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云落雪
|
【流年编按】闲云落雪12月2015-12-02 23:09:501、【流年】低处的声嚣(散文) 作者:袁道一 【编者按】生活向来是千姿百态的,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高处的繁华旖旎,也有角落里的喧嚣热闹。无论哪一种生活状态,都是鲜活而真切的万丈红尘。作者描摹的这一群歌者,他们在远离故土,在外打拼,在经过白天苦和累的洗礼后,把满身的疲惫扔给了歌声,吼出心中所有思念、压抑和寂寞,换回轻松的自己,用满满的正能量迎接明天的太阳。烧烤摊是每个城市都会有的风景,经营烧烤摊的人无一不是辛苦讨生活的人。或许他们曾影响过你的生活,但更多是给你的生活带来了某些方便或者风景。就像住“我”隔壁的那几个外乡人,他们来异乡受累,也在异乡做着斑斓的梦,他们的生活简单而快乐,他们一度是“我”眼里的风景,虽然“我”拒绝走进他们。直到有一天,他们悄然离去,“我”才明白,生活这列火车,每天匆匆来去,从不会为谁而停留,变化的是这列火车上的人们。而这些生活中烟火深处的人们,这些发自生活最低处的声嚣,才是这个社会最不可或缺的,最具有生命力的,最鲜活丰满的。这篇散文富有人文和悲悯情怀,语言流畅质朴,如小溪缓缓流淌,叮咚有声,很美。佳作,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02 23:10:38
2、【流年】张家墩:一沟两岸处(散文) 作者:阿龙 【编者按】相对于江河湖泊,大地上的沟沟坎坎几乎无处不在,零碎琐屑的根本不值一提。而作者却独辟蹊径,沿着这条叫做龙湾沟的沟,触摸到了张家墩的历史和今天。张家墩,由最初的张氏一家在此立村,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立村之前,这里的龙湾沟承接五龙河水,浩浩荡荡自西向东流进朱公河;张氏立村之后,这里逐渐人丁兴旺,风景秀美,经过多年的文化沉淀和人文积累,这里还走出了许多响当当的人物。像走进了《红高粱》的曹梦九县长(朱豪三原型)的首席秘书,像定居青岛的知名作家连谏……历史的脚步从来不曾停下,在发展,在延伸,在进步,也在退化。不是吗?那曾经浩浩荡荡流淌着的龙湾沟如今不是成了天然的垃圾场了么?或许历史在让我们得到什么的同时,必然也会让我们失去什么。这篇散文结构独特,立意高远,视角新颖,布局别有匠心,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04 22:41:40
3、【流年】悲凉的乡土(散文) 作者:刘燕成 【编者按】有人说生命的底色是薄凉的,我想,这里面除了蕴含社会的冷暖和人与人关系的浓淡之外,还包括生命旅途中的诸多无奈和人生境遇的多变。作者之所以在乡土之前冠以“悲凉”二字,说明在他关于童年乡土的回忆里,有着太多的关于亲人的无奈和苦痛。乡土之牵扯人心,是因为那里曾生活着我们的先人、祖辈、父辈,那里有我们的根。从盲人祖父到父亲,述说着几代人在乡土上的努力、挣扎和奋斗。一、盲人祖父。祖父曾有一个非常宽裕的家庭,却在他年少时家道中落,而他又因身染怪病而双目失明。失明的祖父一生讨得两个老婆,并因为他的严厉而令“我”印象深刻。二、祖母。祖母是个伟大的女人,这不仅因为她一直陪伴了“我”的成长,温暖了一个过早失去母爱的孩子的心,还因为她有一个传奇般的弟弟,他们姐弟情深,还赤子情怀。三、母亲。母亲一生多病,却不忘操劳,种菜、缝衣做鞋,拼尽全力为家人付出。只是天不假年,生性仁慈的母亲终究逃不过病魔的魔爪,令人生叹。四、父亲。父亲是这个家的天,他凭一己之力支撑着贫寒的家,给母亲治病,为孩子操心,心力交瘁。他还聪明多才,曾是闻名遐迩的玩山好手,他一生耿直,即使自己的子女,也不愿让他们担心受累。这样的父亲,怎不让人潸然?一篇讲述亲情的令人无比心酸和温暖的文字,感动、感叹、感触。美文!谢谢分享!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08 22:55:01
4、【流年】天地大酒泉〔散文外一篇〕 作者:孟澄海 【编者按】一、江山绵延,底蕴丰厚,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写不完的传奇,酒泉便是最好的例证。酒泉位于祁连山腹地,是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市,那里不仅生产夜光杯,还有雪山盆地,有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还有壁画圣地敦煌……酒泉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那里曾见证过多少刀光剑影,也曾被多少文人墨客流连、膜拜,更是商贾贩夫的必经之地。酒泉,传说是霍去病给了它名字,而它从不曾辱没英雄所赋予的豪迈和英气。二、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于心中的敦煌的向往和崇敬。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以石窟和壁画闻名于世,是世界遗产莫高窟的所在地。它背依祁连山,紧靠茫茫沙漠,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蓝得令人心醉的天,可以感受它渺远的历史,抚摸它的苍凉和厚重。在一幅幅壁画前伫立、凝思,仿佛与历史对话,一个个人物鲜活在面前,一个个故事演绎在身边。而穿过历史走来的佛和飞天,分明正在点化和告诉“我”什么。心中有佛,慈悲万物,只问现实,不求来生。而月牙泉就好像镶嵌在敦煌的一面玉镜,静静地映着它的过去和未来。文笔优美凝练,底蕴深厚,令人久久回味。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08 22:56:31
5、【流年】我们的心脏(散文) 作者:乔洪涛 【编者按】作者以路也的诗歌《心脏内科》为线索,串起全文,为我们讲述了心脏的重要、劳累,心脏的各种表现以及对它施行的各种救助,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心脏的努力和伟大,唤醒我们对它的爱惜和保护意识。心脏,一个只有我们的拳头大小的地方,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分一秒不敢懈怠,一旦有所松懈,那便是致命的后果。人体的四肢百骸,所有的细枝末节,它都要把血供应,即使在其他器官都休息的时候,它也必须坚守岗位。它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它会疼、会慌、会激动、会悲伤,当然,更会爱。这么敬业又这么情感丰富的心脏自然会受伤,会生病,幸亏还有可以帮助它的医生,但是,最好的医生还是它的主人——我们人自己。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心脏,它是所有一切的源头。读完这篇文,我不由先审视自己,对于心脏,我是否爱惜了,是否在意了,答案是没有。正如作者所言,它的爱大爱无疆,为了这份爱,从现在起,对我们的心脏好一点。作者采取的这种采用诗歌串联的方式非常巧妙,两者有机结合,让我们全方位地领略了心脏的博大和无私。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09 23:00:22
6、【流年】我也说散文(散文)作者:茶语清心 【编者按】散文是所有文体里最自由、最宽泛、最洒脱的一种,相较而言,它似乎也比较容易把握,但是,要想写好却非常难。好的散文不仅语言美、内容美、结构美,还发自内心,蕴含真情,动人心扉。作者用四个字概括了散文的动人。以情动人。这样的散文写亲情、友情、爱情,无论是何种情感,无不情真意浓,处处挥洒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必是先感动自己然后才感动他人。以趣动人。这样的散文字里行间透着作者的高雅情操和奇闻异趣。以理动人。世间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总能抽丝剥茧,从中发现一些什么。这样的散文多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引发出潜在的哲理,启人心智。以识动人。天文地理、社会自然,无所不包,读这样的文字,怡情养性的同时,还令你增长知识,增加见闻和阅历,真可谓开卷有益了。其实,散文虽名“散”,却都各有主题,必要围绕自己的中心写,切不可随意发挥,不知所云,更不能故作高深,言之无物。一篇好散文,足见作者的文字功底和知识积累。我喜欢散文,但始终写不好,觉得它是很难的文体。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11 21:40:19
7、【流年】黑板擦(微型小说) 作者:朱成玉 【编者按】她长得高挑漂亮,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同学们艳羡的对象,她的眼前铺满鲜花和阳光。可是却因为一个意外事件,她的世界骤然变色。一个小混混在校门口强吻了她。同学们嘲笑她,老师们不再喜欢她,班主任黄老师甚至每次都叫她去擦黑板。她的世界一片灰暗,成绩一落千丈,她的名字也被同学们叫成了“黑板擦”。她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日子,选择退学。是黄老师送给她的书点拨了她,是黄老师夹在书里的纸条照亮了她。她终于明白,只要心里洁净,什么都不能污染、弄脏她。就像常擦常新的黑板一样,每个人的心灵也需要时时拂拭,扫灰除尘。心灵洁净,心里充满了阳光,那她必将永闻花香。这篇微小说在极小的篇幅里讲了一个无比温暖的故事,故事里的黄老师令人称赞,故事里的小惠令人欣慰。文字凝练简洁,却内涵丰厚,掩卷沉思,一抹微笑轻轻扬上眉梢。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文字,好文!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12 23:07:21
8、【流年】怒江东流去(散文) 作者:敏洮舟 【编者按】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一路奔波浩荡,出西藏,经云南,过缅甸,向南汇入印度洋,水流湍急。峥嵘的怒江一路高歌猛进,陪伴着无数的过路者、旅人、司机,它曾丰满了他们的经历,却也无情地吞噬过他们的生命。赛里和“我”是经常搭伴的一对大车司机,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次又一起走川藏线。走到最难的七十二道回头弯时,遇到了大雾。赛里一直在“我”前方,却不知何时消失在了茫茫大雾里。“我”一路有惊无险,平安到达了约定的地点,独不见赛里和他的车。几经搜索,没有任何发现,赛里永远地留在了怒江。赛里的父亲,一个痛失爱子的业已年老的父亲,一遍遍沿着怒江寻找着自己的儿子,那是他后半生的依靠,他说过要带着他来川藏线观光的。如今,奔腾咆哮的怒江带走了他!怒江,它能感受一个老人的苍凉吗?它能体会那份深切的无奈吗?赛里的英年早逝直接重创了年老的父亲,一年之后,他的父亲也含恨而去。而汹涌激荡的怒江依然一路前行,不曾停下它匆忙的脚步。这是一曲生命的悲歌,苍凉、低沉、悠长、深邃。散文文笔洗练,语言沉静朴素,讲述不疾不徐,却自有一股悲壮和苍凉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顿生世事无常之感。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13 22:33:12
9、【流年】杀人夜(传奇小说) 作者:时间的城市 【编者按】“我”是一个身负复仇使命的江湖侠客,为了一桩三十年前的命案,“我”放弃了考取功名的想法,一心一意跟踪“我”的杀兄仇人,从京城一直跟到了他流放的路上。当“我”终于有了勇气,下定决心要杀掉他,为兄报仇的时候,却发现他早已病入膏肓,即使自己不动手,他也去日无多。但“我”还是决定杀掉他,在最后的夜里,仇人和复仇者坐到了一张桌前,喝酒聊天,像多年不见的老友。他跟“我”讲官场这些年来的争斗、风光、起落,白首为功名,到头来不过大梦一场;“我”跟他讲仇恨的由来,因为他,哥嫂一家家破人亡,“我”也因此仇恨等身,放弃了获取功名的想法。而哥哥被杀的原因竟然是没有原因。如今面对仇人,“我”竟心生同情和悲悯,或许他的死对于他更是一种解脱,对于“我”又何尝不是?“世间的事没有几件是新鲜的,只是世人看不透罢了”,恩怨情仇,世事轮回,最终不过一场风沙而已。“我”最终杀死了他,了了他的痛苦,了了“我”的夙愿。前路漫漫,风沙中还有什么在等“我”?本篇小说从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重、凝重的氛围,为下文的展开造足了势,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被深深带了进去,跟着故事中的人物起伏、悲喜,故事结束,仍然陷在里面不能自拔,有一种苍凉和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语言流畅娴熟,情节紧凑,起伏有致,实是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14 22:17:34
10、【流年】爱,就是相依(散文三则)作者:问荷 【编者按】这是一组让人读了倍感温暖的散文,亲情洋溢,诗意芬芳。一、读着作者的文字,有一种暖暖的幸福扑面而来。爱他,就要爱他的一切,包括缺点,而一场病患也让爱着的两人深切懂得了彼此珍爱,简单、知足、相伴,不问过去,不想来生,只在乎现在,安安静静地幸福着。这种安静的幸福,在现在这样浮华的社会里,是多么难能可贵!二、爱人是个不善言谈的人,更不喜表达感情,但他却无限真诚地说:你是我的骄傲,这里面,饱含着多少爱意、多少宠溺!我们每个人都是尘世最普通的人,但却都是爱人眼里那个最最重要和可爱的人,因为有爱,所以才会因你而骄傲!三、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却是生命里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它可以清肠润肺,辅助睡眠,缓解忙碌,驱赶疲倦,它还可以传递温暖,表达关怀和爱意。或许我们没有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谁能说一杯白开水的爱情不是最长久、最可信、最稳固的爱情呢?能够不问贫富贵贱,彼此相伴相依、相濡以沫,这就是最真实的温暖和幸福!该文文笔优美,行文流畅自然,感情真挚热烈,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15 22:47:22
11、【流年】难忘的声音(散文) 作者:包利民 【编者按】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或嘈杂,或悦耳,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舒缓……正是这些千差万别的声音,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立体可感,给我们提供了一场声音的盛宴。无论是好听的,不好听的,只要曾经在我们的生命里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都会令我们终生难忘。叫早的闹铃声,机器的轰鸣声,带给“我”的是压力,爷爷的鼾声带给“我”的却是安宁。爷爷的磨刀石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爷爷奏出的生活的乐章,邂逅沙沙的熟悉的磨刀声,就邂逅了往日的时光。童年的钟声敲响的是那段难忘的岁月,从那段岁月走来的翟大爷,善良、执着、博爱,温暖了少年的心灵,鲜活在我们的面前。或许有一天,我们都会对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心生反感,甚至想远离它们,我们借助我们的语言对它们进行诅咒,但是,生活里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听不到,他们只能通过感知来获得对声音的认识,在他们眼里,能感知就是幸福的。或者,什么声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听到,能感知到,这才是最要紧的。本文通过形形色色难忘的声音,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令我们凝神静思,什么才是最幸福的。语言流畅通透,有质感,有感染力。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16 22:29:52
12、【流年】看秋(散文) 作者:指尖 【编者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在人民公社的年代,“看秋”便是农村一大特色。作者从准备看秋——抓阄开始,详细描述了看秋的过程,以及看秋过程中发生的喜怒哀乐。看秋,因为活计清闲,又可以有一点儿小小的“收入”——可以把收缴来的别人偷的东西带回家,而得到村里男人们的一致青睐。村里男人多,都想得到这个让脸上有光彩的活,公平起见,村里采用抓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人选确定之后,就是看秋了。看秋说着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来偷粮食的不是邻村的,就是本村的,乡里乡亲,狠了不好,不狠也不好。轮上生喜看秋时,就碰到了让他懊悔终生的事。本村的变兰去偷瓜,让他发现了,原本是想吓唬吓唬了事,谁知道变兰慌不择路,竟跌下了崖,致使锯掉了左腿。看秋不仅有这样的尴尬,还会生出别样的风流韵事。来福在看秋期间,就不安分,跑去了军嫂银兰家,却不料被来富老婆发现了,她一封信唤回了银兰的丈夫,两个好端端的家从此陷入战火。看秋人责任重大,因为关系到全村人一年的口粮,马虎不得。禾苗爹看秋时,就亲手抓住了一个偷玉米的,为了起到惩戒的作用,全村人还对他进行了批斗。好在看秋很快结束了,村人们开始收秋了。散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将看秋的过程描写的细致生动传神,语言流畅,特点鲜明,将那个年代独有的看秋场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0 23:04:30
13、【流年】山林(散文外一篇) 作者:胡竹峰 【编者按】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发达,一座座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拔地而起,人们涌进城市,享受现代文明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创造着更多的文明,但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远离自然。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樊笼里,身心会日益疲惫,精神会高度紧张,只有走进大自然,走进山林,人才会真正得到放松。你看那清早的清霜,那丝毫不怕人的飞虫,那忙忙碌碌的蚂蚁以及那快速滑动的水黾,都那么轻灵可爱,温柔、纯净了你的心。山林里不仅有令你怦然心动的小生灵,还有触动你无限情思的古树、飞鸟。其实,隐于它们之后的,是一颗回归自然的、浑然忘我的本真之心。二、在一个无眠的夜里,任思绪驰骋,信马由缰,可以跟哲人先贤对话,可以跟文人墨客狂欢。遨游于天地洪荒,纵横上下几千年,给心灵一个彻底的解放。庄周打着草鞋跟“我”探讨万物存在的哲理,母亲却在灯下忙碌着一家人的冷暖,拿起信纸就想起古人表情达意的独特和委婉。辗转无眠,心灵却得以洗礼,精神焕然一新,张目迎来的是全新的一天。作者用优美的文笔诠释了山林之美和思维的无际深邃,构思精巧,表述隽永别致,细细回味,唇齿生香。佳作,推荐共赏!【流年: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0 23:05:13
14、【流年】啊,鹬鸟(小说) 作者:秦羽墨 【编者按】这是一篇读了让人唏嘘不已的小说。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出了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塑造了几个血肉丰满的人物。“我”和老武、细狗经常去水库游泳,说是游泳,其实是为了去那里捡鱼。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餐桌上能有鱼吃,该是多么难得的美味!只是这难得的美味,经常被鹬鸟掠夺。在人和鸟的这场食物争夺战中,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食物的匮乏。为了能见到老黢,“我”甚至盼着德生爹早点儿死去。老黢是村里的厨子,红白喜事都是他主厨,而老黢又对“我”特别好,每次主厨都会偷偷塞给“我”好吃的。就是这样的好人,因为生活贫困,儿子又不怎么孝顺,不仅去“抢”孩子们的乐趣——去水库捡鱼,还帮梨花挑担,挣那可怜的两块钱。“我”因此颇为不忿,决定替他讨个公道。梨花和村子里多名男人有染,这其中就有德生。“我”决定就从德生下手,让他去帮梨花干活,好免了老黢的劳苦,却不料引起一场战争,先是德生两口子,后是德生老婆在村里叫骂。“我”因此被母亲打了一顿,但是老黢的日子并没因此而改善,他还照常去捡鱼,以至于“我”和小伙伴们再也捡不到鱼了。“我”因此对老黢心生怨怼,觉得他实在可恶,而这个“可恶”的人终于在一个傍晚死了,是淹死的。老黢死了,没人会偷塞给“我”肉吃了,也没人再跟“我们”抢鱼,“我们”的生活会好过吗?就像那一群飞来飞去的鹬鸟,或许我们的日子还不如它们。该文用沉静的语言,流畅的文笔,刻画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我”、德生、梨花、德生老婆、老黢以及“我”的父亲母亲,除了老黢,都着墨不多,但却都立体鲜活,生动可感。情节安排妥帖,语言、心理描写符合人物特点,令人印象深刻。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0 23:05:51
15、【流年】布达拉宫(散文)作者:吴昕孺 【编者按】布达拉宫是西藏人民心中的圣地,是无数人向往和景仰的地方。它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宫殿,后来,经过五世达赖重修之后,变成藏传佛教的政教中心,经历世达赖不断整修、增建,终成今日之规模。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民族的象征,更是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顶礼膜拜和向往。当初,文成公主远赴吐蕃,带去了唐朝先进的文化、技术和医学,带去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促进了汉藏融合,更改变了藏族人民的生活。西藏人民对她的爱戴发自内心,无限真诚。世事变迁,毁于战火的布达拉宫在五世达赖时重放光芒,五世达赖更因他的丰功伟绩而被后世尊为“伟大的五世”。紧随其后的六世达赖因为他的诗歌,因为他的悲悯情怀,成为一代传奇。布达拉宫作为供奉历代喇嘛灵塔的圣地,里面并没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伟大和不朽在他的诗歌里。布达拉宫位于红山之巅,究竟是红山成就了布达拉,还是布达拉成就了红山,似乎并不重要,原本它们就是一体的,或许根本不存在谁成就谁。正如作者文中的一个词:匍匐,这才是布达拉宫最经典的注释和姿态,不错,顶天立地,匍匐而行。走进了布达拉,一切都变得渺小,一切都变得纯粹,在它面前,请匍匐在地,细细聆听。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用翔实的史实讲述了布达拉的由来、变迁和现状,讲述了影响西藏历史的伟大人物,让我们对布达拉由生疏到熟悉到向往,散文最后用诗歌收尾,更显凝练和有力,升华了主题。实是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2 22:10:20
16、【流年】故乡物事(散文二题)作者:章骁 【编者按】故乡是水之源,无论前面多么浩瀚,也离不开最初的那湾清浅;故乡是人之魂,即使一生再博大奇伟,也会对出发的地方心心念念。想起故乡的人和事,就想起了自己的昨天,就仿佛在和自己的灵魂对话,那里,有曾经的爱和痛,有赋予我生命和力量的家和暖。村里的那棵高大的柿子树,见证了爷爷开基建业的艰辛,也见证了爷爷和奶奶的烟火爱情。奶奶在世时,他们经常吵吵闹闹,奶奶去世了,爷爷却一直固守着那份真情,即使后来又娶了新奶奶,那份感情也丝毫未减。或许这便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爱恋,痛快淋漓,烟火十足。炊烟是小时候农村生活特有的记忆,充满着温馨、甜蜜和温暖。炊烟升起的地方是家,那里有爱。母亲总是和炊烟密不可分,因为那意味着母亲在生火做饭,意味着可以吃饱穿暖,意味着生活幸福美好。那缕炊烟是母亲无声的召唤,是母爱淋漓尽致的表达。故乡总是这样于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日夜汩汩流淌,随手捡拾一两朵小小的浪花,就安然无限、感慨万千。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3 22:52:58
17、【流年】七步沟之行(散文) 作者:刘亚荣 【编者按】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山水游记很多,该篇却能不落俗套,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热情描绘了七步沟的美。“我”之所以选择在深秋季节前去,就是为了一睹红叶的风采,却不料那里并没有“我”渴望的枫叶,这不免令“我”很失望,但既来之则安之,“我”开始了在七步沟的漫游。随着一步步走进,“我”越来越爱上了这里的山水和草木。美丽的天镜湖让人如临仙境,隐士泉令“我”对隐士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甚至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天河。七步沟原名漆铺沟,探寻名字的由来以及寻访漆树是“我”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在七步沟,“我”不仅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漆树,还见到了罗汉阵,真是收获良多。七步沟的白云禅寺还令“我”对禅意和境界有了更深的认识,实在是不虚此行。本篇散文夹叙夹议,写景状物细致认真,引经据典,语言生动,能引起人的阅读兴趣。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3 22:53:37
18、【流年】随遇而安(作品赏析) 作者:齐鲁青未了 【编者按】这是作者在读了汪曾祺先生的《随遇而安》后写下的一篇赏析。汪曾祺先生是散文小说大家,读他的书自然会获益颇多,无论是为文,还是做人处事。作者便是从汪先生的这本书出发,力图通过文字了解汪老的为文和为人,并从中学到些什么。散文看似很散,甚至平淡无奇,但却最见功力和意蕴,要在平淡中见风骨,自然中有山水,家常中透情趣。汪老的散文,无论是写人、写物、记事,还是家居美食,处处透着散文的神韵美,于淡中蕴深意,实是大家。汪老的为文心得告诉我们,写文忌急躁、功利,必须能静下心来,淡泊宁静,随遇而安,方可放平心态,从容为文,也才能写出真正走心的好文字。好文,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4 22:59:35
19、【流年】冬天是用来贮藏温暖的(散文) 作者:指尖 【编者按】连续几天我们这里雾霾严重,空气污染指数爆表,药店里的PM2.5口罩价格飙升不说,还被抢购一空。人们都在问,这个冬天怎么了?以前的清明的冬天呢?读这篇散文,让我的记忆一下子活跃起来,以前的冬天的片段,随着作者的文字,也在我的眼前无限鲜活了起来。是的,那时候的冬天是冷的、有风的,却也是淋漓尽致的、棱角分明的。静谧的山野,悠闲的山鸡,尽显苍茫和空旷;三两棵柿树,装点冬日旷野,而柿树上高挑招摇着的柿子,泛着美丽的光泽,虽历经风雪,却亦被阳光照拂;满树的叶子早已落尽,一派肃杀,偶有一两片坚守枝头,那是它们的不舍和痴恋吗?这样的冬天冷硬而明朗,深植于心,现在的冬天却掩在一片雾霾中,模糊、压抑、混沌,该冷不冷,该清不清,我们熟悉的冬天去哪儿了?那样鲜活明朗的冬天,原本就是用来贮藏温暖的,它不该只留存在记忆里。语言凝练,有特色,是一篇不错的美文,谢谢分享。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7 20:56:44
20、【流年】饺子(微型小说) 作者:狮城狐眼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趣味性的小小说。“我”和朋友出去就餐,被一家面馆外面的广告词“饺子还是现包好吃”吸引,欣然光顾,小店里顾客盈门。正当“我”欲点菜之际,却被一个孩子的哭声打断,原来是一个小姑娘因为抓了菜单,被爸爸教训。大人管教孩子原本无可厚非,只是这位父亲选择的地方和时机和方法都不对。一个尚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孩子,能有多大?她的父亲却如此严厉地在公共场合,用筷子击打她的手心,“严加管教”,实在有些不妥。面馆里的食客纷纷表示不满,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的朋友甚至觉得这种事情太司空见惯了,丝毫不以为意。这篇小说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或许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没有找到好的方式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饺子是现包好吃,教子呢?本文着墨不多,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粗暴简单的父亲形象,语言凝练,对话生动,主题鲜明。佳作,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
|
|
![]() 闲云落雪
|
2015-12-28 22:44:12
21、【流年】山路上的小雏菊,请你在重阳等我(散文外二篇... 作者:朱成玉 【编者按】一、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事物都怀着悲悯之心,世界在他眼里是美好的,生命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哪怕是一棵小小的雏菊。他会俯下身子和雏菊对话,了解它的诉求和愿望,引它为自己的知己,他愿意跟它平等交流。是的,那是一种两小无猜的纯真坦荡情怀,是彼此的青梅竹马。这是一种澄明而无价的友谊。二、一个人物质上的富有和贫乏永远和精神不对等。再贫贱的日子,也可以过得活色生香,精神上也可以很富足和高贵。“我”在平民区租了简陋的房子,但这阻挡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可以给流浪的猫狗提供住宿,也可以把“我”的布鲁克林的日子装点的无限美好。平淡的文字里透出对生活深深的爱、对自然万物深深的悲悯。三、想来都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光,倔强、高傲、自信,但是现实有时候又很残酷。“我”的少年时光因为自己的轻慢而过早地结束了,自尊而又要强的“我”选择自学,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走上了文学这条路。文学是条充满辛苦和痛苦的路,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失望叠着失望,是母亲的支持使“我”坚持到了今天,母亲的那句话“多烦几个个儿才能熟呢”,既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走向成功之路的至理之言。是啊,任何一条通向成功的路,都是曲折和坎坷的,都要经过不停地翻炒和磨练。这几篇小散文,语言优美,文笔流畅,讲述清晰,充满着博爱和悲悯情怀,读来获益匪浅。佳作,倾情推荐!【编辑:闲云落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