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润
|
【专栏】每周一评:第十期2016-04-28 14:02:04
****论人间月缺月圆,品五彩人生**** 主持雅润:每周一评迎着大家的喝彩声,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是系统小说栏目竹儿老师的绝品小说《月缺月圆》。 文章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628413.html 主评清纯芳心:70后,陕西商洛人,从小喜欢文学,现甘肃省作协会员。在《兰州晚报》《甘肃文苑》《白银周刊》等纸媒发表过许多作品,已经完成长篇小说三部。其中《母亲的红嫁衣》2009年纳入甘肃省“农家书屋文库”并出版,荣获兰州市第二届文艺创作兰山文学铜奖。同年在《兰州晚报》举办的“七夕情怀杯”有奖征文中《七夕.美丽的传说》荣获本次有奖征文一等奖;由兰州市文广局举办的“和谐兰州杯”小戏小品剧本征稿大赛中,小品剧本《我不干了》《有爱就幸福》分别获得第三届、第六届优秀奖。第四届兰州农民艺术节上,散文《母亲的“影子饭”》获得农民文学优秀作品奖。曾任职江山文学网站系统短篇小说栏目编辑,现为系统散文组编辑。
作者竹儿老师非常优秀。竹儿,原名甄建萍,新疆于田县机关公务员。祖籍河北石家庄,从小跟随父母居住在新疆。七十年代出生,性格安静。喜花怜草,闲时品茶读书。喜欢文字,随性写作,在一首歌曲的指引下来到江山,从此便爱上了这片沃土。现为系统短篇小说组编辑。 今天的主评清纯芳心老师真的很棒啊!有请老师闪亮登场。 清纯芳心:各位领导、老师、文友,大家晚上好! 在座的都是老领导,老朋友了,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因受赏析组领导邀请,今天对系统短篇小说编辑竹儿老师的绝品小说《月圆月缺》做以浅评。如有不当之处,请竹儿和各位老师海涵! 竹儿老师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无可挑剔。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我被小说的人物融化了所有情绪,含着泪水读完,但是总算结局圆满,让我舒了一口气。 我在江山赏析课堂【每周一评】第四期,浅析九品吃货老师的《手机》中,从小说的结构、人物的塑造、语言等方面,粗略谈过一些我个人创作小说的心得,穿插过一些小说创作的小技巧,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好评。所以,我今天也想,在向竹儿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这篇文章的感受,拿来和大家分享的同时,也将我自己在创作小说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继续探讨,希望能对喜欢小说创作的朋友有所帮助。 竹儿老师的绝品小说《月圆月缺》是参加系统短篇小说的同题。这篇小说从结构、布局、选材等方面都是非常老道的。面对这样一篇完美的小说,才疏学浅的我真的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觉。因为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等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为了大家能够更多的掌握一些小说技巧,思前想后,我想从手法、细节(细腻)、转身、不足等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手法 大家都知道,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首先要考虑主题,其次就是人物和情节,最后是创作手法。但是,创作手法是谋篇布局的关键,是小说成功与否的一个不明显又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写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创作手法。 这篇小说的创作可以说是以多元化手法来具体呈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横切悬念,倒叙事件”,小说一开头,就用“我努力睁开眼睛,天花板上白晃晃的日光灯,像针一样狠狠地刺向我,我不得不费力地闭上眼睛。我在闭上眼睛的瞬间,大脑开始短路,竟然想不起身在何处。”女主人公——田秀兰,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读者更是云雾缭绕,随着女主人公思绪发展,才发现是在医院的手术室,女主人公是个乳腺癌患者,而且还是被老公嫌弃的农村妇女……竹儿老师故意设置这个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并且是很揪心地读下去。设置悬念是为了避免平铺直叙的乏味,吊起读者的胃口,使小说更加具有诱惑力。从这个悬念中,不难看出竹儿老师的良苦用心和认真的构思。中间用“倒叙事件”方法,将女主人公田秀兰和李春田的爱情和婚姻状况交代一下,让读者一目了然的同时,对李春田“不负责任”的行为更加憎恨。 其次,竹儿老师用“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血压仪、生命体征仪、氧气罩等仪器,瞬间将我绑架。我只能躺着任人摆布。我眼神空洞地望着爸爸和妈妈,妈妈始终紧紧地攥着我的右手不肯松开。我已能感觉到妈妈那庄稼人的手,虽粗糙却温暖。小慧呆立着,不住地抽泣,我想伸手给女儿擦去泪水,可我的左手根本不能动。” “‘她爱人呢?怎么是你们老人和孩子照顾她。’女护士看着父亲那胡子拉碴,憔悴的样子,好像也动了恻隐之心,语气和缓下来。 ‘哦……嗯……他感冒了,怕传染给兰子,所以回去了。’爸爸期期艾艾地说。 我的心一阵疼痛,李春田是丢下了我吗?我曾那么拼命地嫁给他,而他却在我进手术室时,自己走了。虽然我知道他爱钱如命,又比葛朗台还吝啬,可是我是他的妻子啊!我的泪从眼角滑下。” “我想点头,可我没有力气,我脸上挂着泪,慢慢闭上了眼睛,我又一次睡着了。就这样,我在忽醒忽睡中到了凌晨4点,我在昏睡中无数次地被女儿,抑或爸妈叫醒。我嘴上氧气罩不知什么时候去掉了,我的嘴唇时刻湿润着,是女儿,不停地用棉签浸上温水蘸在我的唇上。” “临床的萍姐和她丈夫也发出了轻微的鼾声,我却无法入眠。我的左半边,从腋窝下一直到乳房处,火辣辣地疼,疼得我直冒冷汗。我咬着牙,死死地忍着,我不能让爸妈再感觉到我丝毫的痛苦,我已经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无比沉重的压力。” 这种“情节淡化,形散神聚”的手法,在小说的中部,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 再其次是“欲扬先抑”法,这个手法是用在女主人公田秀兰的丈夫——李春田身上。“‘妈妈没事……’我努力笑着。我的目光继续搜索,怎么不见孩子的爸爸——李春田,我的心里不安升腾,疑问凝聚。” “我的心一阵疼痛,李春田是丢下了我吗?我曾那么拼命地嫁给他,而他却在我进手术室时,自己走了。虽然我知道他爱钱如命,又比葛朗台还吝啬,可是我是他的妻子啊!我的泪从眼角滑下。” “‘不行,我不给,这钱挣得不容易,不能给。’春田执拗地不肯给他们钱,他们三个人对春田拳打脚踢,另一个将我紧紧地扣在胸前,“哧哧”地淫笑着。” “住院那天,春田并不想陪我来,只是他怕被村里人的口水淹没,才勉强陪我。当时春田问过我的主治医生:‘医生,您能告诉我,兰子做手术、治疗要花多少钱?’ 医生说:‘手术加化疗及各项检查,粗算可能要个十七、八万,如果有社保,会报销一部分,就算这样,你们个人还要支付八、九万到十万的样子。’ 我看见春田的脸变了,他的脸惨白。 ‘不要管花钱多少,人能康复就好,你应该尽早筹备钱了,别到时人在病床上躺着,等着输液,没钱,液体拿不来。’医生继续说。 ‘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田有些失魂落魄。 我当时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咯噔’了一下,接着便是痛,就像被谁在我的心里扔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又堵又痛。”这些描写都是在“抑”,为了后面的“扬”做铺垫。 这种创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抑”的越低才能“扬”的越高,这样的创作手法,在读者心中树立起了一个爱钱如命,又没有责任心和软弱的丈夫形象。 最后,“余音绕梁”法,也是我一会要讲的转身。这个手法,等一会再讲。我们从创作手法上,可以看到竹儿老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二、细节(细腻) 竹儿老师细腻的描写,是这篇小说最大最大的亮点和成功之处。 小说的情节可以“天马行空”的去构思,当然,这种“天马行空”要符合生活逻辑。但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必须生活化。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说竹儿老师《月圆月缺》这篇小说的细节。 1.生活化的细节。我前面说过生活必细节化,我之所以每读一遍竹儿老师这篇小说,被感动,哭得稀里哗啦,就是细节描写感人。我们先看下面几段话,就属于生活化的细节。 “萍姐的丈夫说着话,便拿起了碗倒了半碗粥,妈妈说着‘谢谢’。爸爸叫来了护士,为我清洁了口腔,拿掉了捆绑我的仪器,我感觉到了些微的轻松。我让小慧将病床稍稍摇起一点,这样,我可以斜倚着,爸爸也可以喘口气,歇一会儿。” “妈妈将稀粥送到我的嘴边,我慢慢吞咽着,也将对李春田的失望一起咽下。”等等的生活描写很多,尤其是这一段的描写,更是揪住了读者的心。 再如:小慧也抽噎着:“妈,爸爸会来的,我给他打电话,他会来给你交钱的,要不我给姥爷打电话。” “妈妈不治了,咱回家吧!”我说着,推开了病房的门。 病房里,因为化疗反应,萍姐的脸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她微微闭着眼睛,样子虽然安静,却可以看出她在强忍着痛苦。萍姐的丈夫手里拿着半个苹果,正往萍姐嘴里塞。 “我不想吃,老公。”萍姐睁开眼睛,娇嗔着说。萍姐看见推门进来的我,有些不好意思,她看见了我脸上的泪痕。“兰子,怎么了,怎么哭了?是遇上什么难事了吗?”萍姐关切地问我。 “没,没什么……”我支吾着,赶紧抹干了泪水。我不想用我的凉薄破坏他们的温暖。 “对于我和春田的交往,爸妈一直不同意。爸爸瞧不上春田家,嫌弃春田家穷。” 这样很细腻的生活描写非常多,就不一一举例了。这种生活化的细节描写,给读者留在印象里的是真实感,激发读者对女主人公同情和怜悯,勾起阅读的欲望。 2.心理化的细节 “我一直发誓要他们安享晚年,让妈妈在村子里抬起头做人。让村里人知道,并不只是“养儿防老”,女儿也一样会给他们幸福。可是我给他们的幸福呢?他们年近半白,却为了我担惊受怕,我真的很不孝。” “我的心一阵疼痛,李春田是丢下了我吗?我曾那么拼命地嫁给他,而他却在我进手术室时,自己走了。虽然我知道他爱钱如命,又比葛朗台还吝啬,可是我是他的妻子啊!我的泪从眼角滑下。” “看着他们光光的脑袋,在日光灯的反射下泛着明亮,我突然很害怕。我将像她们一样,也将没有头发。更可怕的是,我的乳房也没有了,我还是女人吗?虽然我在农村长大,可我也受过教育,也懂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知道“男为悦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护士帮我换了引流壶后,我逃也似的退回了病房。” 这些细腻的心理活动,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我们都知道,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重要性,但是初学者往往塑造的人物形象没有立体感,只是平展地躺在字里行间,这样的小说给读者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失败的作品。其实塑造人物形象也很考验作者的功底。竹儿老师用细腻的文笔,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一笔笔刻画出来,让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3.景物化的细节 因为,这篇小说要紧扣题目,竹儿老师用月圆月缺的自然变化,来暗示人生,“人生常常是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改变不了,那么我们就积极面对,保持昂扬的热情。”这虽然是病友萍姐的话语,却是小说的主心骨。所以,作者在对月亮的描写上,也非常细腻。 “望向天空,天空就在咫尺之间。可以清晰地看见穹苍上的星星在眨眼,一弯月牙挂在天边,让人心里有凄冷的感觉,我打了个寒站。” “今晚的月亮,又瘦了,只剩下一弯月牙,很清淡地照在我身上,有凉凉的感觉。” “这个房间,我曾经多少次坐在窗前看月亮,看月亮扁了,瘦了,圆了,胖了,我也多少次和春田坐在山头上看圆圆的月亮。春田也无数次发誓说,“我一辈子对你好。”如今看来,这誓言真像放屁,早就随风散了。” “月亮啊,月亮,就要升上天空!我知道,今晚的月亮一定又大又圆。” 《月圆月缺》这篇小说,通篇都在一种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中进行,正是这些细腻的细节描写,才会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给读者真实和厚重之感,这是竹儿老师的高明之处。 竹儿老师说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能把一件生活中的事件,写成小说,需要经过加工,而这种加工,离不开细节的刻画。 三、转身 我说地转身,其实就是结尾。小说转身华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个转身的好坏,是小说留给读者启发和回味的空间。这篇绝品小说的华丽转身,非常好。我在讲手法的时候,没有具体的讲结尾,就是想把它单独阐述,想引起大家的注意。 我们来看看结尾: “我早已泣不成声,原来春田没有丢下我,我一直都在错怪他。我该回家了,我该去看看他。我急急地向门外走,穿过村口的小路,向村西头的家走去。我推开小院的门,婆婆从厨房探出了头,看见我,笑容瞬间洋溢。 “兰……”我赶紧制止了婆婆,我想给春田一个惊喜。 我推开房门,春田正面朝里躺在炕上。他听到动静,没有起身,只是轻声说:“妈,我不想吃,你自己吃吧!忙完了能去看看兰子吗?我想知道兰子怎么样了……”我流出了泪。 “春田……”我轻声叫着。 月亮啊,月亮,就要升上天空!我知道,今晚的月亮一定又大又圆。” 竹儿老师的这个结尾,就是一个华丽的转身,非常漂亮。也就是小说的“余音绕梁”手法。“余音绕梁”这是讲小说收尾的技巧。故事的开头好,发展好,但最后一个音符,最后一抹油彩,最后一个标点处理若不当,也会虎头蛇尾,归之失败。因为这不仅是作品的落脚处,还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不能草草了事。 竹儿老师的这篇小说《月圆月缺》可以说很完美,人物的立体感很明朗,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用两个女病人的情感背景,作为对比,给读者留下悲凉的落差感,为结尾的华丽转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体现竹儿老师文学功底的深厚。这篇小说得到江山的绝品,是无可非议的。今天,能向竹儿老师学习,是我的荣幸。 四、不足。我还是那句老话: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没有完美无缺的文章,“残缺”也是一种美,每个人的世界观、认识观不同,对事物的见解就不同,导致对同一个人物形象‘哈姆雷特’有不同的看法。从而,文章的好坏,跟自己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这篇小说也有一些隐形的瑕疵。 这篇小说,除了山地老师和林小白老师评论留言说的那两点不足之外,我个人肤浅的认为,还有两点: 第一点:那就是烘托有点不足,也就是“先抑后扬”手法没有用到位,没有一直抑下去,对丈夫李春田的铺垫不够,有点隔靴挠痒的感觉。把丈夫爱钱的心理,没有进一步的刻画出来,可以加一点情节。 第二点:有点不合情理。人常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男女主人公还是一对深爱的人,再加上他们的女儿都十三岁了,这么长时间,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即使没有爱情,也有亲情。如果丈夫真的放弃她,他逃之夭夭,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文中的丈夫并不是真的逃之夭夭呀,他既然能出钱给老婆看病,他为啥不来陪伴老婆,难道他不知道病重中的老婆是多么渴望他的陪伴,难道他不知道自己不去看望老婆,老婆多么伤心?难道他不知道病人的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吗?他能坐在家里,等着吗?所以,我肤浅的认为,在小说后半部分,情节的安排不太合情合理,还有,女主人公的爸爸妈妈明白知道,女婿给女儿出钱看病,但是为什么不告诉女儿?他们忍心看女儿整天愁眉不展,哭哭啼啼的?即使女儿打断他们提起关于女婿的话题,也不可能不说明,天下父母没有不希望儿女好的?所以,后面的情节设计的不太合情合理,没有说服力。我有一个设计上的小建议,请竹儿老师笑纳、参考一下,可以是丈夫没黑没白的挣钱,没有时间来,即使来了,也是三更半夜;可以设计每天早上,女主人公睁开眼睛,床头柜上放着一些水果,或者吃的,丈夫为了多赚钱,打了好几份工,因为休息不好,在工作中出现事故,受了重伤,为了减轻妻子的担心,所以大家都没有告诉丈夫出事,才产生了误会。我觉得这样设计,也许合情合理一些,不知道对不对,请大家海涵!谢谢大家! 主持雅润:洋洋洒洒千万言,解析详细,精彩到位。可见清纯芳心老师对竹儿老师真是三九天的萝卜——动(冻)心了。下面有请竹儿老师谈谈创作感悟。 竹儿:很感谢评论赏析组对我的小说《月缺月圆》的肯定,并拿到这里来讨论。这是我文字旅程的新起点,也是写作上的提高。说句心里话,前日,雅润找我时,我的心真的在狂跳。雅润找我,起先并没有明说,她却说了一句“你很安静,很少看见你说话”。我听到她这样说,我淡淡地笑。我的预感常常准确的令我自己吃惊。我感觉雅润并不是只找我聊天,最后她说到我的小说。我说“你拿去评吧”。我不是矫情,我也有虚荣心,听到要评我的小说,我就不自觉地笑。对于文字,我有热情,可除了早期有几篇小散文被当地小报采纳外,没有向任何一家纸媒投过稿。严格说,就是对我自己的文字没有信心。说到写小说,我一直觉得我并不是个会写小说的人,我一直认为自己只会讲故事。有时觉得作讲故事的人都不合格。所以,这篇小说,我真的谈不上什么写作手法。只是把心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人说,文字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篇小说,当然离不开生活。小说中的田秀兰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在我生病时与她同在一个病房,她来复查身体,我们只相处了短短两天,我就出院了。故事是她口述,她的爱人,我从没有见过,我从她的言行中,感受她爱人从冷漠到细心照顾接纳她的过程。她在讲这段经历时,眼中有淡淡的泪光,她微笑着,我也陪她流泪,陪她开心。我出院后,短篇小说组发起的同题《月缺月圆》已接近尾声,可我有强烈的欲念,想要写出这段故事。于是我用了近二十天时间写完了这篇一万四千多字的小说。创作的过程我不说有多辛苦,只是几次流泪停笔。写完后,还是不能自拔,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流泪。 我一直认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包括文字。我的这篇小说也不例外,也有瑕疵。人说,旁观者清。我自己看自己的文字很难发现缺点,我想,请评析的老师尽情拍砖,我一定虚心接纳,我会把这次评析当作提高的机会,认真学习!谢谢各位老师! 主持雅润:谢谢竹儿对赏析评论组的工作的肯定,你谦卑的态度让我从内心钦佩,抱抱亲爱的竹儿。相信你的性格定会决定你人生的高度,祝福你的文学之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丰硕。下面有请山泉老师为我们继续解析作品。 山泉:各位老师,晚上好! 关于竹儿绝品小说《月缺月圆》,刚才清纯芳心老师已经讲解得相当透彻了,且把小说写作的技巧,结合该小说的实例,深入浅出,讲的真的很好了,让人受益匪浅。 不揣冒昧,就文论文,我再说点个人读后的感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人的一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太多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总是折损着人的心,摧残着人脆弱的情感。 生活,不论遇到多大的难处,我们不得不面对。 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生老病死,面对亲人朋友间那些真实而扣动情感的故事,我们,设身处地,转换角色,真的是掬“一把辛酸泪”,不是作者痴,是真实的生活通过文学这一载体掀动人的情感。 无情未必真豪杰。慷慨悲歌的楚霸王、驰骋疆场的吕奉先,古往今来,多少“江湖”儿女,兼并侠骨柔情,其心中,情最重。 抛开现实的恩怨情仇,文学作品始终贯穿一个“情”字,没有注入真情实感的文章,故事编撰得再奇巧,也是无法打动人心,而要打动别人,首先就得打动自己。 读罢竹儿的绝品小说《月缺月圆》,我久经磨难、趋于麻木的情感再次被拨动,是因为文章从始至终渗透了浓浓的情,扣动人心的情。 情为主线,贯穿《月缺月圆》的情,有亲情、爱情、人情—— 亲情是伟大的。含辛茹苦的父母,在小说中跃然纸上。掌上明珠的独生女,从小溺爱有加,在婚姻问题上,传统观念中是门当户对,而爱心拳拳的父母,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在女儿住院的日子,两位年过半百的父母,不仅交了医疗费,且寸步不离,守在病床前,他们斑白的头发,慈爱期盼的双目,流下的泪水,从小说中走到读者面前,让人辛酸且感动。 女儿小慧着笔不多,但小女孩乖巧听话,善解人意的形象在故事中举足轻重,为爸爸不到医院的解释,宽慰着人心,在懂事乖巧中时刻关心着住院的妈妈。还有那个婆婆,把儿媳当自己的女儿,点滴着也彰显了浓浓的亲情。 爱情是纯洁的。不论文学作品还是现实之中,多少感动人心的真爱,一直在平凡中书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道,多少人见异思迁,而为了“爱”,多少人灯蛾扑火、直奔“围城”。为难之中的爱,才是最纯真的。小说在一直设置的悬念中,才揭晓答案,丈夫李春田憨厚朴实,把对妻子的爱,深埋在心底,在危难时分,即便一时的误解,在真相揭晓后,依然那么动人。 人情是最温暖的。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不是独行者,我们常说人情冷暖,其实,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个世间还是好人多。小说讲述同病房的萍姐夫妻,就把人情诠释到最高境界,同病相怜,偶尔相逢的陌路人,就能慷慨无私的伸出援助之手。当萍姐的丈夫为“我”缴纳了医疗费后,当其非常关心的问着“我”的病情,交代着手术后的种种注意事项后,人间的温暖之情得到极度升华。 小说有如下亮点—— 非常巧妙的悬念设置。小说通篇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丈夫李春田不到医院守候和护理,引发“我”的种种猜疑这一悬念一直挂到结尾,引发读者探知下文的好奇心,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贴近主题的环境铺设。室内的医院病房、挂着导流袋在医院走道上的病人,从病房窗户中望出去那半勾冷月,几颗疏星,和病人的心情与故事贴得很紧,可以说,不是身临其境经历过的人,很难感受到那种无助、无奈的心情。包括谈恋爱时候李春田锄着地里的庄稼,在夕阳下的身影,打动着一个女孩的心,两人相依相偎时候,那天的月亮很圆之类的描述,等等,在文章中很贴切的勾画出来,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 朴实流畅的文字叙述。在以情动人中,通篇文章,没有刻意去追求字词的修饰,仿佛就是一位熟人或者亲戚朋友,在讲述着那些故事,让读者的情感,随着主人的讲述忽喜忽悲,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有的人写文章,心里总是想着要怎么修饰的问题,其实,心随意走,情由心生的文章,最能打动人。 小说的不足—— 一、是透过现实看故事,妻子做这么大的手术,丈夫关键时刻不到医院绝对不可能,除非他真的脚摔断了,真的变心了,或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特别是“我”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小说支撑李春田不到医院的故事依据不足(做手术时候他脚还没摔坏),也就是情节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这一点和清纯芳心老师讲的不谋而合。 二、文章虽然感人至深,但撼动人心的“点”还是不够突出。毫无疑问,通篇故事是感人的,但我们必须设置几个点,关键的、核心的点。人的情感是起伏的,感动之后刚刚要平息,再触动会更好。这一点上,同期出现在江山首页的绝品散文《父亲是一扇紧闭的门》就把握得较好。 三、是小说创新不够。故事题材本身并不新颖,大结局大团圆式的结局落入俗套。其实,生活很多时候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圆满。在创新上,可以参考其他优秀小说,比如江山作者素馨的绝品小说《无声的村庄》等。 就说这些,不妥或过激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特别请竹儿老师见谅。 谢谢大家! 主持雅润:谢谢山泉老师的解析,客观中肯,辛苦了。下面有请林小白老师继续解析此文。 林小白:《藏在故事后面的“有故事的人”——读竹儿月缺月圆》 读竹儿的小说,需要沉下心来,因为你的情绪很容易被她故事里的人物所带动:对于喜欢的人,你恨不能掏心掏肺,对于厌恶的人,你巴不得能给他两巴掌。或许,这就是一篇好作品给人最直观的感觉。但是读这篇《月缺月圆》的时候,你要沉下心来,不然现实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巴掌。 竹儿给我们的,是惊喜! 从文章的叙述技巧上来讲,竹儿这篇小说是典型的欲扬先抑的写法:全篇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从正面“我”的视觉写丈夫“春田”的吝啬、小气、无情,又从医院病友萍姐夫妇、丈夫的母亲、女儿等多个视觉来刻画丈夫。每一个视觉都让读者误认为丈夫是一个无情无义、吝啬小气的男人。激起读者满腔怒火,可是作者结尾处笔锋一转揭开谜底:丈夫的种种作为其实与读者乃至于事件参与者看到的都不一样。丈夫的“吝啬”,不过是因为家庭贫穷原因造就的节俭,丈夫的“无情”只不过是想到“化疗”会让妻子头发掉光而心痛难耐…… 丈夫,其实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是一个伟大的丈夫! 这让小白想起金庸先生笔下的岳不群,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君子,是最好的师傅;是充满正义感的大侠,可是作者慢慢撕开他伪善的面具时,大家才看清他的真实面目——竹儿的小说和金庸先生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再好的作品也难免有点小瑕疵,下面小白就提一点个人的看法:首先,我们来看看作品的合理性,也许竹儿姐偏重于渲染春田的有情有义,便难免疏忽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例如丈夫常常来医院看妻子,自己的家人、医院的萍姐夫妇、自己的孩子却从来没有见过他。夫妇的话是:你丈夫怎么没来医院看你。孩子的话是:爸爸明天就会来了。父母的话是:他得了感冒,怕传染给你。综合起来看很是不合理,虽然作者解释:每次春田来的时候都是妻子睡去的时候来,但经不住推敲。 诚如竹儿姐在回复读者的话里说过:“曾说过,这篇小说的真实性。结尾,我仍喜欢花好月圆。我真的不愿意体会人情冷暖,我只想温暖人间长存。”人情冷暖,现实里总是让人感慨唏嘘。病中的人总是特别敏感,特别容易感伤,对很多事情都会看得比较透彻,也许某一刻的竹儿,也是如此!但是对人世间常怀有一颗悲悯之心,才是一个真正的作者该有的心态吧!人世已够让人唏嘘,我们又何故再添寒冷?但是作为文学作品来说,我想,也许,撕开伤口来让自己感觉到它的疼痛,或许会让更多的人铭记它,会有更强的感染力。 以上乃是小白拙见! 主持雅润:小白的评论也很详细中肯,辛苦小白了,谢谢你对评论的支持,对竹儿的支持。下一位有请湖北武戈老师为我们做进一步的解析。 湖北武戈: 日月盈亏在自心——赏析绝品小说《月缺月圆》有感 听说这一期要赏析系统绝品小说《月缺月圆》时,我特意搜索这篇题为《月缺月圆》的小说,结果搜出了两篇《月缺月圆》,而且,还都是系统短篇组两位编辑老师写的绝品,一篇是紫玉清凉写的,一篇是竹儿写的。最后在主持人雅润那里得到确认,清纯老师想要赏析评论的,是竹儿老师写的《月缺月圆》。 确认之后,我专门用了半天时间,认真的品读了竹儿的《月缺月圆》。小说讲述了农村妇女田秀兰罹患乳腺癌,在医院做手术,田秀兰的丈夫李春田,却在妻子进手术室之前,离开了医院,尽管女儿小慧向秀兰解释说,爸爸是因突患感冒,不得不离开医院,秀兰的心里,却结下了一个老大的疙瘩,总觉得丈夫李春田是因为她的乳腺癌手术而嫌弃了她,使她心里的那轮圆月缺了半边或一个角。当护士站告知田秀兰,因为没有钱而不能输液消炎的消息后,田秀兰便对丈夫李春田心生怨隙,同时产生了矛盾,这矛盾一直持续到秀兰出院前,仍然没能得到有效化解。 纵览《月缺月圆》这篇小说,至少给我三点有益的启示。说得对与不对,请主评老师、竹儿老师和在座的辅评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启示一:借月叙事,使心理描写更为具象 在小说创作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非常抽象的。因为,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需要借助表情和语言来反映的。而《月缺月圆》的主人公田秀兰,又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女人,这是她的柔弱性格所决定的。作者为了很好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且使之趋于合理性,只能选择借助某种物象来体现了。 作者根据田秀兰罹患乳腺癌这一特定事例,选择了用月亮的阴晴圆缺这一物象,来表达田秀兰的心理活动,从而使抽象的心理活动描写,变为具象的心理活动表达方式。 秀兰的丈夫李春田,在妻子正需要温暖抚慰的时候,猝然离开了医院,没能给大病中的妻子以必要的心理安抚,使得秀兰心中那轮美好的圆月,缺少了关键的一角。丈夫李春田曾经的美好形象,也在秀兰的心中打了很大折扣,曾经那么体贴入微的丈夫李春田,这会儿也成了秀兰心中的吝啬鬼。想到丈夫因为舍不得花钱,而致妻子的生死于不顾,秀兰对李春田由怨生恨,矛盾由此而生。 用矛盾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小说作家们惯用的手法。以《天龙八部》为例子,如何让乔峰从万人景仰的大侠,变成人人得而诛之的武林公敌?这就需要构建一个矛盾:乔峰是契丹后人,宋人与之势不两立!如何让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乔峰,对各大门派的人痛下杀手?同样需要构建矛盾:各大门派的人,害死了他的亲生父母,使乔峰与之不共戴天!在《月缺月圆》中,李春田本来是因为感冒,才离开医院的,田秀兰却主观地认为,李春田是因为不舍得花钱为她治病,才故意离开的。秀兰由此联想到,李春田与她恋爱期间的表现,证明李春田确实抠门得舍不得花钱,就在他们遭遇流氓围攻时,李春田仍然舍不得掏出钱来保二人平安。种种迹象表明,李春田是不想花钱给她秀兰治病的,这个矛盾一直纽结着秀兰,因病变得脆弱的心。 启示二:外界温暖,弥补了缺损的圆月 就在秀兰因月缺生恨,快要失去战胜病魔信心的时候,萍姐夫妇给她的温暖,弥补了秀兰心中缺损的圆月。 当萍姐得知护士站没有给秀兰输液,是因为没人为秀兰补交后续医疗费,护士站的电脑上开不出来消炎药,便安排丈夫,替秀兰补交了3000元医疗费,这才使护士站继续为秀兰输液消炎。萍姐的那份温暖,不仅帮助秀兰重新捡拾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也弥补了秀兰心中那轮业已残缺的圆月。 萍姐不是偶然出现的人物,她也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她是在医院接受化疗时,结识了同住一个病房的田秀兰。萍姐私下里跟丈夫商量,想要丈夫帮帮田秀兰,其表现形式也是很自然的。以至于当护士站告诉田秀兰:“你家属刚才把钱交上了。”秀兰还以为是李春田来补交了医药费,心中顿生一股暖意。当她得知3000元医药费,是萍姐丈夫替她交的时,不知道如何感激他们夫妻,只是无言地看着他们。小慧哭着,深深地给他们夫妻俩鞠躬:“谢谢叔叔阿姨,我和妈妈不会忘记你们。” 萍姐夫妇给予田秀兰的温暖,虽然弥补了秀兰心中缺损的圆月,却又因为李春田的出现,使刚刚弥补起来的圆月,再一次缺损了。当时,李春田问医生:“医生,我家兰子将来也会像……掉光头发,经受这样的痛苦吗?”春田声音颤抖着,手抓着床梆子说,他的手有青筋暴起。“医生,如果不化疗,会有什么结果?”春田嗫嚅着说。“李春田,你这个畜生,亏了我家兰子那么死心塌地的跟了你,你不给我家兰子拿钱治病也就算了,还要医生不给兰子化疗,你安的什么心?”秀兰的爸爸气愤地扑向李春田。 这时候,秀兰觉得月亮瘦得只剩下一弯月牙,很清淡地照在她身上,绝望得想要从14楼飞下去时,萍姐站在了她的身边,轻拍着她的肩膀:“兰子,其实像我们这样的病人,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活下去。我能理解春田,他是被我的光头吓住了,他是想你更美。他不会丢下你的,相信姐姐,记得爱是懂得与包容。”萍姐真的很温暖,那语调轻轻的,眼睛很清澈,看她时,让她能感觉到萍姐的洞察秋毫。她猛地靠在萍姐的右肩上,兀自痛哭起来。萍姐拍着她的肩,轻轻地拍着,继续说,“兰子,记得生活就是要坚强,记得月亮缺了还会圆,这本是自然常态。就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改变不了,那么,我们就积极面对,保持昂扬的热情。兰子,我明天就要出院了,再见面的机会可能不多了,假如再见,我希望你是快乐的。”在在萍姐的微笑劝慰下,秀兰心中的月亮又慢慢丰盈起来。 启示三:巧妙构思,残月自有圆满时 《月缺月圆》这篇小说,构思得非常巧妙,秀兰心中的月亮,因为李春田的离去和冷漠,变得残缺不全,甚至残缺得支离破碎,也因李春田后来的表现而圆满。 作品赏析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回过头来,把秀兰心中的月亮,因何而缺又因何而圆的过程捋一遍,从中找出那根串连起小说情节的隐形丝线,使故事在我们的心中完整起来。 首先,田秀兰从手术台上下来后,被医生护士用手术车推进病房,只看见头发花白的娘家父母和女儿小慧迎接她,她没有看见孩子的爸爸李春田。女护士看着父亲那胡子拉碴,憔悴的样子,好像也动了恻隐之心,语气和缓地问:“她爱人呢?怎么是你们老人和孩子照顾她。”秀兰的心一阵绞痛,李春田是丢下她了吗?她曾那么拼命地嫁给他,而他却在她进手术室时,自己走了。虽然她知道他爱钱如命,又比葛朗台还吝啬,可是,她是他的妻子啊!她的泪从眼角滑下。 其次,早在秀兰被确诊为乳腺癌时,春田就将秀兰送回了娘家,他跟岳母说,他怕照顾不好秀兰。他说那些话时,神情古怪又冷漠。后来,秀兰在父母的要求下,住进了肿瘤医院。住院那天,春田并不想陪秀兰来医院,只是他怕被村里人的口水淹没,才勉强陪着秀兰去了医院。当时,春田问过秀兰的主治医生:“医生,您能告诉我,兰子做手术、治疗要花多少钱?”医生说:“手术加化疗及各项检查,粗算可能要个十七、八万,如果有社保,会报销一部分,就算这样,你们个人还要支付八、九万到十万的样子。”秀兰看见春田的脸变了,他的脸惨白。 再其次,在秀兰手术后的第四天,医生正在查房时,春田来了,他脸色苍白,胡子拉碴,人明显消瘦了,眼窝塌陷。他是经受不住良心的煎熬吗?秀兰冷冷地想,也冷冷地看他。他的样子像是受过巨大的打击,又像是经受过内心长久的纠结。她看见春田耷拉着手,无措地站在病床前:“医生,我家兰子将来也会像……掉光头发,经受这样的痛苦吗?”春田声音颤抖着,手抓着床梆子说,他的手有青筋暴起。“医生,如果不化疗,会有什么结果?”春田又嗫嚅着说。秀兰的父亲恰在这时进来了,他听见了春田的话。“李春田,你这个畜生,亏了我家兰子那么死心塌地地跟了你,你不给我家兰子拿钱治病也就算了,还要医生不给兰子化疗,你安的什么心。”秀兰的父亲气愤地扑向春田。 结尾时,秀兰心想,自己花了那么多的医药费,按家里的状况,父母应该把家里的牲口都卖了才行,可是怎么还有羊叫,她推开了后院的门。羊圈、牛圈、猪圈里的牲畜完好,一只也没少,她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了。母亲抹着泪告诉她,住院的药费是春田交的。他那天看见萍姐的光头,还有化疗痛苦的样子,他不忍心。“他每天都去看你,是在你睡着的时候。他不敢在你醒着的时候去,他怕你不想见他,你对他的误会太深。”前几天下的那场大雨,由于风太大,把面粉厂院里的一棵老柳树劈开了,倒向面粉厂的墙,把砖墙砸了个缝,直漏雨。春田及时赶到了,爬上房顶,将雨布盖在漏雨的缝上,没曾想,雨太大迷了眼睛,他从房顶失足掉下来,虽然伤得不重,也得躺几天,所以,秀兰出院的时候,他才没去接……秀兰听完母亲的讲述后,急急地向门外跑去,当她推开房门时,发现春田正面朝里躺在炕上,轻声地跟母亲说:“妈,我不想吃,你自己吃吧!忙完了能去看看兰子吗?我想知道兰子怎么样了……”秀兰顿时流出了泪,她心中的那轮月亮,也圆圆地塞满心房。 正如秀兰心中月亮一样,这篇小说也有一些不够圆满的地方,我大致归纳了一下,有这么两点不足: 一、语言有些拖沓,不精炼,影响小说整体的流畅感和美感。因为时间关系,我挑两段做一下示范,让大家看看,例如: 1.我努力睁开眼睛,天花板上白晃晃的日光灯,像针一样狠狠地刺向我,我不得不费力地闭上眼睛。我在闭上眼睛的瞬间,大脑开始短路,竟然想不起身在何处。修改为:我努力睁开眼睛,天花板上白晃晃的日光灯,像针一样狠狠地刺向我,我费力地闭上眼,瞬间,大脑开始短路,竟然想不起身在何处。 2.我整理了一下自己惊飞了的魂,大脑慢慢开始活泛起来,我的意识也逐渐恢复,虽然我还是全身麻木,还是分不清白天还是夜晚,至少我的大脑有了反应。我想起来了,今天早上十点,我被一男一女两个穿绿色护士服的人推进了手术室。我要做手术。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左乳,记得我是一个乳腺癌患者。改为:我整理一下自己惊飞的魂儿,大脑渐渐开始活泛,意识也逐渐恢复。虽然现在全身麻木,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但大脑有了反应。想起,今天早上十点,一男一女两个穿绿色护士服的人,推我进了手术室,做手术。突然想到我的左乳,记起我是一个乳腺癌患者。 二、是有些用词不准。例如“地、的、得”的混用,就有很多处,再例如“我在朦胧中就撇见了爸爸和妈妈花白的头发,”这里的“撇见了”,应该是“瞥见了”才对。当然,这两点小小的瑕疵,似毫不会抹煞《月缺月圆》的绝品光辉,我之所以吹毛求疵,只是希望我们的作品再完美一些。以上的胡说八道,还请作者竹儿老师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多多包涵! |
|
|
雅润
|
2016-04-28 14:31:21
昨天的评论课,竹儿老师绝品小说写的好,主评和复评的解析也非常详细精彩,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学到了很多小说的写作知识。由衷的感谢作者竹儿和各位老师,给我们奉上的精神食粮。谢谢你们!祝大家文学之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璀璨。
|
|
|
![]() 清心如云
|
2016-04-28 14:40:36
讲得好,学习了!赏析课堂越来越有经验,逐步走向更加完善,看着令人欣慰与欢喜!祝福所有付出的老师们,吉祥如意!
|
|
|
![]() 晚茶清香
|
2016-04-28 14:58:00
评的比较精彩! |
|
|
![]() 湖北武戈
|
2016-04-28 17:16:45
雅润的总结非常到位中肯,是点睛之笔。愿我们的赏析评论课堂越办越红火!
|
|
|
![]() 竹儿
|
2016-04-28 17:36:09
谢谢主评老师芳心,谢谢山泉老师,小白,还有武哥,你们的评析,让我感动。如果不细读我的小说,不会写出如此精彩的评析。我感觉,评析写得比我的小说更吸引人。每一位老师在肯定小说的同时,又指出了瑕疵,很值得我学习,也让我茅塞顿开。这次评析,受益匪浅。感谢各位老师的厚爱,也让我今后的写作之路有了新起点。给各位老师奉茶
![]() ![]() ![]() ![]() ![]() ![]() |
|
|
![]() 竹儿
|
2016-04-28 17:39:16
雅润,狠狠抱,与你,说好的,不说谢谢,抱抱!
![]() |
|
|
![]() 古渡
|
2016-04-28 19:10:32
芳心讲的很好,赞一个。
|
|
|
![]() 海域听风
|
2016-04-28 20:54:25
赏析评论真的越来越精彩了,湖北武戈老师的复评令人叹为观止。
|
|
|
![]() 石佛
|
2016-04-28 22:11:00
原来芳心评的作者是河北老乡 问候作者和评者
去过于田,公路宽广,一望无际 |
|
|
![]() 赵淑敏
|
2016-04-29 07:34:59
芳心辛苦了,抱抱!
|
|
|
![]() 山泉
|
2016-04-29 08:26:48
赏析课堂,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平台,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就管理者辛苦了! |
|
|
![]() 晨爱
|
2016-04-29 09:32:55
欣赏学习,问好老师,顺颂春祺!
|
|
|
![]() 桐疏枝寒
|
2016-04-29 13:59:05
讲解详细,评论精彩,竹儿的文笔和故事都感人心怀。
|
|
|
![]() 高原的天空
|
2016-04-29 15:52:56
那晚追着读了,觉得赏析十分到位
|
|
|
![]() 清纯芳心
|
2016-04-30 16:44:06
感谢赏析课堂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以及各位同仁,对芳心的肯定!这篇小说竹儿老师写的非常好!向竹儿老师学习了。愿江山永远的如画、多娇,愿赏析课堂永远红红火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