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明月
|
【流年一海】江山精品之我见2016-01-25 20:32:38
一、
让我先从孟郊的二首诗说起吧。
昨天下午,天上的太阳明晃晃的,这是少有的冬日阳光,心情随天空而蓝,春节马上快到了,决定给自己以新的形象,于是走进了美容室! 在等待的间隙,我百度了一下,想看看古代人是这样认识理发的,于是便读到了孟郊的这首《长安羁旅行》诗曰如下: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 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 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 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潜歌归去来,事处风景真。
《长安羁旅行》为唐代新乐府辞,这首诗是孟郊所写的乐府杂题,诗作表达了作者应试不第,羁旅长安的失意困顿之情和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不平之鸣。
孟郊最有名的诗,当然不是这首《长安羁旅行》而是他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传统伦理道德里,“孝”字山一样重。可是翻遍唐诗,写爱情闺怨的,写乡思离愁,写仕途升迁的名篇名句比比皆是,何以写伟大母爱的诗篇却如此之少。也正因为此,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才倍感珍贵。
孟郊的诗在艺术上是比较独特的,但对于孟郊诗作艺术风格的评价,自来就褒贬不一,韩愈对孟郊推崇备至,认为他“才气清高”,其诗“高山魏晋”。苏东坡在读《孟诗二首》中却说读孟郊的诗“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蟛,竟日嚼空蟹。”接着又说:“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贬得一钱不值。而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却大赞孟郊的诗。说孟郊的诗:“深语若平,巧语带朴,新语入古,幽语含淡。而心思鑱刻,笔墨圭棱。” 从孟郊的以上两首诗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印证,钱钟书先生的看法颇中肯綮。
二、
上周五,我在自己的空间以《一朵别致的花》为题,把自己本月的评论做了一篇空间日志。 空间好友金秋情更浓在空间日志留言: 我在江山文学网拜读了你的佳作,受益匪浅。幸运的是,我在江山也发表了几篇拙作,有空请您指正,笔名【今秋情更浓】。
于是,我走进“山水神韵”专栏,点评了作者今秋情更浓的《浅谈江山文学网》一文,主要是如何认识或者对待“江山文学精品”嘉奖之名,我说:
1、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精品”二字,而是那种深入骨髄的血肉之情。非常共鸣! 下面是作者今秋情更浓对我点评的回复: 感谢明月老师的经典点评,由空间到江山一直与文相伴,遥祝冬安。
三、
前天在雁子老师的空间看到一篇日志,题目是《朱成玉老师谈写作技巧》,读后受益匪浅。 朱成玉老师说:“我喜欢那种质朴的本真的东西,就像某些大作家没有发表出来的那种,比如狄金森,比如萨特,后人整理出来,他们没有发表的文字,我觉得比发表的文字更好。”特别共鸣这段话。 写作也是有瘾的,恋上写文字,就别想轻松,有时看上去若即若离,实则舍不得。 文字是以心换心的艺术,只要你用心去写,不是精品又如何?如果大家都是精品,那精品的号召作用就失去了意义。特别是对初次写作者来说,一下笔就是精品,这种可能性是很少的!但从心里人人向精品看齐是正确的。 一点浅见。 |
|
|
一海明月
|
2016-02-03 17:38:59
1、问好山地老师! 2、江山文学,是真正的文学园地,这三个月于我受益匪浅! 3、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格,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妖艳之处,万紫千红才是春。 4、感谢鼓励!佳节快乐!写作快乐!流年生活快乐! |
|
|
一海明月
|
2016-02-17 21:58:57
回复悦悦:2月9日的跟帖,今天才看到!共鸣快乐!生活快乐!
|
|
|
一海明月
|
2016-02-17 22:00:39
回复昆仑明月:谢谢小明月的热情鼓励!是的,感动自己放在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