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痴爱上文字不虚此行
2016-05-21 17:27:07

过去一段时间里,文字多发于文学网站。网站发文有评精之说,为了得精,也就有了加字数之举,弄得自己把一篇短小精悍的文字,弄得有的段落,读后有多余之嫌。
虚荣心作崇时,我把我的拙文,分别贴给几个网站的导师级的老师们。让他们先过目指导,邓迪思老师,很少上QQ,但无论多晚,他都会把自己的评语,和此篇文字适合发纸媒还是发网站都会写在小窗。他对散文写作的演讲,可以说融合了世界名著中的精华来诠释。他的主张和散主欣雨文萃老师的观点一致:散文要融入人物故事,并且为了主题需要,允许小小虚构。
诗主断肠崖居士,我多读了他的散文作品,有一次我贴给他的拙文,他竟然给我整个修改了一次。
说实在的,我与这几位老师从未闲聊过。邓老师的西部作家论坛,没更新前,我还可以发表,更新后由于我不会使用电脑,无法再进入网站发文,但我偶尔一次进去后,他在我每篇的文字后,都有精到的评语,有褒有贬。其它的跟帖也是如此。要想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我们河北的网站西部作家这一帮文人,可以说评语犀利,一针见血。夸时有上天之感,贬时又有当面羞辱之痛。
散主和诗主都是江山文学系统编缉和授课老师。也是江山文友特别尊重老哥级的大哥大。人近黄昏,把自己有限的生命都用来投身于了文学事业。更何况,网站发文,稿费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很佩服他们两个的无私奉献精神。
昨天,在我的小窗,诗主贴进一篇对散主的一篇文字的争鸣文章。说实在的,我不喜欢这篇文字,作者纯属无事儿找事儿,从语法方面入手,去找茬儿,真有老学究的那一套老生常谈之感。里面有诗主与马甲“小们”的辩论,看得出诗主是很生气的。我便把自己曾经有过,给一位马甲,举报绿野两个精品王有炒袭的文字后跟帖。问诗主是否需要我跟帖?他说不需要,你只忙你的吧!
我松了一口气,然后我谈到自己的访谈多次上了江山论坛关注,而文集里的文字,却很难得精,让自己对网站发文失去兴趣,偶尔只参加征文。我说,都是虚荣心作崇,江山评精近来难度加大,绿野走了好多文友,有的转入有稿费的微信公众号发文,有的转入纸媒。我也转入乡村故事的写作,不去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红圈了。说完我贴给一篇发在江山的绿野征文,让老哥看一下我是否适合写这样的文字。他看后,高兴地说:很精致的小说,没给精品有点遗憾了。完全够精品!这篇文字是社长姐姐亲自编缉,好多文友在群中大赞我的文字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实我对写故事小说突然的感兴趣,也基于了我市草根剧作家贾国庆老师的鼓励。
说真的,过去我多参于了文学网站的发表和文学群中的活动。而且对诗词,现代诗也凑热闹。
说到现代诗,不得不谈到一个人,他是二月文学的代表人物陈启春,也是一位草根社长,更是一位二月人爱戴的文学沙龙的组织者。年届黄昏,背有点驼,头已聪明绝顶。为《二月文学》杂志,组稿编缉发表,寄书。二月文学论坛,用几个马甲轮番评帖,十几个文学群的周旋。最近又弄两个微信群,每天还要在群中插科打诨,师徒群中的指导,他那来的精力?这个酷似年轻人都难做到的事情,他却做得游刃有余。并且还组织文友出合集,推荐文友文字纸媒发表。这是一个传奇式人物。我的文字,曾经几次经他润笔,得精发表纸媒。也许是我贪心,也曾经多次,给他难堪。这些都是因了一句话,都是虚荣心作崇。应该感激的人物中,最感激的应该是他……
离开文学网站发文已有多日,偶尔有新作出炉,也懒得去网站发表。主要是修改空间中的日志,发表纸媒。自己从百度搜到的邮箱,也不管还能使用否,也不填地址啥的,一个点击发送出去,好多篇又原封不动地退回来。此时,我很想有准确无误的邮箱地址。几次去向常发纸媒的文友那里去讨要,大都是答非所问。我才知道文人相轻之说,从此,对邮箱投稿失去兴趣。
慢慢地,我明白了纸媒投稿的奥妙所在。每一个纸媒都有相应的QQ选稿群,即使你在群中,投过去不告诉主编一声,他根本无暇看你的电子邮件。加之,稿件多如牛毛,关系文还排着队,那容你硬挤之理?
电子刊物或微信平台发表,较之纸媒更容易些。无论哪一种,都没打击到我痴爱文字的兴趣。相反,业余时间,我把它当做了一种休闲方式,不断地整理修改,也一如既往地无目的发送稿件。有的发表了,有的泥牛入海。波澜不惊,淡然而行。
突然想到,一位书法家识羽老师。他是我前段时间,在重庆二月作家群中加到的微友。我的那篇《写给五十岁》是他在微信小窗中,遥控我修改了两个小时的文字。我很想拜他为师,他却以我已有师傅为由拒绝。因为我的师傅是他最好的朋友。
碰壁多了,便习以为常。但上纸媒的心没减半分。前几日,我把自己想进作协的事,在群中告诉了绝句小说的倡导者纪广洋老师。我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上过省刊。自己不是作协会员,上纸媒发表,作者简介写起来有一种没底气之困绕。纪老师马上说,把你那篇绝句小说,修改后发我,三个月之内争取上《山东文学》!说实话,在他倡导下的绝句小说团队中,他的理念是,让队员都有一次上省刊的机会。因为,在其它内刊专刊上绝句小说比较容易。因为这一新兴文体的诞生,就以诗韵的语言,小说的故事细节,三百字的介于诗歌小说之间的文体,读来,朗朗上口,又有意想不到的结尾的形式,有很深厚的发展推广前景。
在自己较为不长的为文中,有幸接触到了大哥大级的文学倡导者们,为他们心底无私和热情,唯有一句:痴爱上文字,不虚此行!
|
|
|
|
2016-05-21 20:39:31
真实的心理话,实在,颇有同感,赞一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