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璃瑟音
|
【雨墨】纯真老师诗歌讲坛6(杂文)2015-12-19 00:33:27
今天我们先简单的谈谈古诗词的分类。我讲的只是从唐以前,包括唐。诗词到了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唐朝以前,我们通过诗歌发展史的学习,了解到格律,早在唐以前就开始产生了,但是到了中期才开始成熟。
对于唐朝人来说,把成熟格律以后的诗称为新体诗,以前的称为旧体诗,也叫古体诗,或者古风。那么古风,通过发展史我们知道,又有,诗经体,离骚体,乐府,文人五言诗等区别。格律诗,又分为绝句,律,排律。绝又分为,古绝,律绝。无论古绝,律绝,有分七言,五言。同样,律也是分五言,七言。排律,是指超过八句,同时符合格律的诗,那么,今天就对古诗分类做一个概括的了解,以后细致讲解每种诗。 我今天要说的是一种特殊诗体,它产生在唐朝,早于格律诗,是和刚才说的诗体平起平坐的,具有独立风格的诗。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油诗,一提到打油诗,大家会以为,我写的不好,也没格律,就是打油诗了。其实不对,我们写的如果不符合古风,不符合格律,也没有用古文言形式的语言,那么它就是顺口溜。 下边我把我准备好的关于打油诗的知识讲义发来。 《纯真谈诗词第六讲》打油诗解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宋代广东有一为夫送饭的老妇,是个道地的下里巴人。但她面对苏东坡逃逗性的诗句戏弄,应对自如,反唇相讥,出口成诗,尤为得体。诗云:“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这首打油诗前两句出自苏东坡之口,后两句为老妇人所言。当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谪贬广东后,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显然,老妇人这两句打油诗是针对苏东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苏东坡的老底、疮疤,戳到了他的痛处。 历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 苏轼首先发难: 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大为光火,解缙忙在一旁恭维: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鱼。 直说得朱“龙颜大悦”。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宝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清代的郑板桥也有一首类似的自勉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打油诗多用来嘲讽、戏弄别人。相传纪晓岚为某官母亲写寿联时,提笔即写:太老夫人不是人。某官脸上不觉青筋暴露,面色铁青。纪不慌不忙续道:九天仙女下凡尘。该官员转怒为喜,连叹精妙。不料纪大笔一挥,却是:养儿偏惯去为贼。该官员当即昏蹶在地。手下来弄醒他时,纪又续上一句:偷来幡桃敬母亲。再回头看那官员时,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狈不堪,恰似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同样的例子还有一个。古代某书生为一陶姓人家祝寿,献一打油诗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诗的前三句把主家气得暴跳如雷,结句异峰突起,神来一笔,使祝寿诗满篇生辉,足见书生运思之妙。 大家阅读一下,十分钟。总结一下打油诗的特点,语句通俗易懂,也是古文白话,风格诙谐,偶有讥讽戏弄。也要将就韵味,平仄不是很严格,也要注意才好。更有生动传神的刻画描写,力求意外中显示神奇效果。打油诗,很多不是一个人写成,适合大家一起玩乐,你一句,他一句,看玩笑,逗闷子。那么接下来,我把我在以前一个群里大家逗了写的一组打油诗,发来,大家玩玩。 《趣味临屏》 风雷阵阵腹中生, 坐卧难安脸颊红。 惊走四邻三五友, 美人窃笑一身轻。 美人窃笑一身轻, 却有纯真依栏亭。 本为七尺男儿汗, 鞠尊却因屁先行。 落熙 窃笑一身轻 弄得纯真满脸红。 不是男儿专爱屁, 只缘美妹做凉亭。 这是三个人写的,纯属逗乐。 大家可以看出,打油诗,也同时具有,前边说的诗歌四个特点。 1生活的叙事性。 2在叙事基础上的抒情。 3发挥想象,幻想,运用各种修辞,写作手法。 4精准的,具有音乐美的语言,分行排列。 读,或者写一首诗,要能用一句话概括:通过作者看到的,想到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反应个什么样的社会现状?时刻记住这句话,用来衡量自己写的,和欣赏作品。 下边再谈谈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前人这样看待它,《人之共情说》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几人?虽处富贵,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友阔绝,皆同此旨! 今天就讲这么多吧!下次讲感情的分类。下课,下星期五再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