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莹子期
|
【荷塘访谈】笔耕不辍的辛勤园丁——荷塘优秀散文写手赵亚亚2015-08-05 12:29:48
【前言】:赵亚亚是荷塘月色社团散文优秀写手之一,亦是黄土地上一名普通高中教师,在辛勤教书育人期间亦笔耕不辍地抒写自己的人生,她的散文多以小见大,温情着读者的内心同时给人以思考。今天我们有幸见识到这位乐观、开朗、朴实的亚亚,一起聆听她内心深处的声音。
赵亚亚,1975年出生,陕西省淳化县人,高中语文老师。性格豁达开朗,热爱登山。自幼痴迷文学,信奉养活肉体的是粮食,滋养精神的是文学艺术。四十岁重拾秃笔,只为人到中年,重新找回自己,寻觅精神的归宿。生于黄土地,扎根黄土地,迷恋这片厚土,将最痴情的文字和最炽热的情呈给我脚下的土地,呈给我熟悉的黄土地上的一切生灵。
采访者:莹莹子期(系统记者) 采访形式:文本采访 采访时间:2015.8.5
赵亚亚:陕西给我的印象用一句民谣可以概括: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莹莹子期:亚亚加入江山是去年10月初,到现在为止发文量高达47篇,其中精品量达29篇,可谓是高产写手,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你走进江山认识荷塘? 赵亚亚:我是在空间里看到一位文友链接了她的小说,打开一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环境渲染很具特色。再细一看,是在江山文学网发表的,搜索进来一看,真好,纯文学的网站。注册之后,在系统试着发了一篇散文《父母爱情》,很快就编发了,第二天成了精品。幸运地被荷塘天龙社长发现,飞笺诚邀,懵懵懂懂就闯进荷塘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来了,以文会友,结识了各位。荷塘的罗婷、杨柳的诗意乡村、山水的渭北清光等都是读了我在江山、在荷塘发的文章后,加入江山文学网的。文学情缘,让大家相识于江山。 莹莹子期:亚亚的文字多以散文情感为主,比如《善待身边的老人》、《记忆深处的学生们》、《受灾之后话惜粮》等 等,都是很普通的视角呼唤爱心,真挚、温馨,给人以教育意义,您是怎样想到这些题材的? 赵亚亚:看见步履蹒跚的老人艰难坐公交,每逢六月毕业季送走一批批青春飞扬的学生;眼睁睁看见农作物受灾心疼无比;就是生活中的这些普通人的艰难困苦,喜怒哀乐,生活小事,触发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因为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我是教师也是农民,我们都将老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惟念物力恒艰”“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些耳熟能详的诗文就涌现在我的脑海里,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写出来之后,才觉得对得起那些曾经用心走过的日子,那些用满腔热情生活过、劳作过的父老乡亲,那些在如花岁月里奋斗过的孩子。 莹莹子期:亚亚是高中语文老师,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那么喜爱文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赵亚亚:说起来非常幸运,小学一年级时候,荣幸地被评为了三好学生,奖品是小人书《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黄土造人》。哎呀,太好了,文字、文学给我打开了另一扇,一个广阔无比、神奇丰富的大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从此,一个农村丑小丫心中的天地就突破了眼前现实世界了。一切文字对我都富有魔力,歪着脑袋趴在墙上看裱糊在上面的报纸文字,同学手中的故事书,作文书、杂志,乃至街道的招牌,逮着就看,文字把我的魂魄勾走了。 莹莹子期:我们都知道一篇好的文字是走入生活、潜入心灵的,是什么样的环境给您这样写作动力或者说您是怎样扑捉这些灵感的? 赵亚亚:一直想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家庭、工作、文凭、职称这些现实的事情牵绊着我,舞文弄墨,在这个金钱利益冲击一切的时代,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我从记录每日的高考备考经验,总结教学心得开始,拾起丢失了多年的秃笔。没想到在空间里,有许多同事为我点赞评论,许多人鼓励我,坚持下去。写的多了,手就熟了,头脑活泛了,灵感就不期而至。去年十二月,江山文学网系统举行了大型系列征文“舌尖上的故乡”,我喜欢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这样的富有民俗特色的美食散文,正好接近年末,家乡人开始杀年猪置办年货,我就写了《腊月,来淳化咥肉》,文章发表后在微信圈中风传。朋友、同事、领导、素不相识的人纷纷打来电话,畅谈读后的感受:写出了他们记忆中的年味,淳朴的人情。《陕西农村报》在农历正月初二的春节特刊上配图刊发,一时间,见我的人就打趣:“亚亚,过年就来你家咥肉。”大家的鼓励,让我倍受鼓舞。寒假期间,腊月二十九就在大家都忙着回家过年之时,我坐在电脑前,完成了《别样的润镇集市》一文。 感谢那些和我一样热爱文字的编辑,顾不上家里过年的大事小情,及时编发,第二天大年三十喜获精品,网站又给我加了长长的精品评语。我觉得这是我给家乡人置办的最好年货,春节期间,四方游子回乡团聚,许多人就读到了这篇文章,纷纷转载分享,短短五天之内,点击阅读量达到了两万五千次。这些人有侨居海外事业有成的老乡,大学教授,也有街道的小贩,本土文化给他们强烈的归属感,他们觉得读反映自己生活的文章,是一种享受。 脚下的土地是我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大家的喜爱赞赏让我觉得自己的文字是有价值的,所以就准备坚持写下去。 莹莹子期:在作品里写手水平参差不齐,而编按也是各有不同,作为荷塘评论员您是怎样看待这些的? 赵亚亚:说实在的,我太感谢荷塘的各位编辑了。加入荷塘后,开始并不看重精品,觉着自己的文章和精品的差距太大,反正就是不断写,写了就投。有几千的,也有千字以下的,荷塘的编辑们从没有嫌弃文章的粗糙,认真修改标题和句子标点,精心加按语。正是他们对我那些不成形的文章的呵护、鼓励,才让我笔耕不辍。写手的水平都是从低到高发展的,许多人领悟快一些,进步神速;一些人领悟慢一点,作品进步不明显。这时编辑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编辑的包容、点拨、鼓励、欣赏就是写手写下去的动力。特别是初进网站的写手,虽然作品有时很一般,但是急切盼着自己的作品早一点编辑、发表,用翘首以盼绝不夸张。而呆久了的写手知道,真正的精品网站是不会埋没的,心态就淡定了许多。所以,编辑要看重那些新写手。当然,要获得发展,写手必须听得进去他人的真知灼见。荷塘陕西派老师在我的散文《逐梦路上,不忘初心》获得精品后,依然指出了其文学性上的先天不足。我虚心接受了,以后再也没有干过为获精品而写精品的事情。当然,新手要从编辑的修改和按语中,从评论者的评语中,体悟琢磨,让自己获得长足进步。 作为评论员,对于写手的作品,除了发现长处和优点之外,还可以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意见,方式可以灵活一些,可以直接评论,可以发飞笺,可以加QQ私聊。总之,编辑、写手、评论员为了文学,通力合作,才会佳作连连。 莹莹子期:荷塘是散文集聚地,有很多优秀写手,其文笔也各有千秋,有人说好的文笔如雨滴静静无声潜入心里,越是大家手笔越看不出雕琢痕迹,您在写文是怎样顺序下来的? 赵亚亚:我的作品,大多以时间为明线、以感情为暗线组织材料。我写《午休好时光》时,按照童年、少年到中年来写的,分别突出了快乐、充实和喧嚣三个特点,突出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最后归结到一个“好”字上来,享受静谧短暂的炎夏午休时光,享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人生,在浮躁的当下让心灵获得安宁美好,达到了以小见大的目的。 莹莹子期:一篇好的作品一定是眼光独到、境界不同的,这样说来题材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万千世界您是怎样发掘出来的? 赵亚亚:其实,作为教师,固守校园,主要和学生打交道,虽没有机会行万里路,却可以读万卷书,学校最适合静心读书了。当生活的广度无法拓展的时候,就在生活的深度上下功夫。我的家乡是西周大鼎的出土地,秦汉时甘泉宫在此修筑,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示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一盘长满苔藓寂寞堆在场院角落的青石碌碡,一个满月时外婆带来的环形囫囵花馍,一把二月二时炒制的蝎子馍豆豆,平平常常的生活,普普通通的物件,诉说围绕物品发生的故事,挖掘在这些平凡的物品上体现的风土人情,作品的境界慢慢就得到了提升。当然,这还是读了荷塘文学社清菡、淡雅、酉黄、武如、夏洛的网、一蓑烟雨独为客等老师的作品,渐渐领悟到的。江山文学网余显斌老师、秦力、断肠崖居士、聆听花香等老师的优秀散文,我都分享到微信,有空就读读,受益匪浅。 莹莹子期:很多人写散文或者游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下笔地方,但是您的那篇散文《哦,那片槐树林》却写得那么美。我仿佛都徜徉在那片槐树林里,您在下笔之前是怎样构思的呢? 赵亚亚:槐花怒放的时节,描写槐花之美、尽数槐花之香的文章图片在朋友圈和空间盛传。如何写出新意?一定要突破单纯地赏槐花之美,品槐花蜜之甘,或者回忆槐花饭之味这些常见立意。许多人认为浪漫是属于有闲有钱阶层的,实际上,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家乡,朴实的老百姓自有他们独特的浪漫情怀:春去钩槐花,夏日去槐林乘凉,秋日一起去散步,冬日静赏树上的老鸹巢窠,女人柔情似槐花,男人生冷硬倔如槐树。平常的景致,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用优美的文字去书写,让大多数人体味到:哦,原来咱这柴米油盐酱醋茶平淡的日子,依旧味道十足。以“浪漫”二字构思全文,就新颖而接地气。 莹莹子期:最后我们引用首尾相连方式来结束此次采访,荷塘给您的印象是什么?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荷塘。 赵亚亚:荷塘文学社,让灵魂诗意栖息。
【后记】:读完亚亚的采访录,我想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会,我亦从中学习和领悟了不少亚亚的真知灼见,为了荷塘也为了亚亚,让我们一起在这片文学天地里奔跑、飞翔!! |
|
|
莹莹子期
|
2015-08-05 14:33:14
谢谢亚亚百忙之中的配合,向你学习,笔耕不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