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清心
|
【流年编按】茶语清心(2016年3月)2016-03-05 09:32:37
作者以一异乡归人的姿态审视足下的故土,目光所及,思绪无穷。在这里,作者看到了圆圆的火山丘、耐旱的沙蓬、如驼峰一样的村落,又由游客在火山丘的奇妙发现想到了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耳熟能详的地方其实并不熟悉,每一个看似平常不过的地方也许就藏着很多未知的神秘的故事。作者联想起一年轻人就曾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弹壳,挖掘出不少的铜矢,并因此而发了一笔小财,买了摩托车,但祸福相依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得到了验证,年轻人竟因摩托车而受伤变成了残疾人。有着强烈历史感的作者由此走访调查、搜集资料,竟真的有了发现,验证了看似熟悉的地方其实还很陌生、看似平常的地方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道理。作者感慨,不管多么惨烈,曾经的烟尘终究早已成了历史,或许再难为人们所知晓,但生活仍在继续,快乐掩盖了忧伤,而终有一天,现在的一切也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也终究会留下一些东西让后人探究凭吊。总之,此文给人一种站在茫茫宇宙中思考那悠远绵长的历史之感,语言深沉冷峻,思想深邃,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佳作,编者倾情推荐。【编辑:茶语清心】
|
|
|
茶语清心
|
2016-03-28 22:49:08
【编者按】 这是一组很美的乡村风物人情田园山水画,画中有山谷清溪、桐树竹丛浓荫:水潺潺地流,风呼啦啦吹,蝉噪鸟鸣人纳凉。有山间小村:围栏里喘息的猪,飞过篱笆的红公鸡。有玉米地玉米林青石路:背背篼的汉子们,打牌抢道帮忙的小伙子们。有山嘴上的大石头、沉沉的背篼、宽宽的石凳。谷底歇息,溪边喝水,树下纳凉;嫌吵,也去凑热闹;想起家中的猪、鸡、孩子,于是继续赶路。上坡,过玉米地,低了头只管走,想起插秧,努力地插。路越来越陡,汗流了一脸。后面来了人,挡了道;过意不去,想让道。汉子们善解人意,放慢脚步。小伙子们跟上来,被汉子们鼓动帮忙,不由分说,背篼被抓了过去。紧跟着,还是慢了,一直追,追过了山嘴。你跑起来,听见了小伙子的喊声,说不同路,放下了。其实也累,却故作轻松,背到这个地方很不容易,这几个小伙子想得实在是周到。你非常感激。生活不容易,一个农妇带着孩子,屋里屋外,田里地里山上一人操持,确乎不易。但朴素的乡亲善解人意的体谅帮忙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有道是,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文章几乎没有一字抒情,可情感漫溢;没说一字感激,可感激自在其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情,让艰苦的农家生活罩上了一层温情,多了一些亮色。文章采用移步换景手法写景叙事,描写细腻传神,语言生动活泼,极具画面感,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人想起屠格涅夫的《树林和草原》。文章本天成,妙手而得之,此文如清水芙蓉,清新脱俗。题目运用象征折射主题,结尾点题,颇有意味。佳作!编者倾情荐!【编辑:茶语清心】http://www.vsread.com/article-649869.html
|
|
|
茶语清心
|
2016-03-29 13:38:06
【编者按】当代青年受西方价值观念与现代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其婚恋价值观正随社会变迁而悄然发生着变化。文中的大龄单身青年跳跳和时髦娇俏妖艳的红梅的婚恋观便是有悖于传统婚恋思想的。跳跳因为工作关系常常在各个城市流转,恋情也随着城市的变换而变换,以至于35岁了还是单身。面对焦急的父母的最后通牒式催婚,他也有了安顿下来找个女人成个家的想法,但当他真正面对婚姻时,他还是犹豫了。他不再相信爱情,甚至对分手也变得麻木,他害怕婚姻会束缚了自由,性爱似乎只是一种生理需要,与爱情无关,与婚姻无关,而红梅的思想也几乎和他一样。他们可以在初次见面后便接吻、做爱,也可以轻松挥别,不带走半点云彩,看似洒脱的背后,虽然也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责任感的缺失。他们似乎对婚姻很慎重,不想草率走入婚姻殿堂,他们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但事实却是他们根本无心准备,在还有资本挥霍的时候,他们不愿安定下来,也没有信心安定下来。他们似乎也很脆弱,也怕受伤害,所以总在婚姻的大门口试探徘徊,他们不知道,这种无休止的折腾其实也是对生命的浪费。题目“放弃”宣告了他们之间短暂的似恋非恋的关系的结束,而这样的结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结束呢,他们自己没底,读者也没底,这不能不说是件非常郁闷非常遗憾的事情。读完此文,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还应不应该相信爱情,又究竟要怎样的婚姻?文章立足当代青年的婚恋现实,反映当代青年婚恋思想动态,引人思索,有现实意义。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人物塑造性格鲜明,语言生动形象,描写极富现场感,颇具视觉冲击力。佳作!编者欣赏荐阅!【编辑:茶语清心】http://www.vsread.com/article-649980.html
|
|
|
茶语清心
|
2016-03-29 19:48:00
【编者按】当年电影《少林寺》一经播出,万里神州便刮起一阵习武热风。本文作者便饶有兴致地回忆起幼年时和村里的小伙伴习武的系列轶事,其故事之风趣,语言之生动,描写之细腻传神,令人称绝,叫人捧腹。文章围绕“习武”展开记叙,从13岁生日得到一张电影票看了场电影写起,电影《少林寺》在我心里播下了习武的种子,但这颗种子真正萌发却缘起于一次偷桃失败的教训。为了求师,我设计借了妹妹钱陪小伙伴补看一场电影,再次看过后,学得两招,以平提水桶和跺脚来练习基本功,其中擦炮劈浪、小军斗猪狗写得非常生动有趣。瞎练不行,决定拜师,于是有了去河南少林寺学艺一念,苦心孤诣筹得路费,爬上一闷罐火车,半天睡去,弄得灰头土脸,最后却是来到了本市一矿区专用站台,赴豫学武计划自此破产,只得另寻他法。得知一义乌卖糖佬力大,于是备了杂物礼前往拜师,哪知此人根本不会武功,其力大之说也甚是可疑,拜师之念再次泡汤。心有不甘的小家伙们再次打听,终于得一靠谱人儿,决定向绍剧演员身手不凡的女儿拜师,由此又引出一串习武趣事,后因惹恼小师傅平南,拜师又寿终正寝。临别平南赐我秘方,用钵米练一指禅功,腿上捆沙包练飞檐走壁功,哪知飞墙功成,却落入墙外河沟晕死过去,醒来后腿伤疼痛难忍,卖糖佬以药膏来治,却不收钱,将钱置于床上背下,我学样欲卷起钱筒来吹,却不得法,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文章以“童真童趣”为核心主题,塑造了一群聪明活泼调皮捣蛋的少年形象,其间几位长辈大人虽着墨不多,但人物的善良慈祥也是跃然纸上,人物虽然众多,但性格鲜明突出,人物语言切合身份年龄;以“习武”为线,将多次设法拜师学艺过程描述得清晰而具体,让人恍如穿越,同作者一起重新体验了那一场习武的有趣经历;作者语言文白夹杂,点缀以吴越方言,风格自成一体,饶有趣味,加之善用妙喻、夸张等修辞,使语言更是锦上添花,娓娓道来,平中自见奇巧。总之,本文手法娴熟独特,别具一格,是作者“童年”系列的又一佳作。欣赏!编者倾情荐阅!【编辑:茶语清心】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650079 |
|
|
茶语清心
|
2016-03-30 13:47:23
【编者按】中国传统水墨画讲究浓淡对比、虚实相生,注重画面的的节奏感;更因气韵的需要,讲究留白、穿插,是最能体现诗情的写意山水画。本文以“水墨湘南”为题,自然是要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效果,来抒发怀旧情结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了将心中这组湘南水墨画画得清新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截取了八个图景。它们依次是:月色下鸟绕鱼跃人欢爱的守鱼蓬,旱魔侵袭下被勤劳的农人打理得重新焕发生机的板田,田间地头茂盛葱郁的各种作物,房前屋后山岭下拙朴伫立的草垛树,蛰伏田间的古朴水车轱辘,三月盛开的鲜灵灵水灵柔情漫溢的豌豆花,清爽清香枣子满地的枣园,昔日村口枣果飘香画眉啾啾的古老大枣树,八个特写共同组成家乡淡雅静谧的山水写意水墨画。在描绘中,作者将人与自然紧密结合,既突出故乡山水美景,又兼顾乡间风物人情,尤其是突出农民们的勤劳质朴和生活的祥和满足,当然其中也间杂有岁月沧桑斗转星移的感喟,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与忧虑。文章用了不少比喻、拟人等修辞,使语言优美而有灵气,增强了文章诗意的美。展开的是画,抒发的是情,情景交融,物我交汇,欣赏。荐阅!【编辑:茶语清心】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650266
|
|
|
茶语清心
|
2016-03-30 18:49:24
【编者按】这是一篇官场微型讽刺小说。篇幅虽短,内含机杼。小说立足现实,抓住“灾民建房政府补贴款”的发放这一核心事件,以事件发展先后顺序为序展开叙述。故事由老书记与陈会计的对话发端,快速托出矛盾的焦点,即五户补贴十户要,二人态度一喜一忧,其中奥妙不难推断,但究竟如何,得看下文。紧接着,几位真正穷得叮当响急等补助的贫困户上门了,老支书是真心想要帮他们,但心里发愁怕帮不了。而后,科长来了,局长兄弟来了,县长的亲戚也来了,礼品成堆了,到此陈会计口里的“好事”得到验证,那么面对“这么好”的事情,老支书会怎么处理呢?姜到底是老的辣,老支书不愧是老支书,一招充满玄机的“摇号”巧妙解决眼前难题,公平落实国家政策,让送礼的关系户有口难言。但不料,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因得罪上级而遭免,而接任者是那位处世圆滑的陈会计。官场如战场,潜规则盛行,坚持正义者反遭免,这是对现实阴暗面的无情揭露,也是对现实不公的有力谴责,作品主题极富现实意义。小说亮点有四:1、标题一语三关。“下来了”开头指灾民建房名额下来了,中间指关系户被摇号淘汰下来了,结尾则指老支书被罢免了,且一线串珠,巧妙!2、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名额下来了怎么办?灾民怎么帮?关系户怎么打发?主持正义的老支书结果如何?层层剥笋,最后尘埃落定。3、情节简单,矛盾冲突集中,不节外生枝。名额下来——索要名额——摇号决定——被罢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情节完整。4、对比衬托,人物形象鲜明。老支书无疑是小说主人公,陈会计反衬,其他旁衬,将一位大公无私、坚持原则、敢于对抗权贵的老支书形象托举起来。佳作!编者倾情荐阅!【编辑:茶语清心】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650339
|
|
|
茶语清心
|
2016-03-31 16:34:0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甚至人的思想性格也会打上那个地方的烙印,所以故乡可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无论身处何方心底都有一份牵挂与念想,所谓叶落归根大概也有此因。欧阳修在《送惠勤归余杭》中写道“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曹操《却东西门行》里有言“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古诗·行行重行行》也有“越鸟巢南枝”的说法,可见故土难离,故情难却。当代作家王朔曾说: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王朔的话听起来颇有调侃反讽之意,但其实怀旧思乡自古有之于今为烈,作者此文也当属此类。此文属三章组合而成的怀乡系列:芦花绿,芦花白;苜蓿.父亲和牛;蒲公英的春天,三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在作者眼里,芦花荡是美的,无论春夏秋冬,它都具有一种别样的美;而且这里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那芦苇还能编成席,除了家用还能换钱,苇席的编法,有关编席的往事,这些都装点了作者对故乡的美好记忆;作者为如今芦苇难觅而唏嘘感慨,隐隐寄托作者对环境变化的惆怅和忧思。关于牛和苜蓿的记忆则与父亲紧密联系,表达对父亲的敬仰。父亲在饲养室干过,打理猪圈牛圈饲养牛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爱好,父亲对这些动物的一丝不苟的关爱甚至让我有些嫉妒了,父亲的忠于职守让人敬佩。故乡的春天因为蒲公英而美丽,作者的梦想因为蒲公英而美好,但这蒲公英同时也牵起了对仓叔一家的揪心挂念和担心。读完此文,让人想起程琳的那首《故乡情》。是啊,草木无情人有情,故乡的记忆永远是心底一抹最温柔的痛。文章人事景三结合,记述有条不紊,感情深沉厚重,语言质朴动人。佳作,编者倾情荐阅!【编辑:茶语清心】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6506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