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西湖月牙

西湖月牙 秀才

  • 77

    主题

  • 625

    帖子

  • 1833

    积分

【梧桐】由《涉江》想到的(随笔)

2016-06-10 17:33:21

【梧桐】由《涉江》想到的(随笔)

端午放假,终于得以喘息两日,有时间上网读文,见到多篇写端午写屈原的,不禁想到了一件发生于二十多年前的小事,事由和屈原有关。

那时我在中师任教,教阅读和写作,其中一个文本的课后练习是要求全文背诵,学生苦不堪言,这个文本就是屈原的《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通篇都是这样诘屈聱牙的词句,且有好几百字。

为了学生正确而长久地记忆,我深入浅出地讲解意思:我从小就奇异的装服特别爱好,到如今年岁已老,兴趣却丝毫不减。腰挎长长的陆离宝剑,头戴高高的切云冠帽,佩戴着月亮般的明月珠和珍贵的美玉。这个混浊污秽的世界,没人能理解我的高洁,我要远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喧闹不回头……结果,全文背出的仍是寥寥。

中师上班的一个好处是,不用坐班,可在家备课,我顺便可以带孩子。那时我孩子才两周岁,口齿已显伶俐。为了给学生做个榜样,我在家诵读多遍《涉江》,很快就能全文背诵了。午睡醒来的两岁小儿,很惊讶地看着我摇头晃脑,口里念念有词的样子,他一步步走近我,张着小嘴呆看着我。

我笑着逗他:你会吗?

小儿用小鸟一样的声音回我:妈妈,真好听。

我不禁来了劲,追问:你背一句我听听好吗?

小儿立马发出一串我听不懂的话音,那抑扬顿挫的节奏腔调,颇得屈原楚辞的真传,引得我大笑起来,小儿跟着笑,接着又嘚啵罗嘚啵罗的一串,相对于天书而言,他的就是天音。

背出《涉江》,对于学业优秀的中师生而言,是迟早的事。我想说的是,对一个刚牙牙学语的两岁小儿来说,他还大字不识一个,都能本能地感觉到楚辞音流的好听,可见楚辞这种新诗体,极具音韵美感,虽然隔着两千多年时光,发音已有流变,但楚地的方音,依然动听。换一个角度想,我家小儿对汉语的音韵节奏(无论古今),天生敏锐的感受力,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在语感上极有天分。

汉语音韵学,人称“绝学”,很是艰涩,屈原时代的应属于上古音,更加难懂,什么轻唇重唇、换韵叠韵,什么整齐参差、回环遥韵,不懂理论不要紧,想要感受中国古典辞赋的音韵之美,最好自己去诵读,在细细的阅读中慢慢感悟。年岁渐老,已经不能背出《涉江》全篇了,但有关《涉江》的这件小事,我一直没有忘记。

2016-06-10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