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编辑部
|
散文创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016-09-04 20:01:14
个人简历: 李长新淡雅晓荷社团常务社长,1963年7月出生。河南卢氏县人。河南省作协会员作品以想土散文见长。
散文创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淡雅晓荷社团李长新(主讲)
我虽然在文坛耕耘二十余载,但毕竟专业是新闻写作,对文学始终是爱好。这几年在江山文学网晓荷文学社团同仁的帮助和鼓励下,激发了我创作热情,陆续写了一些散文、小说,但水平有限。今天社长安排我上讲座,诚惶诚恐,在网上搜集、参考一些大家现成的精彩论述,加上自家的创作感受,班门弄斧,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我的散文世界 我从小生活在豫西农村,有十年农村生活,多年的官场历练以及生活。为我散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家乡的人文积淀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为我散文创作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每一片地域,每一个具体所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动的一面,为散文写作提供了不重复的天然优势。因此在我的散文世界里有豫西风俗、河洛两岸、乡土情节、民间传说。也就是说,我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写作领地:人性关怀和生活叙述,地理背景和青春成长,历史人文描写和精神仰望,乡土情韵和人生况味,生活哲理和人文解读、大地行旅与情感幽思等等。 (一)、乡土情节 乡土永远是我散文创作的主题。那些有生命的事物,生命更加鲜活;那些无生命的事物,也被赋予了生命的特质。故乡每一个轮廓,每一个细部,每一抹颜色,每一缕筋脉,在我眼里都纤毫毕现。触景生情,借物言志。我写了乡间系列散文,在客观的描摹中展开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写乡间的风土人情等等。写了《民国往事》由往昔一些片断组成,也写了《过年杂忆》,展现农村过年热闹场景等等,揭示了司空见惯却被常常忽略的生活的秘密——劳动、大地和生活。 (二)、历史记忆 记录生活过往,讲述历史人物,倾听遥远的回声,是我散文的又一主题。从历史影像的翻拍和审视中,烛照社会现实,传递历史价值和民族精神。往往是一个点、一个面,是一个镜头、一个细节。而恰恰是这些细枝末节,显出历史的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散文的历史记忆,来得直接、真实,也来得深刻。或浓墨重彩为民族的文化魅力喝彩自豪,或痛心疾首为民族的文化失忆大声疾呼,或追根溯源为民族精神正本清源,或是民间风物,让我们触摸到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凸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家园和精神力量。 (三)、人性亲情 人都会被亲情触动,因为亲情而温暖。这不仅指有着血脉关系的亲情,还有故乡情、师生情、战友情、朋友情和爱情。我也是顺着亲情上路的。我写过《祖母的回忆》,书写了祖母的恩典,对祖母的追忆呼唤。这种人性的温暖和光辉,不仅仅是亲情的叙事和呢喃,更有悲悯的情怀和大爱。站在坚实的大地上和芸芸众生里,触摸那些往往被忽略和轻贱的生命的小人物,感受他们生活的艰辛、身心的煎熬和精神的困境,感受他们卑微中的伟大和屈辱中的尊严,传递对他们真切的同情、关爱和敬意。表现出了被蔑视的屈辱和以各自的方式在屈辱中抗争的尊严。让读者看到了他们卑微中的通达与庄严,也对他们的衣食无着表达了担忧和牵挂。 (三)、山水风光 我的散文资源,还在山川、河流、土地、天空等自然界,也在我心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和生长环境,都离不开自然的滋养。你从小喝了哪儿的水,吃了哪儿的粮,呼吸了哪个地方的空气,你的记几血液里就长期流淌着那个地方的因子,就一辈子与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有着割舍不开的情愫。我拿起笔来自然会写到故乡的山山水水,从近水到远山,从岸边到田野,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就像舒缓的行板,优雅的叙述、从容的表达、洞察生活的智慧、把握事物的敏锐、体味生命的哲思,力求使作品充满儒雅的风度和情怀。如《冠云山的风》、《老子隐居地老君山》乡土的风水,接通了文学的地脉,乡土与文学,气韵相通,气息相连。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唇齿相依,让人难忘。在对自然生命意识的倾诉和自然精神境界的禅悟中,听到的都是自然的声音,看到的是自然的颜色,感悟到的是自然的生命,对自然的深度关切、对自然烛照人类的体察、对祖先与自然血脉相连的永恒情意。 二、我的几点体会 1、散文易学而难工。初学写作者千万别把散文看成最容易写。小说可以靠故事引人,靠情节逗人,靠人物抓人,散文则是情的凝聚,诗的蕴涵,哲理的思考,人生真谛的探究和独具个性的语言,靠这些去感染人,陶冶人,启悟人。这就显示了散文的难度。 看到易,不至于望而生畏,看到难,才能慎重对待,刻苦学习,奋力追求艺术的至境。现在,散文作者之多,数量之丰,从未如此风光。但真正的好散文,精粹之作,厚重之作,隽永之作,实在太少。大多是通俗散文,快餐散文,一次性消费,读罢被扔掉。造成这种原因,我认为跟强调散文是随便的有关。使散文成了大路货,伪劣产品日多,庸俗文字泛滥,内容浅薄,语言啰嗦,平淡无奇,寡淡无味,败坏了散文。散文固然散,但应强调文,文是文釆,文学性,文化品格。散是形,文是质,是蕴涵。决定散文成败不是散,而是文。文釆,是鲜活思想和精美语言的闪光。文学性就是艺术性,艺术的感染力,启发力和使人愉悦的功能。散文的文化品格,取决于作者的文化人格,文化良知,文化素养。高品格的作者,才可写出高品格的散文。提高文化品格,散文才可能意蕴丰赡,意境深邃,意味悠长。这样的散文才可能滋养精神,浸润心田,抚慰灵魂,提升人格。现在有人提倡大散文,我看不只是块头大,更是指思想博大,人格高大。所以,写出文釆斐然,艺术含量饱满,文化意蕴浓烈的散文很难,却是我们奋斗的标杆。 2、写最熟悉的。我曾在大城市工作过,但对写城市生活总是力不从心。我的根在农村,所以我熟悉农村的一草一木,写农村生活就顺手。写作要有一个相应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3、要博览群书。肚子空了,没啥写了,怎么办? 我采用两个办法。一是放下笔,专心读书,读自己爱读的书。通过读书,开扩思想,调理情绪,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艺术感悟力。往往读着读着,不期而想起某个题材可写,而且很快有了构思。这叫借别人的思想艺术激发自己的灵感。二是到丰富多彩,斑斓多姿的生活中去,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去了解新新奇奇的事,发现新题材,唤起记忆,让现实生活激发灵感。博览群书,不只读文学书,也要读一些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的,史学的,美学的,自然科学的,读书越杂越好,涉猎面越广越好。 4、要有真情实感。清人袁枚有句话叫“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 。为文必真。小说常常是写别人的亊,散文必须是自己的事,即使写别人也是写自己。小说往往是身外事,散文大都是心中事。小说靠虚构,散文须写真。小说可以编,编故事,编人物。散文不能编,一编就走样儿,一编就露馅儿。小说越编越典型,散文愈编愈虚假。小说可以荒唐,荒诞,荒谬,散文是心灵的袒露,必须真实,真切,真诚。小说靠编出的曲折故事,靠塑造的鲜活人物抓住读者,散文靠真挚的情感,独到的体悟,艺术的剪裁,精美的语言打动读者。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写得情真辞切,哀伤不已,滿篇皆血泪,哭诉而成,千年之后令人读了不禁潸然泪下。就是真情动人。 5、散文要有味道有灵气有思想。既然散文靠真情打动读者,就要有味,也就是品后有余味。生活本身是各种滋味掺和着的,散文就让人品出各种滋味。读名家散文很容易品出不同味道。鲁迅的辛辣味,周作人的苦淡味,梁实秋的清醇味,丰子恺的温馨味,充盈在字里行间,回味无穷。有灵气,比如写游记,最忌有见必录,成为导游员。作家去游山水,不只是身游,更是心游神游,心神与山水的性灵相交相谐,从中体悟领会。写山写水,其实是写自己,山水中有自己,山水才是活的。硬写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山水便呈死相。朱自清有句话说得好,游记里满是梦。游记里有了梦就有了人的情与思,有了人的独到发现,也就有了吸引力和可读性。朱自清和俞平伯曾同泳秦淮河,所见所闻相同,但各自的梦不同,写出了同题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文章的深度源于思想的深度,思想的深度关乎学养,阅历及对事物的体察解悟能力。一篇文章总要表达一个思想,思想深邃的文章,思辨力大,才能使人震撼。 6、语言要生动鲜明。文学第一要素是语言。题材再好,构思再巧,如果语言差就失败。袁枚主张“一切诗文,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字立纸上,就是语言具有张力表现力,鲜明准确生动。一句当中,有一个字安排得准确而新鲜,可使整句生辉,可使全篇增色。 7、要保持一颗童心。童心是自然流露。童心是爱心,爱己爱人,爱天地万物,付出爱也接受爱。童年是短暂的,童心应是长久的。可惜的是由于岁月的冲刷,世俗的熏染,一些成年人童心丧失,戓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沦为蝇营狗苟之徒,或未老先衰,心如枯井,对世界失去兴趣,对人生不再追求。童心是可贵的。明代李贽指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搞文学需要童心。情是一切文学的根,更是散文的根。情从何来?从童心来。有了童心,对世间的一切,大至宇宙人寰,小至花鸟虫鱼,莫不满怀拳拳真情。心中有情,笔下才有情。文章有情,读者才会动情。捧出童心才能换取真情。童心丰盈,情感才能丰沛,愿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不被污染。
三、当前散文创作的问题
一是缺少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为数不少的作家在文人心态和意趣的挥洒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对社会下层普通劳动者历史命运和现实生存的关注与描写,并因此而导致了在新的社会矛盾面前的回避与缺席。纵观中国散文史,西方式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许相对稀薄,但发源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对社会下层广大劳动人民的关注、同情乃至赞美,却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历史走到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学,特别是文学中极具个体精神与情感色彩的散文,还要不要坚持和强调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与表现?回答是肯定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正面临着种种困惑与艰难,他们需要各方面的关怀,其中自然包括散文家道义的支持与心灵的抚慰。 四、第一个追求:散文的个性化 一是选材的个性化。一个作家写的不同题材的作品,便发现,水平悬殊很大。同一个人,同一副大脑,同一支笔,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不尽相同,还是选材的问题。比如散文家周涛,他写军旅、写边塞、写新疆、写西北的作品,真是大气如虹,充满力度和质感,很影响读者的情绪。但他后来又写了一些反映社会、家庭、泛都市题材的小品随笔,说实话,动人的光芒没有了。独特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有两类题材写得人最多,一是游记,很多都是个人日记行程加历史资料编织而成,并没有写出个性特色,这些山水胜地从古到今,大家都去游,都在写,很难写出新意来。二是亲情文章,人人都有家庭,都有亲人,但人之常情往往是大同小异的,个人以为有价值,可读者并不喜欢看题材重复的东西。中外文学史上有成就的散文家,都在自己专注的题材领域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像美国的梭罗,俄罗斯的普里什文,他们的大自然写作至今仍是散文圣典;法国蒙田的智性哲理散文,也在全球拥有众多的读者;中国当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马丽华的西藏散文等等,都以自己的个性卓立于世。 二是观察的个性化。观察世界的个性要去寻找发现、要去培养形成、它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结果。 三是表达的个性化。每个成熟的作家,在写作上各有自己一套表达方式。我读成熟的作家的作品,不用看作者名字,就能分辩出是谁写的,判断标准就是因为他们的表达个性不一样。表达个性体现在结构安排上,句式特点上,词语运用上。比如叙述角度,有的人喜欢用第一人称,有的人善长用第三人称,还有人用第二人称。中国散文,还是要有中国特点,应该体现出汉语的精致优美来。在这一点上,沈从文的形象,孙犁的简洁、汪曾祺的优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表达个性是身份证,是自己的标签,是你独特的信息流露,是一个作家成熟的象征。 四是个性的强化与变化。自己的个性一旦确立,就要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补充它,完善它,强化它。过去,散文创作中有杨朔模式,秦牧模式,看多了便让人生厌。余秋雨在中华古老大地上和中国文化幺长河中,作了一番并不轻松的旅行,写了一大批文化散文,探索描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品格,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文化味。他成功了,文章几呈洛阳纸贵之势。余秋雨对当代散文的贡献在亍他创造了文化散文这一文体。他创造了一种文体,也制作了一种模式,自己被这种模式束缚住了。所幸他知趣地打住,宣布不再往下写了,可惜收笔晚了些。艺术之路只有台阶,没有顶点,作家是虔诚的攀登者,不断地在修改完善着自己的形象,直至停止思考和表达。
第二个追求:散文的现代性
一是题材的现代性。生活的画面非常开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社会场景也在不断更新。现在的散文创作容易闲庭信步,自我陶醉,缺乏对当前火热生活的关注,缺乏对工业文明的激情。读美国作家怀特的散文《别了,我的至爱》,他把一辆福特汽车写得那么灵动,亲切,可感可爱。怀特的一系列散文观察细致,感觉鲜活,语言风趣,读起来如眼前。读法国作家罗兰·巴尔特的散文《埃菲尔铁塔》,他把一个工业建筑产品写得那么饱满,丰富,深入,物性与理性融为一体,达到了建筑美学、风景美学,散文美学的高度。现代性既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还体现在各个层面的开掘上。 二是视角的现代性。德国作家瓦尔特·本雅明说:“写作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宛如作曲时的音乐阶段;宛如筑瓦造屋的构建阶段以及宛如织布时的编织阶段。”本雅明是个哲学家评论家,但他写了两本颇有影响的散文《驼背小人》与《单行道》。前者透过童年的视角,描写了柏林这个大都市的种种生活景象,像万花筒般将一个城市立体地凸现在读者面前;后者的意象解析更加奇特,他摆脱了传统的概念思惟,完全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眼光。有的作家在动笔前,先要找到这个素材的音乐感,确实它的基调和旋律。有的作家写散文,总是充满横切的画面感。日本的大画家东山魁夷散文也写得很棒,作品中带着强烈的色彩感和细节刻划。有时候一个独特视角,可以激活一个普通的素材,写出成功作品。比如说写动物,怀特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一头猪的死》,他把自己喂得那头猪描写的跟家里人一样,充满关爱和忧伤,是一种紧贴人心的散文。视角取决于思惟。现在的散文创作,传统思惟和概念思惟仍然很严重,异想天开不够。做人要规矩,作文则要放荡、出格、另类。人常说:看问题不能用老眼光。要打破思惟的定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我的追求。 三是结构的现代性。在建筑业中,结构和造型有时候起关键作用。小说创作讲究结构,好像散文只适合短小的篇幅,单一的叙事、抒情、论说,其实散文也有结构问题。周涛的《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哈拉沙尓随笔》大气磅礴,汪洋恣肆,章法大开犬大阖。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一部中篇散文作品,题目叫《看不见的城市》,其中有叙述,有描写,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轮流出现,表现出了一个锥体的各个层面,堪称结构佳作。其实,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手法上表现上最先锋最新潮的首先是美术、然后是音乐、建筑等,文学则最滞后。而文学中呢,又是散文最滞后。艺术的基因是相通的,多欣赏一些其它门类的新作,对提高散文结构的现代性会很有启发和帮助。 四是语言的现代性。现在读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兑有一股陈旧感,究其原因,就在于语言系统的老化。“五四”开辟了白话文的源头,但也在不断进化中,从民国语言,到解放后的革命语言、文革语言、改革开放语言、网络语言,新的词语和造句方式像新鲜的血液,注入了古老的语言肌体。要反映新时代的生活,就得运用现代语言。
|
|
|
石寸雨
|
2016-09-05 07:57:05
精辟、实在、易懂,读后受益匪浅。 |
|
|
寂寞小路
|
2016-09-05 09:46:32
学习了老师的讲稿,收益匪浅!请老师多多指教! |
|
|
何叶
|
2016-09-05 10:53:30
感谢老师,老师辛苦!给老师敬茶 |
|
|
秋水翁
|
2016-09-05 15:59:30
老师讲得很有道理。我很受益。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