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莫贪杯
|
【清韵】“糟糕透了”和“棒极了”(随笔)2016-08-09 11:45:10糟糕透了”和“棒极了” 我叫米歇尔•休克,父亲是报社的编辑,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就只有我一个孩子,我生活的很快乐。一九六六年,美国纽约,华盛顿小学中。那时我上小学五年级,教育是宽松的,孩子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任何合理的尝试与冒险都是得到鼓励与建议的。那是八月十二日,天气明朗,万里无云,感慨万千,提起笔来,兴致盎然的写了一首诗,以前我从未写过诗。我为什么要想写诗,因为那个漂亮的里德小姐告诉我们,希望我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有一天能得到那“执拗的固执的呆板的”父亲的认可。我把诗拿给我的好朋友看,他仔细的看过,说我写的很好,并且希望我一直写下去。孩子的一些主意或是一些爱好,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尝试,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休克也不例外,那一天他的情绪非常激动,还没有放学他的心早已飞回了家去。他希望早点回家并得到认可,也许他需要帮助。情绪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休克此时内心是火热的,兴奋的,明朗的。他回到家中之后,拿着他写的诗歌给母亲看,母亲看了之后说“棒极了,这是我见到的写的最好的诗歌”。父亲通常要忙到很晚才回家,我焦急的等待着父亲回来,希望能得到父亲的夸奖,那将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在父亲回来之前,休克一直饱含深情的朗诵着所写的诗歌。优美动人,颇有张力,又不失情感的深切留露。我是这样认为的,一副对美好生活愿景的向往,对快乐生活的期待的美丽的优秀的诗歌。父亲通常要很晚回来,母亲一直希望我能像往常一样早点休息,可我怎么睡得着呢,我需要父亲给出我一个答案,我希望得到夸奖。钟声在寂静的夜里蹦哒蹦哒的响着,不一会儿发出了咚咚咚的声响,那个笨拙的钟敲了九下,过了一会儿,父亲便回来了。我迎上门口,接过了父亲手里拿着的公文包,把诗歌递了过去,对父亲说“这是您的儿子所写的诗歌,您应该为他感到骄傲”。母亲这时候插话进来,“休谟(我的父亲),我希望你好好看看,这是我见到的写的最好的诗了,确实,写的棒极了”。父亲拿着我写的诗歌回到他的书桌旁,然后做了下来,点开了灯,他表情呆滞,面无血色,看了一会儿,他说到“这首诗简直糟糕透了,这是我见到的写的最差劲的诗歌”。我希望故事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一些需要思考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相反的看法对休克的成长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比教育模式的差异,溺爱是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无原则的都爱,而理性之爱是选择性去爱。最后能成就一个人的绝对是大爱。(我就是休克,休克就是我,不知道这样的叙述是否能为人所接受,但我还是有点凌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