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何处
|
【星月】南迁,难迁(随笔)2016-11-04 07:05:32
目送着深秋远去的身影,飘零的落叶,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地走进了北方的十一月。此时,在北方,正是初冬,飘雪星星,冷风瑟瑟。街道上,你早已看不见穿着汗衫儿、摇着蒲扇、光着头的东北爷们,那些平常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早已褪下了轻薄的秋装,换上了高筒靴、羊毛绒大衣等厚重的衣服。即便这样,走在路上的人们,有的还时不时的把手放在嘴边儿哈着气儿,让被冻得发麻的手指有些暖意。田野里,已不再是一碧倾城,秀色可餐,就连秋日里那些戴着勋章的稻子、大豆、玉米也已低调的回归仓里,裸露的黑土地上,渠水默默,枯草潇潇,一片片辽远空旷的荒原让你很难想象到它曾经的繁华。 这样的景象,对我们北方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倒是我的很多南方的朋友在看到我发的视频后,惊诧连连,说只知道北方的冬天,天气很冷,却想不到会这么冷,还劝我赶紧举家南迁,去过那种四季如春的日子。听到朋友在屏的那端极力盛邀的话语,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南迁”曾是我和老公、女儿三个人一直热议的话题。那时,女儿还在读小学,由于我和老公双双下岗,一时间又找不到新的工作,没有了固定的收入,经济上相当拮据。为了节省开资,刚下岗的那年冬天,我没有像往年那样,买最好的原煤过冬,而是图便宜买了一车煤泥。可谁知,煤泥不仅耗损大、散热量小,而且特别难烧,填进锅炉里的煤泥常常不起火,放进去多少,掏出来多少,每天引火烧锅炉,都弄得冒烟咕咚的,就像《西游记》里妖怪要来时,弄出的浓烟迷雾,得开门放一两个小时,才能把烟放净,使本来就冷的屋子弄得跟冰窖似的。屋漏偏逢连夜雨,那年冬天特别冷,晚上零下二十八九度,屋里又干烧不热,才零上十一二度,女儿每天晚上只能躲在被窝里学习。为这事儿,一向唯我命是从的老公没少埋怨我,也没少埋怨自己,恨自己没有能力挣到更多的钱,害得我和孩子跟他遭罪。一到这时,乖巧的女儿就会说,等我长大就好了,等我长大了,我要考南方的大学,毕业留在南方,把爸妈都接去,我们就不用在这里遭罪了。每次听完女儿的这些话,我们一家三口人都会暂时忘却寒冷,一起在被窝里编织着将来去南方的梦…… 就这样,伴着“南迁梦”,我们一家三口人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晃儿,十多年过去了,在“南迁梦”的影响下,我和老公也都有了各自的事业,经济上已经好转多了,居住环境也由原来60多平方的平房换成了200多平方的楼房,就是再冷的天儿,屋里的温度也达到了零上二十五六度。女儿长大了,考上了山东某沿海城市的一所大学。虽然,那里不算南方城市,但沿海城市的气候比东北暖和多了,女儿每次打电话回来,都要问:“妈,你和爸爸什么时候来啊?你别待在东北了,让爸爸也回来吧,这里很暖和,快来吧……”
在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女儿总是用她那急切的声音,把“南迁”一次又一次地搬上我们一家三口人的交流空间。只不过,我们不再是像当年那样,在被窝里共同织梦,而是跨越空间,各编各的梦。我知道女儿的心情,也没忘记当年被窝里一起做过的“南迁梦”。只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一到冬天就遭罪,所以特别想去南方,甚至恨不得当时就能去南方,只是那时候,没有条件去。现如今,有条件了,反倒不愿离开这里了,每次女儿打电话回来,让我去她那里时,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敷衍她,气得女儿常常跟老公抱怨,说我说话不算数。
女儿哪里知道,我为啥不想离开东北?其实,是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无论居住,还是出行,都不遭罪了,没有必要在奔五的年龄了,还要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城市讨生活。 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曾有过让我难以割舍的、我们一家三口人最艰难时在一起的记忆。这记忆,虽然有些寒冷,但其中那些温馨的片段曾支撑着我们一家人度过了十多年漫长的冬夜。
|
|
|
|
欣书
|
2016-11-04 12:43:0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希望不一定成为现实,却是一种美好的念想。
|
|
|
|
雪舞流年
|
2016-11-05 06:29:14
感谢安妮姐支持论坛!
|
|
|
|
云朵飘飘
|
2016-11-05 14:46:54
是啊,故土难离,无论南方多温暖,也舍不得离开家乡远行。
|
|
|
|
梦归何处
|
2016-11-06 11:38:19
感谢欣书的鼓励!感谢雪舞流年的关注!感谢云朵飘飘的理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