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纷飞的雪

纷飞的雪 榜眼

  • 996

    主题

  • 7019

    帖子

  • 36503

    积分

【流年喜讯】李颖、沈念等九位作者散文入选《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5》

2016-01-27 20:35:06


本社讯由耿立先生主编的《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5》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九位作家的散文作品入选其中,他们是:

李颖:父亲的三个可疑身份

沈念:屋脊塔

凌鹰:女书女人

端木赐:石龙小镇

张灵均:上帝的棋子

嘎玛丹增:抬棺记

孟大鸣:另一种梦想方式

李新立:刃

指尖:隐形弹孔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5》精选2015年全国各地报刊的散文佳作,广泛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可谓字字珠玑,篇篇华章。关注生活,注重思考。描绘现实世界,关注社会各个阶层的精神领域。引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走向。

父亲的三个可疑身份

作者:李颖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633336.html

【编者按】

读罢此文良久,心一直沉重着,难以走出作者文字所营造的疼痛的氛围。作者笔下的父亲,一反通常或严厉或慈爱的家长角色,是一个不为家人不为邻里不为单位重视的可怜又可悲的角色。

他一生卑微,一生贫寒,一生落寞,一生孤寂,尽管他曾刻意地挣扎过,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却终究无济于事。没有谁肯走进他的内心,倾听他心理的真正诉求。读着,为这位父亲心疼着,也心酸着。

捕渔人,魔术师,掘墓者,三个可疑身份,串起了父亲卑微而又平凡的一生。这三个身份,一个是父亲用以养家的,一个是他曾经的梦想,一个是他对身后事体面的期盼。三个身份,都让他成了为儿女妻子鄙弃甚至厌恶的人。他那么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甚至做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都改变不了他被人不屑的境遇。表演魔术,路上让母亲难堪,抠掉刘伯伯的头像,写对联,晒奖状,让儿女备棺材……他想晾晒自己的荣光,唤起别人对他的尊敬与重视,却做出种种在别人眼里难以理解甚至不屑的举动。当他去世之后,作者一一拾起与之有关的往事,那份锥心刺骨的疼痛便在文字里散发开来。

这个叫花子出身、大字不识、做了半辈子工人、从来没有话语权的男人啊,一生猥琐卑微,至死,也未曾得到他想要的尊严与理解!而今,与他长着相似的面孔的女儿,回顾着他平淡无奇的一生,一字一句书写着心里那份难以言述的痛,令人动容。很有质感与痛感的文字,读之,不觉泪流满面。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屋脊塔

作者:沈念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66717.html

【编者按】

屋脊塔,饱经沧桑,孤独而静默地矗立在杂乱的老城区,注视着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它是有灵性的,日本军队无法撼动它,红卫兵的革命行动没能破坏它,一次次大火没能毁灭它。它是慈悲的,无论是寡妇慈氏的义举,还是孟珙之人的佛心;无论是塔身曾经镶嵌的28座佛像,还是与它对面相望的基督教堂,都在无声地告诉人们:为人之本,在于善良、仁慈。

作者通过多次对塔的造访和探索,用一个个片段,拼凑出了它的前世今生,让人们对于这样一座富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迹,心生向往的同时,也不胜遗憾。文章以“塔”为圆心,展示了这片老城区的居民形形色色的生活场景。由此看来,政府不仅要提高保护古迹的意识,更应该着力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文章语言老到,内容厚重,读后引人深思。倾情推荐!问好作者!【编辑:燕剪春光】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070004】

女书女人

作者:凌鹰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88974.html

【编者按】

“女书”,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语言生活中的一个奇特现象。江永的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作者由这种类似鸟鸣的声音生动入笔,引领读者一点点走近这一只有极少数女性才能触摸到它的血肉和灵魂的奇异文化。江永女书的最后一代传人一个一个永远告别她们心爱的女书,但她们却最终将女书留给了江永,留给了世界,等待人们去进行一场永久的解读。作者以详尽的解说历数着女书的渊源,它的传承方式,流传范围,异常奇特的标记语言的手段和方法,书写的材料以及其巨大的作用。

其女书传人人死书销的习俗,让今人很少见到完整的女书,但其简陋而随地可取的书写工具,却令人感受着其神奇。这种古老的文化让人不知其有多久远的历史,许多学者对其起源也众说纷纭。作者点明了女书与同伴之间的真实关系,批驳了一些人的错误认识。女书的内容与形式,女书的展示方式,女书的作用与价值,无不被作者生动地加以描述。遗憾的是遗留下的供人研究的女书委实太少,留给人许多难以解决的谜团。

作者以女书的生动美妙的声音开篇,以它历史根源成为哑谜结束,留给人许多思索的空间。面对许多日益式微即将失传的民俗文化,我们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作者的文发人深省!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140005】

石龙小镇

作者:端木赐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474736.html

【编者按】

打开石龙小镇这页,犹如在看一帧帧黑白照片,也如在观看一幅炭铅笔素描的起落成形,这画面带有颓靡的调子,又带有淡雅的味道。

小镇在作者的笔下有着浓浓淡淡的笔调,这源自小鎮经历的风风雨雨,年代风雨冲刷中,古老与现代的交织,让小镇流出别样风味,于是小镇浮华着,也落败着,唯有流动的水与霏霏细雨,才会把人的思绪从旧念中唤醒。

石龙小镇的书写中人的心是安静的,唯安静处,才会让人静静聆听这样的小镇的许多事,这样从从容容又委委道来。作者由表入里的写实,这是这古老镇子里的现代生活片段,这更赋予小镇以生命,人们生活的姿态,构成小镇真实生活的场景。动物与人或和谐相处,或成为人口中的食物,以及形形色色男男女女的故事,都是小镇的一部分。

石龙小镇是有内容的,也贴心,既便是一碗牛腩面,也让人觉着值得。小镇的书写中,由景写到事,写到人,写到人怎学会懂得,文笔从容不喧哗,是作者真心与小镇的对话。这样的笔调正是浮华世界里的人的落笔从容,欣赏之至,编者倾情推荐!【编辑:雪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9270019】

上帝的棋子

作者:张灵均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1907.html

【编者按】

这是一篇探索生命的叙事散文。

“我”小时候与许多农村长大的孩子一样,由于好玩,且健忘,少时没少挨母亲和老师的责罚,甚至于遭到伙伴们的戏弄,差一点就被误解为品行不端的问题少年。而不可思议的是在“我”步入中年后,记性却越来越好,就连老爱出手汗和出脚汗的毛病也得以改观。人生身不由己的事太多,是自己不可以预料的。“我”长在农村,成人后又恋爱成家在城镇;而身在闹市,却心系和沉湎于自然的山水间。

人生似乎如一粒命运难以预测的围棋棋子,执黑、执白,一直都在上帝的掌控和耍弄之中。所以学会修复、调整自己,认识、顺应这个世界,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慧一些。文章在夹叙夹议中,情感饱满,真挚亲切。佳作,倾情推荐赏阅。【编辑:银杏树】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2180004】

抬棺记

作者:嘎玛丹增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352187.html

【编者按】

不知为何,读此文,我的眼中盈满了泪水。是为文中显示的兄弟深情,还是为哥哥超越年龄与体力抬棺的艰难坚持,抑或是因着哥哥渴望最终回归土地的心意?我说不清楚。

一篇《抬棺记》,逼真地再现了川南农村丧葬的古老习俗,让人如临其境,更写出了以哥哥为代表的热爱着土地的农民对自己最后归属的坚持、固守与期盼。当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土地涌到城市,当飞速发展的经济蚕食着农民日益减少的土地,我们那些代代流传的古老习俗还会坚持多久?

文章基调凝重,读之,心生沧桑之感。文章以抬棺为明线,以哥哥对归属的忧虑为暗线,在展示民俗的同时也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古老传统的冲击。耐人寻味!力作,荐阅。【编辑:风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1514】

另一种梦想方式

作者:孟大鸣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77912.html

【编者按】

方言,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是地区文化的头衔。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尤其出门在外,听到家乡方言,油然生起一股亲情,温暖心窝。“我”只会说宁乡灰汤的家乡方言,这对于年轻时候时常出差在外的“我”,是一种艰难的考验,为了说普通话与外地人交流,两个腮帮子都鼓得生疼。一回到家,口齿就顺溜了,清晰了。虽然不会普通话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但“我”还是不舍家乡话,只说家乡方言。而今,年轻一代开口闭口都是普通话,已经将家乡方言抛得一干二净,试问,若出门在外,还能通过语言辨认是哪个地区的人吗?还有这种一听就是家乡人的惊喜和温暖吗?

家乡以外的地方,哪里还有方言的位置?“我”已经不能从家乡的建筑人文来辨认家乡了,因为家乡面貌已是天翻地覆,但是,宁乡灰汤话,已经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成了“我”是家乡人的唯一证据,是步入老年后的“我”心灵回归家乡的唯一方式,因为,“故乡,是年老体衰后的另一种梦想方式”。

作品意在呼吁人们重视方言,将方言传承下去,这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里面蕴藏着祖国各地的历史人文,实在不可失传。在当今普及普通话的时代脉搏之下,方言的使用,已经开始出现断层的局面,这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因此,作者这篇文,写得很有意义,很有警示作用。欣赏,荐阅!【编辑:蓝月悠悠】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090004】

作者:李新立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627082.html

【编者按】

据有关文字记载:中国的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每一个演变的过程,都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中国的汉字,其中的微妙,可谓是妙不可言。

佛语中对“忍”的解释是:忍字头上一把头。意思是说,凡事要思量着“忍”,不忍则会乱心。忍字由“刃”和“心”组成。“刃”,是刀口,也是一种利器。古人的利器,一般用手工打磨出来,后来,时代的变迁,利器的历史也随之改变。但历史不管如何改变,“刃”,无处不在,万物皆有刃。“刃”,有坚硬的刃,也有最柔弱的刃。

作者这篇文字,由一个“刃”字展开,从金属的刃,说到时代的刃,从人的行为的刃,说到思想的刃。这篇作品极富文学艺术性,主题极为鲜明。一篇让人回味的佳作。荐阅!【编辑:舒】

隐形弹孔

作者:指尖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35990.html

【编者按】

猫眼之于门,好像是相互依存的。某种意义上,它好像为门内的人加了一道安全的屏障,多了一种隐藏的窥视。

这篇散文中,作者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她眼中的猫眼,它如一颗冰冷的子弹,把门内与门外隔挡,信任与温情,陌生与熟悉,必须通过它才得以进行判别。这又是冷漠的所在,它的存在,让恋人之间没有解释的机会,让推销员恐惧与退却,让乡下穷亲戚隔了一道门无法触摸到门内的温暖,更无法感知到一扇门的距离却远似万水千山。最终,咫尺相望,对面若相识,让世上多了许多最熟悉的陌生人,就连孩子也只能看到有限的世界,微微的光亮。门是冰冷的,猫眼带有某种伤害和冲击的味道,相比而言更少了温暖。

其实不仅是猫眼,也不是门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信任出现危机,欺骗成了善良的利用剂,金钱成了亲情的奴隶,人们只能通过小小的猫眼看外面的人与事,在心里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以此来保护身心的安全,生活的安宁。猫眼与子弹之间的相似与类同,无时不在传递着无奈与伤怀。佳作,推荐品读。【编辑:一朵回忆】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090006】

                                                        

                                                         【内容简介】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5》由耿立主编,精选2015年全国各地报刊的散文佳作,广泛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可谓字字珠玑,篇篇华章。关注生活,注重思考。描绘现实世界,关注社会各个阶层的精神领域。引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走向。

【作者简介】

     石耿立,笔名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教授。

     2014年第五期《北京文学》封面人物,获《人民日报》与中国作协“美丽中国”奖;作品获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第六届老舍散文奖、《中国作家》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散文集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和国内多家选本选载,有广泛的影响。

      《缅想的灵地》列《北京文学》评选“2010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悲哉,上将军》2010年列《北京文学》评选“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散文多次名列中国散文排行榜前列。

      曾出版《遮蔽与记忆》《无法湮灭的悲怆》《藏在草间》《青苍》《缅想的灵地》《新艺术散文概论》等十余本散文集。

                                                        

                                                                         【目录】

老家田土 刘景明 / 001

蜀葵 贾哲慧 / 007

父亲的三个可疑身份 李颖 / 011

辋川书——探访一个隐者 何大草 / 024

北中原民间环保手记 冯杰 / 033

一个青年矿工的80年代副本 马秀峰 / 040

一字排开(三章) 毅剑 / 048

行走于雅 周闻道 / 052

殡 李夏署 / 055

屋脊塔 沈念 / 063

女书女人 凌鹰 / 074

紫草们 刘梅花 / 079

石龙小镇 端木赐 / 084

敝车自爱记 马村长 / 091

舅厦 杨巧丽 / 094

上帝的棋子 张灵均 / 104

少年狂 赵瑜 / 111

抬棺记 嘎玛丹增 / 115

死在君子之邦 石中火 / 120

蛇的故事 王小忠 / 126

后窗 何立文 / 133

想起老舍 董桥 / 139

无涯 范晓波 / 142

你永远都找不到你心中的“那一个” 王立群 / 146

古籍中的鬼故事 王族 / 151

纸与铁之间 陈蔚文 / 155

服装厂打工纪实《娟子》 钱兆南 / 160

颜真卿:雪封门 简墨 / 166

另一种梦想方式 孟大鸣 / 170

进城的石头 莫景春 / 175

我只专注于无法抵达的风景 谢小灵 / 181

祖母即将死去 塞壬 / 184

国家的尺度 张亚丽 / 198

华姐 野夫 / 208

一个人的音乐史 王秀云 / 216

悉帕是一滴露 鲍尔吉·原野 / 220

水乡月色(节选) 李清明 / 223

悲回风

——追记我的老师 章诒和 / 228

暗物质:狄青之死 石岱 / 235

坐立谁安 詹谷丰 / 241

隐形弹孔 指尖 / 260

废墟 于坚 / 265

黄昏里的孩子 许登彦 / 269

喧嚣之惑 吴安臣 / 272

三十亩地 农人 / 276

基因 赵德发 / 281

刃 李新立 / 293

从指尖上滑落的岁月 丁济民 / 297

                                                                          

【真实是散文写作伦理的基石】

      散文的真实,是一种道德评价与要求,苏珊·桑塔格在《文字的良心》中说:

      作家的首要职责不是发表意见,而是讲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话的同谋。文学是一座细微差别和相反意见的屋子,而不是简化的声音的屋子。作家的职责是使人们不轻易听信于精神抢掠者。作家的职责是让我们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区域和经验。

      作家的职责是描绘各种现实:各种恶臭的现实、各种狂喜的现实。文学提供的智慧之本质乃是帮助我们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永远有一些别的事情在继续着。

      散文写作中,真实不易,由于各种限制,各种利益的纠葛,即使“文革”后巴金先生提倡“讲真话”,也引来了巨大的反弹,有的说“真话不等于真理”。对在散文中讲真话提出非议。

      在文章中,所谓的讲真理,甚至代表宇宙真理,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经见多了,反而是讲真话却十分珍罕,从此来说真对散文的生命多么重要,散文离开真已经很久。

      散文的真是道德的真,不说假话,要说真话;散文的真是事件的真,是阅历的真,历史的真,不造假象,要说真相;散文的真是感情的真,说真情,是人格的真,是心理的真,生命的真。

      当代散文创作中,多的是泛滥的抒情、小情调的感伤、心灵鸡汤的哲理软文,而少有冷峻的真相,少有真实面对当下。生命的真相、世界的真相、灵魂的真相,一直是悬置。恢复事物本来的面目,还原历史的真实,一直是一些人惧怕而内心孱弱不敢面对的存在。在一个被意识形态话语有意无意遮蔽和虚假的表象世界里苟且生活,在经济的绑架下,丧失对真相的探求,对历史的追问,很多的人对现实失明,对痛苦和灾难漠视,这样的散文写作伦理就是扭曲的,没有真的基石,也就没有散文之塔的建立。

      在散文界,再讨论真,我心有不安,感到我们是对那些一直坚持直面人生、直面生活底层和人性黑暗面的作家的冒犯,是对那些一直坚持真的文字的愧疚。但是,为什么真在散文创作中会成为缺席的元素?如何才能到达散文的真?

      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人本身,回到语言本身,让散文的读者有真相的知情权,让事物回到她班然的面目,不涂抹,不伪饰。特别是对历史散文的写作,没有对真相的渴求,那样的文字是无法拿到生命的身份证和未来的通行证,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我想把这句话移到我们民族是非常恰切的,我们有一篇散文配得上南京大屠杀痛苦的灵魂和尸骨么?有一篇谴责民族败类的散文留存我们记忆中么?还有反右、大饥荒和“文革”,在这些历史的关头,散文是缺席的,散文家是有愧的。没有真的散文,没有肉身,也无灵魂,没有真的在场,不用肉身和心灵的见证来关照社会和人生,不是抒发自己的独具的个人情感和感受,不是对生与死,短暂与无限的焦虑与思考,不是对生存价值与精神再生的关注与思索,不是语言对不可说事物的把握,更不是对个人与自然,与宇宙生命的应和,而是拼命地贩卖各种知识,玩弄小智小慧,这同样是深陷于内心“瞒和骗”或者是意识形态奴性的泥淖里,这样的文字注定是短命和没前途的。


纷飞的雪

纷飞的雪 榜眼

  • 996

    主题

  • 7019

    帖子

  • 36503

    积分

2016-01-27 20:40:42
祝贺各位老师!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