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墨梦乡 回复本帖
夏沫

夏沫 布衣

  • 30

    主题

  • 49

    帖子

  • 410

    积分

【雨墨】关于雨墨绝品《戏》的赏析(随笔)

2015-12-27 12:05:57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4890.html


                                   主持人:夏 沫【散文主编】

                              特邀嘉宾:红尘烟雨【副社长】

                                            天涯寒冰【诗歌主编】

                                            纳兰安雪【古韵主编】

 

                           作者简介:一名90后在校学生,阳光帅气,团结同学,尊重师长,学习优秀,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此外,写文章细心谨慎,为雨墨精品做出很大的贡献。

 

编辑按语

       夏沫: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 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连地区,居住着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当地活跃着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侗戏。侗剧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基础上,接受汉族的戏曲影响而形成。(接下来我们共同听听其他编辑老师对侗戏的评价吧?叮咚——纳兰安雪出场……)

 

       纳兰安雪:在清嘉庆、道光年间,贵州黎平贯洞的著名歌师吴文彩,便是以侗族大歌、琵琶歌为基础,吸收当地的汉族地方戏曲的程式和表现手法,最先组成侗戏班,编排剧目,穿着侗族服装用侗话演唱。这便是侗戏的开始。光绪元年(1875)侗戏从贵州黎平县水口区传入广西三江县高岩村后,流传更加广泛。1952年,三江县在林溪区集会,各乡剧团都来会上演出。阳烂乡侗族桂剧艺人杨正明、杨校生看了侗戏,感到十分亲切和新鲜,回来后便组织一班人,把连环画《杨娃》改编成侗戏在本地上演,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1954年,阳烂乡划归湖南省通道县,侗戏便在通道县流传开来,并逐渐形成了湖南的侗戏。因为侗戏是用侗话演唱,所以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因而也发展很快。1952至1954年,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县便有90余个村寨组织了业余侗戏班子。(雪雪在这里为我们介绍了侗戏发展的起源和过程,可以见得,侗戏的发展是具有历史性的,感谢雪雪精彩的点评,接下来欢迎寒冰老师,听听他对文章的理解吧?)

 

       天涯寒冰:此篇散文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歌舞为写作背景,通过对家乡传统的描述,抒写出记忆里戏的乡情美好。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作者把记忆辗转,回到那年除夕之夜,乡下浓情的美景,诉说了对传统侗戏的爱好与一往深情,戏中人生,戏子们简装上阵使出看家本领,把自己融入戏剧主角,情感画面表达的淋漓尽致,戏与作者内心现相互呼应的感觉,让作者迷恋学习。作者以一只朴素之笔却动人的描述了少数民族家乡的风情,勾勒出如此完美的景观,从而将意境延伸到人的内心深处,体会了戏里世界,与戏的有缘怀念,可却与学戏成为擦肩,只能把那些时光辗转在记忆怀念。朴朴实实的文字描述了对曾经侗戏的真挚情感。(儿时的记忆就是这般的让人回味无穷……那段与侗戏结缘的岁月深深地烙在作者的心中,这份感情若不是本人又怎么能够体会的深刻,感谢寒冰老师的精彩评语!最后也让我们欢迎烟雨红尘老师的编按吧!)

 

       红尘烟雨: 一篇优美的散文,将我们带到作者的故乡,让我们与作者一起亲身感受作者家乡侗族的传统戏曲,同时我们也了解了那里的风俗习惯与民族风情。童年时期的我(作者)深受长辈人的耳濡目染,喜欢上家乡的侗戏,尤其是奶奶对我的影响颇深。这篇文章的美在于具有深刻地内涵,侗戏作为一种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有着古老的历史,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此文用深情凝重的笔调对其加以讴歌足以体现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乡古老戏曲艺术情有独钟的思想感情。我们从作品的本身可以延伸到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就如戏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戏里的主角,每天都在演绎自己的人生。戏里是人生,戏外同样是人生。本篇散文用四个节点抒写了与家乡侗戏有关的场景。第一节,描写我初识侗歌时,奶奶为了家乡的侗戏总是在年前做好所有的家务,以及乡亲们在除夕夜赛侗歌的场景;第二节,描写我与侗戏结缘的过程;第三节,描写我和戏班的偶遇之缘,进一步说明我对戏的认识和热爱;第四节,写我拜师学戏却与戏无缘的一段经历!通读全文能够体验到作者情真意切的写作情怀,感受人生如戏的做人哲理,文字灵动鲜活感染力强,倾情推荐读者赏阅!(红尘老师细致的评论了每一小节的内容,可以看出文化的继承也是有人来传递和影响,戏班子来村里演唱传递与村民,奶奶酷爱侗戏影响着我。一步步从听闻看到亲身交谈与领略,层层递进,让人对侗戏爱不释手呀!嘿嘿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精彩的编按赏析!)

 
         夏沫:侗戏现在虽然发展缓慢,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侗族地区,多数村寨都有群众自己组织的业余侗戏班。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侗戏不再在民众的娱乐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侗戏现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一代代的继承与发扬,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星火相传吧!(此外,作者写作手法细腻,景与人、情与景相互交融。如幻如梦,夏沫欣赏作者非凡的文笔!愿作者学业有成,乐观开朗,再创佳作!)
红尘烟雨

红尘烟雨 布衣

  • 43

    主题

  • 125

    帖子

  • 176

    积分

2015-12-27 14:04:10

拜读夏沫的随笔论坛文字,特别欣慰。通过对雨墨第一篇绝品文《戏》深入探讨与精细解读,更增加作品的文字魅力。期待雨墨社团有更多的作品解析展现给广大读者!在元旦即将到来之际,我祝福夏沫老师快乐安康,寄安!



天涯寒冰

天涯寒冰 举人

  • 8

    主题

  • 3598

    帖子

  • 3012

    积分

2015-12-27 14:15:21
谢谢夏沫老师认真,细心的佳作,寒冰拜读了,遥祝愉快。
纳兰安雪

纳兰安雪 布衣

  • 7

    主题

  • 15

    帖子

  • 142

    积分

2015-12-27 14:51:39
侗戏是我国的民族文化,不该被人们遗忘,大家应该多多关注这些少数民族的技艺,让中国文化变得更加烦丰富多彩。感谢夏沫老师的精彩文笔,也祝作者学业有成。
梅边吹笛

梅边吹笛 布衣

  • 3

    主题

  • 25

    帖子

  • 259

    积分

2015-12-27 21:54:01
读夏沫的赏析随笔,感觉分析的很到位,从侗戏的历史渊源,到对作者不凡文笔层层评析,让我不仅欣赏到一篇绝品佳作,也看到夏沫丫头的乐学上进和文字功底,戏里戏外皆人生,人生没有彩排,让我们在属于我们的舞台上,演好自己,演出自己的精彩!
寒璃瑟音

寒璃瑟音 秀才

  • 35

    主题

  • 44

    帖子

  • 1155

    积分

2015-12-30 15:33:07
拜读佳作!遥祝生活愉快!
天涯寒冰

天涯寒冰 举人

  • 8

    主题

  • 3598

    帖子

  • 3012

    积分

2015-12-30 19:10:10
寒冰拜读,遥祝寄安。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