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刘恋

刘恋 秀才

  • 151

    主题

  • 1408

    帖子

  • 2230

    积分

【春秋】借支(随笔)

2016-05-02 17:22:10
       
     到了开工资的日子,妻子不在家,我只好前往开工资的地点,排着队伍等待开工资。站在队伍里的时间很难熬,我很想借着这个机会找个人一边聊天一边打发排队的时间。恰好,我跟前有一位三十八九左右的年轻人,也在排队等待着开工资吧。“小伙子,你也开工资吧?”我搭讪着。小伙子听了我的话,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我来开低保工资。”“哎呦,这么年轻就开低保啊?”听了我的话,小伙子苦笑了一下说:“唉,上学时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学,现在后悔也晚了,身体又不好,只好申请点低保过日子吧。”“我看你应该找点活干,多挣点是点,日子过得宽裕些么。”

 小伙子有些难为情地说:“前些日子偷偷摸摸地和几个朋友外出打工去了,干些力气活儿,可是老板就是不给发工钱,只是给我们‘借支’,说是整个工程完工后才能给我们发工资呢。这不,借支的钱才二三百块钱,很快就用完了,街道监督委员会的人告诉我,不能出门打工,否则,这几百块钱的低保也不给开了呢。”

 听了小伙子的话,我陷入了沉思:奇怪,虽然小伙子家庭生活困难,享受着国家低保待遇,可是,也不应该反对低保户靠自己的能力出门去打工吧。应该支持他们靠自己的能力摆脱贫困的行为。倘若低保人员真的脱贫成功了,可以不再享受国家低保待遇,不也是为国家减轻一些财政负担吗。

 过了一会儿,我问小伙子:“那要是你们干活的那个工程完工,得多长时间呀?”“哎呀,那可没准呢,大工程多说得几年,小工程少说也得一两年,除了小老板给我们借支外,我们的全额工资一直就没给我们开过,前两天小老板也跑得没有影了,我们大半年的活就算白忙活了。”

 我同情地看了看小伙子,可能是长期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吧,三十几岁的年龄,看上去像五十几岁的“大叔”。灰暗的脸庞上,布满了细碎的“核桃纹儿”,除了一对大眼睛闪着一丝“倔强”的眼神外,身体其它器官仿佛都过早地“萎缩”了,原本应该是一米七几的大个子,现在却早已佝偻成了一米五六的“老汉”了。

 我悄悄地劝说他:“干脆在家歇着吧,靠低保维持现状呗?”“不行啊,媳妇早就离婚走了,我的儿子上学急需钱用,我还得偷偷出门去打工呢,让儿子好好学习,将来学点本事,成个家,我也就可以享福了。”

 轮到小伙子开“低保工资”了,或许是按季度开低保工资吧,我看着小伙子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迈着不太听话的双腿,匆匆离去的身影。我不禁联想到,曾经,我的老师在班会上总是不厌其烦地“唠叨”,什么将来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什么拥有一技之长,方可立足社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知识是财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时听了,总觉得“朦朦胧胧”,距离老师说的那个时代还是太遥远。现在看来,老师的“唠叨”是多么地正确!人生的步伐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现在这个年代,走进了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那位三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如果握有一技之长,就不会看小老板的脸色“借支”去打工了。如果他拥有专家、学者的知识,也就不会靠国家低保维持生活了。

 可惜,现实总归是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作为教师,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还要对学生们说些什么呢?

刘恋

刘恋 秀才

  • 151

    主题

  • 1408

    帖子

  • 2230

    积分

2016-05-02 22:09:58
      多谢青叶老师的到访并留评! 是啊,很早以前我的老师就对他的学生们讲过;“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财富。”当初还不是真正的理解呢,还受着“只要手上有老茧,就是上大学的资本”谬论的蛊惑呢,现在真的得到验证了。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