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云
|
【丁香】文人笔走“富贵”花2015-09-21 14:06:23![]() ![]() ![]()
(一)念桥边红药,年年之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民间尊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皆与富贵名利相关。扬州的的芍药是有名的,诗里常有。我早岁读画的时候曾见过一幅《四相簪花》图,知道有种芍药名叫“金带围”。清朝内阁大学士,同时也是书画名家的蒋廷锡就画过这种花,朱红色的瓣子簇在一起向上生几层,后几层瓣子向下生长,中间拦腰生出许多黄金蕊,整体看来像是红衣金带的头名状元,所以又把它叫做“金缠腰”,可谓生的奇巧,寓意吉祥,传说此花一开便要出宰相。 一日,时任扬州太守的韩琦在后院中发现一株芍药一干分四支,每支各擎一花。韩琦觉得是个好兆头,于是邀请同在扬州的王安石、王珪、陈升之前来做客,每人各簪一朵,巧的是这四人先后都做了宋朝的宰相,这是一件机缘奇巧又着实令人吃惊的事情,沈括特意记载了下来。 很长一段时间,我特别想寻一块白底子带一片红的玉料雕出这么一朵芍药花来,中间的蕊用黄金嵌上,戴在身上也求个福气深厚。这样的主意往好处说是讲究,往清高的文人那里说,倒是俗气的很。 (二) 牡丹为富贵花主,故昔人多以勾染烘托见长。今泼墨为之,虽有生意,终不是此花真面目。盖余本窭人宜,至于荣华富贵,风若牛马,宜弗相似也。 ——徐渭 中国书画史上有一大批文人画家,大都喜欢画“四君子”一类的题材,不会崇尚牡丹、芍药,在他们眼中画牡丹的若非俗人,那便是宫廷画师极尽谄媚之用。拥有清代大才子之称的李漁特意从洛阳带回几株牡丹,文友们甚至都会讥笑他“千里趋迎富贵花”。八大山人贵为明朝宗室后裔,但他一生从来没有画过牡丹;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徐渭只画过墨牡丹,怕人看不明白,还要在题款中讲明牡丹为富贵花主,与我这个穷人风马牛不相及。当然,在我眼中,徐渭中国艺术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画家,以其傲人的才能站在了艺术的顶端,但是他在这题款中表明的不是对富贵名利的看轻,而是文人穷苦而生出的酸意,他本人一生是追求名利的,对于他这种酸意我大可以置之不理。 中国文人画家从北宋开始至清末民初,吴昌硕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画家,他不但喜欢画牡丹,而且喜欢画光彩夺目的牡丹,在他的每幅画上总能看到这几样东西:牡丹、水仙、石头。画作取的名字也吉祥喜庆,如《富贵神仙图》、《大富贵》、《牡丹水仙图》,牡丹当然代表富贵,水仙是代表仙人。吴昌硕画这么多牡丹,当然是求人喜欢,以求卖画养家糊口。至于他本人喜不喜欢,他早就表明了态度,他在题款中写过这么几句诗:“富贵神仙浑不羡,自高唯有石先生。”只要有牡丹的画面上,他必然配上石头以明志。我透过画面,似乎看到了生于乱世他的无可奈何,既要对得起家人让其生活有着落,还要对得起自己的品性,因此,他在我眼中纵然画了富丽的牡丹,却不失为一个两全的君子。 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正是在洛阳,正值中元节,没有牡丹可观,但是洛阳算是名城,画家自然不少,专门画牡丹为生的人比比皆是,看画赏画之余突然想到了心中这些关于文人、富贵花的故事,细细点数为读者添些雅趣…… |
|
|
麓云
|
2015-09-21 14:25:47
谢谢于国涛哥哥,在你的点拨之下,我终于写出了这样的文字。
|
|
|
![]() 一墨
|
2015-09-21 14:33:56
谢谢于国涛弟弟帮助麓云妹妹,在你的点拨之下,她终于写出了这样的文字。
|
|
|
![]() 柳絮依依
|
2015-09-21 14:36:22
阅读才女的佳作,耳目一新。牡丹、芍药我都喜欢,以前觉得自己不如文人墨客那样雅致,看来并非如此哟。
|
|
|
![]() 于国涛
|
2015-09-21 14:40:39
麓云妹妹真厉害!
|
|
|
![]() 紫色贝雷
|
2015-09-21 21:01:49
耳目一新,欣赏。 |
|
|
雅香
|
2015-09-22 09:53:06
牡丹芍药美,麓云老师的文章更美!拜读学习了!
|
|
|
![]() 凌雨涯
|
2015-09-22 17:54:12
才女,才女,云就是才女!
|
|
|
![]() 指尖的阳光
|
2015-09-22 19:25:39
赏读才女的文字,长知识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