系在一起,在时代的列车的呼啸声里,她还能保留多久呢?香雪和她的伙伴们,连同整个台儿沟,在走向新生活的路途将会经历怎样的变故呢?

       题目中叹词后的逗号,蕴含可谓丰富。


   二、现将题目可以运用标点的情形列举如下:

    1、文章标题若是复句,中间可加逗号,句末不用句号。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标题中间可以加顿号、逗号。如高中语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3、标题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的,可以加问号或感叹号,也可以不加。如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秦牧的《让青春发出光和热吧!》,殷夫的《别了,哥哥》。

    4、标题中可以用破折号、省略号。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199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作文题《生命最珍贵的……》

    5、标题中可以用冒号。如:《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3)

    6、标题中可以用引号、书名号。如:鲁迅的《“友邦惊诧”论》,选入中学课本的《说“怕”》。

    7、标题中可以用间隔号。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8、由两句话或两个短语构成的标题,除上面说的用逗号或间隔号外,也可以在中间空一格。如《着意锤练 平易自然》(《语文月报》第218)

 9、如果文章标题有副标题,在副标题前要用破折号。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穆青、陆拂为、廖由滨)

 10、请注意,文章的标题不管是一个词语、单句还是复句,句末都不加句号。因为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而标题是作者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没有用句号的必要。如:鲁迅的《孔乙己》、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文学习》1991年第6期《正确的观察 错误的抽象》等。

综上所述,文章的标题不用句号,使用其它标点要由标题本身来决定,而不能随意乱加。

好了,罗列半天,只是想说,文章标题中,标点符号是可以有的,在此,与诸位同仁分享浅显所知,愿我们可以用好那些小小的标点,更好地为文章表达服务。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7-07 16:59:14

谢谢香精鼓励。

远远地抱一下。

香精,《沁园春·雪》里的间隔号表明的是词牌名和标题的关系哈。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7-07 17:02:53

谢谢雪大人来访!

如果你是作者,我会尊重你的想法。

即使本文的作者晓文现在说要我去掉,我也无二话。那是人家的作品,听从人家的意愿。

但是作为文章的责任编辑,我也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就不如不做这个编辑好了。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7-07 21:45:04

感谢楼上各位捧场,时间关系,一并谢过,就不一一回复了。

祝各位安康愉悦,幸福绵长!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7-09 15:06:03

   谢谢雨亭颇具专业性的分析,很有见地,受益了。

   只是,你大约没有读清我的帖子要表达的意思。

   第一、我说明了我在我所审文章中用逗号的理由。

   第二、有的人认为题目中不应出现标点,我举了一些例子,想表达的意思是:题目中尽管应尽量少用标点,但是,有的情形下,也可以运用标点。和是否古文,并没关系,古文也是被今人选来读,加上标点,自然是为了现在的人阅读的需要,这样,标点当然就有存在的必要。

   毛泽东的诗词,我只是举例间隔号这个标点可以在这样的情形出现,也没有说题目会因为这个间隔号而出彩。   《地球——我的母亲》,之间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地球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和逗号何关系?

   我列举的这些例子的小标题是 ——二、现将题目可以运用标点的情形列举如下


   其实,你跟帖洋洋洒洒反驳的中心应该直接指向《香,如故》中不应出现逗号。其余的箭都射偏了靶子。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帖子里列举的那些例子,多数出于中学课本。照着雨亭的看法,那些审核课本的老爷们,拿着国家的工资,用这么些存在争议或者根本不正确的东西让千万个孩子去学习,去模仿,可真的是误人子弟,害人非浅了!

   感谢你的分析,学到了很多。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7-10 19:01:02

我昨晚已经留言让作者自己去掉那个逗号,如果她愿意,我不介意。

 

关于这个话题,已经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口舌,到此为止。

 

感谢诸多对此话题的关注,不管是支持还是贬斥。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非对错,都会随风而逝。

 

我只在意,我曾留下过自己的声音。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