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心如云诗歌【军警】《六月的雪》外二首
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61741.html
【编者按】《月亮湾》一首以景色折射的美,以古老传说的故事为背景,小心翼翼翻动着自己的心事,虽然是陈旧,但依然会如春温暖。诗以夏季多方位的景致,布满心的翅膀生成,疗伤只为自己。尽管有些想法稀奇古怪,但不凡是空灵里的搁浅。月亮湾,水中的月亮,美与神奇的对接。诗歌以心与自然融合,来植入心底的河湾。写法独特,语言精炼。《六月的雪》。有说让汗珠摔成八瓣,还没听说摔成花蕾。“我试图将汗珠摔成花蕾”,富有创新的句子,更加彰显诗歌的感染力。花蕾初绽,人心醉美,告白与爱情无关。其实也是把一种境界上升到高度。以六月雪,坚守那清馨落入的登场,为谁溢于言表。《夕阳山外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以深邃的思想感悟似水流年,人生苦短。什么叫历练,什么叫觉醒。人生在这一次次回味和感悟中,让我们的思维拓宽,追求与时俱进。让那些真挚的爱,化作七彩云仙。诗歌以饱满的情绪,缓缓的思念,在追忆与心爱的人那些唯美浪漫的记忆。等你在奈何桥头,归来,乘愿。全诗,思路清晰委婉细腻,景与情,情与景,遥相呼应。给予读者一次次心灵慰藉和人生的峰回路转。念与爱永远定格在为你守候那年,那月,那雨、那雪,那天......好诗共赏!倾情推荐!感谢赐稿!问好如云!【编辑:林雨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6220009】【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50707第417号】
【江山绝品部】有人说诗歌是诗人将雪花裁剪成的白鸽,唱着心灵的歌在蓝天里翱翔;也有人说诗歌是心灵流淌出的小溪,清澈而滋润。我们说有这样一组诗歌向读者展示着纯净和美好,敬请欣赏,推荐阅读。


【清心如云心语】:《六月的雪》外二首是今年六月份创作的诗歌,发表于江山文学军警社团,后被推荐为绝品,欣喜之余,同样是感慨万千!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苦乐并行的,这组诗是对爱妻深切怀念的缩影,满满的思念与回忆镌刻入其中,宛若触手可及的风,无时无刻不影现在我的生活中。她的离世几乎摧毁我整个生命的意志,在经历无数疼痛的背后,我庆幸还有诗歌的承载,陪伴我度过那些颓靡而绝望的日子。《月亮湾》、《六月的雪》、《夕阳山外山》皆是曾与爱妻相守的美好过往淬炼成章,不堪回首却又无意于追溯的心境,一如岁月的反刍,在她离开我一年之久的时光里,自然翻涌,抑制不住的思念潮水,牵动我的心灵,不断重温那些美好而温暖的故事。
这次如云诗苑推出诗评大联展的缘起,因江山领导推出的诗评新举措,我错会其意为汇评,所以成就的这次高手云集诗评大联展。也希望通过诗评联展的平台与江山文友相互学习与交流,以期共同提升、促进友情为宗旨。在本次参与诗评的作者,大部分在全国诗坛颇有造诣的诗人,甚至不乏有获全国诗歌大奖者。他(她)们来自天南海北,有些是仅仅通过网络相识而未曾谋面,却对诗歌有着深刻的解读与诠释。所谓一诗千人解,皆以不同层面契入主旨的内蕴,其精彩无限,令我颇受感动!同时也感念于人与人那份真诚与深厚的友谊,陪伴我在诗意的天空里一起飞翔、一起欢笑、一起流泪......
【清心如云简介】:清心如云,原名王相华,男,74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现定居天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山文学《如云诗苑》社长,火种文学网现代诗歌主编,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修业于河北文学院。文学创作十余年,多以诗歌见长。作品散见于《辽宁青年》《作家报》《星河诗刊》《华夏诗刊》《生活晨报》《作文通讯.锦瑟》《长江诗歌报》《辽河诗词》《青少年作家》《中国诗人诗典》《中国最美爱情诗》《山东广播电视报.日照版》《诗词》《作家文苑》《双月湖》等诸多报刊杂志,并在全国多次获奖,个人著作《收藏指南---佛珠》。以禅写心,融通古今,寻求本真的至善净美,于诗境的淬炼中洞彻生命本源。


1、【极目千年点评】:我和清心如云有过一面之交,那是在第三届火种诗歌节颁奖典礼上,好像天下所有爱好文字的人都是一家子似的,初见如云就觉得此君谦逊、随和、热心,彼此相见恨晚。后来零散地读过他的作品,更是被他文字里透出的气质所吸引。如云的诗歌典雅、细腻、温婉,想象力打得很开,在当下诗歌越来越滑向口语诗的时代,他的诗歌坚守着一份古典的宁静与端庄,每每读来,总会给人口齿留香、余音绕梁的感觉!
《月亮湾》开篇就不俗,“清浅记忆扯出的月影,忽明忽暗/由远而近。黑夜追逐着落日的清冷/有白云贴着地面飞翔/”几个意象相互烘托、衍生、相得益彰,由此产生的意境之美让人一下子就陷了进去。寥寥几句,读者仿佛走进了一帧大美如画的山水里,顺着诗句下行,作者有一种魅惑人心的魔力,让我们随着他的所指,内心跌宕起伏而须臾不舍脱离!我们常常怯步于写山水诗的不易,特别像这种清新的山水诗,说真的,没有一颗美好淡泊的心境写不出这样的诗意来的。
一场《六月的雪》让我更多地偷窥到如云内心的秘境。仿佛就是一种无聊时光里的幻象,仿佛是追忆,仿佛是祭奠,又仿佛是对更加美好的未来一种深深的憧憬。其实诗歌是无需揣度的,任何对创作背景的妄加猜测都是对诗意的牵绊。我们都是穿行在黑暗中的夜归人,只要内心有火炬就不怕看不到两边的风景。六月的雪,这本就是一个很耀眼的字眼,到底是“隐喻的故事在坍塌”?“与爱情无关的表象”的“圣洁的告白”?还是北方“这个与原始紧扣的族群”最后的“石碑”?如许多的假设构成的一张密不可透的张力之网,而作者的最后一句,在读者内心打开的,又岂止是一个潘多拉盒子!
清心如云的诗歌十分注重情感的渲染,字里行间好像是由心底流出的涓涓细流,他摈弃了当下诗歌的所谓先锋和口语的两个极端,像最后一首《夕阳山外山》,作者用近乎凄美的笔调,写出了对夕阳乃至故人的深深怀念,不娇柔不做作,有的,只是如歌如泣的娓娓心声。
整组三首作品,我们领略到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支撑这些文字的生命体验。诗歌文本是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庙堂,唯有身怀一颗敬畏的心才能有膜拜的权利。读如云的诗歌,我们看到他更像是一个绘画高手,在心中的山水上挥毫泼墨,笔走行云——
那么自信,那么旁若无人!
【极目千年简介】:极目千年,原名陆支传,安徽六安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如云诗苑特约诗人,建筑工人。有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绿风》、《中国诗人》、《文学月刊》等,2014年获得“桂花王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一等奖,《北京诗人》年度十佳诗人。2015年获得第三届“中国火种诗歌节”一等奖,白天鹅诗歌奖二等奖等,诗歌作品被收入多种选集。


2、【兰心梅韵点评】云朵之上的牵念——读清心如云诗歌《六月的雪》
读如云的诗,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氤氲在禅意的文字间;若云、似雾,无时不在地漂浮,氤氲,慰藉着喜爱诗歌的读者。
怀念和追忆,思索与沉默,都在慢慢扯出记忆里的月影。就这首《月亮湾》而言,如云用贴切的意象,小心翼翼地带着读者在字里行间行走,他无私地扒开沉淀的心事,扒开沉入内心散碎的记忆,让读者随着他的笔触走进一个诗者忧伤而美好的世界。他是爱着的,爱生活,爱诗歌,爱着曾经相约一生一起飞翔的大雁,如今,他是失群的孤雁,他的雁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没有飞远,在无数个月夜里,一次次飞入诗人的梦里,飞入他无时不在的眼帘中,飞入他每一句诗行里……长痛之后,诗人正如他的名字,如云一般,在高远的天空,忍者落单的痛和冷,铭记爱人的嘱托,慢慢沉淀弥久不散的爱情。这首诗意象丰富,凄美,语言的张力十足,给读者留下太多的思索。这是从血液里流出的诗句,清新如云分明在用灵魂演绎一场天地为之动容的爱情,读之,嘘唏,掩卷……
一首诗,千人千解,只是无限贴近作者的初衷。初读《六月的雪》就给人一种雪落无痕而又有痕的感觉。诗人运用柔美的意象,通过心灵的过滤,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摆在读者面前,仿佛是尘俗退去后的无边禅意,如落雪一般,静静地飘下来,飘下来,下在六月的激情里,下在北方的村落上;而苍白了头顶是树木,终会冒出无边的绿意,牛羊遍地,马车飞奔,而诗人接受了命运的赠与,虔诚地诵读一段千年的经文!这样的接受与赠与,这样美好的诗句,留给读者更多的是思索,读者更想通一遍遍地阅读抵达诗人内心,但是,都是无限接近,却永不能抵达;最标准的答案,握在诗人的心底,或许,飘在诗人化作的云朵之上……
说实话,读至最后一首诗《夕阳山外山》,有无边的悲伤笼罩着我,让我从头把这首诗读了好几遍,直到,忍不住的泪从我眼里跌落,跌落……此刻,我想起了一首歌,是弘一大师的《送别》,这是首被传唱经年的老歌。冥冥之中,感觉诗人分明是那位俊逸的大师,在诗歌里参禅,打坐;默念红尘里无法递交的心愿;“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诗人当然没有剃度,诗人在诗歌里参禅,夕阳、远山、枝条、岩石、飞鸟、生命……这众多的意象,我们可以读出时间末端的美好,那是属于诗人的旷世,他在回忆中书写,在书写中回忆;然而,美好总是太过短暂,黑夜也是暂时的,痴情的诗人在做最后的告别,在渡口,在岸边,守候下一个轮回!这样凄美专一的情感让人疼惜,天地,为之动容!
从一个人的诗句里,能看出一个人的本和真。当然是褪去白涂抹的夜晚和雾气,是还诗歌为本源的清澈和明媚。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说:“读者在一首好诗撞击他心灵的一瞬间,便可断定他已受到了永恒的创伤——他永远都没法治愈那种创伤。就是说,诗之永恒犹如爱之永恒,可以在倾刻间被感知,无需等待时间的检验。” 对于清心如云诗人,如是也。
什么样的诗歌反应什么样的心态,或焦躁、或平和、或中庸、或直白、或柔美清新,但是,有一条必然是成功诗歌的内核,那就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当今诗歌的形式多元化的时代,清新如云的歌无疑是一片静谧的天空,读之,有云朵,不时地在心间飘着、美着、柔着,时而会化作一场雨的真实,吸引着、感染者尘世间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的人们。
【兰心梅韵简介】:邵敏,汉族,笔名:兰心梅韵 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诗歌协会会员,市楹联协会常务理事。痴爱文学艺术,从事文教工作数十年。2010年开始转向诗歌创作。作品入选多家媒体和刊物。2014、10月年在“我与城市共成长”全国征文大赛中,《三个月亮,几处静谧,一页慨叹》荣获一等奖;2014、4月获安徽省国口杯散文大奖,同年散文《穿过我的岁月你的蓝》获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诗歌散文作品散见报刊、杂志。现为中国火种文学网诗歌编辑、江山如云诗苑社团名誉社长。


3、【李东风点评】:读如云的诗,是情感被慢慢抽空又转次回温的奇妙过程,徐缓细腻的情怀所凝化的丰涵意象高过人类体验的普遍认知,如一泓清泉,微绵潺潺,沥入人心。诗中深层次的景描推意以全息呈现跃达纸面,立体的柔韧感通联于静寂的场景,空灵既实的嫁喻象征以二元互融的方式铺开意境氛围,这种由内至深,外启远阔的路径安置,让读者瞬间抵达作品的情线节点,让人于慧池中涤洗,在裂帛中疼痛。
世间最美的景物不是形具的色彩,而是诗人意识中锻淬的质感。《月亮湾》一诗由“清浅记忆扯出的月影”这种稍带伤感的深刻体悟,驳杂的时光感所悬启的门扉,注定牵扯出诗人心中深埋的感念和触及。其下的轻幽布景,旋即洇出一个遥合相对的画面——“那些小心翼翼捧着信仰行走的人”这种喻笔实则是内省式的自我象征,是相同的一类人的精神呈现,而诗中出现的转承意象“月光”则轻恰的把世景中的枷锈尘愁做了收拢并释溢出皈源般的慰藉。后半部的情节涉入深彻而痛感,从“我的抵达,并未感到脚趾的麻木”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痛,一直清醒着,这种蓄积没有通过常俗中的途径去渲泄,而是内化成史诗般的深邃镜像,让故地成为心灵的遗址,其潜爆的震幅足以让读者起伏悸动,掩卷长思。
信仰是解除迷障的方论,人生必定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六月的雪》本身就是一场冲突后的回落。如果细心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在诗句中引用了“坍塌、紊乱、逆转、颠簸等语气象征词,这样的意识对应所衍生出的心向标识,是柔软的,坚韧的,是沉纳虚影浮光后的笃定和修为。“而我所期盼的,其实,仅仅是一场雨的清醒”诗人在尘埃中挣扎,逆溯,行者心智让诗人抚平了客体世界的沟壑和皱折,回归于终极清朗中的永恒觉醒。信仰的出现,如雪之洗礼,以纯澈做为归醒的烙证,一切安于平静,如曾经波澜起伏的心绪和历史。
思如平海,内蕴汹涌。《夕阳山外山》一诗,把离情镀以暖色,决绝的情愫被诗人藉笔半掩,有意将光阴和生命的鲜活感泼洒而出,更加显衬别情隐重,往事唏嘘。而诗人这句“落款的方寸,比天空的红韵更为惊艳而远阔”以目及辽远的胸怀缅释前忧,让读者悬心陡放,心生宽慰。而尾段的回笔又以“那座奈何桥头,你还会携着画笔,乘愿归来”其执念痴守之情再次平湖起皱,渲波叠涌,让人坠入抚案伤怀的迷离之境。诗人一波三折式内纫勾联所织就的诗意,恰是景深中透达的时光所映照的。
【李沛东风简介】:李沛东风,本名李沛东,1976年生,安徽淮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火种文学诗歌编辑部副主编,火种文学奖终审委员会成员,起点中文网专栏作家,如云诗苑特约诗人。早年从军,1994年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创立长城诗社,曾任古岚墨风文学网副主编,台湾子夜诗群总评委,作品见于国内报刊、诗刊、网媒及广播电台,部分诗歌作品获得全国及地方征文大奖,2014年完成中篇古典小说《七叶前传》。倡导本土写作,认同传统美学主张,崇尚心智汲涉后的深层启化与体验,以剥离虚象的原魂俯瞰,自觉警醒的映证对应关系,尝试以粉碎生命镜像后的延展空间,呈现核质,重构真相与信仰。


4、【海边边点评】:准确地说;这是组诗的效应。诗中内在的气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无法分割的情感如同流水一般;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血流不止的过程,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那么悲切。在诗句的引领下,不止一次地进入我们的内心,其震撼力让我们也不自不觉地深入其中,深入北方偌大的荒芜。夏季的景致,草原的景致,那个美妙的夕阳如何从我们的额头上落下来,呈现出血色的情景。
《月亮湾》一个虚设的场景将爱置于天空,与思念的高度。月光湾是丰满的,清澈的水流,延续千年的故事,爱的传说。美妙的事物,我们不约而同地挂在月的树梢上,星空的美丽有时也会落在地上,水中,呈现出水月亮,让我们在触摸中,形成浪涛,以及涟漪的波纹,内心的鱼儿也会露出水面。月色之下,月亮湾的清瘦,一个巨大的内伤,连同我们的悲伤淹没了月亮湾的月色。
《六月的雪》在六月下一场雪,无疑是我们最为渴望的诉求。祛暑,驱使烦躁与不安。然而在诗人情怀中,六月的雪无疑触动了我们的内心,促使我们继续往六月的堤坝上走去,探索诗人的内心世界,与雪中挣扎,回首的每一次撞击。
《夕阳山外山》我们无法拒绝夕阳下的暮色,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接着用她那黑色的布帘遮住我们的目光,让更黑的黑涂抹我们的泪水。我们赞美夕阳的同时,无不为夕阳的美感到叹息,与惋惜。
整组诗中,诗人以哲学,佛学之心引领我们的内心世界,并打动我们的内心。诗意的拓展,且精妙的手法,深刻的意境,内在的深度,我们唯有泪流满面。
【海边边简介】:原名骆文新;笔名:海边边,出生:1966年1月,职业,警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铜陵市作家协会会员,如云诗苑名誉社长。作品散见于《诗选刊》、《诗歌月刊》、《天津诗人》、《南方诗人》、《中国文学》、《西部作家》、《文学月刊》、《新诗》、《世界汉诗》等报刊。有作品入选《2015中国诗选》,曾获《中国美诗大赛》诗赛冠军,《中国火种文学》二等奖;及首届“南湖诗刊杯”全国征文大赛,首届骑士杯大奖赛三等奖等奖项。


5、【无求点评】:</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