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墨梦乡 回复本帖
梅边吹笛

梅边吹笛 布衣

  • 3

    主题

  • 25

    帖子

  • 259

    积分

纯真老师诗歌讲坛

2015-11-22 11:20:49

应好友的邀请,今天我来谈谈诗歌。诗歌的内容博大精深,需要很多的时间,我讲诗歌将分成两个部分。

一,基础部分,这部分讲述诗歌的来源,发展历史,定义特点,以及诗歌的分类,各种格律要求,用韵等,二,诗词欣赏,包括个人对诗词的理解,诗词的创作,诗词的语言特点,等。可能用时一年左右。

今天先讲诗歌的起源:
有人要问,学习诗歌有必要学起源吗?这一点我认为非常关键,因为通过起源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明白诗歌是作什么的,究竟什么才算诗歌,这样就能坚定我们的创作信心!

诗歌起源于上古时期,严格说,诗和歌是两回事,而歌远比诗产生的早。最早的歌是大自然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最早的歌产生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宗教等。它并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而是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口号(只是用一个或几个叹词来表现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这种意义上的歌不只是人类才有,今天的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种动物在求偶,捕食,共居时,或者遇到惊吓,危险时,都会反复出现同一种频率的声音,(注意:是反复的出现内个同类动物都能明白含意的声音,不是随便一个声音,)如:鹅鹅鹅,曲颈向天歌,这里的歌用的恰到好处。形象的说出了鹅当时的叫的特点,借此我多说几个句子,供大家仔细品读用字的精准,1.引颈高歌双舞鹤
2.
隔叶黄莺空好音
3.
两岸猿声啼不住
4.
日暮东风怨啼鸟
5.
啸啸班马鸣
大家体会一下这些动物的表情,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的关系。
歌,是形声字,在古代歌与啊是同一个字,人们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做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现在为什么又把他们连在一起并称呢?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后来又有了音乐,也就是说《诗歌》配上音乐唱出来就是歌,不配就是诗。诗是文字形式的记录,这一点可以从“诗”这个字得到印证。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和志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毛诗序》说:“在心为志,以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而蹈之也”说出了,什么是诗。
诗歌最初称“篇”“章”例如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孙绰在《悲哀诗序》中写到:“不胜哀号,作诗一首”。支通在《咏神道人诗序》中写到:“聊箸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写诗歌,也不能脱离生活,脱离了,就没命了。你看吧,那几个句子都涉及到动物的鸣叫,可是,那些大诗人,却用了不同的词,很是生动,精准。尤其,鹅那个,用了“歌”。通过对“歌的起源我们了解到,”鹅并不是胡乱叫的,它们是带走情绪的,而且应该是,某些特定环境,反复出现的叫声。在看,双鹤那个,很明显,有情话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句,大家自己体会一下。空好音,啼,都有作者的情绪与动物共鸣的成分,这也是诗的自然性,后来把这种写法称作起兴,这一点以后详细讲。关于,篇,章,首,大家不觉一了解就行了,别人谈到时,不至于不知道,好了,关于起源,大家都能听懂吧?这里关键一句,诗歌源于生活,也要作用于生活,这是诗歌不可缺少的生命!也从先秦讲到唐朝,因为我主要讲古风,格律诗,每一个时期有不同的代表作,这里强调一下,我设计到的诗,大家有时间需要背诵。

二,诗歌的发展史。

1.上古时期,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弹歌》《击壤歌》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这样的诗歌,更像是叙述。后来逐渐发展,开始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手法。并歌唱!

先秦时期大概有三千首诗歌,存世的也就五百多首。

2.《诗经》的产生是在周代。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概五百年间的305首。由孔子整理,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学者视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是依据音乐的不同划分的,《风》又叫《国风》是周王朝直接统治下的地区的民间歌谣,带有地方色彩,有十五国风,就是代表十五个地区的土风歌谣。(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

《雅》是帝王之乐,也叫正声,分为《大雅》《小雅》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诗经种的作品,《采葛》《月出》《小雅,采薇》。有时间大家背诵一下。其实我们也学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楚辞的产生:楚辞,意思是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意,一,诗歌的题材。二,诗歌总集的名称。从题材来说,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以后转称《楚辞》。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汉成帝时期的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内容收入战国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刘向等人的仿骚(离骚)的作品。

《楚辞》产生于战国后期,地域为南方楚国,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到七八言,句式长短不齐,以六七言为主,多用“兮”字。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诗经》《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共同发展。诗经是北方文学的代表,楚辞是南方。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离骚》特点:

基本四句为一章,语言精炼,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有变化的特点。

屈原以其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诗中洋溢着悲愤炙热的情感,表现了崇高的政治理想,而丰富的想象,词藻瑰丽的艺术风格又是我国浪漫主义的远祖。

4.秦汉时期:由于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所以这个时期没有什么成就,到了202年汉建立,才有了发展,主要表现为1.汉乐府民歌,2.文人五言诗。今天先讲到这里。

大家当做教科书,一边看,我一边讲,在诗经产生之前,诗歌比较简单,简单是说他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基本上,有的诗歌只具有生活的叙事,但是也有抒情部分,这里的两个作品,《击壤歌》《弹歌》分别是这两种情况,“断竹,继竹,飞土,逐rou古代代表猎物,那么我们看,这样的八个字,为啥会千古不朽?这首歌,是古代,人们刚刚懂得用“弹”这种力量,开始狩猎的场景,它是这种生活的完美体现,断竹,就是砍断竹子,继竹,就是加工成弓一样的东西,飞土,就是弹射出用土制作好的弹丸,逐猎物,活生生一副生活画面,除了有点情绪痕迹,没有明显的抒情,这就是远古诗歌,我们若学这种古风,也需要遵循这个特点,尤其不能用很多的修辞手法,如果,拍个电视剧,让我们写其中的诗,就得这样的。再看,《击壤歌》,击壤,什么意思呢?不是用东西打土壤,击壤,是古代一种游戏,老少皆宜,这首诗,是一个老者在做这种游戏时唱的歌,由此命名。我们看它的特点,前四句,四个排比有次序的描述了普通看懂人们的生活,日出而作……这样的接近自然的生活,不由得让古代人感觉生活快乐,无忧无虑时感慨,最后一句是直接抒情,这一点,直接抒情的出现是进步,我们知道,现在写诗注重含蓄,但是这种的抒情一直延续很久,那么我们不难看出,同样的,它把生活的描述,生活性放在了首位。

接下来,大家阅读一下《诗经》时期的简介,至于诗经的内容,以后慢慢涉及,先做简单简介,关于《诗经》我门有很多熟悉的名篇《硕鼠,》《采薇》《月出》,我提到的,希望能背诵。我这里就强调他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仍然以叙事的生活性,作为第一要素。虽然它开始运用了各种写作手法,但是,仍然要注意他的生活性,大家有时间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这里就不一一解答了,因为,等你背过来后,这一点很明显,但是呢,诗经的抒情性逐渐突出,不过,诗经仍然是现实主义者。

接下来看看那个楚辞,它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的浪漫主义色彩,注意,重点,在诗经的基础上,什么基础呢?就是前边讲的,生活的现实主义,所谓的浪漫,是指,各种华丽的修辞,奇妙的幻想,多重写作手法,说白了,就是增加了艺术性。再往后发现,就得属《汉乐府》,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这两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等我讲完了《乐府》《古诗十九首》,我们能看出诗歌的几个基本特征,和它的定义。

三、?上次说到202年汉建立后,诗歌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汉乐府民歌,2.文人五言诗。

1)《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来代指由乐府收集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
特点: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数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有感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生活气息浓重,句式以杂言,五言为主。代表作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2)《文人五言诗》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成熟,到东汉时期五言取代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代表作有《古诗十九首》这是一组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多写游子思妇之情。其中的《青青河边草》《明月和皎皎》最突出。

5.
魏晋南北朝时期,严格应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文学进去自觉的时代。当时南朝社会相对稳定,是诗坛的中心,这一时期的诗歌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样式基本形成。包括,五言古体诗有了新的发展,七言古诗的产生,律诗的形成。
1)五言古体诗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如阮籍的82首《咏怀史》是我国第一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
2)七言古诗在东汉已经产生。但是数量少,质量差,到了草丕的《燕歌行》有了显著进步。七言古诗又分两大部分,一种以七言为主参和其他句式,一种是纯七言。
3)律诗,到了南朝齐梁时期出现了。五言绝句形成,七言绝句,律诗有了雏形。
总结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1.五言诗已经稳定2.七言古诗开始兴起3.开始出现了类似后来词的长短体4.律诗和绝句已在探索和准备中,5.还有优秀的民歌《敷勒歌》
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1.建安风骨2.东晋玄言诗3.山水诗4.民歌,如《木兰诗》

6.
隋唐五代时期:隋朝诗歌成就不高,主要作家有,卢思道,薛道衡等。唐是诗歌盛世,作家作品如云。唐初期作品主要受六朝倚糜浮艳遗风笼罩,文章以骈丽为主,诗歌也主要是齐,梁宫体诗的延续。初唐四王(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承汉魏风骨,扫倚糜浮艳诗风,扩大了诗歌题材,为唐诗的发现初步端正了方向!
到了盛唐,号称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更是把唐诗推向了高潮!
关于诗歌的发展史就讲到这里了,因为我以后主要讲格律诗。

但是我还是要强调,无论乐府,还是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仍然是以生活的叙事性为第一,尤其乐府,简直就是叙事诗,这也更加说明了一点,诗歌的生命,在于生活的叙事性,这个包含两个含意,一是具有真实的生活,二是要有生活的场景叙述。

?

?

梅边吹笛

梅边吹笛 布衣

  • 3

    主题

  • 25

    帖子

  • 259

    积分

2015-11-22 12:27:19

聆听纯真老师讲解,受益非浅,感谢老师!

真心不悔

真心不悔 布衣

  • 57

    主题

  • 93

    帖子

  • 414

    积分

2015-11-23 19:16:11
纯真老师的讲解和很细致,辛苦了,感谢梅边吹笛老师的辛苦整理。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