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流年编按】临风听雪 11 月

2015-11-03 21:59:13
                                             静静聆听文字盛开的韵律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03 22:03:15

1、【流年】满弓扣箭寂无声(散文外一篇)                作者:贾志红

《满弓扣箭寂无声》作者从“箭扣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它的形状,只寥寥几笔,就点出了“箭扣长城”的气势与雄伟。正因为此,作者酝酿了整整一个春秋,终于在一个秋风瑟瑟中登上了长城的脊梁,虽然它的形成只凝结着五百年的历史。五百年,在不断的时空转换中,它见证过几个朝代的金戈铁马、瞭望过多少思妇的相思离愁,还有关山明月映照下戍卒的铁骨血泪。历史已渐渐远去,但横亘在悬崖峭壁间的“箭扣长城”,在清幽的淡月里,依然会苍凉中现悲壮。作者用一个“野”字,足以将“箭扣长城”的精神拉长。《一弯冷月伴残梦》读后再添一声哀叹吗?走进碛口,走进碛口的心脏。碛口的沧桑彻底将久居在心中的梦打破。作者用春天对这片土地的苛刻来隐喻如今的碛口现状,看后很令人唏嘘。曾经的碛口——“这座曾经的中国北方著名的商阜重镇,凭借黄河水运,西接陕甘宁,东连太原、京、津,北达蒙古,南接中原,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与现在的碛口形成了两个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不仅令作者的心情沉重,也让读者的心为之一叹!“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碛口如此苍凉?”作品笔法老到,修辞手法多样,语言凝练精致,意境深远,读来有不忍释卷之感。佳作,编者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05 17:34:28

2、【流年】轻罗小扇扑流萤(散文)                     作者:泉琴

编者按:读完作者的《轻罗小扇扑流萤》,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妹妹难掩的喜爱,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与亲切。作者从妹妹的名字“小萐”的由来写起,从那个“萐”字所含的意义里,为妹妹讲了几个关于“萐”字、关于扇子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蕴含着或善良、或感恩、或邪恶的不同人格与人性。而妹妹也从听故事的岁月里成长为讲故事的主角,进而也把自己装进了故事本身。散文脉络清晰,画面感强,让读者看到了一位感性、善良、好学的可爱妹妹的形象。同时也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的亲情画面,好文,推阅。【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05 23:03:09

3、【流年】燃烧的秘境(散文)        作者:羌笛

编者按:《燃烧的秘境》这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散文,读后让编者想起了鲁迅先生……生存在现实中的我们,在狭小的圈子里很容易会与自然失之交臂。作者用曾经在旷野中万物的自生自灭,联想到今天的旷野,用反诘的手法问出了“火焰到哪里去了?火星子到哪里去了?如果它们熄灭了,它们的遗骸又在哪里?……”这些曾经在旷野中的草木,现在即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取火,再也找不到它们的原身了。作者把纯净、深邃的蓝天比作自然的创造者,而把燧石、野棉絮和火镰取火的那些人比作破坏自然的刽子手,那一片大旷野,是我们的家园吗?而父亲,是不是留守家园的守护神?……文中用大量的暗喻,意在为自然呼吁,意在唤回走失的曾经,意在唤醒今天的人们,保护自然,珍爱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灵。“他们应该会回来的,大院里嘈杂、喧嚷的景况会重现的,山林野旷鲜嫩的新叶上会重新洒满温暖阳光……”这是作者的期盼,也是自然本身的期盼啊!文章寓意深远,构思匠心独运,看后留给读者许多的思考空间,佳作,编者倾情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06 23:16:56

回复苦尽甘来:

谢谢甘来,同在流年,不用谢字,为流年,我们共同努力!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06 23:18:37

4、【流年】心处的村庄(散文)           作者:沂荷芝兰

编者按:《心处的村庄》读后让编者想起了自己的村庄,那个放在心处的村庄,那个属于娘家的村庄,也是作者笔下的村庄。它牵着亲人的挂念,装着游子的期盼,存着童年的梦想,无论走出多远,它依然是心处的村庄。童年的村庄藏着故事,有过繁华也有过沧桑,送走了一代代旧人,又迎来了一批批新人,村庄,就在这新人与旧人交替中轮回演绎不同的人与人生。作者用新旧两个时代的村庄做对比的同时,也写出了村庄里人们的质朴与勤劳。旧时的村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反映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高尚情操:如今的村庄歌舞升平,一片祥和,写出了现代人的思想转变与精神享受。心处的村庄,无论老去多少年,依然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心间,只因,我们的根在那儿,魂在那儿,乡音在那儿,我们的情就会永远牵在那儿。一篇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读了心中有暖暖的流注入。佳作,编者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07 23:09:03

5、【流年】陌上开花(散文)              作者:红山飞雪

编者按:

《陌上开花》本就是一种常态,而陌上开的花种,有时是人为种植,有时是无意栽花,而有时,就是一种大自然的馈赠。文中开在陌上的花,它们细小而旺盛,却能开出生命中最强的旋律。这些植物,它们都拥有同一种特质,就是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都能顽强的生存,生长,虽引不起人们的关注,但都在那些个苦难的非常时期,做过拯救人类生命的救命草。作者笔下的苦麻子、车前子、婆婆丁以及黑丑、白丑,几乎生长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说起,或许每一个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都知道它们的存在,但对它们的习性、生长环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它们所起的药用价值,相信没有几人会花时间去研究的。随着作者的笔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植物带给人类的作用,更多的,却是这些植物带给人类的精神,那种在苦难中不畏风雨、不择环境、不靠人类而自主生长、顽强向上的精神,深深令人震撼。在这个生态渐渐失衡的年代,这些细小的植物,无疑就是改善生态平衡的希望。作品有满满的正能量,能唤起人许多的思考与回忆!佳作,编者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12 15:56:40

6、【流年】爱上写作的时光(散文)                    作者:齐帆

编者按:姑且把这一篇文章理解为作者在文字路上成长的回忆录吧!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多方位的成长,这些成长或许都与幼时的认知、爱好及环境有关,本篇文章的起笔是从看到书厨里的一块褐色朽木,让回忆复苏的。“它来自故乡老家150多年的枣树……”由此,作者联想到自然界万物与人生的关联。只因有万物的存在,才会让思维开阔,才会让梦想注入,才会与除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世界直面相对,用心灵去与之交流。作者从自己和第一首诗《秋》开始,用直述的方式写自己的创作之路。从读书到听故事,再到写故事;从懵懂到神思飞扬;从写日志到作品出版。每一步的成长作者都怀一颗感恩的心,写下自己的感悟,写下自己的收获,写下自己的真实心声。“一切都是为了爱”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成功,势在必得!分享作者快乐的同时也祝贺作者,文字本就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打开了,入眼的所有一切,都会成为活着的世界!散文主题鲜明,情景交融,描写情节生动,读后留给人许多的思考空间,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12 15:58:16

7、【流年】姑苏琐记(散文)             作者:刘亚荣

编者按:伍子胥在历史的天空上,曾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不管后人怎样议论他,他已定格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不为别的,只为他的气节。读作者笔下的伍子胥,仿佛又一次翻开史书,翻开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同时也翻开了伍子胥悲情的一生。从小就听父亲讲伍员的故事,“伍员逃国、伍员鞭尸”等等,听后的感觉就如此刻读作者的文,仿佛看到了伍员的子胥鞭下倒下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有楚霸王的森森白骨以及一夜间愁白的长发。作者开篇就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位白发将军挥鞭沙场,血染故园的形象。这一形象是矛盾的,就如伍子胥留给作者的最早的印象,也是矛盾的,随着作者的笔触,一步步深入,一步步感触,一步步解惑,将军如棋的一生,随着一声“咕咚”沉入江底,而矛盾却在这一刻浮出水面,或许每一颗棋子的命运都是相同的吧!犹如西施,故来就有美人救天下的典故,而这个美人,何尝不是棋子呢!文中的西施,从自然中来,最终归于自然。来时怀一腔热望,去时平淡如水。如作者所写,去时真的就那么平淡吗?或许不然,女人的心都是柔软的,需要一颗温情的心润之,夫差对西施的爱是真的,西施对夫差的爱,或许也是真的。但生在家国不保的年代,注定会命不由己,红颜薄命只是一个说辞,使命使然,她的命运也只能在舞台上粉墨舞袖,无缘台下的日月穿梭,车水马龙。《姑苏琐记》锁记的都是烽烟中的悲情人生,点开的都是世人不忘的美好印记。作者用怀古的笔调,一路追随历史的影子,解读了两位生在战国时期豪杰的一生,读后久久走不出文中的情结。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14 23:25:24

8、【流年】宁远文庙怀古(散文)         作者:凌鹰

编者按:谁都知道,天下的文庙无一例外都会与孔子有关,自然也与历朝历代的科举学子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在作者细致、形象的描写中,读出了文庙给予科举学子们喜忧参半的梦想。而后,作者又从儒家文化的睛雨表中,分析出了孔圣人从古到今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儒家文化在历经了几千年时光的流水清洗冲刷之后,经典的色彩最终还是坚韧地从现实中显现出来,……最终,……过于苛刻的老祖父一样,把一代代中国人领向了一条思想之路。”从此处也看出了作者的真实写意:世间所有固有的定义,并不是绝对的,经过时间与实践沉淀后的真理,才会真正的进入人们的思想。作者在进入“宁远文庙”后,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倾刻间,宁远文庙从外到内的形象就刻入读者的脑海中,无论是地方教育的早期殿堂,还是一代女皇的权力象征,都在作者引经据典、诙谐风趣、形象生动的笔触下活色生香。散文形散而意不散,首尾互映,文意极具文学性,内涵深远,思维匠心独运,读后受益非浅。佳作,编者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16 11:33:50

9、【流年】游岳西(古韵组诗)            作者:山水悟道

《深秋入岳西》岳西的景,在作者的笔下如仙境重现,而雨中的岳西,更有一种不沾尘的心感,作者借用这一路看到的秋的景色,来表达了自己的一颗淡泊之心。《游司空山》作者借助魏晋时期的文化道德、汉传佛教的盛行,寻着大唐古道的印记,希望能遇到一代诗仙,通过这一系列的“切切”,让编者看到了作者的一颗思贤之心,好学之心,明净之心。《席间赠诸友》与朋友围桌饮酒,“秋爆一声雷”如春日复苏,引发出诗人的几多诗心,一景一物皆能入诗、出情。《红水崖瀑布》作者不写瀑布的美,而是用夸张和似人的手法,写出诗仙听禅、结缘美景来让读者去领略其中的深意,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红水崖瀑布的喜爱。四首绝句,韵律完美,结构合理,借景抒情相得益彰。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18 17:47:28

10、【流年】童年叙事(散文二题)                作者:窦宪君

编者按:每个人的一生里,童年最美,也是轻易不能忘记的。但能留在记忆里的人或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就是曾影响过童年的成长或心理阴影的事件。犹如作者的这篇《童年叙事》,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童年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两件事,能让这两件事如此清晰的出现在读者面前,它一定曾影响过作者的整个童年乃至以后的岁月。“说给月亮听”这是发生在童年雨季里的一件事,小河涨水的同时,也殃及到自己的家,作者详细的描写这件事,意在写那个时代里生活的艰辛和母亲的苦累,说给月亮听,是一种独白,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盼。“井”或许真的没有什么好写的,引起“我”要动笔的念头的,是那口井里曾发生过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力。这一章节里,作者用很多的笔墨去描写“我”带妹妹去看井里发生的故事时的心理,而后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带着好奇心,带着自己的妹妹小心翼翼、被人流撞的左摇右晃、身不由己的走在人群里的形象跃然纸上。尤其结尾,不管“我”如何证实当时看到的有可能会动的那只脚,任何人都不会相信“我”说的是真的,是那么真切的让编者又一次回到了童年,回到了自己认为是真的,别人却不认可的童年。只因为你是小孩,在大人的心目中,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觉,是没有说服力的。一篇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读后唤起了许多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佳作,编者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20 12:14:22

11、【流年】 高密秋色(散文)                作者:阿龙

《高密秋色》在作者的笔下有着别样的美与哀伤。都说去一个地方,大抵都因那个地方有自己牵着挂着、不能释怀的人与物。而作者的高密之行,又是为什么呢?“王干坝之秋和鱼”走进王干坝,从它的入口到它的心脏,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伤怀。王干坝的两条河从最初的丰润到如今的干枯,河岸上的萋萋芳草演化为不知什么叫疼痛的荒草和萧萧远树,无不裂变着此刻赏秋人的心灵。作者将孩子们喻为鱼,喻为蜻蜓真是用心良苦,让有幸读到这篇文的编者也为这群鱼与蜻蜓的将来忧心。“雨落银杏林”作者在看到一枚银杏叶的调落里,用臆想穿越整座银杏林,为我们打开了曾经有过的、落叶如金的高密的银杏林的秋色,雨落银杏林是美的,滴出的旋律是动听的,在银杏林里让雨打湿的思绪是诗意的。编者在作者的那一碗面的时光里,阅尽了整座银杏林的繁茂与沧桑。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反诘、暗喻、似人等手法,虛与实相接,看似在诗化秋的美,实则让编者读出了一份深情的考问,一声长久的呼吁,一怀热切的期望,“希望将来他们歌唱的,永远不会是“高密是个好地方,家家住在大沟旁……”。一篇呼吁自然回归,着意环境改善的文,读后心里有沉甸甸的思绪漫延。佳作,编者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21 22:21:10

12、【流年】破译先秦楚文化的密码 (散文)       作者:岳阳冯六一

编者按:《天问》、《离骚》曾被誉为宇宙间的一种奇文,要破译它的密码,没有非凡的文字功底、文学造诣估计没有几人敢染指的。文中的主人公张中一先生,既是一位真正钟情于楚文化的学者,也是一位敢于向无知挑战的勇士,虽然他在破解这部“奇文”的密码时受到过许多的磨难与阻碍。“幸与不幸,公与不公,命运总在平衡着。”在作者的笔下,也许张中一先生就是为楚文化而生的,试想,一个平凡的人在读不懂文章时,第一个选择就是放弃,而张中一先生却相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能一字一词一义的花一年时间解读一本生涩的、读不懂的文字,这种毅力、这种对楚文化持之以恒的态度、这种勤于思考与好学的行为,读后着实令人钦佩。在实地考查时,他用独有的眼光发掘屈子曾经生活或活动过的痕迹,用理性的角度去破解屈子留在斯地的真正目的,最后以特有的思路写出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一家之言的专著。或许别人看到的只是他耀眼的光辉,而作者要写的,除了罩在张中一先生头顶的光环外,还有他不畏艰辛的精神与另辟捷径的思维角度。散文集文学性、启发性、解析性为一体,读后受益非浅。佳作,编者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23 12:02:13

13、【流年】天堂矮寨(散文外一篇)            作者:岳阳张灵均

《天堂矮寨》这既是一篇描述德夯矮塞的散文,还是一篇对德夯矮塞倾注了真情的赞美诗。作者从还没进入矮塞时就对这一方天地进行了诗化的描述和对它的神秘与古老的向往。进入矮塞,一路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无不震撼着读矮塞人的心。在此时,矮塞就是一本书,从古翻到今,从它的原始、它的纯朴、到它的复苏,经过了一场场战争,经历了一次次裂变,改变的是在它的庇佑下人们的智慧,不变的,却是沧桑过后属于它的原有的风骨。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将它称为“天堂矮寨,”称为“故乡,”“而这个故乡犹如相亲,一见如故。”《巫山夜雨》作者将下雨的过程比喻为 “执笔狂草的书法家”把巫山夜雨“漂成浪尖波峰的舞者,发出哀怨的轰鸣声……间或又有一团团浓云黑马群似的,不知从哪里腾起,纷沓而近,卷起豪雨,没有章法,潦草而随意……”而巫山的雨,无疑就是书法家笔下怪异的鬼魅,是诗人笔下迷离的情愫,是作者寄情山水的淡泊心性。散文形散而意不散,意象与形象相结合,读后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25 18:00:42

14、【流年】张爱玲小说里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赏析)         作者:依湄湄

编者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以前听说过,读作者的这篇赏析,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特性。然后与作者一起走进《半生缘》去解读文中的主人公“曼桢”、“曼璐”的人生。作者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让文中的人物鲜活了起来,同时鲜活起来的人物的个性也依次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祝鸿才的虚伪、无赖、曼璐的无奈与助纣为虐、曼桢的无助与自我牺牲都被作者在一层层揭开面纱后画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符号。““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人就是可怜可恨可悲又可叹交织在一起的。”也如作者一样的叹一声,是的吧!“人间悲凉的故事总是叫人心绪纠结……”从此处也能看出作者对《半生缘》这部小说的钟爱与解读,是费了好多心血的,能让读者看后就能觉知一篇文章的概貌来,这样的赏析是细致的,读来受益匪浅。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70

    积分

2015-11-29 21:33:49

15、【流年】女婿儿(绝句小说系列)          作者:蓝月悠悠

这一组四篇绝句小说,既各自成章,又相互关联。语言诗意、凝练、简洁,惜字如金又字字含义,每一篇的故事情节跌宕,首尾互映。全篇衔接巧妙,严丝合缝,把一个人从青春到暮年的篇章写的淋漓尽致,读后有不忍释卷之感。“晚风起”“她”十五岁生病,是一根银针让她的生命得以延续,后嫁做他人妇,丈夫不寿,抛下“她”一命归西,好在,她留下了一双儿女,做为精神寄托。“儿大不由娘”这个词,给这一章节的结尾画了一个心酸的句号,也为 “她”不幸的一生埋下了伏笔。作者用“她宠儿,疼女,”写出了一位母亲的温良贤淑与慈爱。“春意闹”看着这三个字就闻到了喜庆的味道在漫延,果然,“她”的女儿成家后,女婿却比亲生的儿子孝顺懂事,外孙在姥姥的童谣里快乐长大,学业有成,一家人幸福如春意融融。“拳头”将一个不孝儿的劣形批判的入木三分,都说养儿防老,这个儿子的行为,让一向宽容大度的女婿忍无可忍,最终伸出了愤怒的拳头。“寿宴”八十六岁高龄的“她”在女婿为其办的寿宴上,既收获了亲情的暖,也见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千古名言,儿子不孝,但孙子的行为读后却令人欣慰。文章以叙事育人为主线,一个故事为一个线点,结尾的大团圆让编者收泪添笑,嘴角上扬。一组绝小,意境深远,构思精巧,充满了正能量。佳作,编者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