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逝
|
【流年编按】风逝浅吟(2015年10月)2015-10-08 08:16:361、【流年】蹀躞在村巷里的身影(散文)作者:指尖 【编者按】蹀躞在村巷里的身影,是衰老的身影,是去往下一个子辈家讨生活的身影。当老人们失去了劳动能力后,为了让子辈间平衡,开始了轮养。作者用活生生的事例展示了老人们日渐衰老时的生存状态。有经济实力的老人,被儿女惦记着那点钱,得不到就会在赡养上打折扣,甚至老人的经济状况还会引发儿女辈的家庭矛盾,让一母同胞成为仇敌。没有经济来源的老人更得忍受在儿媳屋檐下的轮吃轮住或者轮吃不轮住的日子。田园的祖母,牛牛的爷爷,水草祖母,尽管每个家庭情况不一,但都是多子女时代被子代所轮着供养的,都有着难以言尽的心酸。“我”的祖母因为独子,没有被轮养,她由对母亲的横挑鼻子竖挑眼到最后满足于自己被儿媳善待,也侧面反映了那种轮着供养方式的诸多弊端。当独生子女日渐盛行的今日,轮着供养的方式将渐渐消失,但是这种历史现象,却带给人诸多沉重的思索。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社会亟需解决好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不仅关乎着每个人的未来生活的质量,更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和谐问题。文章通过真实记录诸多老人的生存状态,反映着重大的社会问题。当多子女时代一去不复返的今天,那蹀躞在村巷里的可怜又可悲的身影将会被啥替代?“我”母亲有工资不为物质生活担忧,其精神上的赡养呢?还有,生病后呢?一种过去了的蹀躞在村巷里的身影,依然将沉重的阴影投影到了今天。让人心生酸涩、发人深思的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08 08:19:45
2、【流年】二愣子叔(散文)作者:刘亚荣 【编者按】二愣子叔因为看青对自己的母亲不徇私,对队长媳妇也秉公的做法得了如此绰号,更有他打赌吃窝头、吃压缩饼干闹出的笑话,让他很难找到媳妇,而母亲东拼西凑借钱给他娶了媳妇他没睡又放人家走了——说哭哭啼啼新娘子是被骗出来的。后来其命运改观,是因着他对自己母亲的孝,买最好的木头做棺材,又肯吃苦,由此被老木匠收为徒弟,生活好起来,也娶了带着两孩子的寡妇做媳妇。但是,时代变迁,做家具的少了,勤老苦劳且手艺高的他又开始日子艰难起来,而且他爱着的媳妇也生病离去。当他种植的麻山药收入剧增时,他不准儿子掺假,保持着一贯的品行。文章以诸多的事例生动勾勒出一个耿直、淳朴、善良,勤劳、憨厚、无私的人物形象,那些生动的人物语言,那些精彩的细节刻画,让二愣子叔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呼之若出。文章真实展示了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与品行,不管生活赋予了他什么,或不幸或灾难或幸运……他都不改其最本质的品格,令人读之为之肃然起敬。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08 08:21:53
3、【流年】花事三题(散文)作者:奉荣梅 【编者按】三章花事,三段情事。【少年花事】展现的是对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天国中的父亲的怀念。色彩斑斓的各种花色承载着少女隐秘的心思,兄弟姐妹打理的菜园子充溢着不尽的乐趣。那些纯天然的蔬菜瓜果的美味浸润着少年美好的时光,还有慈父的音容笑貌,已经深深刻入记忆。【孤兰生幽园】朋友雅室,不仅仅书香盈室,更弥漫的幽兰清香,作者借兰寓意,抒发着对淡泊、高洁、清雅之品格的推崇与称道,表达了一种美好的志趣与情怀。【我的青菜我的花】记叙了作者在“火炬”“粉盏”“发财树”“丁香”“鸿运当头”的故居播种乡村大众蔬菜的趣味,花盆中那些各色蔬菜的姿态、长势,无不牵动作者的爱怜之情,字里行间渗透着其对故土的热爱之情。三篇花事,在生动风趣的描叙中,各种植物被作者赋予了人的情感,那么风情万种,摇曳多姿,更有渗透于文字里的真情,彰显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高尚情趣的追求,对亲人故土的深情,可谓文美情更美!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08 08:23:20
4、【流年】苹果问题漫记(随笔)作者:杨文丰 【编者按】好一篇《苹果问题漫记》!让那一只本来营养丰富、滋味甘甜的美味水果穿越了神界传说与现实生活的地域,更在文艺家与科学家的思维空间游弋,此外还在政界、商界展示着其权力。全文围绕“苹果问题”展开,用数个小标题来阐述苹果对这个世界的深远影响,可谓涉及到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如作为伊甸园的禁果,它跌入红尘,是诱惑 的象征,和“恶”有关;作为自然界的水果,它要忍受诸多恶劣的环境因素,人类为了经济利润让苹果生活在险恶的环境中已成了宿命。当然了,在文学界,商界也活跃着它的身影。庙堂之高 ,它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江湖之远,它甚至成了普通百姓的广场舞曲。作者纵横捭阖,引经据典,分析透辟,深刻展示了“苹果问题”对世界各个领域的广泛与深刻影响,带给人深深的思考。耐人深思的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10 13:21:47
5、【流年】大山的血脉(散文)作者:呼风唤雨 【编者按】山路蜿蜒,通往大山深处,连接着山里与山外。山外的“我”期盼在山里听到原汁原味的土家族语、远古的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渴望看到原汁原味的土家传统舞蹈,品到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然而,却难以找到它们的踪迹。吃杀猪饭,也没有喇叭声、鞭炮声、鼓声、锣声、唢呐声以及民俗歌舞的热闹。四通八达的山路,运出了山里的物产,带进了城里的副食品、农药、化肥等,也带进了城里的生活方式。城里的人贪恋山里的清新空气,水与花草树木,更有廉价的房租,入住山里;山里人稀罕着山外的工厂、楼房、市场,稀罕着城市的热闹与喧嚣,去城里打拼。一条条山路,是沟通乡村与城市的血脉,但是这条血脉里的血液是否纯净呢?作者借一次乡村回归的旅程,思考着这样严肃的问题。城市乡村日渐交融,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商品经济的日益冲击下,一些人为利益驱使,不择手段 ,谁还可以保证我们所使用的工业产品不是假冒伪劣,所食用的农副产品是真正绿色的呢?愿山路畅通,血液纯净,让大山深处依然拥有淳朴民风,清新的空气,令人新奇的习俗。一篇耐人品读的佳作,写景抒情议论有机融合,用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自然而然地唤醒读者去进行深刻的思考。美文,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10 15:42:06
6、【流年】苍茫流逝:西域古国的残稿(散文)作者:孟澄海 【编者按】时光流逝,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在默默地流淌了千年的伊利河畔,目视着为风雨剥蚀后的老河古道,寻访着乌孙王国的踪迹,倾听着历史的声音,念及一个个红粉宫娥为江山王朝做出的牺牲,感慨万千。 高昌古城,曾为丝绸重镇,而今已是倾圮、坍塌的废墟,它历经长达1300余年之变迁,最终毁弃于战火。火焰山脚下,高昌城已是残垣与断壁,但是深埋于高昌古国的厚土之下的古国文化,将会继续萌发生机。 大宛,盛产中原人称之为天马的汗血马,就是为着这些天马,西汉曾跟大宛进行了两次战争。在作者看来,大宛民族不应是史学家考证下的定居的民族,而应是游牧民族,因唯有此,才可以培育出疾如流星的汗血宝马。 位于西域的各个古国,都曾经璀璨过一段灿烂的历史,而今,尽管日渐湮灭于岁月的尘埃之中,但是借着作者的寻幽怀古,我们依然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古国曾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 又绽放着夺目的光辉。愿这一部部承载着岁月厚重的残缺的古籍,为更多的人去深入探究,写就更为绚烂的佳章,让后人得以更深刻的了解,来以史为鉴。质地厚重的文字,耐品耐读,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12 15:28:42
7、【流年】贪财鬼救美(小说)作者:海延 【编者按】小说构思奇妙,让笔者读之,身不由己被作者笔下勾画的贪财鬼形象吸引。弯腰捡拾硬币,和欣梅讨价还价,与流氓嘟囔着别捅坏自己的西装……一连串精彩细节让人忍俊不禁,不由慨叹,这个男人可真够贪财的,死了还惦记着让欣梅把救命钱放到他的衣服口袋里。小说似一幕精彩的话剧,人物对话精彩纷呈,小流氓的痞气,贪财鬼的吝啬,无不惟妙惟肖。结尾却抖出出乎意料的包袱,原来这个叫林峰的人还真不是个贪财鬼,而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面对众多的恶人,不是勇斗,而是智斗,用最少的代价赢得时间,使受难者与自己的生命无虞。小说欲扬先抑,赞美了林峰见义智为的高贵品质,带给人美好的阅读快感。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12 15:29:40
8、【流年】莽山眉批(散文)作者:吴昕儒 【编者按】此游记别出心裁,将游览莽山之旅作为一次阅读美好文字的过程,作者边“阅读”便批点“眉批”,简明扼要介绍每一个景点的精华所在,让读者随着作者的游踪一起分享旅程的精彩。张潮曾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作者细细阅读莽山这一大地之美文,精辟加以眉批,巧妙地将阅读感受与思悟带给了读者,构思甚为奇妙。进山的疑惑,莽山名字的来历,莽山博物馆烙铁头蛇的奇特,猴王寨着装各异的迎宾的美丽少女与名实不符的命名,天台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树群、姿态万千的金鞭神柱,娇俏美丽的竹叶青蛇,鬼子寨葱茏蓊郁,婀娜多姿的松树群……阅读莽山这部书籍的每一个节点,都有各自独到的风景。作者构思奇妙,文笔精美,潜心阅读莽山这部书籍,并在此书的书眉上精心批注自己的读书心得,带给人一次美好的阅读之旅。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14 10:16:54
9、【流年】旱地(散文)作者:阿微木依萝
【编者按】毛坡,常常遭遇干旱,这儿的人曾选择修水渠从别的平行山引水对付干旱,但最后却泉眼干涸,无奈,他们只好依赖做法事祈求降雨。为生存,去远处艰难背水,已经是男女老少都需上阵的事。背水的繁重,让男子借酒浇愁,而女人则更为坚强,吃苦耐劳。若背水季节再发生刮风,她们需要白天背水,夜晚割草好修复屋顶。有时还有孩子生病等诸多天不遂人愿的事发生干旱持续发生之际,困苦,灾难,不断考验着毛坡人的毅力与心劲。旱季好容易熬过去,而雨季又会带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伤亡事故。毛坡人意识到森林被砍伐垦为耕地的危害,有意识去远处拾干枯的柴,不再砍伐村庄周围的树木。他们也想着改变仅仅靠种粮为经济来源的局面,但是,想栽桑养蚕,桑树却难以成活,搞烟草种植,又需要更多的柴草。年轻人去城市打工,年老者坚守毛坡,当干旱继续侵袭,毛坡土地上曾经背水的青壮年已经老迈,他们学会了淡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去城市求生的年轻人有些闯荡多年后因着城市生活不易、心无归属再次归乡,在思忖着如何适应这片土地,更好地生存。作者以细腻的文笔真实再现了一个偏僻的山村艰难的生存状态,面对干旱的天灾,这儿的人是如何隐忍,坚强,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恶劣的生存状态,他们痛苦过,抱怨过,诅咒过,祈求过,也抗争过,然而靠天吃饭的命运历经多年依然无多少改观,但是,他们依然坦然面对生活的给予,坚信上天会眷顾他们,会给他们生存的机会。作者为我们生动展示了恶劣生存环境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况,让笔者在阅读时身不由己为他们对故土的深情以及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所感动,同时也祈盼着外界的文明科学之风能够吹进深山,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让人震撼的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14 10:19:11
10、【流年】陈年茶香(散文)作者:一朵怜幽 【编者按】时光飞逝,抹掉了许多岁月的痕迹,然而总有一些美好却深刻入记忆。作者以清新温雅的笔触,再次触及近二十年前的往事,将美好的馨香带给读者。那个清纯的少女不忍经营修车铺的父亲供养一家六口人吃喝用度以及她们四兄妹读书的辛苦,在心底蕴藏着一个小小心愿——分担父亲的一些经济压力。于是有了她钟山采茶第一次靠自己辛苦换取钱的经历。作者以舒缓的笔调有条不紊地记叙着那次采茶的经历,绿色的茶园与身着七彩衣衫的采茶姑娘静动结合,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最美的风景不仅如此,更在作者的心中。少女时代的她在采茶过程中不受同伴不良品格的诱惑,秉持自己诚实的美德,绝不肯投机取巧、泯灭良心去换取金钱。她信守着做人的底线,凭自己的辛劳去圆自己帮助父亲减轻压力的心愿。这份美好的品质如历经了采、晒、晾、揉、压、烘等过程的茶叶,在岁月的沸水的翻腾中一直飘逸着缕缕沁心的清香。作者借自己的一次人生经历阐述着对人生的感悟,对美好的追求。孝顺父母、体贴家人的心愿,不同流合污、坚守美好品格的心气,无不是醉心的茶香,虽历经岁月的更替,依然将浓厚的香气氤氲于自己的心头,纯美着自己的灵魂。好一篇《陈年茶香》,文美景美情更美,彰显着一份美好的人生追求,带给人怡心的愉悦。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15 10:48:16
11、【流年】稻堆山1940(小说)作者:程多宝 【编者按】读完这部小说,为在稻堆山抗击日寇牺牲的英烈肃然起敬。小说以发生在稻堆山的一场惨烈战役为原型,以当时十岁的孩子宗平的视角记叙了那次战役前后发生的事。从普通的百姓到大个子队长领导的新四军宣城大队第七支队、邵军营长领导的国军三营,面对野兽一般的日寇,他们不怕牺牲、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用生命与鲜血捍卫着民族的尊严和国土的完整。小说不仅真实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中国军民的民族精神,也生动反映出面对民族危难一些普通人的状态。大户袁邦青与城内另一大户沈万三摆擂显富,为女人李辉在争锋,他们的行为更进一步衬托出抗日军民的民族气节与牺牲精神。愿为勇杀日寇的心爱的男子献身的英武女子李辉;率稻堆山人组织的梭标队英勇杀敌的马篾匠,引鬼子淹死于江心的怀法……在枪林弹雨中用鲜血染红那片土地的邵军、铁头和三营数百名国军,他们每个人都无愧于民族英雄这一称号。小说将民族仇、家国恨、男女爱、兄弟情有机融合一起,展示了1940年这个特殊年代稻堆山军民的民族风骨,带给读者震撼人心的感动。小说讴歌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但这些英雄的刻画决不脸谱化,而是有着一般人的喜怒哀乐,小说塑造他们的形象可谓真实亲切、生动鲜活、丰满立体,让他们那些大义凛然之举更为人信服,钦佩。一篇讴歌抗战英烈的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23 09:52:49
12、 【流年】祭父(现代诗)作者:杨献平 【编者按】读着诗人三章祭奠父亲的诗句,情感的潮水被深情的诗句掀起了波浪。在异乡,深夜,诗人为父亲苦难的一生痛哭,痛苦中,仿佛看到了父亲熟悉的身影。父亲在偏远贫穷的南太行乡村挣扎着生活了一生,而今离世,但他的形象却铭刻在了儿子的心里。在父亲坟前,诗人对父亲的思念演绎了极致。父亲已经成为一抔黄土,而儿子却时时处处感受着他留下的印迹。坐在门槛抽烟的身影依然清晰,用过的各种农具,院子里的树,无不带有父亲的体温。诗人在苦痛中慨叹着作为农民的父亲生与死的简单,那份锥心的痛蕴含在这素朴简单的文字里。岁月无情,而今,这个也日渐老去的儿子在父亲坟前沉痛哀悼着成为枯骨的父亲,思考着人类生与死的轮回。三章诗歌,围绕着“哀悼”与“思念”,勾勒着一幅幅生动鲜活的苦痛的画面,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不尽深情和绵绵思念。真情文字,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23 09:53:54
13、【流年】朋友(短篇小说)作者:大木木 【编者按】小说处处设立悬念,让人读完最后的结局不由得深思文中两个人物的性格以及当下政府机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谢,与贺滨,萍水相遇,打工的贺滨救了“微服”去小摊吃小吃突发病疼的老谢,从而拉开了二人的一段缘分。老谢给了出身贫寒农门的贺滨一个报考公务员的机会,但是他没有徇私舞弊,只是揉掉了桌上的一堆条子,给了他一个公平的机会而已。然而,他避嫌,不让贺滨说认识他。面对局机关众人对小贺是乡巴佬的议论,他多次善意提醒,但未果。当贺滨的妹妹在公务员招录时获取综合成绩第二名,却因身高不到一米六五而被第三名取代时,老谢回答贺滨的质疑,也让读者一怔,看来老谢这个有正义感的局长也有他不够光明磊落的一面。而不去搞人际关系,潜心研究党的政策的贺滨最终没能转正,贺滨又再次回去当他的木匠去了。因为机关民主评议分值低。小贺被解聘。这次老谢没有为他说一句仗义的话。至此,老谢的形象更有些黯淡,他似乎不容一个淳朴耿直的人。但小说结尾却让人的眼睛一亮,那个让老谢操心婚事的优秀女儿约会了小贺,曾经老谢选婿的标准有多高啊,然而面对无学历、无正式职业、牙齿锈黄也不英俊的贺滨,他和女儿说小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老谢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不喜欢迎来送去,体察底层民情,善待有才之人,让不适应政府工作环境的小贺去做适合他的木匠工作,给女儿选女婿不重视门第,而是看重品德,但他也得受舆论与人情的影响,于是老谢的形象顿时鲜活立体起来。出乎意料的结局,加之前文老谢选婿那么标准严格的铺垫,有力衬托了人物的品格,更凸显了题目“朋友”二字的意蕴。小说一波三折,悬念迭起,各类描写让人物塑造更为真实丰满,可谓引人入胜的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23 09:54:56
14、【流年】关键时刻(小说)作者:程多宝 【编者按】小说以一个上尉参谋胡达明送退伍兵刘喜文返乡之事为线索展示了诸多矛盾冲突。小说选定了老兵退伍这样一个特定时刻展开故事,胡达明面临晋级之际与大侠产生矛盾,大队副高贵让胡达明想法送走让大队领导头大的老兵刘喜文,完成任务好的话已经做了多年上尉的胡达明也许有可能晋级带家属。刘喜文因为教导大队的一篇不实报道与领导发生冲突,成了送不掉的退伍兵,刘喜文家乡的民政局与部队之间来回踢球,不接受他退伍。在整个旅程中,小说层层剥蚀,让读者一点点了解了被众人当做刺头的刘喜文真实的内心世界。他善良,在火车上为逃计划生育罚款在吃馊饭的孩子塞面包,还担心那几个孩子是被人贩子胁迫。他善解人意,自己想回家时提议胡达明也回家探望一下久别的妻子;他正直,斥责逼迫他们搞色情交易的小旅馆老板;他又真诚,坦言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而,就是这个被反复送回的兵在教导大队领导眼里却定性为随时要给大队制造事端的人物。回家探望妻子的胡达明没见到妻子,路上的梦也揭示了他在部队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妻子一个人在家支撑,屋漏人苦,日子艰难,还有儿子的教育问题,但是迟迟不能提干的他却不能给妻儿一份安稳舒适的生活。小说最后刘喜文的表现出乎意料,他做通家里工作,主动解决了矛盾,让胡达明难以置信。小说展示了这个所谓的问题兵的军人情怀,被误解的他依然对部队怀有深厚的情感,在关键时刻袒露心声,理解部队有些不妥的做法,愿意委屈自己,其真诚令人动容;而胡达明不愿为一己私利贪天之功,愿真实显示这名退伍老兵的思想境界。还有豪爽的退伍兵曹锐,不计前嫌的夏助理……小说在层层叠叠的矛盾冲突中真实展示了军人美好的情怀。小说最后写道,胡达明得知晋升被冻结时,捶伤了自己的手,这不是为着权力的虚荣,而是想着给妻子和儿子一份稍微好一点的生活却无能为力的男人的心焦,充分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深爱。小说用胡达明与刘喜文一路行程引出了部队官兵之间,部队与地方之间,军人工作与家庭生活、与社会阴暗面之间等一系列矛盾冲突,生动刻画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军人形象,他们满腔豪情,也不乏温情与柔情;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在关键时刻,决不给军人抹黑。精彩力作,透过重重矛盾,给读者一个真实的视角去了解那些橄榄绿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的灵魂。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23 09:56:03
15、【流年】遍地草香(散文)刘燕成 【编者按】草,是生命力极强的东西。一个在城市打拼的人将视线投向形形色色的草,字里行间浸润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檐沟草,在檐沟缺少泥土的水泥缝里顽强生长,细瘦的身躯抵挡着恶风,抗击着雪霜。历经了夏的葱绿,秋的枯黄,甚至还遭受过火舌的舔舐,但是依然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青苔,被诗人赋予了不俗的意蕴,而作者对它的情感更因着平朴的青苔牵引着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幼时的作者犯错要受惩罚时把父母引到长满青苔的石板,害父母摔倒,自己却在傻笑。而病中的作者感受着父母去百年老枫上艰难取青苔为自己治病的厚爱,内心充盈着幸福与酸涩。爬山虎,将小区的老墙赋予了不尽生机,那一墙葱茏充满着希望与朝气,带给小区人更多的乐趣。作者以生动深情的文笔描绘着三类普普通通的草的情态,借物寄情,表达着对生活对亲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文可谓情景交融,美不胜收。好一篇《遍地草香》!将最低微最普通的植物赋予了人的高贵情感,讴歌着它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并借物寓意,抒发着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挚爱。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23 09:58:17
16、【流年】茶境(茶征文·小说) 作者:红袖留香
【编者按】有人说,饮茶的最高境界,是识道。在作者的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筷子将饮茶文化用到了报家仇、雪国恨之上,如此,把茶境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筷子是一个热血青年,他救了一个被日寇侮辱的姑娘云儿,对日寇的血海深仇让他们渐渐走到一起,在共产党员周铁引领下,筷子用精湛深厚的茶文化赢得了鬼子宪兵队小队长松岛的信任,打入了鬼子内部,他们两人配合周铁齐心协力救出为救他们身陷虎穴的赵云川,并想方设法搞到敌人扫荡的情报。但为了不让已生疑虑的松岛再起疑心,云儿喝掉了下了毒的茶,牺牲了年轻的生命。筷子在党的指示下,强忍悲痛,继续潜伏,为党工作。小说以茶为线索,脉络清晰,行文严谨,构架匠心,制造出诸多矛盾冲突,推进着故事情节的有序发展,不乏巧合而又丝丝入扣,演绎出一段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悲壮故事。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在敌人的心脏,筷子和云儿藏起了内心的爱情,在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中,和敌人斗智斗勇,他们敢于牺牲,但又不乏温情,对敌人的仇恨,对战友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让他们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小说将丰富的茶文化有机地渗透到故事情节之中,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诸多描写,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热血中国人的形象塑造得真实鲜活,惟妙惟肖,又可亲可敬,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便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淋漓极致地呈现出来了。一篇爱国主题的佳作,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学识和塑造人物的高超技艺,更写出了茶境的最高境界,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28 08:32:58
17、【流年】怨(绝句小说外一篇)作者:临风听雪 【编者按】二篇绝句小说,渲染着浓重的哀伤凄楚的气氛。读罢许久,伤感的情绪萦绕于心,久久难绝。【怨】真实展示了一位妻子早逝的鳏夫凄苦的人生,他含辛茹苦养大两子一女,并送他们去大学,然而,之后的日子,老汉便是在孤独寂寞等待守望中度日。小说开篇夏日凌晨的静谧与呜咽的唢呐形成鲜明对比,邻居的神情与言谈,更是设下悬念,到底发生了什么,邻居们会如此?当读到老汉平时形影相吊的日子,让人不由得心生酸楚。而耄耋之年的老汉死后多日尸体变臭居然无人知晓,是邻居起疑,更让故事的悲剧色彩演绎到极致。至此,几位未出场的儿女的冷漠与不孝便淋漓极致地披露出来了,让人鄙视与不齿。也照应了开篇邻居们的表现。小说以《怨》为题,写尽了老人晚年的悲凉与无奈的境遇,有力鞭笞了不孝儿女的陋行,发人深思。【清明祭】作者很善于用环境烘托人物的心境,冷雨,阴风,旧伞,两座相差一年的新坟,更衬托出小明的哀恸。小说借清明祭奠逝者的孩子小明的回忆,揭露了邪教对其父母的戕害,不消说,小明的父母都是被邪教带走了生命。奶奶的叮咛,既是对邪教的控诉,也是对小明的警示与告诫。小说结尾风雨中老少搀扶远去的身影,犹如一幅动态的画面定格于读者心中,那么清晰那么刺心,催人泪下。是邪教让这一老一少无所养无所依。作者很善于抓住最具画面感的场景触发人心的柔软处,而且文字极具象征意味,如小明所打的旧伞,已经遮不住风雨,暗示他的父母已经无法为其遮挡人生的风雨了,这更进一步烘托出悲伤的气氛,控诉了邪教的罪恶。振聋发聩的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0-28 08:34:17
18、【流年】对面(散文)作者:李新立 【编者按】一组组短章,将市井众生相淋漓极致地给描绘出来了。有艰难求生的小商贩,有孤独寂寞的女人或者老人,有闲暇消磨时间的玩棋牌者,有偶然擦肩城市的过客……作者将视线投注他们,真实生动展示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从外在表现到精神世界,无不展示着作者怜悯的情怀。如对遛狗女人被爱情背叛后对狗态度的描写,她“手里始终拽着那条绳子不放”,作者揣测——她是否还给这条小狗起了一个男人的名字?让人感受到这个女人坚强背后的可怜。而对小酒摊一直小聚的四位老人的关注,以及对缺失老人的牵挂,也表现了作者的善良之心。还有那些初次进城的孩子羞涩胆怯以及对城市的好奇心的描写,让人不由得生出心疼,忍不住想去呵护。作者笔下全是城市这个世界的弱势群体,有精神世界的匮乏者,如那个被男人抛弃的女人,那些一起喝酒的老人,安静独坐的老人,在疲惫而又刺激的棋牌桌前消磨时光的人……有物质世界的匮乏者,如自行车修理摊主,旱冰场经营的夫妻,送奶工,流动小摊点的主人,初次进城的孩子……也许他们并没有觉得不幸,但在作者生动真实的笔触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却深深触动着人心灵深处的柔软处,读之,情不自禁为他们祈祷,愿他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作者如一个丹青高手,用细腻生动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世态众生相,画面鲜活,触人心扉。精彩力作, 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1-01 12:51:24
19、【流年】在思想的原野上漫游(散文)作者:祖克慰
【编者按】《在思想的原野漫游》,好富有诗意与韵味的题目。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在作者三篇短章中,感受着思考的魔力,它让寻常的事物多了深邃,让平凡的日子增添了色彩。在城市的黄昏喝茶,感受着喝茶的惬意,作者思绪万千,思考着自己与母亲是如何执着地坚守各自的责任。一个人孤独爬山,思味如何拥有良好的心态,让生活更多些快乐。在春天的田野散步,感受自然的馈赠,呼吁人们对生活热爱与珍惜。三篇文,作者思绪飞扬,思想的列车任意驰骋,萌生出诸多哲思睿语,让人身不由己审视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启迪思想的力作,带给人深刻的悟思,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1-01 12:52:51
20、【流年】为母亲治病(散文)作者:梁星钧
【编者按】年逾八旬的老母患了感冒,吃药尽管奏效但腿脚依然无力站不稳,作者与家人送其去医院,之后作者以细腻的文笔详尽记录了母亲治疗的过程,字里行间展现了为人子的孝道。当人到中年,都会面临着父母日渐老去的局面,尽力呵护,让老人康健幸福,这是每个儿女必尽的责任。文章中,作者和妻子妹妹一起,用自己的细心耐心爱心,照顾着病中的老母,让她感受着亲情的温暖与幸福,一天天走向康复。作者不仅仅在生活上细致入微地照料母亲,在精神上也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她。看到母亲思念娘家人期盼张望的情形,作者打电话让表哥有时间顺便来看一下,还刻意提不图啥礼品,只为让母亲心情好有利康复,这个细节让人感动。许多人对老人的照顾,在生活上的关心,皆能耐心细心去做,但往往忽略了老人精神上的需求。作者用自己真实的行动,为做儿女的树立了好榜样。素朴的文字,蕴含着不尽的真情,给人以启迪,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11-01 13:03:07
21、【流年】“酒鬼”雨校长(散文)作者:江楼望雨
【编者按】在作者惟妙惟肖的描绘下,一位令人钦佩的校长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面。这位姓氏特别的雨校长,尽管爱喝酒,但从不误事,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和员工打成一片,即使划拳喝酒灌醉某位员工了,也是因着熟稔这位喝酒者内心的苦闷,要给他一个释放空间。他知书达理,学识渊博又为人活泛,能够将风波平息于他的睿智处理中。做教师,他课上得生动有趣;当家长,他幽默风趣与儿子开玩笑留下笑谈。他又是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在文革中即使被打倒游街也展示出他心态乐观的一面。他又淡漠名利,复课后结合进领导岗位却辞职继续认真打铃到离退。读着这位校长离退后与妻子割豆子拉车一幕,笔者忍俊不禁,一个热爱生活的老人用他那别具风格的言行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文笔生动细腻,人物刻画鲜活传神,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细节真实展示了雨校长的品格与风骨,欲扬先抑的手法、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物语言,更吸引着笔者的阅读兴趣,让人一边读一边嘴角含笑,身不由己地喜欢上文中的主人公——那个风趣幽默机智可爱的老人。好美的散文,读之爱不释手。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