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逝水流年

逝水流年 进士

  • 499

    主题

  • 4220

    帖子

  • 7951

    积分

【流年评论】一海明月十月评论

2015-10-18 17:43:58

1、《茶境》作者,石语

3楼文友:一海明月2015-10-1113:18:41

【题外话】

1、在广东工作15年,印象最深的是喝早茶,朋友来了,亲戚来了,谈生意,谈工作,一句话就是请你“喝茶”。广州人把喝茶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广州人讲究“食不厌精”,但点心的价格是高低都有,穷富皆宜。我认为这确实是一种浓浓的民俗文化,茶,只是一个点缀而已。

2、读林清玄的《卖茶老妇》,我体会到生活,尤其文人生活没有这种茶文化的点缀,生活的情趣就会逊色很多。请看这段文字:一个人独自在龙山寺,要一壶乌龙茶,一碟瓜子,一小盘绿豆糕,一只脚跨在长条凳上,看着雨水从天而降,轻轻落在亭中的青石地板。四周的屋顶上零散的长着杂草,在雨的洗涤下分外青翠,和苍黑的屋顶形成有趣的对应。到黄昏最后一刻,雨忽然停了,斜斜映进来一抹夕阳,金橙色的,透明而发光的。遇见这种情况,心就整个清明起来。每一次到淡水,我都是在龙山寺老人茶桌旁度过的。那是金灿灿的少年岁月,颜色和味道如第二泡的乌龙茶,是澄清的,喝在口中有甘香的。

3、苏东坡説,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种清欢的味道,我认为才是茶境的最高境界。

4、阅读,欣赏,问好!学习!!

 

2、《金秋》作者,静如画。第10

10楼文友:一海明月2015-10-1220:56:02

【读后】

1、一字一句读完这篇文章,久久面对电脑屏幕,不知到如何表达心中的读后感,把光标往上推,看到山地老师的【编者按】,结果把我说不出的话,写不出的话,全写出来了。2、文章写得真好,我所说的真,是真实,真情,真感,有些人文章确实也写得好,但仅仅是文章而言,现实生活确实一地鸡毛,而这篇文字,我读到的不是文字好,而是实实在在的乡村生活好,这样的文字读来,给人美感,给人希望。我是一个普通百姓,中国幸福的希望不能仅仅看城市,而重要的应该看乡村,改革开放35年,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究竟如何,众说纷纭,但这篇《金秋》,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进步。3、说一句很偏见的话,其实,我不喜欢读那些哀痛和忧伤的文字,如《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之类让人伤感的文字,我喜欢这样的《金秋》。4、有一句很正能量的话,面向阳光,你就看不到阴影。我希望在逝水流年里,看到更多金灿灿的阳光。5、祝福静如画写出更多更好向《金秋》这样如山间清泉一样汩汩流淌的好文字!

 

3、《暗夜生长的阅读之树》【随笔】作者:沈念

2楼文友:一海明月2015-10-0815:36:21

【题外话】】

1、近期,笔者正好在阅读哲学教授邓晓芒的随笔集《倘佯在思想的密林里》一书。在思想的的密林里,有冷峻的岩石,也有激情欢快的溪水;有扎根厚土,直插时代天空的壮硕树干,也有依偎大地,缠绵于生命根系的丛丛藤蔓,总而言之,思想的密林里有着千奇百怪的“树木”。

2、阅读,无疑是进入一片思想密林的开始,沈念老师的这篇读书随笔,以一棵“高潮”的树,一颗“轻盈”的树,一棵“战斗”的树,把自己进入“思想密林”阅读大师的人生体验,分享给大家,可谓是在写《读书笔记》一类的随笔中,匠心独运,我个人很享用。

 

4、《我的社长我的团》作者,山地

【读后】

1、我们不网恋,但我们恋网,恋网,就恋逝水流年。

2、初读流年,让我深深知道自己的文字差距,但我会记住知耻而后勇,既然加入了流年,那就一定会努力而上,这是我的感想!

3、很高兴在201412月,结识山地老师;很荣幸,2015年的金秋十月,山地老师,又把我引领到流年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家园。

4、相见恨晚,但相见就不会晚,只有你努力,只要你足够的智慧!这是我的自信!

 

5。《念,于心》(组诗)。作者,静如画

9楼文友:一海明月2015-10-1120:42:58

【读后】

1、在所有的艺术体裁中,诗,是最真诚的文字,也是最难骗人的,一位哲学家曾如是说。想想也是,尤其是写亲情的文字。

2、《年,于心》直抒胸意,荡胸生发的句句是真情,情感饱满,语句精炼,优美!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情。

3、喜欢《妈妈的味道》更喜欢《父亲》的亲切与威严。让《曾经》的幸福永远,让一世情缘变成永远。

4、阅读欣赏,学习,在此特别感谢山地编辑老师和作者静如画奉献出如此精品的精神食粮!!

 

6,【流年】原色<绝句小説>外一篇,作者,山地

19楼文友:一海明月2015-10-1617:01:36

【读后】

1、这样的绝句小説,真叫绝啊。

2、每一次读完山地老师的绝句小説,你都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如火纯金的笔力,羡慕嫉妒惊叹,是我内心涌动的感想!

3、按理,小説语言是拒绝成为诗,拒绝像诗一样精致,浓烈,因为读小说的人,大多读的是故事,是气场。然而,山地老师绝句小説,却不信这个“理论”,既有诗意又有气场,如《原色》,首先这题目就给人诗意,虽然小説故事讲得是一个悲剧的故事,但悲而不丧,文字诗意,如:小説,第一小节,夜黑,摸进,稻草味。第二小节的形象的比喻,也很美;真爱,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注意到作者用了“爱如潮涌”四个字。这里的爱,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并不是一味的否定。爱,有时,是一枚毒药,确实如此,所以,在第四小节,作者用了罂粟花比喻这种“爱”,非常恰当,我是喜欢至极。

4、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相对于《麻花辫》我更喜欢《原色》,因为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

5、如果硬要鸡蛋里面挑骨头,《原色》第一节,夜黑后面的逗号,也可用句号。我喜欢绝句小説,多用句号!説一句外行话!

6、祝福山地老师,祝福流年,认识你们真好!

 

7【流年】红杜鹃(绝句小说外一篇)作者:山地

 

【题外话】

1、夜深人静,这样的时刻,打开流言,阅读山地老师的绝句小说,真是赏心悦目,思维的花朵如此精美,山地老师头脑涌动的浪花,其实是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但表现的形式却是这样的波澜不惊,让你回味以后,又不得不怕案惊起。

2、什么样的小说家,才是高明的小说家?当然是匪夷所思,但也不尽是。我认为高明的小说家,就是按正当的逻辑推理,不到小说结尾最后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作者的企图在哪里?看完小说,你若呈现目瞪口呆的表情,那这小说就是好小说,作者也是高明的小说家。我们读长篇小说《白鹿原》,我们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这样的体验。但是,在一则只有短短300字以内的绝句小说,尤其是读山地老师的绝句小说,我一次又一次的得到了这样的体验。这是小说家的真功夫,虽然山地老师得到的表扬已经够多了,但此时此刻,我依然愿锦上添花,山地老师,你好,你真的写得好!

31982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加西亚-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时曾写下这样的授奖词:“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假如,现在也给我们的山地老师颁奖,我想应该写什么授奖词呢?容我想想,在下一次的阅读山地老师的绝句小说中给出我的答案!

 

8【流言】幸福下一站(小说)作者,雪飞扬。

6楼文友:一海明月2015-10-1811:34:27

【读后】

1、在信息量海一样的向我们涌来的今天,如何耐住性子把一篇小説读完,或者説作者如何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让读者情不自禁的把小说读下去,这是作品本身的质感的要求,如语句的优美,文字的流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等都是表现作品质感的要求。但现在仅有这些还不够,就流言范围来説,我个人的体验是:不是先读作品,而是首先阅读编者按,因为编辑是小说的第一读者,编者按语,就是编者的读后感。这种编者按语对小説,当然也包括其它文学体裁的导读作用,非常关键。

2、雪飞扬的这篇《幸福下一站》,首先语言很有特色,给人轻快明亮的感觉,浓浓的烟火生活趣味,尤其是喜欢第二,第三段对婚姻生活,恋爱生活的描写。人到中年,感情生活有点波澜,很经常,虽然下説没有详细叙述“中年人婚姻危机”只是轻描淡写一过,但整个小説的基调给人是昂扬向上的。

3、欣赏小説本身的质感,也欣赏编辑的导读,回首往事,感恩与期许同在,幸福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幸福的下一站,依然是生活的幸福。

4、热爱生活吧,请不要轻易的打破这种生活的幸福!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