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润
|
【专栏】每周一评:第九期2016-04-21 13:12:55
****诗意禅心朝圣路 ——浅评诗歌《九华山之行》**** 主持雅润:每周一评与您有约,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在这美好的夜晚,诚挚问候一声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是【如云社团】社长清心如云的绝品诗歌《九华山之行》组诗。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602894.html 众所周知,清心如云老师是一位信奉佛教的性情中人,他每一首诗歌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佛家的禅意,品读他的诗歌可以让心灵得到净化,追崇人性的自我超越,在繁杂喧乱的尘世找到自我。 清心如云简介:男,原名王相华,74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现定居天津。文学创作十余年,多以诗歌见长,作品发表于《作家报》《辽宁青年》《日照日报》《日照电视报》《辽河诗词》《星河诗刊》《青少年作家》《生活晨报》《青藤文集》《初雪》《作文通讯,锦瑟》《华夏诗刊》《中国诗》《中国诗人诗典》《火种文学杂志》《诗中国》《天梯?中国当代爱情诗精选》《佛珠手链收藏与鉴定》《佛珠收藏与鉴赏》《中国最美爱情诗》等报刊杂志,个人著作《收藏指南---佛珠》;第三届火种全国诗歌文学艺术大赛编辑组诗歌一等奖等诸多奖项;中国雕塑专业艺术委员会,山东省书刻艺术家协会,日照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江山文学《如云诗苑》社长。 主评:李东风简介:又名李沛东风,男,1976年生于安徽淮南,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火种公益文学网站副站长,《如云诗苑》特约诗人。早年从军,1995年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创立长城诗社,为军营朦胧诗早期成员之一。作品见于《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战友报》《内蒙古日报》《姑苏晚报》《淮南日报》《诗歌周刊》《东方诗刊》等报刊杂志,并担任国内诗歌网站、诗歌论坛赛事评委,曾任古岚墨风文学网诗歌副主编,《火种文学》现代诗主编,倡导本土写作,认同传统美学主张,崇尚心智汲涉后的深层启化与体验,以剥离虚象的原魂俯瞰,呈现核质,重构真相与信仰。有请李东风老师。 李东风: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赏析如云老师的精彩作品,这样的交流和氛围是难能可贵的,是纯粹意义上诗歌精神的升华和传播,感谢如云老师供稿,感谢雅润老师的周到安排。 如云是一个本真的诗人,是一个在世俗中行走却又能高举信仰的人,在当今意识形态分化迷离之时,如云诗歌却如一袭轻风,带着灵犀深藉的独特观感,倾怀而至。其语意疏朗、蕴藉深沉,诗感空灵嵌骨,意象极具肌质美感,一些从普遍物像中抽取的核质标本,以布道者的途径轻而易举便运抵读者的内心。每次品读如云的诗歌我都感觉到自身的卑微和渺小,对生的迷幻,对死的茫然,我所面临的诸多生存上基于哲学范畴的失陷,都在如云诗歌中找到了答案。一个中年男人的文字,是泥窖中封存的老酒,尘埃中挽出的花朵,是生命意象的本质集结,是价值取向的中轴回落。如云诗歌在思想高度上,文本及诗性的呈现上,有着秉禅渡虚,落之大境的开阔旨向。其释溢的宽宏生命观感带有印证人性的哲学视野,在精神源流洗涤下形成了禅寓式美学体系架构,在诗感上则表现为深邃,本真,解惑和关照。诸多内应性元素围筑提意,作用在文本上,就会有经纬合纵般的表达,在结构形式上如云采取了纳圆置方的构嵌手法,表感轻润,核质磐突,如云佛学上的悟性及深厚的国学根基把不同领域间的异质元材做了巧妙糅合,布展于诗句间,所凝造的净源概念深入诗歌基底,两者相生互映,使文字灵虚饱满,落地蕴达。 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地藏王菩萨道场。诗人如云以信徒拜谒者的情怀轻抚经册,聚念为感,把古佛之地的灵光风物尽收于心,经淬悟后再次升举而出,内置通径已涵括于庶泥世景,人性宗理。由精神之光所逼退的驳杂尘垢,在验证真理的过程中自然的完成了从物本到精神的介质转换,从外部汲摄到意象延伸诗者均以匠心独运般的神来之笔予以推化,进而有了这部功深之作的璀灿呈现。 《天台寺的钟声》首节出现四个概念性意象,即灵魂、天国、山泉和草尖,诗者用人类理想化的终极归宿来对应物质世界中的自然客体,这本身就是一个辩证关系的阐解和论述,可见诗者诗性的预埋相当冷峻和深厚,文中出现了“冷与暖的屏障,只隔着一泓山泉的距离,此句包涵的信息量是时光、生死、变迁和对命途的寓证,短短几句,就不得不让反视其身,从而心生感慨。接下来“就像四季反刍,从时间的缝隙,注视着一叶草尖的走向”,从云层到草尖这么遥远的距离,如何在诗歌镜像上表现,诗者以大空间拉伸焦距的的手法做了推移,让人陡然醒悟,生命意义之所在。 第二章节中“钟声悬挂在天上,越来越高,风一动不动。白云垂下了手,触摸着人性的孤独”此处的“钟声”要从表层的语义中剥离,它是诗者延伸的标定性喻体,是虚置的核象,也是佛的精神象征,由此而产生的心灵慰抚,为了收纳下文中所枚举的尘世光阴和情节,做了对应性铺垫,“那些被时光走瘦的心事,皱裂成殇,正躺在地藏菩萨的庙宇,渐渐禅定” 斑驳光华和尘缘,或那些随流年逝去的人与事,在神性的道场里,都做了收拢和平静。 “只需无声地穿越,空谷与荒原,不断摄受天台寺梵诵的经,然后,在一缕袅袅香火的云烟,寻找前世,走失的身影”诗人在尾段由寻诘、验证后释放了积压的情感,通过诵经焚香佛法仪式的呈展,让诗歌落陈进入到一个祥和的旨向氛围,并彰显出禅意的高远和深邃。 《石观音》中的石像做为背景意象展述,在维度上是清晰可鉴的,佛的法身是形而上的,也可以是具像的,这是图腾概念的反向映射,作用在如云诗歌中,却有了更为细腻深刻的表达,他在诗句中写道:“山风,踩在时间的音节上,脚步重叠着历史,无限延伸”开句即把时光做了诗性阐解,却又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探索,这样的融合,让语境瞬间有了智者解惑般的精神光芒,“石栏上的秘密,旋扣于集结的铜锁里。一头系在佛前,一头,牵着尘世” 诗句中的“铜锁”是语像中关键性标物,从物像上是具体的,从延意上则是虚化的,这样具有联承开合功能的语素构件设置于此,生命观感言而喻深,在悬引下文的衔意榫扣上,也表现的极为妥帖。 “观音站在峰顶,披红挂彩,任风雨飘摇,一袭长袍,把九座山头揽入怀中”佛是深彻而远淡的,为何要“披红挂彩”轻素而近俗?这里诗者有意做了意延:“禅源于世俗的普照是相谐相生的,佛生于心而高于草木本座。其博怀大爱是全息的,是万象本原的包容,是俯瞰视角的人性上的普遍收留。 后段的“落叶被云推走,枝条指点江山,石观音脚下的返璞归真”在前半章的铺垫下又做了修筑和起衬,诗者在物态与精神,信仰与俗生间,突破时光的系囿,在纷扰中找到了最终的平衡和皈依,其语势和结构设置的很精恰,前段铺排布展,敛尾澄旨叠加,让人捧读静心,诸念落平。 《肉身菩萨》“捡拾一枚石子,就敲开了心灵的殿堂,亘古门槛里生出莲花,步履轻盈,且朝夕如初,时间,一如既往地静”沉心品读此句,方觉诗者运笔之高妙,总能在微小的事物中打开深邃的境界,由此拓展出的方物内感带有沧桑中蕴开的本初之香。 “我捧出向佛之心。以及,捧出了,那些堆砌红尘的世事”“穿越逆水的光影。复返于菩萨迂回的路上,穿针引线。缝补自己生命缺失的渡口”肉身菩萨有别于物本座像,其内在的真身,其实就是真实的禅的过往,作用于世人,即是召引般的洗礼与认领,这让诗者情不自自禁的完成了自我觉醒和救赎,其影射的真知,是被震憾中的人性所接受的。 诗者在菩萨面前有了深切的体悟,诗中写道“如一粒沙尘,须借助一朵红莲的眼睛,目送我的灵魂,涅槃。重生”其中”沙尘、红莲、灵魂、涅槃”,这一系列的佛学意象和心灵感应不是诗者罗列的衬材,而是大情感中借以抒怀的深沉喻体,人类的渺小和佛的慈悲形成了哲学上的依附关系,而涅槃概念则是自我净濯的喻象引申。 《头陀苦行僧》这首诗具有多向性旨线曲度,内峭通联,伏设深掘,诗感呈现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僧侣的向佛之心,二是人性中的前行执念,也是这组诗中最出彩的篇章,语句精炼而表意准确,意蕴和语境构筑非常的成功。 “裸露出脚趾,啃噬着荒芜的土地,顶礼。跋涉。身体矮过一朵花的高度,向上,左或者右,无限宽广,梵道沉浮有声,多像这颠簸的山坳”信仰者的谦卑坚忍,苦旅路途的荒芜崎岖,在诗者形象的比衬中脱拔出隽永的诗意,“身体矮过一朵花的高度”及“多像这颠簸的山坳”两句更是让这种行者的精神特质显突而出,诗人通过影像汲涉来推升潜旨的功力,深厚而发力于内廓,这种置换和释放是经过通感手法来完成的,让读者产生多义性联想,从而增进了诗歌的内控张力,让文本得以有效延展。 “百衲衣贴着透明的禅机,穿过一块块染色布条,延伸着净土的风向”由此句我们看出苦行僧的笃定内心和美好心向,一些世俗的附着,终会低伏于信仰的高度,放在世事迷途中,何尝不是一剂医心的良药。这是方论和价值体系的普世贯通,也是对途障深涧的有效规避和抛舍。 “修行的路上,你三步一拜,把荣辱,苦乐,以及欲望,都踩在了脚下”这是对命途的再次验证,自发的心因性动力在承受阻力时所经受的磨难,是苦行僧先前所预见的,正是这种舍身求果的内源支撑,成就了整个人类的文明构建,这是诗核的意义所在,已超出特定领域的理想诉求,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驱动。 《灵猴拾趣》“俯首,穿过一面千年镜片”“戳破一层纸笺,即可抵达真相”我们从诗句中抽出要素性句式来解析,更能体会出诗意的浓重和曼妙,“镜片”和“纸张”在意象中均有深刻的内向性属性,常用来提鉴光阴旧事和事物的陡变转移,诗者以此为介质达到了诗歌氛围的有效渲染,使整首诗歌有了谐趣中深敛的旨重和蕴藉。尾段中诗者用了拟化手法,将虚与实做了联媒,从而有了“学着世人的模样,练习着寂寞,与疼痛”这样的具感诗句,语言上的回落突出了人与自然的隐形扣合,在轻脱灵透的勾陈中诗人巧旋楔意,再一次落注了人性的底里本质。 品味如云诗歌,其蕴灵置重,解幻入笃的语体架构以深刻而智慧的秉质铺呈于文本,由淬悟所形成的美学体系与诗性机缘给了读者一面明晰的镜子,当美好,希翼,原罪,迷障交替出现时,最终会有一束禅源之光,让人心的纷扰尘埃落定。读如云的《九华山之行》不由得被这种游历背后的宏大佛性所牵引,让杂陈之心在诗歌的氤氳中渐次朗澈,这样的获得对读者来说是带有极高精神效用的,如灵株善水,丽日祥云,是抚慰,亦是冥顽中的开化和疏导。如云诗歌在诗意升举上尤为精深,意象的撷取貌似信手拈来,却又安插自若。在诗径内途上,通感环曲相透,交原向旨,核象及诗元节点糅沥相濡,圆呈以大,而文本的多义性伸展则将诗意向广博之境做了妙化推进。诗歌语势的导入,元材的归属,小情绪的弹性开合,无不精恰悠然。这组诗歌适宜静心细品,其情愫和心念所融构的意境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是盛开在净土中的性灵之花。感谢如云诗歌的精彩呈现,让我们在自身之外,看清了自己。 主持雅润:感谢东风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有请作者如云社长谈谈内心的感悟。 清心如云: 《九华山之行》组诗创作体会文: 非常感谢李东风老师深刻而精彩的赏评!以境对心的返照,让我再次游历九华山风景感受古佛道场的庄严与禅意的智慧,从另一种高处契入诗歌的内蕴解读,所受启迪有豁然开朗之智。这也是赏析诗歌所带来的心灵碰撞激发出的灵感触动,不断深植根系中挖掘与追源诗意的深度。其实,对于诗歌创作,我永远是走在路上的人,多年致力于学习探索的过程,苦乐相融,遭受过排斥、讥毁,但更多的是透过文字感受到了心灵的快慰,乃至于独对苍茫与孤寂的生活,都是一种深沉与宁静之美。抛却世事冗繁,清守内心的诗境,不断追溯岁月流逝的光阴淬炼成章,喜悦之情犹如潺潺流水般清澈透明,洗涤尘世的忧伤,渐次回归到心灵深处的田园生活,我想这就是诗歌承载现实的力量所在。 这组《九华山之行》组诗创作于去年十月份,那时正去安徽颍上参加火种文学全国的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并计划朝拜九华山。在安徽颍上有幸值遇了在诗歌创作上颇有造诣的诗人,像海边边、李东风、极目千年、安徽朵儿、兰心梅韵、泣血的流萤等都是在那时相遇的。无独有偶,正巧大赛组委会安排我与海边边老师同寝一室,期间与诸位诗人探讨诗歌创作常至深夜仍意犹未尽,在相互交流中受益匪浅,以此对诗歌有了更深地认知与体会。比如流萤老师讲的“写诗如打太极,刚柔相济,不留痕迹,乃为至上妙法”,以及海边边老师对我诗歌作品的修饰与语言表达的方法,均如醍醐灌顶,让我对诗歌创作的定义有了新的提升。所以诗歌创作需要一种氛围的激励与鞭策,方能保持激情满怀的信念与写作动力。 颁奖结束之后,我与几位文友就去了九华山。对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乃地藏菩萨的道场,也是灵气汇聚之圣地,虽心中已仰慕已久,却也算是第一次朝拜,心情格外兴奋。面对逶迤连绵的群山与清泉流水,总会涌动诸多感慨!我本人信奉佛教十余年,地藏菩萨曾于因地无量劫前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每读至此,常会感动得泪流不止。对我而言,九华山处处充满了神圣之感,地藏菩萨的慈悲让我心生敬畏并充满感恩。所以在游历九华山期间也是谨小慎微,生怕亵渎了圣地,也算是对菩萨的敬重吧。许是创作的习惯使然,每处景点皆以至诚之心搜集山上的一草一木,乃至一沙一粟的灵感信息,从那些充满灵性的生命中汲取自然界赋予的灵知灵性,驻足观察并与之心灵对话。佛经有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当我们置身如此庄严圣地,沐浴着佛光,心沉静下来,抛却尘世万缘,专注于一个微小的生命之时,才发现大千世界的奇妙奥旨无有穷尽,许多解不开的郁结也会渐渐释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上喜悦与心灵的宁静。 这组诗歌我截取五个景点进行创作,所有诗文里所表达的都是亲历的境界与感悟,那些微妙不可思议的触角,随时都会拨动心弦,从内到外,由深至浅,以景与情想揉并进,疏密相间可以万马奔腾,亦可渐入禅定,在诗句上拉长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之富于诗语的弹性与张力。创作上尽可能以自然之声,穿行之中避开过多的形式与技法的束缚,音顿、行顿、意顿的布控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植入的节奏,以期达到整体的流畅与气息通达之境。我始终认为手法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障碍,尤其在这组诗歌创作上较为明确。当然在初步运用上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熟记之后互为柔和并行,它应是完全清空的一种状态,说是有,实际上却没有,不会把心念按住某个点或面上,而是天马行空不住名相的游走,这样才能彰显出诗歌的生命力与大象无形的气韵。比如开车,教练施予一些公式的程序作为基础训练,也算是应试教育,久之则以“车感”来驾驭行驶的方向。这与诗歌创作是同一道理,无须刻意运用技法,所谓“无法即法”,其所得功效自然妙用无穷。 总之,诗歌创作尚需去亲历与实践的过程。因诗歌与其他文体不同,除了知识的累积之外,更要不断创新探索与心灵的顿悟,在所有文学艺术最能体现高度的也唯有诗歌,其隐喻含旨,以意象世界的文字组合去表现最深的情感与哲思,这在其他文本里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其妙之境如禅宗所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于感悟的同时,再以心对境,融入生活的历练,借助诗语的表达去谱写出自己生命的艺术之音。 由于时间关系,我的创作体会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感恩赏析课堂所有老师们的付出! 雅润:感谢如云老师详细的解读,让我们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对佛学的参悟,辛苦了。下一位有请晚茶清香老师继续解析。
晚茶清香: 佛国寄思,文字空灵 -----------评《九华山之行》 读清心如云的《九华山之行》,听作者与佛的对话,感觉其文字的空灵。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境内。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景区方圆100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 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地藏王菩萨道场、安徽省四大名山之一、上古学仙修道圣地、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本文作者用诗歌的形式对九华山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描述,作者没有停留于对九华山的风景与文化的表象的述说,而是用空灵的文字对佛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 佛,精神世界的美好寄托。诗歌中作者通过对天台寺钟声、石观音、肉身菩萨这些存在于九华山佛教的符号,对精神世界的美好的一面进行思考,作者要“扣开心灵的殿堂”,与佛进行对话,“缝补自己生命缺失的渡口”,这样的文章如许地山的散文一样,对精神世界的美好寄予了希望。 许地山在他的散文中写道“心不净,即使踏入空门,熬清守淡,对着如豆的一柄烛火,孤身打坐在莲花禅席上,心,依然可以伴随一柱檀香缭绕,飘出寺院的高墙,追逐红尘里的荣华,引喧闹入耳。 心念,如淡然寡欲,入眼的繁华,则会视而不见;如曼妙舞动,则会贪恋俗世的富贵,纠结于丹田。心掂凡尘,即便身已皈依,要消除盘踞在心头的杂念,亦难。灵魂,不管是在闹市繁华中寡欲,还是在寺庙冷清中缤纷。那颗禅心或凡心一搏一羿,都会引起灵魂一呼一吸。只是,谁都无法站在心的至高点,理清心的脉络和情愫。” 本文作者也如许地山一般,追求灵魂的清静。作者无论是写天台寺钟声还是肉身菩萨,或者头陀苦行僧,他与佛的对话里突现了对佛国世界的膜拜。拜佛是为表恭敬的,是对治我们心中的功高我慢。佛是人在觉悟后成的,是我们众生都能成的。拜佛实际上还能消罪灭愆,无形中积了人天福报。其实还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哪天有空便要试一试便知其效果。在作者的诗行里,我似乎读出了这样的感觉。在作者的诗句里,我更多的是读到是灵魂的锻造。作者诙谐地用猴子作比“学世人的模样,练习着寂寞、与疼痛”。 写诗,写景要物我合一;写情要情景交融。作者的这组诗是一组哲理诗,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琴诗》;陈毅的《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写作哲理诗,要语出自然,有警句创见,避免概念化、一般化,切忌人云亦云,浅薄无味。 作者在组诗里写到了哪些哲理呢?灵魂的锻造。作者这样写道:“如一粒沙尘,须借助一朵红莲的眼睛,目送我的灵魂,涅槃、重生”作者认为:灵魂与佛的对话里可以重生。“涅槃”一词为佛学用语。即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是人类,天尊经常听到有人要做牛做马可以是动物。 涅槃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灭尽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动物、人、尸体火化后,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作者用这个词,强调了“新生”即灵魂的锻造。 诗,文字的空灵,是比较难驾驭的,作者娴熟地运用空灵的文字,表现自己的思想,很好服务于诗歌主题。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具体地讲,主要是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的影响。老庄厌恶人生,要求超脱尘世的纷扰,通过“虚"“静"的途径,回到那种没有纷争、喧闹的“人间世"。庄子“无己、无我、无欲、无碍”的放达态度,可以说是产生空灵之美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源。佛教禅宗的“坐忘"“顿悟"与空灵之美的那种琼澈晶莹的艺术境界,从表面上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而实际上,佛道两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空灵之美则恰恰相反,它根植于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奔雷逐电、慷慨悲歌的壮美,又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优美,还有纤尘不染、玲珑剔透的空灵美。这种空灵美并非是老庄的“虚"“静",佛教的“空”“忘”那样引人飘然出世的“禅意”和“禅境",而是一种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的契合统一。 空灵美既存在于艺术中,也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空灵美具有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以,人们在欣赏时,总觉得它的内涵难于穷尽,难于理解。在审美活动中,虽然审美者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但物我之间的距离终不能全部消失,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只可接近,终难抵达。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这种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却无法大彻大悟。 空灵美的审美过程,还是一个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的过程。欣赏空灵美之初,人们还是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游离于现实之外。随着境界的廓大和意蕴的深化,欣赏者不知不觉飘飘欲仙、超然物外。 清心如云的《九华山之行》用空灵的文字完成了与佛的对话,它是一组哲理诗,诗歌中作者通过对天台寺钟声、石观音、肉身菩萨这些存在于九华山的佛教的符号,对精神世界的美好的一面进行思考。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实现精神与佛号的对接过程里还缺一些媒介。如:作者写头陀苦行僧的精神世界是“练习着寂寞、与疼痛”,这里有一个媒介用得好,那就是灵猴。如果其他地方能够更多地实现思想与媒介的对接,这样诗的思想会更饱满。 主持雅润:感谢晚茶老师的细致解读,辛苦,有请无求老师发表意见。 无求:以上几位老师讲的特别好,受益匪浅。有幸参与如云作品的跟评很高兴,感谢江山课堂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 品读清心如云的《九华山之行》,你会情不自禁的跌入禅境的包围中,共享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五个触点,物象的摄入不同,但情感主线一脉相承,这就是其构架的完满所在:“钟声悬挂在天上,越来越高/风一动不动,白云垂下了手指/触摸着人性的孤独/一块锈迹斑斑的石头,禅坐于千年骨骼之上/深沉的呼吸。那些被时光走瘦的心事/皱裂成殇,正躺在地藏菩萨的庙宇里/渐渐禅定……”,一只挂钟,一叶尖草,一片云朵,一块石头,几个具象的植入让情感的推进更加鲜活,生动,香火缭绕中,我们能感受到一颗灵魂的奔突,它在尘世的纷扰中找寻渡口,在一阵阵疼痛后自我疗伤,在一次次叩击中渐渐禅定,在明线的牵引中,体会灵魂超度的过程。生命,也正因这样的自我博弈越发真实,鲜活。 作者更精妙于意境的渲染和意象的托举,洞开或收拢,游刃有余,自然无痕,以意象的切入为支撑,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大气开阔,沉湎凝重,情感的抒张自然附着于意象之上,互为关照,并映升辉,陡升诗歌的感染力。 这组诗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气韵的设计,沉潜迂回,跌宕起伏,这样的设计能让人感受其情感最真实的触摸,此时此刻,仿佛你能感受作者不平静的心跳,也能感受其奔突后的平和,动静相宜,一圈圈放大情感的涟漪,由个体的自我剖白延展到人性的深刻剖析,最后借助一片秋叶的感召,于平静中迎接未知,最终回归禅意的昭示,体现灵魂超凡的气质,也切合了不虚此行的真正意义。 这组诗歌,柔绵中不失劲拔,沉郁中绽放明丽,禅意与哲理并存,在荡气回肠的心路旅程中,享受诗歌艺术的精髓展呈,体味精神信仰的强大感召。一组厚重佳作,感谢作者的精彩分享! 主持雅润:感谢无求老师详细的解读,辛苦了。有请我是愚人,为我们细腻解析诗歌中的一首《头陀苦行僧》。 我是愚人: 各位老师好!愚人说说对《头陀苦行僧》的感觉。请大家随我先看一看这首诗 头陀苦行僧 裸露出脚趾,啃噬着荒芜的土地 顶礼。跋涉。身体矮过一朵花的高度 向上,左或者右,无限宽广 梵道沉浮有声,多像这颠簸的山坳 似乎与世间的色调,格格不入 你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没人清楚。百衲衣贴着透明的禅机 穿过一块块染色布条,延伸着净土的风向 岁月,不断深刻在脸上。分不清土地 抑或天空的轮廓,心如净莲 你持一盏香灯,布囊随身 沿着空灵的佛光攀升 修行的路上,你三步一拜,把荣辱,苦乐 以及欲望,都踩在了脚下 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在我看来,这首诗主要描述苦行僧的细节,和他求道的决心毅力。那么诗分两层 一、苦行僧什么样子?诗里说了:裸露着脚趾、穿着百衲衣,穿过了一条条染色的布条,手持香灯背着布囊。这么描述下我们发现苦行僧:和我们心里想的差不多。人物非常饱满,读起来就觉得这么一个苦行僧就在眼前。 二、苦行僧的求道。诗里边说了,他“顶礼、跋涉,身体矮过一朵花的高度”、“心如净莲”、“三步一拜,把荣辱,苦乐,以及欲望,都踩在了脚下”。苦行僧求道决心够大,也够虔诚的,真心值得人敬仰。 《头陀苦行僧》这首诗人物刻画灵动,旨意明确,单从质量上说,这是一首绝佳的现代诗,但是我觉得这首诗标点存在巨大的问题。比如“顶礼跋涉”这一句,原句是“顶礼。跋涉。”如果说顶礼和跋涉没有直接关系应分行;若有直接联系,应该是空格或者顿号,哪怕逗号也可,但是用句号,我就弄不清缘由了。 愚人见解或有不对,还请老师们海涵。此外,恭喜如云老师的《九华山之行》斩获绝品! 主持雅润:感谢愚人细致的解读,辛苦了。有请叶城老师为大家细致解读最后一首《灵猴拾趣》。 叶城:谢谢大家给这次发言机会,我说一下我对本节认识。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一动,《灵猴拾趣》,其实猴子好写,可是关键在一个灵字上,这个怎么写呢。不由得引人看下去。 起首第一句“无影的风,追逐岁月”,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那只举动迅捷的猴子在山林间奔跑跳跃,这是猴子真实状态的实写,但作者并不满足于这种实写,于是第二句立即进入了虚写,“穿过一面千年镜片,照开它的前世与今生”,这猴子因此穿过时光,“在阴与阳”之间,在人世上翻腾挪揄,这便是使得这只猴子具有了灵性,然后作者说我们可以“抵达真相”。那么这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进入第二段,只有两句,“生死,只不过是形体变异“,在他的眼睛里,“映出轮回的印迹”。这立即将诗意提高到一种厚厚的分量,同时也为我们揭开了真相,这只猴子,原来不是无知无觉的在山林中,在人世上只知道奔跑的,而是在它的眼睛里,在心灵中,有穿透生命的界限的力量,这就是作者笔下灵猴的形象。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句名言:“境生于象外”,这一段看似简单的两句,但立即将诗意带入了形而上的高度。 但仅仅有这些描写,显然只是一种停留在概念上的,因此作者带我们进入了第三段,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细节描写,这一段作者同样是精心安排,他没有选择春夏秋冬来具体烦琐的描写,而是直接写了秋尽冬来,这山中最冷清,最寂寞的一段岁月,也是最能折射人间冷暖的岁月。只用了一句话,将秋天一点而过,“它伸长手臂,摘下最后一枚青果,以树叶为媒,”直接进入了冬天。这些具体的动作描写是那么真实而形象,又进入了实写的范畴,但更巧妙的是,这实写显然是为了最后的虚写准备的,进入冬天之后,“学着世人的模样,练习着寂寞,与疼痛”,这一句收尾完全是虚写,他的更多灵性留给了我们的想象处理,但主题已经十分自然推进出来,并且升华到顶峰。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按实肖象易,凭虚构象难。”纵观此文,作者处理的最出色的便是虚实之间的结合,不漏痕迹的转换中,并且选择关键的时间点和动作,而不是全面铺开,果然是在“拾趣“中,完成了这只灵猴的形象刻画,有框架有细节,丰满,逼真,有血有肉,生动传神,读完,令人在隽永中久久回味。谢谢大家,很高兴与朋友们一起学习。 主持雅润:谢谢叶城老师精彩的解析,辛苦了。有请晴空依旧老师发表见解。
晴空: 诗歌是诗与歌的总称,它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比散文更凝练,和谐,具有强烈泛音乐行,鲜明的节奏性和韵律。如云老师的《九华山之旅》个人认为,属于状物,抒情,言志相结合的一组诗歌。对于每首诗歌,我就个人的理解,简单概括两句,可能不是很到位, 天台寺的钟声》链接天宇,荡气回肠,字里行间透着诗人的忧伤。《石观音》形与神的合二为一,其尊贵之躯,让人顶礼膜拜,令人神往。《肉身菩萨》肉身之躯展现在世人面前,心灵的美好,善举之行,世人的联想油然而生。 《头陀苦行僧》裸露的脚趾,突出修行之路的凄苦,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矢志不渝,终得善果,令人敬仰。《灵猴拾趣》生动形象,灵猴摘下最后一枚青果,又一季收获收入囊中。有欢喜也有忧伤,感悟人生哲思,收获生命真谛。 纵观五首诗歌,语言灵动而不失凝重,内蕴丰厚,外延旷远,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静的,无声的塑像在如云老师的妙笔下,逐个开花,鲜活起来。读着如云老师的诗歌,就如同跟随如云老师做一次免费的《九华山之旅》。 其次,诗歌厚重大气中不乏细腻质感。这与如云老师向佛的心是分不开的,是是诗人的心声,如云老师看淡一切,与世无争,然而,人生中难免有不如人意之事发生,免不了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孤独之情。 这几首诗,如果是一般人写,我想不过是对九华山的景观做个简单介绍或描绘,达不到一定的深度,而如云老师能做到这一点,既写出了庙宇的庄重,塑像的不凡,又与自己的思想,感悟自己人生哲理进行完美结合,饱满中留有缝隙,即如天马行空,又构思缜密。这恰恰是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魅力所在,也是如云老师用心去写的结果,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如果说有不足之处,应该是诗歌里禅意的句子,我们不能透彻地理解,但绝不影响诗歌的魅力,精品绝品当之无愧。 主持雅润:感谢晴空老师百忙之中,热情地参与评论,辛苦了。现在请湖北武戈老师为我们进一步解析。湖北武戈:再次感谢主持人雅润又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又能胡说八道几句了。同时也感谢在座的文朋诗友,能够耐下心来,倾听我的胡说八道。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因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作为佛教圣地,它清净、庄严、神圣。 或许是因为诗人都有一颗禅心吧,诗人在通往九华山佛教胜地时,那颗充满诗意的禅心是非常虔诚的,也是非常纯净的。诗人不止是用五官去观赏九华山的风光景色,也是在用一颗诗人的禅心,去感知九华山的庄严与神圣。 《九华山之行》这组气势磅礴的诗章,是从诗人听到《天台山的钟声》开始的,然后三步一拜地朝见了《石观音》、《肉身菩萨》、《头陀苦行僧》,最后被灵猴惊醒,将诗人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品读这组磅礴的诗章,至少给我三点感悟: 一、九华山的诗意之美 在诗人的眼中,九华山的钟声,是悬挂在天上的,它以托举灵魂的高度,靠近天国冷与暖的屏障。山顶上的白云,像是地藏菩萨的手指,以轻柔的力道,触摸人性的孤傲。那些锈迹斑驳的石头,常年盘坐在地藏菩萨的骨骼之上,还有那些被时光走瘦的心事,正躺在地藏菩萨的庙宇里,在白云和山风地轻拂下渐渐禅定,并且在禅定中穿越时空,去寻找自己前世走失的身影。 这些景物,在平常人的眼中,也就只是一处很有意思的景物而已,可在诗人的眼中,它就不是一般的景物,这里的风、云、草、石和钟声,都是富有禅心的,也是具有灵性的。那些斑驳石头,也是能呼吸的石头,那白云也像是佛的手指,能够触摸到人性的孤独,还有那嗡嗡作响的钟声,也像是有眼睛的,它能隔着一泓山泉,注视一叶草尖的走向。 二、诗人的禅心顿悟 在石观音的面前,诗人从防止游人攀爬的石栏和锁链上,顿悟到那是连接佛与尘世的纽带和桥梁,那峰顶上石观音,挥动着宽大的袍袖,以佛菩萨的高度,将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九座山峰揽于怀中,形成“九子依依向佛”的气势。还有那十四尊不动声色的肉身菩萨,冷眼俯视着芸芸众生,捧着妄想和跳动的向佛之心,对他们顶礼膜拜,那些被金箔包裹的风干肉身,在俗人的眼中,不断闪烁着佛的光芒。 诗人从石观音、肉身菩萨和头陀苦行僧身上得到顿悟,期待自己能在漫长的修行路上,把荣辱、苦乐和欲望踩在脚下,从而获得一次涅磐重生的机会。 三、虔诚朝圣的诗意 在古希腊的传说中,有九位缪斯女神,分别主管历史、歌唱、悲剧、喜剧、舞蹈、叙事诗、情书、抒情诗和恋爱诗等。她们是历代艺术家尤其是诗人所崇拜的偶像。 在诗人的潜意识中,诗是一种高洁神圣的艺术,是容不得半点亵渎的。于是,诗人便以一颗朝圣的心,将自己化身为一只具有人性的灵猴,到佛教圣地九华山去寻找诗的灵感。“像一阵无影的风,追逐岁月/俯首,穿过一面千年镜片/照开它的前世和今生/阴与阳,隔着厚重的时光/有时,戳破一层纸笺,即可抵达真相……/生死,只不过是形体变异/眼眸如水,依旧会映出轮回的印迹……” 从结构上看,这一组诗章的构架十分合理,从天台寺的钟声开始,到灵猴拾趣结尾,诗人调动了听觉、视觉和嗅觉,以独特的诗心和禅意,全方位地感悟九华山之行的所思所想,然后以诗的语言告诉人们,我这次去九华山朝圣,真是不虚此行啊! 两点不足 我不会写诗,但喜欢读诗,因为喜欢,便感觉到《九华山之行》有两点不足: 一是标点不合理。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而诗歌里的标点符号是为了体现诗歌的节奏,在这组诗章中,有几处标点感觉用的不恰当,例如“钟声悬挂在天上,越来越高/风一动不动。白云垂下了手指……”“裸露出脚趾,啃噬着荒芜的土地/顶礼。跋涉。身体矮过一朵花的高度……”前面那句“风一动不动。”后面的句号如果作者想表示诗句结束,可以直接单起排序,用了句号,后面又来一句,感觉影响诗歌整体的效果。“顶礼。跋涉。”这里也是如此。 二是有些诗句尚需锤炼。说实在话,在《九华山之行》这组诗章里,每一个诗句都很美,几乎挑不出一点瑕疵,只是认为,有些语句需要再锤炼一下,使之更趋完美。例如:“一块锈迹斑斑的石头,禅坐千年的骨骼之上”,如果把“斑斑”改为“斑驳”是不是更具体一些?因为,石头经过千百年的风化,表皮都会有一些脱落或驳离,用“班驳”似乎更为形象具体。以上所言,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悟,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清心如云老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海涵和包容。 主持雅润:谢谢武戈老师后续补充的概括式解析,让大家对诗歌的整体脉络,又有了进一步深入理解。今天的这组绝品诗歌,通过主评和各位复评的深刻解读,让我们对理解诗歌和写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学习借鉴。 1.诗歌的写作点一定要有内涵,不可空洞无物。 2.素材的选取要新奇,有深度,有看点。选取的意象要具体,是符合表达情感的载体,不要词不达意。 3.诗歌写作手法:对比和衬托,虚实结合,先铺垫,后升华,层层递进,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用镜头的方式展现。 4. 诗歌隐喻含旨以意象世界的文字组合去表现最深的情感与哲思。 5.诗歌的空灵之美,意境的渲染和意象的托举,诗歌节奏的把握,开合有度。 6.诗歌的标点符号慎用,以免引起诗歌整体意蕴。诗歌要注意文字精炼简洁,才会更完美。 感谢如云老师对赏析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主评和复评的辛苦解析,为大家写作诗歌提供写作的基本知识和要领。有你们的热情参与,江山文友的写作会更上一层楼,向你们致敬。每周一评今天到此圆满结束,朋友们下次再会,晚安! |
|
|
雅润
|
2016-04-21 13:21:14
这组绝品诗歌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诗歌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更是一场灵魂的净化和洗礼,让我们透过浮世喧嚣的红尘,更能看到生命的价值所在。感悟生命,感悟生活。感谢所有支持赏析评论的朋友,一生康泰,快乐永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