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平淡是真

平淡是真 探花

  • 503

    主题

  • 3199

    帖子

  • 13437

    积分

【流年有爱】“南水北调”采风记录

2015-12-04 22:53:13

今天跟着沧州的文友去采风,主题是“南水北调”,其实,说实话,对于南水北调,我之前最多的就是在新闻中听听,还真没有好好研究过。

去到现场,组织方很热情详细地介绍这个叫后孔箱涵出口的位置,初听,云山雾绕,反复根据图纸和现场研究后,终于弄清楚这个地方的重要性。黄河水、长江水在此汇合,由代庄引渠输送到沧州人饮用水的水箱“大浪淀”。

依然裹挟着沙泥的黄河水,和碧清的长江水,有一条很清晰的分界线,让我们站在沧州的土地上,同时领略到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的魅力。

再看,代庄引渠两侧,杨树笔直,芦花纷飞。

又看,河水边,河水中,黑色的雏鸭在顺水而下或者引流而上。

岸边,常见圆形管件,或站,或靠在一起,一群身着工作装的人,在它的周围忙碌着。

顺着代庄引渠一路东行,来到“大浪淀”,一弯碧水呈现,倒映蓝天,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水渠输入口,看经过处理的黄河长江水涌入大浪淀。

黄色,碧绿色,浅蓝色交合,融汇,竟然有一种祥云般的图腾呈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江水的微甜,张华北老师说,这水是真甜,组织者说:略加处理,就是直饮水,足见,经过万水千山汇集到这里的水,饱含了多少人的心血。

为何南水北调会用管道代替沟渠呢?从物理学的角度说:可以减少水的泄露和蒸发;减少沿途水分流;还可以在地形适合的区域利用地势和利用虹吸借阅水泵动力;同时,这样传输的水,不会被污染。

闻听这些,更难想象,南水北调的每一个工人,是如何触摸这么长的土地,或许,在他们的心中,管线走过的每一寸土地,已然变成了他们的家。

突然想到一个词:奔跑吧,兄弟。南水北调就是:奔跑吧,长江,黄河!

奔跑的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态度,也像“动脉血管”,以母亲“黄河、长江”为起点,向着我们沧州这些收益的终点进发。它的向前之力,势不可挡,若问为何?

只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可以幸福安康。

归程,聆听文友趣谈,竟然忘了晕车,若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