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论――诗歌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2009-06-11 19:52:10
现在诗歌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迟缓,传承发展面临严重考验。其症结何在?这里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诗歌的发展,是受社会综合艺术的发展,社会取向所决定的。在以金钱效益为动力的引导下,诗词的娱乐性和效益性的能量,决定了它能否发展和发展速度的自身价值问题。当然也有领导和措施的问题。
一、要有官方和社会的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当代,它能否体现出它的自身价值,是能否得到重视的关键原因。(这里不作详述)
二、要有足够引力的措施,调动和激发诗人的创造性。
1,如果高考加入诗词创作考题,(现今只能作为文科知识的一少部分)一代新人的写诗质量就会迅速提高,诗人辈出,何愁不久会出现新的诗歌体裁、新意和传世佳作的出现。唐代就是把写格律诗纳入科考之内的,因为那时诗书是作为修身治国之本的。现在高考何止文科?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如果优秀作品,倍受国家社会重视,或予以奖励,就会出现更多更好的作品。
3,如果对创新体裁、创意成果,给予必要的奖励,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就会应运而生。
三、诗歌的当代价值低落。
1,诗歌的价值,有日趋贬值之忧,优秀的诗歌传统继承不下来,新的体裁的作品贫乏。这是我国文学界面临的一个问题,应给以必要的重视,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加以解决。
2,由于其他相关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和诗歌形成竞争势态,如:舞蹈、音乐、影视、网吧……等等的普及,吸引了民众的业余文化活动,占有了广大的青年民众,开展吟诗、赛诗的活动已是寥寥无几,只有少数人阅读诗词作品了。需要青睐的人少了,他也就冷落了。
3,从文学创造经济效益角度看。写出100首诗,不如写出一部电视剧本或一部小说的受益高。一些有才华的写家,都不会把主要的创作精力投向诗词创作。
四、不成熟的结论
当前诗歌的创作衰落和萎靡,是以金钱效益为核心的社会取向的必然结果。假如有许多开发商在诗词这个领域开辟了新的生财门路,诗歌就自然地发展起来了。或者国家为了传承发展祖国的文学瑰宝,给以必要的投资和颁布适当的激励措施,它自然就会发展起来。否则,只靠少部分人的兴趣和爱好去发展,它只能是日趋萎靡不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