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凤鸣梁溪】你看错、听错的事

2015-12-01 17:08:43
 

      人们往往说:这件事是我亲眼见的,这个是我亲耳听的。用这样的表述,来表示事务的真实性。其实,你亲眼见的不一定真,你亲耳听的也难免出“故事”。下面两件事就是证明。

    第一件事。说是某地一男追一姑娘多年,姑娘用英文发了一段话给他,他找朋友翻译:“要不你离开我,要不我就和你同归于尽。”那男子伤心欲绝,再也没有和她联系,后来,男子英语过6级了,才知道那句话是“你若不离,我必生死相依!”

失败的原因:没有问对人。

所以,永远不要听不懂的人信口开河...

瞧瞧,瞧瞧,多好的姑娘就这么弄丢了。姑娘给他的话,那可是亲眼所见啊。

第二件事。北京人问上海人:上海话螃蟹怎么说?

    上海人:哈。

重复:你们螃蟹怎么说?

上海人:哈!

北京人有点无奈:那鱼怎么说?

上海人:嗯!

北京人不甘心:虾怎么说呢?

上海人:呼!

北京人又问:那鸭怎么说呢?

上海人:啊。

重复:鸭怎么说?

上海人:啊!

北京人同情地看着上海人:多好的一个孩子,可惜是个哑巴……

我可以对天发誓,人家上海人,一句话也没说错,那些水生动物,吴语方言就是这么发音的。北京人亲耳听了,但他没听明白,还说上海人是个哑巴。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冤假错案就是这么产生的。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懂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懂一点方言是多么重要。

这两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太相信别人是多么可怕,不明白别人是多么可怕。

这两个故事最终告诉我们,读书是多么重要,旅行是多么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是多么重要。

我写的第一个故事,可以由春光证明对错。

我写的第二个故事,可以由雪社证明对错。

尤其是你到上海雪家里去做客,当她哼哼哈哈的时候,你千万别以为她是在忽悠你,那人家可是给你上高档大餐呢。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2-03 16:55:04
回复阿真:好啊。其实,南方人也都讲普通话了。不需要翻译的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2-03 17:00:28
回复江楼老哥:吴方言中,还保留了大量的入声,而且这些对水生动物的发音原本就是古中原人的叫法。只是中原被胡人占领,这些发音被南下的汉人带到了江南,而留在中原与胡人融合的中原人却发不出来了。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2-03 17:02:07
回复春光:谢谢春光表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的抱负,只不晓得是否能做得到。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2-03 17:03:31
回复如玉:如玉老乡,我现在才知道,我们中国的地域方言,比欧洲人国家间的语言差距都大。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2-03 17:07:29
回复风逝老乡:对,很对。而听不见的为实。亲眼所见,也可能看到的不是真相。三十六计所谓示假隐真,魔术所谓障眼法不去说,就是纯自然的事务,人们也不一定就看得真。
江凤鸣

江凤鸣 探花

  • 274

    主题

  • 3963

    帖子

  • 17730

    积分

2015-12-04 21:05:26
回复:哈,琉璃。俺说的那是真的。肯定不骗人。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