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润
|
【专栏】每周一评:第三期2015-12-22 18:25:55主评:凌雨涯
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8273.html 简介: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自2002年在榕树下发表散文、诗歌、小说各类作品一百余篇,字数已经超过50万字。从2011年至今,在丁香文学社担任执行副社长一职,管理文学社日常编审、评论、招聘等工作。2014年在江山文学网边锋社团担任主编一职,负责社团编辑团队的管理及社团文章推荐,曾任《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采编记职。曾在公司主管内刊编纂工作。目前著有长篇小说《那些青春往事》在江山文学网发表。在传统纸媒《词刊》、《麻辣阅读》有发表作品。 作者:聆听花香 作品:《要孝顺请趁早》 体裁:散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600899.html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间情份很多种,唯有亲情血浓,扯骨连筋。 我有幸拜读了花香老师的散文《要孝顺请趁早》,内心久不平静,文章语言平实素雅,缓缓道来,如同山间小溪不急不躁,汩汩流淌。这样的文字正像文章中的老母亲,勤奋一生,朴实一生,无欲无求,只为儿女遮挡一世风雨,待黑鬓成霜,皱纹成河,只求一生静雅,儿女膝上相伴,如此足矣!其实这位母亲的形象符合大千父母的真实写照。 父母之于我们,是尘世的一种缘份,只是这份缘份是生生世世解不开、挣不脱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胜过自己的生命,只是到头来,我们莫要把这份缘份当做一种爱的负担。 花香老师的这篇文章没有过多的用爱的语言进行描写,只是在自我内心活动上做足了文章,期间掺杂简单的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外部环境烘托描写,如此便把这份深沉的母爱之情及为人子要孝顺的主题良好地表达了出来。 再者这篇文章的定调与想要抒发的感情相得益彰,多一分则冗,少一分则淡,如此甚好。 散文易写难精,这类体裁适合初涉文学新手加强描写的功力,但新手的描写往往注重辞藻之华丽,或多愁善感、或顾影自怜、或随心所欲、或随性涂鸦,这样却只浮于表面,无法思想下沉。但真正的高手却可以把感情充沛地驾驭其间,文字简洁平实,但可以多视角地去捕捉读者的心思,读来生动有感,尤如3D立体电影栩栩如生,其实这便是散文之神。 我们来看,《要孝顺请趁早》开篇第一段:“妈老了,仿佛一夜之间发成雪,背成弓,纹成河。形体的变化倒在其次,关键是脑筋不好使了,眼前的事都记不住,问了又问。比如,东西搁哪儿了,她一转身就忘;可过去几十年的事情却越来越清晰,叨叨咕咕些自己小时候的事情,都听了一百八十遍了,见面还和你诉说革命家史。” 第一段在第一时间直接把散文之神体现出来,紧扣文章主题,扯住读者的心灵,牵动读者的神经,让我们在感动中缓缓品味文章之意,母亲之美。 文章再往下导引,引出与母亲一个简短的电话对话。在作者眼里,母亲老了,所谓老小孩、小小孩,听不进劝,又啰嗦多言,没有耐心听母亲的电话,索性放置一边,任凭母亲一个人在电话那端自言自语地絮叨,母亲知觉后说道:“从今以后你别认我这个妈。” 读到此处,相信我们都身有感触,仿佛母亲或伤心或无奈的话语就在我们耳边回荡。几多时,都是禁不住父母的唠叨,或“哼哈”点头应付,或气急摔门而去,任凭老人心凉如冰。但花香老师此处处理得简洁,母亲如此气急,此处描写,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心纠结起来。 文章往下,姐姐打来电话,转述了母亲的真正用意:“妈说,平时给你打电话,你嫌她啰嗦,哼哈两句就撂了,刚刚她就是想和你吵架,因为只有吵架的时候,你才能和她说话多一些。”这个电话让作者心生震惊。读罢此处,不单单是作者,相信,广大读者的想法亦同,是歉意,是懊悔,甚至顿足捶胸…… 中国的女人永远束缚在传统的三从四德里,“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几千年如此。其实这是典型的中国女人心,中国母亲心,他们缺少一种精神依靠,老有所依,精神的依托便是儿女。 羊有跪乳之义,鸦有反哺之感,牲畜尚且如此,何况人类。文章写至此处,花香老师笔锋一转,开始强烈地反思,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想到了年轻时的母亲,那时的母亲操劳艰辛,又何尝有弃之子女于不顾,许多苦痛、许多辛劳,母亲又何尝报怨过一分一毫。民间有语:再苦再累,咬碎钢牙咽进肚子里。意为母亲是如此坚强,只为子女无忧。 文章中段,道出几个儿时的往事,用以烘托母亲伟大坚强的形象,故事不多、情节不多、文字不多,但读来却生动有趣,有趣的同时又有心酸。 作者思悟后,决定去接母亲,在路上又遇到一位脑萎缩的老人和一只被“子女”遗弃的母狗。一人一狗,同命相连,相伴左右,老人到处询问:我儿子呢,看到我儿子子吗?其实这里便是散文的环境描写,以外物之象来烘托情感,把文章的情延伸,把散文的神推到至高点,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描写呢,是直接接回母亲收笔吗? 显然,花香老师驾驭散文的能力很强,接下来的描写,作者以一种缓坡下滑的方式平缓叙述,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三觉:视觉、听觉、触觉。如此张力感,是以一种怎么的描写来递进呢? 我们往下看,视觉:到了家,妈正把自己埋在照片堆里回忆……作者看小人书的照片、作者刚入伍的照片、作者当兵立功的照片,几张像片的视觉描写,其实是引出像片背后的故事,写出母亲的善良、母亲的辛苦、母亲的坚强,如此描写,母亲的形象一下子立体起来。 接下来看听觉、触觉:母亲对他们讲述着照片背后的故事“每天一下班,就能看到我在门口接她,心里就暖乎乎地,恨不得把我抱在怀里使劲亲两口。她又拿起一张我骑在大树上的照片说,我那时候上小学了,开始淘气,调皮,不爱学习,于是老师总找家长,一个月要去和老师承认好几次错误”、“妈说,那时候父亲病了,当时的她很无助,而我却一夜之间懂事了,知道没人依靠得好好学习了,后来还考上了军校。但好事总会多磨难,为了给我改专业,她连着好几天到领导家求人,受冷脸、挨白眼,有的人干脆就往外撵她。有的领导不在家,即使那时候已经深秋,天已渐渐转凉,她还是会在人家院子外一直等到深夜,这才终于感动了上帝”、“妈拿起我立功时候的照片,一个二等功,三个三等功。我逢人就给人家看,逢人就给人说,我儿子还真行……” 最后,母亲看着儿子日渐壮大的肚子,关切叮嘱“妈和你说,你别没事就出去应酬,看把肚子都搞大了,这样容易生病的。” 这段听觉的描写把母亲爱子之心描写得淋漓尽致,入微入毫。最后生出一句凄凉之语:“最近总觉得身体不对劲儿,前些天还去了公证处。如果哪天我一不留神走了,好歹对你们也算有个交代喽!” 按理写至此处,应该大肆渲染感情,抒发情怀,方以高潮的形式收尾为佳,如此,读者的心灵会得到鼓动和震撼。 但作者的处理另辟蹊跷,在此处做以拿捏,以触觉之感写出一句话:“我默默听完,没说话,慢慢走上前拉住妈已经皮包骨的手说‘妈,咱们回家’。” 如此,就仿佛急流涌处,峰回斗转,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大河,水流缓漂,清风拂面。看,这样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更意韵悠远,回味悠长呢。 文章读至最后,点明主题:要孝顺请趁早。这篇文章描写了母爱深情,但也充满了社会意义。老人需要什么?子女需要给予什么?物质?金钱?享受? 相信这都不是父母想要的,他们要的仅仅是儿女陪伴,欢笑漆前罢了。饮一杯茶,舌唇生香,回味悠长,余下的思想就靠诸君去领悟和沉思吧。 俗话说,金无足赤。本篇也多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个别情节,没注意启承转换,上下连接不自然。如第八自然段的内容与第九自然的“ 去接老妈的路上,又遇到了院外的那只老母狗。”有断层感。上面的内容是在都是在打电话的所想到的事,下面是在“ 去接老妈的路上……”此处显得有些突然。如能稍加交待,如何是在“ 去接老妈的路上……”的,效果会更加好些。如可交待因自己心里内疚,便决定立即去把妈妈接到身边来照顾…… 二是个别情节交待得过于简单,对于表现人物的形象不足。如第十二自然段,“ 到了家,妈正把自己埋在像片堆里回忆。看见我们来,妈拿着我看小人书的照片对我爱人说,那时是我最乖、最听话、最招人喜欢的时候。” 这个小情景的描写,很难表现出“我”经常不在妈妈身边,而是给人的感觉“我”天天和妈妈在一起的,不是吗?妈妈对“我”和妻子的到来,一点也不感觉惊讶和奇怪,她自己在做什么,还在做什么,只是顺手拿起一张照片给儿媳妇看。如果不是天天在一起的,哪个妈妈不会对她天天想念,而又没有预先告知就突然来到身边的儿子说:“啊,你可来了。”当然,这里可能存在一些文学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接下来做个全面的总结: 纵观花香老师这篇散文,不外乎“平淡”二字。平淡的文字、平淡的表达、平淡的感情……但读后内心的感觉是真的“平淡”吗?答案显然是“否”! 苏东坡说过:“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老熟,这里可以意味阅历,年轻时大凡想法出奇,做人做事冒头露尖,但总不至长久保鲜,或昙花一现,或急功近利。历经世事沧桑,尝遍人生苦乐后,在心境上往往归于沉寂,归于平淡。 文章想要卖弄易,但要书于平淡难,有诗芸:“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便是解其意。 平淡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未必是平淡的心路历程,只是人生登顶后胸怀开阔了,视野明亮了,再静下心来做个平淡人写个平淡文罢了,这便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吧! 周国平在一篇文章里论出,平淡的散文如烹鱼,各种煎炒烹炸,各种作料添加,味道是美,但却失去了鱼之本味,尝遍后,方知鲜鱼保持原味“清蒸”为最佳。 理理相通,散文的最高境界亦是如此“平淡”最好。 感谢花香老师给我们带来这篇优秀的散文,这篇散文让我们汲取了人生的营养,让我们见识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也从中教导了作为广大子女的我们“要孝顺请趁早”的人生道理。
|
|
|
雅润
|
2015-12-24 11:25:12
作助-琴声悠扬: 我觉得散文就是讲究语言的精致和唯美,文以情动人后,适当语言的雕饰。就像一块美玉,雕琢后更有美学价值。 |
|
|
雅润
|
2015-12-24 11:26:13
湖北武戈: |
|
|
雅润
|
2015-12-24 11:26:46
作者的语言简炼、形象,具有诗歌的味道,让读者读了感觉节奏明快,有意蕴。如例句:发成雪,背成弓,纹成河,这样诗意的语言让一个老人的形象一下子打中读者的心。语言运用的非常平和,散文要的就是那种平和的心态,用说家常话的语调,没有华丽的语言,把生活的点滴描述,勾勒。这正是散文的写作精髓,就像作者在对面和你聊天一样,这就是散文的散,而正是这些散的点滴最后烘托了主题,这就是意不散。 |
|
|
雅润
|
2015-12-24 11:38:47
江山—聆听花香: 我还有不同意见,就是,本文是为了报刊稿而作,中间有要求缩短,所以,很多地方着急了,转接生硬,不精简的地方也很多,还有错别字。 雨涯的评析,很中肯,很准确,很多表扬我都同意, 我接受, 谢谢! 提出的缺陷, 我看了下, 确实 应该改成:“放下电话,我很内疚,和爱人商量下, 一拍即合。 接老太太来家住。这样就好了。
相互挑错 提建议,这样提高很快。 刚有人说,创作意图?意图就是母爱,母亲节了想写。 我想说说,我写这个东西,一个是喜欢迅速营造一种感人的氛围,把人吸引进去,再一个就是,要有吸引人打动人的场面和句子,三是要贴近生活, 把书刊看过的别人说的,记下来变成自己的。 |
|
|
雅润
|
2015-12-24 11:50:03
主持:王2015-12-2320:42:59
|
|
|
雅润
|
2015-12-24 11:54:10
短主:上官欢儿 |
|
|
雅润
|
2015-12-24 12:02:06
涵露紫薇: |
|
|
雅润
|
2015-12-24 12:06:38
清心如云
正能量的主题引起的心灵共鸣,铺设的意境与渲染的情感,真实自然,生动感人!佳作! 选题最容易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加以真情实感的植入,读来令人感动!优秀的作品是心灵自然的流露,从心而出,又辗转流向读者的内心,所产生的共鸣与触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