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回复本帖
琴声悠扬

琴声悠扬 进士

  • 44

    主题

  • 1142

    帖子

  • 6450

    积分

★:【专栏】【每周一评】第一期

2015-12-10 14:49:10

【系统评论】《祸》:评者畅所欲言,作者海纳百川


2015129晚上8点整,江山系统第一期评论《每周一评》在作品赏析群正式启动了。从本周开始,以后每周三晚上八点,江山作品赏析群将安排一期评论,评论范围:系统各栏目的精绝品文章进行重点点评、社团的部分精绝品、群内活跃文友的作品。由主评老师开始讲解,大家踊跃发言,并与作者互动,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主评老师的作品加前缀【每周一评】全部发表在系统作品赏析栏目,在江山评论部论坛汇总。评论是互赢的好事情。作品赏析群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个有志于评论的奉献者积极参与,评论部会因你的加入而添光彩。 让我们在这里播种春天,收获梦想。

本期【每周一评】:系统小说《祸》

主讲老师:琴声悠扬 主持人:王月

作品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616185.html

主评:王月(750203401)?20:00:05

大家好!江山作品赏析群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探讨沟通的平台。群里每一个文友都要珍惜这块园地的洁净,注意文明用语,客观、真实、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今天由琴声悠扬老师主讲系统小说《祸》。
现在欢迎琴声悠扬老师闪亮登场!

主评:琴声悠扬(393748172) 20:01:02

大家好!这么热情哈! 我先说一下题外话。

主评:琴声悠扬(393748172) 20:01:36

我们大部分作者都不是专业写手,是文学热爱者,作品有不足是正常的,包括江山的精品绝品,有些瑕疵也是在所难免。每个作者都很爱自己的作品,视如己出。我们评论作品,首先要爱作品,尊重作者心血,这样不管是褒贬,作者都会真诚接受。所以评论要避免两个误区。一个是把评论当做挑刺。任何作品都有可取之处,当然一些别有用心攻击他人和有损于社会道德的文章除外。首先要肯定作品的优点,让作者感受自己的作品有容身之地;另一个是要避免一味恭维。客观真实反映自己内心感受,对文不对人,平实中肯,不敷衍了事,真诚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评价。避免这两个误区,我们这个群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才能成为广大作者信赖和支持并乐意互动的精神家园,成为评论员提高自己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的优质平台。

每周群里发出下周评论的原文链接,请阅读作品的文友,把自己的看法跟帖到原文后面,留下自己的痕迹。让评论温暖江山

主评:琴声悠扬(393748172) 20:01:20

今天的【每周一评】标题:

无事生“祸”——点评系统小说《祸》分五个部分进行评论。

一、 不落俗套的选材,成功造就了一篇主题深刻的小说作品。

二、 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刻画,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 体现人文关怀、蕴含作者美好的思想感情。

四、 结尾的戛然而止,达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效果。

五、 小说白玉有瑕,说一下不足之处。

1、 人物刻画单一,显得小说立不起来。

2、 环境描写跟不上。

3、 故事情节衔接生硬。

年级主任宫俊因为一件事涉嫌刑事案件,他摊上事儿了。在楼道里,面对一个经常违纪甚至已经到了劝退地步的学生,面对这个顽皮学生的嚣张和挑衅,他忍无可忍地动手了。这件事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宫俊因此惹上了官司,警方介入了,在学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本人也因此尝遍人间冷暖,看尽世态炎凉,最后心力交瘁……
无疑,小说深刻的主题,带给读者的是强烈的心灵震撼。它发出的声音振聋发聩,其中蕴含的思想就像一道闪电照亮全文,又像一把利剑刺穿现实的脓疮,击中时弊、射中要害。小说以小见大,让我们沉下心来去反思一些现实问题。
一、不落俗套的选材,成功造就了一篇主题深刻的小说作品。作品能否成功,取材是关键。教育部曾经三令五申,明确规定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长期以来,关于体罚学生事件持续上演,层出不穷。这个信息化时代,任何一起体罚学生的新闻消息都会迅速升温,然后被网络口诛笔伐。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是家长和整个社会关注和保护的对象。体罚学生在近几年已经成了教育的热点、焦点,成了这个时代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们似乎看惯了被体罚的学生的惨不忍睹和家长的义愤填膺,已经习惯了为被体罚的学生振臂高呼伸张正义。所以这篇小说的立意就显得新颖独到,格外吸引读者眼球。它不是顺应大家习惯的思路,而是选取了一个与大多数想法相反的角度切入,客观地反映我们身边的故事,截取真实生活的一个断面,展示了复杂生活的本来面目。宫俊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对违纪多次已经劝退的学生在楼道里的违纪行为提出警告,当这个学生扯着他的衣领的时候,他忍不住教训了他,结果祸从天降。生活原本五光十色,作者在生活的长河里撷取一朵浪花,独树一帜地取材,换个与众不同的角度立意构思,让我们看到她思想的深刻目光的敏锐。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教育学生本是天经地义。但是派出所来人了。文章一开始入题较快,给读来带来悬念,随着故事的推进,引出一连串的疑问。大队长的询问为什么咄咄逼人?校长为什么不能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员工?这个学生的背后到底有多么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嚣张?教育局的同学态度暧昧,医院里的表哥、县委的亲戚为什么怂恿去私了?这么一件小事何以需要一个副县长从中斡旋?一系列的疑问牵着读者的心。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她用一种新颖的主题、巧妙的构思抓住读者的心,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所有人的面目一一显露出来。宫俊就像棋盘上一枚陷入四面重围的棋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家里,得不到妻子的理解,同事和所有亲朋也唯恐殃及池鱼而避之不及。他唯有一遍一遍打着电话,孤独地搜寻能够帮他的人。而这些往日里亲密的同事、慈祥的上级、友好的亲朋却一次次将他孤独地放在火上煎烤。一个恪尽职守的教师,一个在学校里为人师表,崇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的老师,在所有人出谋划策鼓动其私了的现实中,百般无奈低下了高傲的头。
小说两个鲜明的主题,一个是权大还是理大?法与理的界限在哪里?小说直指社会弊端,让读者看到普通人在权力面前的卑微和无助,每个人在重权下面都是弱势群体,唯有妥协,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后退,才是唯一出路。法制监督不到位和一些为官者滥用权力取代道德标尺,尊严和清高唯有给权力让路。宫俊的个人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复杂现实生活的冰山一角。好在今天我们国家正在挖去毒瘤,实现弊革风清,也许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上演。另一个主题是教育到底是谁的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切为了孩子。当我们的孩子对社会对不幸者缺乏最起码的悲悯和公正之心,教育还有未来吗?谁之过?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刻画,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宫俊这个人物。他开始面对警方的问询显出无所谓态度,是因为他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心地坦然。回到家里面对妻子的不理解,无法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这个清贫的家庭好像咳嗽一声就会支离破碎,他忍了。他旁敲侧击地说给妻子,幻想得到一丝温暖。妻子旁若无人的上网却让他欲言又止,心情更加烦闷。校长的理解和安慰,让他郁闷的心燃起了希望,同事老郑的关心又让他的心揪了起来。牛主任的调解丝毫不能排除学生家长的怨恨,他像丢了魂一样。为了校长的重托,他克服一切困难,严格管理,出了问题,校长包括上一级教育局的领导都主张私了,他孤独无助。他不甘心妥协,私了就是承认自己失败了。可是不妥协,事情将持续恶化,事态就会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他丢尽了颜面,尊严扫地,精神经历一场生死煎熬。宫俊妥协了。
宫俊的心理刻画也是很成功。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看到,宫俊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无处不在,几乎贯穿全文。在派出所长询问后有一系列心理活动。同事主张同家长私了,他说:“私了不是妥协吗?”内心活动把他的不甘心和忧愤刻画得非常到位。还有他怕别人笑话自己的迂腐和对未来的事态发展的担忧。在权衡是否私了的心理活动,把一个教师内心的不甘和无奈、孤独和无助展露无遗。他不知道事态向何方发展,他迷茫,几乎每天都在想怎么办,都在思索谁能帮自己。
这个家长口出狂言,说要给他下课,他明知道是家长的伎俩,是威胁,可是他却想到以前所有的功劳都要一笔勾销了,职称啊挂钩啊都没戏了。他在叫屈他在担忧。这些心理描写都非常符合人物身份。
医院里的诊断让他彻底绝望了,铁证如山。他不得不在赵县长的协调下丢尽颜面与学生家长达成了协议。
宫俊这个人物的刻画是成功的。一个无私奉献的教师,在遭遇飞来横祸的无助和无奈,在权利面前的迷茫和妥协,家庭和社会不被理解的孤独和苦楚。他在同事和校长的回避中一次次奔走呼号却绝望透顶,被迫辞去职务,心力交瘁晕倒在地。令人扼腕叹息,心生万千感慨。
三.体现人文关怀、蕴含作者美好的思想感情。
小说关注底层教师。从一件师生之间的冲突,反映社会大问题,达到了管中窥豹的艺术效果。
读完小说我一直在想宫俊的妻子出现在文中,对主题起了一个什么作用?这个看似与主题的无关的人物,其实体现了作者用心良苦。宫俊摊上事儿,疲惫不堪回到家中,等到他的不是温情,而是冷若冰霜的一幕。妻子在上网。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一个赋闲在家网聊度日的妻子。读完之后,我这样理解,作者是要表达主人公在遭遇到祸事,渴望在一个温馨的港湾里抚平内心的创伤。社会不理解他,只要亲人理解,也是他最大的宽慰。有些读者一定和我想的一样,妻子出现可能会是另一条折磨人的线,离婚?出轨?出走?但是没有。她由刚开始的漠不关心,最后走了出去分担家庭的责任。作者不忍心让这个因为一件小事而濒临崩溃的主人公,再一次遭受事业和家庭双重打击啊,而设计了这样的结局。体现了作者美好的人文情怀和恻隐之情。
社会每一处每一天都有人在呐喊,哪怕他的声音再微弱,人物再卑微,只要被一个人听到,被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听到,他的声音就是高分贝的。生活是复杂的,一个作家的责任就是担当社会责任,倾听底层微弱的声音。我们常常会只看到一些事情的表象。而作家就是扒开表象,让我们看到深的层次。这篇文章就像一滴“珍视明”,明亮了读者的眼睛,让我们换个角度,换个方位,透过现象看到所谓的体罚的本质。就像一首歌唱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四、结尾的戛然而止,达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效果。
小说一开始就吊足读者的胃口,同事的关切和宫俊的奔走,推动故事一时仿佛柳暗花明,瞬间又山穷水尽。一波一波的小高潮把故事最后推向了高峰。宫俊面对自己无法被理解的冤屈,无奈地接收了家长的苛刻条件。所有的人都在同情和安慰他,就连妻子都吓得不敢上网,乖乖地找工作去了。人们无法想象宫俊的承受能力。这样的结局让读者的心无法平静,多少天的奔波换取了这样一个结果。宫俊的心碎了,读者的心也碎了。
小说却在高潮之后,又带来一个令读者瞠目结舌的结局。宫俊带着一颗伤得体无完肤的心走进校园,“他人病倒了,挺魁梧的人,一下子消瘦了很多,他找到校长辞去了主任的职务。一直在家里呆了半个月,宫俊才硬撑着上班,但是整个人的精神垮了。”这个背后有着强大靠山的学生,让他败得一蹶不振。“他每天最早来,最后一个走,不与任何人碰面。”哪知道自习课却看到这个曾经被劝退的学生,有着怎样权力背景的学生,竟然耀武扬威地出现在班里,并且大放厥词:医院诊断的脑震荡居然是他父亲打成的。
小说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令人寒心,又让人欲罢不能。结尾高潮之后的高潮,又把读者带进另一番境地,然后戛然而止,余音绕梁,读者思绪绵绵不绝。
五、小说白玉有瑕,说一下不足之处。
1、人物刻画单一,显得小说立不起来。小说13000多字,其中人物众多,只成功地刻画了宫俊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作品中其他人物,就像高速路上的车辆,都上路了,但每一个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没有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他们都在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却各行其道,给读者的印象好像都是打酱油的,只是因为情节需要才粉墨登场。所以这篇小说尽管主题深刻,宫俊这个人物丰满,但是整体作品显得单薄,不饱满。
关于宫俊的妻子,其实作者要表达宫俊在社会上没有被理解,家庭也没有得到关爱和体贴,他在遭受飞来横祸的时候是孤独和无助的。但妻子这个人物是苍白的,不立体,没有得到深度刻画。她在故事中漠不关心的态度其实与同事们隐晦的态度在构思上应该平分秋色的,很显然作者在她身上的笔墨太轻了,轻到这个人物,像水中月雾中花可有可无,对主题起不到辅助作用。因为人物刻画不到位,说明宫俊得不到亲人的理解的这个情节就显得没有力度。
校长这个角色文中出现了三次,也没有得到深度刻画。其实这个人物值得塑造,他得知自己的员工遇上了麻烦,而且宫俊是在尽职尽责地管理学生,却只在稍作安抚之后就一去不复返。第二次校长打过来电话说“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打他的头啊!”他不是客观地解决此事,而是一副畏缩的媚态;第三次宫俊觉得无法控制事态发展,拨通了校长的电话。校长说“只能破财消灾了”等等。这个校长是个关键人物,他应该完全清楚事情的经过。在员工受到羞辱接受不平等的条款之后,却堂而皇之地给这个学生办了返校手续。如果校长这个人物身上多投放一些笔墨,让他丰满起来,无疑会为小说的主题增加一个高度或者深度。所以小说从头到尾只塑造一个人,故事线条简单,缺乏厚重之感。
2、环境描写跟不上。我们都知道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描写。情节和人物就不再赘述。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发生在校园内,故事发展在校园内外,作者好像只是在讲述一个空中故事,环境的烘托作用显得不足。没有精心营造某种氛围,不能利用环境描写为情节做铺垫,甚至一些动作、陈设、所处的位置都省略了。用环境描写衬托主人公的性格,向读者预示或者暗示故事的发展,包括一些活动场所的描写也被忽略掉了。
环境描写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和生动感。作品中故事发生地域特征不明显,自然环境和季节变换描写不足,包括一些场所的描写都比较欠缺,显得故事干巴巴的。
3、故事情节与情节之间衔接生硬。故事一波三折,主人公宫俊在学校和家里来回穿梭,贯穿全文的就是他不断地打电话,搜寻能够救他于水火的圣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似波浪起伏,实则读起来,细心地读者会发现情节与情节缺乏承上启下的纽带,就是我们说的过渡带。从一个画面生硬地跳到另一个画面,镜头切换过快。当然这与宫俊马不停蹄地疏通关系、搜寻解决问题而急于求成的节奏是两回事。
小说在结构上缺乏过渡。就是对整体的把握上章节模糊,无力增加故事叙述的条理性和语言的生动性,当然也起不到增加感情色彩的作用。这篇小说段与段、情节与情节衔接不自然,所以读起来语言不流畅,小说整体缺乏生动点,也失去了画面感。
诚然,我们的作者都是业余的,小说写到什么程度,与自己的积累和写作特点有关,也就是见仁见智。江山的精品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认为只要作者能够写出一篇主题深刻的作品,写出自己的想法,反映现实生活的弊端,并且让读者震撼和反思,它就是成功的。语言和一些细节的忽视,不影响她的思想深度。小说《祸》以它鲜明的主人公形象和深刻的主题思想,精品殊荣当之无愧。
?

短篇编辑:雅润(1554241625) 20:30:12

今天,小说《祸》的作者玉树临风老师晚自习下课也来到现场。主讲老师讲完话后,大家开始发言,然后与作者互动。

开心20080716(452727331)?20:31:13

璇子(1576812934) 20:31:48

文章很实际,在生活中确实有这些让人心酸的事。作者将之典型化了。也许事情确实如此,职场弱势员工很被漠视的。

蒺藜秧子(405575497)?20:35:17
作者对社会现实现状和对教师很是熟知。

在下看来;如作品是九十分,悠扬评论是九十九分。

主评:王月(750203401) 20:40:43

讲得真好,那么细致。而且是课堂式的分析好,大家畅所欲言罢!

◇﹏沐風℡(422087806) 20:40:54

讲的真好。临风的作品很好啊,这篇三天前读过。应该增加点矛盾冲突,校长这人物很关键,对他的刻画还多点笔墨为好。读者为那个学生家长,舅舅的卑鄙,愤恨不已。

玉树临风(1657267857) 20:40:58

感谢主评辛苦!请大家畅所欲言 玉树洗耳恭听.

桐疏枝寒(646989085) 20:41:45

琴声悠扬主评的评论解析非常精彩。

开心20080716(452727331)?20:41:49
玉树姐的小说写得好,琴声悠扬老师讲得

主评:王月(750203401) 20:42:43

作者说两句呗!

-清风剑在手(2950124325)?20:43:48
讲得真透彻,厉害!

河南 梅荷(1204746350) 20:45:04

一篇文章能得到老师这样用心的评论,对作者的辛勤耕耘是一种很高的奖励。

玉树临风(1657267857) 20:46:13

大家稍后我先谈谈感受可以吗?

玉树临风(1657267857) 20:47:41

听了琴声的评论我感触颇深。其实我的小说很普通。我最初的创意就是想通过这一伤心的现象引起大家对这一热点问题的思考:家长和老师怎么和谐地相处,为教育孩子服务。因为写小说的功底欠缺,所以在人物塑造上不够丰满。尤其是对次要人物形同虚设,这时很致命的。这也是我遇到的瓶颈,总感觉打不开情节。琴声主评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主评:琴声悠扬(393748172) 20:50:01

我言重了,请玉树临风老师,多多包涵,呵呵!

玉树临风(1657267857) 20:50:54

我的发言结束了。这样的评论真的是切中要害,十分解渴,十分感激给我这样的机会。评长,我还有一个请求?

玉树临风(1657267857) 20:51:24

希望以后有机会评论我其他体裁尤其是诗歌。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无比感谢琴声呕心沥血。

主评:王月(750203401) 20:53:24

小说选题很成功,是个错中有错的故事,打人固然不对,之后的解决,完全背离了正常的轨道。开篇就置主人翁尴尬的境地,为后边矛盾的更激烈做了铺垫,刚主评说了关于环境,其实环境描写还有个作用就是舒缓或调整通篇的节奏。这一点缺乏了,造成通篇急促的感觉。

主评:云水之间(997283397) 20:56:12

虽然我们不是专业作家,但是也要尽量用作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真正的作家,是歌颂美好,鞭挞丑恶为写作动机和目的的,这正是作家应该具备的责任和良知 。

玉树临风的作品将视角触及到社会,在思想主题上 无疑是站在一个不一般的高度上的。然而,作品给读者的 不应单单是展示。

应该给与读者希望和鼓舞。也应该给读者哀而不绝 忧而不伤。

雷利锋<13691516144@163.com> 21:05:43

我只知道开头要有一个引线,中间部分进行扩大悲剧主线,最后以落寞收场,不知道对不对?

◇﹏沐風℡(422087806) 21:05:44

现在这个结果非常好。

觐石(1715460639) 21:06:11

个人感觉玉树临风的作品很好!在琴声何其悠扬老师的解读下,读者更是有了过桥的栏杆!谢谢琴声何其悠扬老师的解读!哥玉树临风先生的美文!

主评:王月(750203401)?21:08:38
其实矛盾的激化和情节的推动,已经有现实社会的逻辑作为隐线了,这是现实小说的意,你选题后更多的在细节和描写上,更重要的是让人物活起来。

玉树临风(1657267857)?21:09:26
是的 写得有点匆忙 是我的大弊

主评:云水之间(997283397)?21:15:21

哈哈! 这才是真正的江山评论。

守望者(3217415916)??21:31:49
很喜欢今天的评论,第一次见识。

……

……

评论一直在持续,大家心情激动,言而无尽,一次次把评论推向了高潮。作者玉树临风老师做了最后发言。

玉树临风(1657267857) 21:22:25

总之感谢大家的辛苦赏析,真的对我帮助很大给了我很多新东西,我受益匪浅。

主评:琴声悠扬(393748172)?21:28:46
下周三(216日)
主评:王月老师
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616858.html

主评:王月(750203401) 21:30:27

今天的主评和后续的讨论都很棒,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半小时了。大家兴致未减少,今天的评论非常成功。下周三,让我们在这里相约。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