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望雨
|
【水榭散客】是浓是淡说年味2016-02-01 19:11:44过小年了,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一天快一天,从今天开始,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 那就再说说年味。 年味儿,深藏在童年时段的记忆里,释放自快乐着忙碌地日益迫近那一年最后一天一夜的脚步声中。谁说年味越来越淡了?那是由于岁月无情磨砺了你曾经有过的童真的期盼,那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替代了你自己动手的乐趣,那是旧有的淳朴的风习被新添的懒惰和简约所替代后的失落。年味儿,不过是一种感觉。 忘不了,进了腊月门尤其是过了腊八以后人们脸日益充盈的笑容和开始忙录的身影,集市上的摊贩明显增多,渐渐便有了呯呯啪啪响个不停的鞭炮摊子和花红柳绿的年画、对子摊,小丫头们围着头饰围巾的小贩转,手里还擎着妈妈刚买的塑料插花。当然更忘不了,妈妈和奶奶一起蒸饽饽,插红枣的,点红点的,还有金鱼摆尾的,喜鹊噙枝的,出锅以后弥漫了整个厨间的热气香味。到大年三十了,鞭炮一阵阵响起,正间北边墙上的“大画”张挂起来了,“大画”下边方桌上摆满了大碟大碗,鸡、鸭、鱼、肉上边披撒着整棵的香菜青头,尽管偶尔知道了那鱼是假的——木头雕成挂了一层面糊上油炸了出来,那肉也由萝卜土豆垫底上边只摆了那么一层,但那鸡、鸭却是真的,于是便转来转去流口水,等待着吃饺子前跟随大人一起磕头,然后和哥哥、妹妹给爷爷奶奶拜年,站起来伸手讨要压岁钱……数不尽的欢快场景,装满了记忆的喜庆画面。窗户上的剪纸是红的,门上贴的对子是红的,富裕人家门楣上的大红灯笼整宿地亮,家家院子里撒满谷草,踩上去咯吱咯吱响,据说那是给神灵喂马的。初一大早天刚放亮街上就人来人往,第一次见面打的招呼必定是:“过年好!”……触目盈耳无不是新奇与祥和。 随着那个表示年龄的数字一年比一年增多,童年的情景即使再现也没了新奇,更何况旧有的大多已经远去,新常态日渐稳定并丰盈。毕竟,社会在发展,习俗在继承中改变。
春运,你可看到,每当农历腊月,越是迫近最后那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火车站、汽车站的售票窗口便人满为患,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子,这是何等浓烈的年味!近几年出现的快递车,燕子一般飞来飞去,年底的频率比起平时何止增加了几倍!这是年尾的又一道风景。餐馆,提前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便把包间预订了出去,那是新潮且富裕的人家过大年全家甚至包括亲戚大聚会的场所;老老少少只要血缘挂边儿就可以从天南海北赶到一起热热闹闹温习一下亲情。整年忙于两点一线家庭和单位的上班族,大年这个长假,恰好是出游的好机会,因为全家的团聚捆住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腿,大年那一两天全家自驾游到异地去去领略一下不同于居住处的风光,也是一种别样的年味。留在家里的,无须自己动手制作便可以大包小包把有异于或者并无异于平时的食物、用品提回家,因为社会工作的分工早已不止360行,分工细密的服务行业满可以代你完成父辈祖辈需要自己动手干的营生。更何况,那全国一台戏的大舞台——春晚,不是已经成了味儿最浓烈的铁定一道大餐了吗?至于那啥,过年非吃不可的饺子,谁家还稀罕啊?小孩子的新衣服,已经多得不再渴盼,而重视教育的家长,差不多都把严禁彪名牌的话儿牢牢地挂在孩子的耳朵上了;也许,过年会因为他考了个好成绩给他买一身。
年味,淡了吗?我不知道,今天蹦蹦跳跳等待父母放假一起过年的小孩子,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岁月以后,会不会也有“年味淡了”的感觉。
|
|
|
风逝
|
2016-02-01 21:58:41
先生,小年快乐! 请先生把您知道的关于年的习俗写成文告诉我们大家可好? |
|
|
江楼望雨
|
2016-02-02 09:30:54
风逝老师,忆年味说大年风习的文字车载斗量,人们好像都不大感兴趣了。大体来说,江北是一个套路,江南是一个套路,各自大同小异。记得江楼曾经写过一篇《胶东过大年》的文字,好像没有发出去,因为文集和动态里都没有,翻遍了文档也没找到,待找到以后再单独做一个贴子挂到水榭里吧。至于江南,你得去找流年二哥江凤鸣老弟,他是吴地民俗的行家,我想,吴地的风习是很有典型性的,你找他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