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听雪
|
【流年编按】临风听雪(2016年4月)2016-04-01 18:53:371、【流年】堤东景物略(散文) 作者:阿龙 编者按:《堤东景物略》是一篇以景带感的抒情散文。作者从多方位,多层面的角度对堤东的一景一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及对这些景物的过去、现在抒发的感慨。堤东村东偏南的半岛,无论从它的环境,还是生长在它路边、腹地的植被中,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给予它们的恩宠及它们回报给大自然的翠绿。它们,不因无人管理而不生,不因无人欣赏而不芳,更不因冬天严寒的欺凌而失了坚守。“那些枯萎倒塌的蒲草,不过暂时卧在那儿,等到一种风吹来,一种雨落下,它们又会坐起,并且直起腰肢,站成绿洲的形状,棵棵披上蓑衣,再为生命喝彩。”看到此处,不由不为那些植被的生命的坚韧而生出一份感叹。“堤东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甚至经过水淹雨洗,连那个“堤”也不见了踪影,虽然村书记为它立了志石,也只是一种对过去的记录与怀念。真的是这样吗?作者在七十岁的宫兴业老人的讲述中,知道了村子中曾有的八景,比如村东似仙境的梨园、胶河印月、长堤新柳,这些曾经有名的景致。而这些景致或许再也回不来了,其实真的已经回不来了。而作者却在这个萌芽渐动、春寒料峭的季节,看到了这里曾经繁茂的景,感受到了看花、赏月、问柳人从过去到现在的心感。其实一景一物的美,并不是它存在着、入了眼才能感受得到,只有入了心,美,才会无处不在,随时会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很欣赏作者用不同人的欣赏态度来定位人生,很现实也在理。最后,作者用不多的墨宝,描述了堤东村的由来及人文历史,以总结性的一笔,写出了这个村子的绵长与厚重,更突出了主题思想:堤东景物略“不仅仅是成就一处赏心悦目的风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散文描写细腻,情感饱满圆润,运笔流畅自然,情景交融中,写出了环境治理的紧迫性,重要性。力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01 23:34:19
2、【流年】采风三篇(散文) 作者:蝶花逐梦飞 编者按:看花岭上看黄花。作者笔下的黄花,既油菜花。油菜花无论南北方,只要落下一粒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就会开出一蔟蔟黄色的小花。而看花村的油菜花是灵动的,是为宋玉的灵性而开,是为宋玉的才情而开,是为宋玉的痴爱而开。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油菜花的艳丽与热烈,还有它的用途,意在告诉读者,看花村的油菜花是有故事的,看花村的油菜花是带着暖意的,看花村的油菜花是属于平民的。它开的艳而不妖,却能牵动看花人的心,无论古今。夹山寺的桃花,是不是带着禅意的?我们在作者的笔下,看到了怒放的桃花,看到了柔柔的新柳,看到了飞扬的几张人面桃花的脸。哦!夹山寺的桃花,真的是带着禅意的,不管当初的李自成能不能放下王的尊贵,他终究在桃花的飞渡里度过了余生;不管命运是劫是福,在夹山,都能把烧烤的味道吃成桃花的味道,唇齿留香。刻木乡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神化了乡镇,说神化,一点都不为过。那里的人们纯朴厚道,善良勤奋;那里的资源丰厚别致,亲民助民;那里的山水灵秀千变,神秘幽静;那里的人文亲和有力,韵味悠长。那里,其实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个能让梦想起飞的心灵桃源。朴实的文笔,积极向上的思想,这样的季节,读这样的文,心情也随之晴朗。佳作,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06 17:27:57
3、【流年】跨越时空的对话(散文) 作者:一海明月 编者按:与“贾谊故居”的遇见,作者说,是没有计划、没有预约的。“我一个人踏上了这场‘久旱逢甘霖’的遇见。”这一语双关的“久旱逢甘霖”既用当时的天气铺垫出了自己对贾谊向往已久的喜悦心情,也为后文的对话埋下了伏笔。然后用穿越时空的形式,与那个2000多年前的“旷世奇才”贾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真可谓匠心独具。“贾太傅:你好!”作者用四个你好,逐次写出了鲁迅、毛泽东对贾谊的评价与赞誉,结合古今赞美了贾谊的反腐观点,引经据典阐述了贾谊的忧国忧民之心,以讽喻的语调假贾谊之口对政治家与政客之间做了区分。在这些对话中,作者巧妙的引用了贾谊留下的警世名句,看似在起导读作用,实则是为当时的时势与现今的时势做对比,意在提醒世人:做人当如贾谊者,无论年幼,无惧权贵、无论古今,不藏私心,心里才能装得下民众,才能装得下整个天下。《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篇别具风格,醒人警世的好文,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08 16:44:48
4、【流年】梨园里的秘密(小说) 作者:马卫巍 编者按:《梨园里的秘密》写了“我”与两个同伴在偶然的一个机会里,捕捉到了泥鳅叔与秦寡妇之间藏在梨园老屋里的秘密。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闻,带动故事的情节引申出故事的主题。我们在山羊的鼓动下,去了刚结满幼梨的梨园,在那间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看梨用的老屋里,模糊的发现了泥鳅叔与秦寡妇之间暧昧关系的一些“蛛丝马迹,”为了印证这些线索的真实性,我们几次“探访”梨园老屋,且在“探访”的过程中,穿插了生活中的好几个片断,如:泥鳅婶的病因、刘燕对妈妈的期盼、秦寡妇的无助、六指的无赖、泥鳅叔对秦寡妇的帮助等。随着这些片断的不断上演,故事的情节清晰地在读者的脑海中展开。“寂寞使人迅速老去。”这或许就是这篇小说的中心吧!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路走进小说中主人公的内心,我们看到:泥鳅叔是寂寞的,他的苦埋在心里,数年如一日的照顾和侍候一个病人。但再好的感情,也会毁于一个人的自语,也会经不起岁月的磨砺,他的内心,需要有人聆听有人懂;泥鳅婶是寂寞的,虽然“她干巴巴地躺在那里,纹丝不动。”可是她的灵魂是活的,是需要有人陪伴的,需要有人与之交流的。虽然命运之神关住了她的口,但在秦寡妇到来之际,她的思维异常的活跃了,活跃到希望破灭;秦寡妇是寂寞的,犹如这夏日的梨园,她的世界是燥热孤寂的,深幽的,也是不安全的。她需要有个温暖的港湾,需要有个懂她的人的陪伴,这个人不是只会混吃的六指,而是懂得冷暖的泥鳅叔。小说情景交融,以环境的语言支配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了借景抒情、借物传心的艺术效果;以前后对比的手法,把故事的情节提升至完美。故事结尾的留白,更让故事有了值的升华。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11 17:45:31
5、【流年】 围墙外的鸟鸣(散文) 作者:梦天岚 编者按:《围墙外的鸟鸣》写了“我”在一个闲适暖和的中午,以一惯的眺望方式,望向窗外的树冠,烈士公园的围墙,荒草杂乱的开阔地及稍远点的年嘉湖等。也就在此刻,“我”听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鸟叫声,它的叫声有别于其它鸟类的叫声:急促而不成章法,隐忍而又急于表达。这让“我”很好奇,而且还急于想知道它是一只什么鸟。在作者写到“我终于看清它,是一只栗背伯劳。”时,编者终于明白了作者的一点点写作目的。既然“我”从前认识这只鸟,就应该听到过它的叫声,也不会不知道这种鸟叫声是出自一只什么样的鸟的口中。只所以没分辨出,只能说明这只鸟的叫声里隐藏了某种信息,以至于让“我”产生了许多揣测。直到听到消防车刺破耳膜的警报声时,“我”终于明白,围墙外的鸟鸣是带着灵性的、有预见性的鸣叫。作者以细微的观察,细腻的描写,多视角的思考,写出了自然界万物较之人类的先见性,预知性。力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15 16:35:30
6、【流年】八桂田园游记(散文) 作者:秋荷 编者按:所谓田园,既与农家的种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种植就会有收获,有收获,相应的就会有感慨。作者的这篇《八桂田园游记》即是一幅田园丰收图,也是一首对田园的赞美诗。看哪,一个个红彤彤、亮晶晶的草莓;一颗颗碧绿绿、金黄黄的辣椒;一个个细细长长、奇特玲珑的瓜;一颗颗绿油油、无土栽培的白菜……作者在收获它们的同时,也在赞美它们带给大自然的绿意。散文描写细腻,如果再加点观后感和抒发点自己对八桂田园的情感和田园的背景会更好。欣赏。【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15 23:56:04
7、【流年】那女人一脸的福相(散文) 作者:韩宝玲 编者按:都说看一个人有没有福,第一要看她的脸是不是长着福相。《那女人一脸的福相》看到这个题目,给编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文章中的女人一定是丰腴和善,慈眉乐观的。然而,但编者在作者的引导下,触碰到的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福相。”文章写了“我”不小心滑到,致使左腿膑骨粉碎性骨折,在无人照顾的病房里,看到了一位皮肤偏黑、长得不好看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和“我”相比之下,这个女人是有福的,她时刻会有人陪护:一位长得皮肤细白,手指似葱的时尚、知性且懂事的儿子;一位气质不凡,包容性特强的女儿和一位肤白五官正的老帅哥——女人的丈夫。这父子三人的所作所为,极大的“刺激”着“我”的视觉和感觉,让“我”在羡慕中不由产生了几分嫉妒,尤其在结尾丈夫对女人的光头不厌其烦的抚摸中,让“我”从心底看到了那女人一脸的福相。原来,所谓的福相,不只表现在人们常看到的脸上,在某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轻柔的抚摸……这些存在于意念里的福相,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福相。散文描写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应用对比的手法把人性中最弱也最强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读后令人深思。佳作,编者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18 16:19:19
8、【流年】云天之上(散文) 作者:西伯郎 编者按:都说云天之上的世界很大,大到云天之下的人类及万物不可企及,甚至还要依靠云天之上的天的恩泽与护佑来成全其生存的所需。作者的这篇《云天之上》分三个层次,依次来阐述了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所知所见。“抬头三尺的天”是深而蓝的,而这种深与蓝,作者说:是不能想象的。为了证明这种不能想象的深与蓝,作者用童年里曾经经历过的几个现象:住在宏恩寺里据说已被人们认为成神仙的神秘葛道人、村民带着猪头,拿着在那个时代里稀罕的水果,担着干净的水桶焚香敬神、母亲故事里的狐子修行,等等,或多或少都曾影响着“我”幼小心灵中对于天的神秘和深不可测。“但我可以确信,我的童年,不过就是匍匐蠕动在黄土地上的一只微小蚂蚁,而视界,更像一只井底之蛙。”这一句,该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吧,也为后文打下了坚实的伏笔。作者在“抬头三尺的天”没能解开天的神秘及深不可测,于是,长大后喜欢做飞机看云天之上的天空。进而把眼界从井底之蛙上升到天外,来印证那些个神话里的风云人物的真实性与存在性,从这里,也让编者悟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无知到不断探索无知的过程里,走进浩渺的天际,再用“高处不胜寒”这句名言来寓意人生,其实,高天之下,万家灯火点亮的地方,也是烟火笼罩下的故乡,温暖而长久。“但我们都属于天”与后文“我们的天”衔接的恰到好外。父亲认定人类死亡的时间是天定的,母亲说每一个亲人遇难都是天定的,所以,才会执着地修行,她这样执着而虔诚的目的很简单,只为自己临终时没有痛苦,只为儿女们能幸福、平安、健康的生活。作者用父亲、母亲及三观庙里的小和尚所做,还有十指连心的解读,继而引申出何为我们的天。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读后心灵也如云天之上的清澈,顿悟人之所以敬畏天,只是一种对礼教与道德传统的延续,也是一种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倡导与呼吁。力作,编者欣赏关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20 19:26:37
9、【流年】有福的花篮 (小说) 作者:王保忠 编者按:这篇小说写了梁庄堡村民梁有福恋上了一个来村里卖东西的城里女人,他一直把那个卖东西的女人为了骗他买她的东西而献出的热情,误以为是那个女人对他产生的感情。于是,只要那个女人没有按时出现在村子,他就百般揣测。但当他在那个女人的男人口里知道了女人的杂货店第二天要开业,他立即对女人的男人承诺,要送一个花蓝做为贺礼送给她。为了这个承诺,他几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几番周折后找到了卖东西的女人。可是,女人却让他抱着他倾尽爱心的花蓝滚出去。他在离开那个女人的杂货店时女人与她的男人的笑声里,深刻的认识到,卖东西的女人以前对他所表现出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她只是看准了他暗恋她的“弱点”才会那样利用他。明白了这些后,梁有福却依然放不下卖东西的女人。从此处让编者看到了梁有福一颗善良而柔软的心,在这颗柔软的心的后面,梁有福还藏着对她死去女人的感情,他一直记得他的女人是爱花的,所以他在滚回来的路上,去了他死去的女人的坟地,把花蓝献给了他的女人。而后,他又在张艳那里,知道了村长的一些不能见光的私事。村长在他心里的地位一下子大打折扣,也因此,他对这个世界和世界上自以为美好的东西失去了信心。心凉如水的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那些冷漠与自私。在执行这个决定时,他没有一丝丝的胆怯与退缩,只是,在去结束他的生命的路上,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他遇到了曾经放牧过的羊群和那个让他倾尽爱心的花蓝里所释放出来的沁心香味。也正是这一段小小的插曲及时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和人间尽有的一点点暖意。纵观全篇,从直观上看来,作者笔下的梁有福是个智商久缺,地位低下,不务正业且自甘堕落的人。然而,编者在看完这篇小说后,心却生生的痛了。小说中的梁有福是一个弱小群体的缩影,他们的梦想简单而纯粹,实现起来时却处处碰壁。即便如此,在闻到一朵花香的芬芳时,依然会唤醒他们人性中最真最可贵的一面。小说的构架严丝合缝,心理描写细腻感人,笔力稳健,用似人的手法,让处在静态中的事物活色生香。力作,编者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21 12:08:50
10、【流年】黑河迢遥,弱水苍茫(散文) 作者:杨献平 编者按:《黑河迢遥,弱水苍茫》作者紧紧围绕黑河的流向,写出了黑河所经之地的人文历史及黑河的发展现状。黑河的起源,是祁连县猪心山下的八宝河。它流经古丝绸之路上所有的或兵家必争或隐秘之地,在几千年的历程中,它所经过的地方兵戈游刃,生灵涂炭,抑或物丰景美,人畜共旺。时代几经变迁,人文数番轮换,黑河依然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始终围绕在这条古丝绸之路上的沙漠、草原、山峦、密林等地,从不曾改道他处。这也正与作者引用“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主旨相吻合。作者用所经之地的地理及历史上所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一一解说了黑河在这些地方曾起到的作用及其在黑河的“护佑”下,所经之地的环境改变。编者也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对河西走廊上这几个曾被注为军事重镇的城池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解读,更赞叹作者渊博的学识与认知能力。散文主题鲜明,形散而意不散,读来有很强的带入感。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22 18:03:32
11、【流年】水一样透明的村庄(散文) 作者:李新文 编者按:《水一样透明的村庄》,看到这个题目,毫不犹豫的就点开了这篇文章。在这个环境急需治理,空气重度污染的时空里,能触摸到哪怕是一丝丝的透明,真的实属难得。打开文章,看到“四下静得可以入禅。”这几个字时,心底忽生出一丝清凉与幽静。跟随作者的笔触,首先看到的是“鸟树,”这棵树作者赋予了它岁月的风骨,虽然脖子是歪的。它容纳着群鸟的休憩与任性,如一个亲和的母亲,享受着儿女绕膝的幸福与世间祥和。作者用家乡树上的鸟儿争巢这一现象,鲜明的点出了此地与他处不同的特点,同时也通过这一现象,写出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卧床之榻,岂容他睡。“裸溪”一条从山谷里钻出来的溪,宁静而温和,清浅的只剩了本真。所谓裸溪,即藏不住任何的虚假与污垢。作者把这条裸溪做喻体来表情达意,意在书写一种率直而本真的心性。“村街”是用一条马路、一个个店铺、一缕缕炊烟拼接起的。路,简约如一笔隶体。只轻轻一笔,就把村街给予了儒、道两家的涵义,无论风物,无论人畜,自主且相互尊重,就如作者笔下的那只黑山羊与村街构成的那幅美图,安闲而和谐。“豆浆”其实没什么好写的。写豆浆,只为豆浆的那个香味儿,它诱惑的不只是味蕾,还有久违的乡味及童年的纯朴自然。“水痕”都说每一段或好或坏的经历,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而一场水灾留下的痕迹里,不只是2米深的水痕,这道水痕收藏着灾难前后不能与人言的秘密,也许因了这些秘密,“我”才会理解村民淡然里的真实内涵。“打喜”是灾后的村子里传来的一息生命之光,“我”在这样的一息光亮里,在村民互祝的喜庆里,看到了村子的末来和希望。“瑶之梦”是一个休闲中心的名字,而“我”却在一座苍老的石桥上,穿越了一个民族的一段悠长历史。这段历史不曾被史料记载,却被月光偷藏在岁月的深处,一照,久远的沧桑就会在梦里复现,这个梦,已经在这个休闲中心里显山露水,证明它曾经的存在。散文笔力稳健,主题鲜明,抒发情感饱满,意蕴丰厚,读后如进了桃花源,是一篇具有启发性的力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4-27 17:31:05
12、【流年】北地(散文) 作者:衣水 编者按:北地,既真实的存在着,还是一个心灵深处不可或缺的梦境。北地三百亩的土地上,生长着三百亩冬小麦的梦,也埋着村人及村人的先人们的梦。“我”在这个真实存在着的梦境里,回望曾经飘荡在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追忆曾经赶入麦地的羊群,怀念村庄的祖先“鸟雀”们的起起落落。“那潺潺的河水流逝了我的父亲。”这是个自然规律,也是一种时光不等人的悲叹。这不息流转的时光,不仅会改变人们的容颜,还可以改变人们的心性与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无奈,种田置业已经被今天的人们一笔弃之,那些个闲置了的田地、耕牛、耙犁、石碾子等,好似已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一一都退出了农耕历史的舞台;村中的年青人都走出了“逼仄”的空间,为生活也为他们另一个空间的梦想。留守北地的,只有鸟雀和先人们的骨骼(当然也包括“我”的父亲),散落在北地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我”梦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让“我”怀念 “北地”的心有了可依靠的暖意。散文利用臆想与现实相接合的手法,使得文章有了生命的质感。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6-05-01 00:02:14
13、【流年】妯娌之间的秘密(小说) 作者:于漫江 编者按:自古妯娌之间无大事,往往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酿成大祸。作者的这篇小说《妯娌之间的秘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汪石和汪磊是一对和睦相处,相互敬重的亲兄弟。汪石为兄,汪磊为弟。可是哥哥结婚多年,不添一儿半女,而弟弟汪磊却在婚后一年多,就生下了一个宝贝儿子,哥俩都很高兴,因为汪家有后了。尤其嫂子李慧珍,看到孩子那可爱的小脸,或许是激起了自己骨子里潜藏的母爱,她对孩子就额外多了一份疼爱与照顾。在一个哥俩上地干活的上午,因为那翠竹的疏忽与贪吃,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啼哭,这就给了李慧珍照顾孩子的机会。从地头回来的石磊看到嫂子照顾孩子的这一幕,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两相一比较,一气之下打了那翠竹,从而也招来了那翠竹对李慧珍的猜妒与厌恶,一场因误会而导致的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作者巧妙地抓住农村妇女在证明自己清白时常用的伎俩“赌咒发誓”来切入小说的主题。或许李慧珍发毒誓时是无意的,她那么爱小家和,不可能让他在“明天日出卯时即刻死亡。”很可惜的是,孩子确实没有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他在这个雷雨交加的清晨离奇的死亡了。这个结果不是那翠竹想看到的,更不是李慧珍所期盼的。所以,李慧珍不敢面对自己发毒誓后的结果,自缢身亡了;那翠竹承受不了失去爱子的痛苦,疯了。小说的结尾读后让人余味流连,唏嘘不已。一篇语言朴实,画面感强,接地气的小说。意在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缺失了最起码的信任与包容,就会埋下祸根,悔之晚矣!警世醒人的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