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葭
|
【流云】浅谈娱乐环境下的爱国情怀(随笔)2016-05-05 07:14:08
作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体现,爱国情怀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当下,在各类娱乐市场冲击的文化环境下,爱国成为一种笑话,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间,“爱国”成为了一种喜好上的落伍,逐渐被大众化的娱乐精神所代替。
这类与政治相关的现象本不该由普通人做出论断,但身边发生的形形色色事件却总是考验着大众的灵魂。
时代在发展,可人们对于爱国的认知和行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我不想等到最后连国歌都唱不出雄浑,连国旗都看不到鲜艳时,才想起曾经愚蠢的行为是怎样伤害了泱泱大国的赤子之心。
可以说,我是这个时代的异类。我并不屑于追求所谓的时尚与潮流。他们在看《欢乐颂》时,我在看新闻,他们在看《快乐大本营》时,我在看《国歌》,他们在追《跑男》时,我对着《恰同学少年》无法自拔。我并不能看出这些迎合大众口味而出版的媒体作品有什么价值观可言,反而在众多经典红色老剧中,我能找到心灵的慰藉。简单来说,对于电视节目的追求只是个人喜好问题,但长远看来,这却在逐步打击着国人的纯粹之心。
就拿高校中的各类活动来说,作为团支书,每每组织团日活动,不管活动策划得多精彩新颖,也无法和一场精彩的明星真人秀媲美,大家宁愿在教室里玩手机,也不肯每两周用一个四十五分钟接受大爱与正能量的传播。
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传媒的出现与发展确实促进了国民生活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媒体为赢取收视率大赚一笔而过多拍摄毫无意义的影片,当我沉浸在《恰同学少年》中挥斥方遒的热血青春里时,大多数人目不转睛地死守通篇套路的娱乐节目,媒体在这种时候便失去了它最有意义、最纯粹的作用。
从红领巾到书本上的抗战史,从轰轰烈烈的战时革命到和平年代的全面改革,我们所接受的教育都与爱国有关,都是“长在红旗下,青春热血报党恩”。作为新潮流下的青年一代,创新推陈必不可少,若盲目追求不是主流的潮流,而将发展之根本,民族之精神抛到脑后,则是国之未来,毁于朝旦。毕竟,“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
|
|
|
艺苑奇葩
|
2016-05-05 14:21:01
文章不错,只是上传时可能用手机,格式有点……以的发论坛文时,最好用电脑,再配上几张图片,更好!
|
|
|
|
西葭
|
2016-05-05 22:35:26
谢谢艺苑老师的建议,下次会注意的。
|
|
|
|
雨中花
|
2016-05-09 23:44:02
看得出,你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是的,多数人在工作学习之余,把时间大都用于娱乐消遣,看那些热播的电视剧,或者娱乐节目。人各有所爱吧,或许他们需要那样的放松和享受。很欣赏你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看法,请继续哦。
|
|
|
|
千里追梦
|
2016-05-11 11:34:35
正能量,拥有大智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