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残云
|
【杨柳】消逝的月亮(随笔)2015-12-20 08:59:15举头望月,皎洁依然,清朗依然,独不见古时的那份温情。 忆当年有人举头望月思乡而成千古绝唱,有人把酒问月疑问千年,有人春夜叹月而孤篇横绝,有人秋夜泛舟月为明证。然而这一切,如今只能追忆,今日之月早已没了早日的脉脉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了多少异乡孤旅的情思,那逍遥的谪仙在那一刻也露出了久违的平凡;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是那一生漂泊的诗圣心声面对明月发出的,同为思乡却显得那么的截然不同,相同是月中那份温暖。 “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可能是面对明月最初的询问者,这一问问出了千古之惑,带出了后为者的再次感慨。那年的春夜注定会成历史上的不朽之夜,那一夜承载了文学史上辉煌一页,成为文学天空中最耀眼的星辰,让后来者一次次赞叹它的高度,却难以超越。 “明月几时有,我今停杯一问之”引出了百年之后另一文人把酒问青天的感慨,是深思更是一种哀痛,是对时光无止人生难留的感叹,然而生出却是此事古来全的安慰之语,如今还有人对月高歌或是面月沉思吗? 月夜沉思流传至今,月夜叙事亦有佳篇。江州司马月夜月偶遇琵琶女,一曲佳作无意天成,只是那夜的月没有了思乡时的那份温暖,没有面对询问时的那种高深,有的只是那份冷清。且水月交融,更显出那夜的寂静,和谪居者心中那份凄凉,月在那夜是诗人与弹奏者的代言人,为人物道出所处之境的真切感受。 月末远,人已逝,面月抒怀的习惯继续。昔日帝王,今日因徙,面对高悬之月,更生几多感慨。“无言独上楼,月如钩”的凄冷,“春花春月何时了”面对美景所生之烦,“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今昔对比,且终在面月的感慨之中使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忽又想起一充满阳刚之气英雄,面对月明也生出几多感慨,而后又为他人之所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魏武面对明月时的深思,不同的是与其他文人相比,其言之中虽有悲哀却更充满豪情,显示在一代英雄的非凡,就连“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看似满含无奈的句子中,也透露着一统天下的壮志,更让那秋夜泛舟的吹萧者感慨万千。 只是,如今的月,怎么了?没了温情,没了沉思,没了见证今昔的功用,没了英雄人物的豪情,只剩下了那份皎洁、清朗。今日之月,已无佳篇,有亦没了昨日种种内涵,如朱自清之《荷塘月色》,虽有月,却只是陪衬,再美也只是景物的再现,没了作者多少情感的投入。 古月已逝,且已永逝。如今只有在古诗中去追忆中,在现实中祭奠,是今日的科技让古月逝去,因为我们相信那只是一堆石头,不可能有任何情感,而通讯工具的发达更让我们没了明月传情的想法,千里共婵娟的想法,在今日只需手指轻轻一动,于是在今日望月之时,只是看到了月缺或月圆,月中的情思只有在古诗中追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