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潇湘竹雨

潇湘竹雨 举人

  • 48

    主题

  • 226

    帖子

  • 4404

    积分

【星月】 五月端午忆屈原 (散文)

2016-06-10 13:17:18

                        

            

    


    流星划破历史长空,高洁的弧度,只为映照楚国黎民苍生,满怀诗情与悲愤的英魂,徘徊汨罗河畔,仰天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壮志未酬身先死,报国无门的三闾大夫,含恨葬身汨罗江水。秦汉楚,三国战火已熄灭,两千年云水茫茫,仰望苍穹,寥廓宇宙,英灵划下一道千秋万代抹不去的印痕。

 

    历史风烟在光阴里渐渐淡去,然而一些传统民俗却留下恒久的印记。有关端午节的又来,追恨溯源,既有历史记载,也有对屈原的缅怀。端午节,可被后人广为传送与认可的,还是爱国诗人汨罗河畔悲情的血色浪漫。

 

    屈原生长于战国末期的楚国,他有着楚宗的贵族血统,却生活在平民之间。他学有上进,博闻识广,志向远大。曾一度受楚怀王重用,封为三闾大夫。他以爱国的浪漫主义情怀,写下不朽诗篇,开创了民族文化新时代。他忧国忧民,一生涂志报效国家,可英才遭妒,贱人排挤,几经颠沛流离,可他放逐天涯的脚步,没有停止他对国民的牵愁。他满怀惆怅,吟九歌、赋九章、问天问地,终是难述心中郁愤。国土沦丧,黎民涂炭,汨罗江浪涛翻涌,浮游尘埃之外的清风傲骨,葬身江水,至此,兰为佩,荷为裳安一身清骨。

 

    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入江中,以身殉国。从此一颗闪烁在远古天宇的明星,怀一腔报国无门的愤恨,划落江中。此后人们于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等形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英雄。龙舟竞渡是为了打捞屈原的遗体,将粽子鸡蛋抛入江中,喂饱鱼虾,不回去吃他的尸体。虽然只是传说,但足可说明,人们对爱国诗人的缅怀和尊崇。

 

    历史的车轮,碾过两千多年的岁月,历史风烟俱净,华夏盛世,英雄遗世的忠魂,永存于人们心间,他犹如一束束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点亮一个伟大民族前进的道路。今日,艾草噙香,粽香飘满华夏大地,高洁不死的魂魄,似缕缕清风拂遍山河大地,永存于民族历史史册。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