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无语
|
【专栏】每周一评:第三十二期2016-11-11 22:23:00灵魂与现实的交错和游走主持花开无语:大家晚上好!踏着冬的韵致,伴着柔美的雪花,每周一评又与我们见面了。今天是我第一次主持,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但在忐忑之余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赏析课堂人才济济,能近距离领略各位老师的风采,是我的荣幸。今天有幸邀请到武戈老师作为主评来评析江山绝品散文《尘烟深处的回声》http://www.vsread.com/article-677168.html
我介绍一下主评老师:武戈,真名余秀武,网名湖北武戈,男,汉族,1963年11月生于湖北省郧西县店子镇天宝山村。只读过三年半小学的武戈,1988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部退役后,一直从事林业工作。现为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散文编辑,累计发表正能量的网络文学作品200余篇(首),约50余万字,其中精品86篇,约30万字。在2015年江山文学网举办的微型小说pk赛中荣获季军奖,有中篇小说作品收录入《湖北网络文学选》中篇小说卷,长篇小说《天灯》在江山文学获得最强推荐。
下面介绍作者春里醉客老师:原名唐亚杰,沈阳人,年逾不惑,省直某机关供职。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2000年开始发表作品,近年先后获得全国情感散文大赛二等奖;中国互联网20年征文优秀奖;第三、四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一、二等奖,荣获“全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荣获“全国文学艺术精英人物”称号。文字散见于《沈阳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晚报》、《大众文学》、《青海湖》等报刊杂志,2010年出版散文随笔集《心灵的旅行》,不日将出版散文集《心灵的约会》。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武戈老师做精彩评析。 【主评】湖北武戈: 历史厚重的游记散文--赏读绝品散文《尘烟深处的回声》《尘烟深处的回声》是我编辑并推荐的绝品散文,自然是有点偏爱有加的感觉在里面。偏爱一篇文章就如偏爱一个人一样,总有一些触动人心的原因,我对《尘烟深处的回声》的偏爱,完全是因为这篇文章有着历史的厚重,对我思想上的启迪很大。至少有三大有益的启示: 一、精巧的构思,使文章有了外形之美 贾平凹在《美文》创刊五年之后的1997年,曾经郑重地重申:“我们办这样一份刊物,目的就是以我们的力量来反对那种甜腻的,花花草草的,小肚鸡肠的一类文风,倡导散文的大气,清正,鼓呼把散文的路子拓开,使越分越细沉沦为小家子气的散文广大门路,所以我们喊出了‘大散文’的话。‘大散文’的观念说出后,引起了散文界长时期的争论,我们不敢说我们的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就都是所谓大散文,但是我们可以说,五年过去,检阅我们的刊物,我们倡导的精神足以看出。而且,这种观念,得到了广大散文作家、读者的认可和欢迎,国内相当多的散文杂志和综合性文学杂志,也相继开设了大散文栏目,与我们遥相呼应”。 《尘烟深处的回声》在整体构思上,就有一种大散文的气概。文章从《黄河口断想》这一章开始,就显示出不凡的气势,注入了历史的元素,使文章有了历史的厚重,“一条河,浸霪着远古的猜想:西度侯人一定是顺河而来,他们在河岸边点燃第一堆篝火,温暖了寒冷,也照亮河的远方。继续扯动黎明的罩纱,在他们身后繁衍了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他们不断地发现河之所向,物之所衷,探索活着的规律,在河的弯曲处积蓄力量。把石头拿在手里是不是打磨一下更好?火里烧过的泥土,为什么可以勾勒奇怪的记号?采集食物远没有自己种植来得保靠,母系父系的角色互换,影响了族群的强弱和力量对比。河流在仰韶、龙山和二里头,把文化切割出早中晚期,然后叩向大汶口的潜邸”。 大框架构建完成后,作者便进入了精雕细琢的阶段,使文章的外形更趋完美。从而有了漱玉清音、大明湖雨荷、陌生人的微笑、幸遇石老、登上玉皇顶等唯美的章节,而每一个章节,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与全篇文章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 二、厚重的历史,使文章有了丰富的人文底蕴 散文不外乎描述风景,阐述所见所闻,表明作者的思想和志向这几个既定的套路,有的单纯写景,有的单纯写人,有的在写景写人的同时,免不了阐述了一下自己的思想感触和远大志向。 《尘烟深处的回声》应当属于后一种散文写法。作者一路走来,历经了夜奔火车站的过程,他一路攥紧妻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顶风前行,费劲地挤进火车站台。仿佛三十多年前,八岁的他独自爬上北行的列车,从此开始与漂泊结伴。夹在拥挤的人缝,仰头向上的茫然,品味孤独袭来,切盼长大别再遥远;仿佛二十多年前,十八岁的他独自踏上东去的列车,把美好种进心里,畅想人潮人海间,即使坎坷奔波,唯愿成熟快快来临;仿佛十几年前,二十八岁的他和她演绎磁卡双城记,把生命生活的路,一遍又一遍丈量,直到守望折磨出老茧,然后把时间辗成了碎片……之后,作者调动起所有感官,观赏了气势磅礴的黄河口,感受了漱玉清音,又于大明湖畔,联想到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在大明湖邂逅夏雨荷,一见钟情坠入爱河,然后便一去不返地遗下一段爱恨交加的孽债,才成全了紫薇千里寻父的跌宕传奇…… 在济南宾馆、在公交车上、在小餐馆里,三个简单的微笑,不仅丰富了初冬的质感,也使作者感受到济南的友好。那个二十多岁,瘦瘦的身形,白细的面皮,戴着无框近视镜的宾馆服务生,热情地向作者介绍了去趵突泉应当乘坐的公交线路,微笑的脸上,闪着一对真诚而友善的眼睛。那个戴黑墨镜、黑脸膛,着藏青色警服,装备齐整,威风凛凛的彪形大汉,在作者妻子怀疑坐过了站点时,用浓重的山东口音,微笑着向他们介绍:“再有4站就到了,趵突泉北下车直接是公园门口”。说话的时候,他黑红的脸上嘴角微翘,甚至还挤出两个浅浅的酒涡。那个胖胖的圆脸,流行的发式,甜甜的笑把眼睛挤成一条缝的女孩,劝作者不要点太多的菜:“这儿的菜量蛮大,恐怕你们吃不下四个菜,少点俩足够,免得浪费”。 在大明湖,作者感到乾隆皇帝、曾巩、辛弃疾、李清照、元好问、铁铉和刘锷等才子佳人们热热闹闹地来,又悄无声息地去,湖里的水依旧,岸上的风景依旧,大明湖的风度似在热闹之中更在热闹之外,所有轰轰烈烈的故事,都以安静作了结局。 三、精炼的语言,使文章的意境生动传神 通读《尘烟深处的回声》全文,首先能够感受到,此文的叙述语言十分精炼,几乎没有赘语或废话,这一精炼的语言风格,使文章的意境生动而又传神。 我们可以简单地回顾一下,在《黄河口断想》这一章节中,作者分四个段落阐述了“一条河”的厚重。例如,“一条河,倒映着光阴的过客:三皇五帝翩然而过,谈笑之间,神化了膜拜的图腾。春秋霸主战国枭雄挥刀舞戟,圈出来的地盘,超不出思想的疆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指点江山,痴念一统万年的意向。当然更不能缺失草原狂人的东征西讨,朱氏子孙的得失荣辱,大清王朝的金戈铁马,一个个都曾沿着这条河真实地进出,又都随了这条河而如烟飘散。一场血与火的接力,延绵成光阴的记忆,谁可以评出彩,谁又能算暗淡?后人踩着前人的影子,把光阴写成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是对三皇五帝,还是对春秋霸主、战国枭雄、秦皇汉武唐宗、草原狂人、朱氏子孙的描述,语言是非常精炼的。 在《登上玉皇顶》一章,作者以精炼的语言、磅礴的气势,向我们描述了作者自己对玉皇顶的感触,“玉皇殿至高无上地肃穆安坐,有神的貌相,更具主宰者的威仪。殿前,几块不算出众的顽石懒散地堂皇,‘极顶石’三字已亮明身份,无疑这就是历朝历代的燔柴祭坛。石头的懒散只是表象,堂皇才是真正的内涵。可以想见,自秦始皇封禅以来,它们目睹过12位帝王的受命于天,见证了所有王朝的更迭变换。拥有如此的阅历,岂能不堂而皇之?即使真的不出众,也因为它们生于泰山,栖于玉皇顶,天意的偶然,也注定出众的必然”。 任何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缺憾,正如断臂维纳斯一样,体现的是一种残缺的美。这篇绝品散文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一点小小的不足。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上看来,我认为文章的第三章节《漱玉清音》,似乎与文章的整体有些脱节,只能算作一席单纯的感慨之言,既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没有发挥串珠的功能。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此文作为绝品的光辉。也许是我的看法有些偏颇,或许没能读透作者创作此文的初衷。在这一点上,请作者理解,也请各位复评老师和文学同仁各抒己见。 主持花开无语:武戈老师的精彩评析让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新、更广的认识,谢谢武戈老师,辛苦了。下面请春里醉客老师谈谈创作感言,有请。
【作者】春里醉客: 触摸“真实”的快感 首先感谢江山文学网对拙文的垂青和看重。尤其感谢武戈、花开无语、雅润等老师及文友们的抬爱和帮助。 坦白地说,此文是我自学习写作以来堆砌文字最艰难的一次。艰难到什么程度?基本是想想即如老虎吃天,不知何处下口;扛笔却如执鼎,发不出气,使不上力。只得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历时三个多月才终算有点眉目。究其原因,一方面写作的功力不足,在文字面前只能算一个懵懂的顽童;另一方面思维的阅历还不够丰富,还远远难到苏(轼)文豪“心中错综复杂之情绪,我笔皆可畅达之”的境界。 本次齐鲁之行缘于应邀参加中国旅游散文年度创作论坛,按照简单的会议日程,只要完成黄河口采风作业任务则已(本站已发表的《黄河口的红柳》)。哪知正补休年假的爱人非常强势地随从,并“逼迫”着增加了趵突泉、大明湖和泰山几处名胜。所到之处,眼之所触,都无限校正想象的虚幻,因此我们才会就事论事地聊起道听途说的李清照、夏雨荷及孔夫子们,当然最多的还是争论,争论关乎他们感性理性上的是是非非,正是基于这样的争论,让我能够压下浮躁真切走近这些真实的细部,才有了对纸上得来固定思维的犹豫和动摇,直至惊觉内心深处正被喧嚣笼罩。 写作的过程,犹如黑夜里行走。因为找不到切入点而难定主题,从《齐鲁青未了》到《尘烟深处》,似乎都不足以准确表达我的复杂感受。每每只要能够静下来,那些初冬季节里的山、水、湖、泉都会争先恐后与我打招呼,让我相信它们的真实存在,以及它们背后的那些故事。提醒我一定要放下似是而非的笔,去倾心阅读尘封的《漱玉词》,《李清照年谱》、《孔子年谱》及有关泰山的著述,试图在这样的阅读里找回安静的空间和心灵的契合点。也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有了重新思考这些主题的契机。 毕飞宇说:“人在写作的时候,身体里面会有一些柔软的部分,这些柔软的部分一旦被触动,就会有一些调皮的东西迸发出来,这些迸发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一部作品。”我相信正一点点的接近来自内部的柔软,或许这柔软有限,但真实也越发在我的心里成熟。 黄河是真实的,所以流淌成文明的摇篮;李清照是真实的,所以才作成时代的常客;大明湖是真实的,所以才让情缠绵出向往;陌生人的笑是真实的,所以才让陌生有了安全感;石老是真实的,所以才给虚妄打上道德的问号;孔子是真实的,所以才让思想贴上了“药方”的标签。凡此种种,都该是真实的刻意安排,所以风景没有因为观赏者的变化而消失,人却化作风景里的一缕尘烟。 来自偶然,确也必然。妻的“无理”要求,竟让我无意间在喧嚣的尘烟深处聆听到强弱分明的回声,找到触摸真实的快感。回归真实,遂得开心一悟:“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主持花开无语:每个作品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写作背景。聆听作者的创作经历,让我们更深层地触摸了这篇佳作的灵魂,体会到它的质感,感谢作者。下面请山泉老师进一步解析,掌声欢迎。 【副评山泉】: 思古抚今,哲思满满--春里醉客散文《尘烟深处的回声》读后感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学作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大浪淘沙,岁月会佐证浩如烟海的精品。创新,不仅是事业旺盛的核心、民族振兴的灵魂,更是文学经久不衰的源泉。 有幸拜读了春里醉客老师的绝品散文《尘烟深处的回声》,心中涌出无限感慨,作品已然超出一般游记以景论景,借景抒情的老式套路,眼观景而跳出景,在博古论今中来诠释人生,演绎“寓教于乐”之真谛。其突出的亮点,不在于华美的文辞、深邃的内涵和哲思,而是叠出的新意。 从叙事手法来说,文章其实还是采用传统的正叙。从上车夜奔开始,到泰山玉皇顶“一览众山小”结束。但徜徉其间,其所深含的意境,已然跨越了时空,用一颗虔诚的心作步,沉入历史的烟尘中,去触摸古人的脉搏,去探寻河流山川的精髓。 文章一铺八节,洋洋上万言,围绕“尘烟深处”这一主旨,相互呼应而又独立成章。 《夜奔》一开始,就相当吸引人的眼球,其间的情节贴近现实合乎情理,在高铁之类的现代交通工具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想起了尘烟深处的绿皮列车,确实是另辟蹊径,那些上世纪挤火车的场景,如在眼前。于是,作者一语道破天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不是重复和那个时代紧贴的顾城的朦胧诗,是用独到的视角来看待现今的世界。就像作者写的30年前一直到十几年前(如电影摇回的镜头)。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读《夜奔》给人的亲切感,无与伦比。长长的站台,缓慢行进的列车,日间喧嚣的一切,均遁入黑夜中,仿佛使人回到“山顶洞”,原始生态才亲切。 《黄河口断想》。黄河入海口,古往今来,像迁徙的候鸟,来来往往,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抒写了多少华章。该文由此上溯,就像仰视着纤夫裸露的臂膀,沿着这条河逆流而上,带人走入蛮荒时代,沿河而居的先祖,不论母系父系,聚沙成塔,积淀了仰韶大汶口之类的文化,创造了睿智的人类。看金戈铁马,还在咆哮嘶鸣,三皇五帝可曾一统江山?诸子百家,喋喋不休,众说纷纭,只有诗人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看大漠孤烟,赏黄河落日,沉醉于横槊赋诗,无意间梦幻桃花源,潮起潮落,无不直抒胸臆……历史的印迹,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如黄河之水奔来眼底,披襟岸帻,亲吻大洋,喜茫茫空阔无边。 《漱玉清音》。心潮起伏之间,文章笔锋直转,雄浑大气转而柔情似水。刚刚的气势磅礴,惊涛骇浪,转瞬如天池之水,处子般恬静。屏息静心之后,吐气若兰之中,犹抱琵琶,娇媚俏丽,一代词人姗姗而来,簪花斜插,俏眉轻锁,吟碎声声慢,无意醉花阴。把爱的真谛,诠释到极致,把思念的柔肠,缠醉人心。真是易安故居今犹在,不见当年美娇娘。 《大明湖的“雨荷”》。传说、传奇,是人们对美好情爱的一种向往。该节与上篇紧密相扣,继续演绎真情真爱,在思古抚今之中,插入“妻无语”和“我”的心猿意马,文章的立体感顿生,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传说和现实交叠,渴望和可能相左,演绎的只是《还珠格格》之类情动少男少女之类的故事。历经了风花雨雪,一生痴痴的守望和等待,才有了“痴男怨女”之说,才望穿秋水,望断天涯。雨荷的泪,化成了大明湖的水,痛哉,惜哉。 《登上玉皇顶》。这一篇与“黄河口断想”异曲同工,促人心潮起伏。记不清是谁说过,山不在高,有名人则名。三山五岳之独尊,说到齐鲁泰山,可曾想起了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可曾有人想起了赵朴初的“登高视野远”。只有千古先贤孔仲尼老先生,把忠孝礼仪等等儒家文化铭刻在华夏儿女心上,颂扬在有人类生息的地方,“少数的追捧潜化成普世的认同”。又有谁知,当年的他,颠沛流离,命运多舛,同于常人而超乎于常人之处,在于锲而不舍之执念。那些辉煌一时的帝王,君临天下,轰轰烈烈登场,似风光无限,可曾如磐?经年伫立泰山之巅,其丰功伟绩,早已随雨打风吹去。 金无赤足,文章不足之处是: 一、《陌生人的微笑》和《幸遇石老》两节加入此文,感觉一点也不妥。人间真情代代相传,似乎是前节想说的。后节想说,名人“大家”也近人间烟火,平易近人。这是在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文辞文义同样优美深邃,但个人认为与主题不太相符,且撑大本文。可以另做他章。故没有太多评论。 二、文章最后的总结“齐鲁之行……”一段不必要,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三、文章中的几处不解:1、《夜奔》正数第7段:“加上速度的空气冲淡混浊的味道”,“速度的空气”是什么?2、《黄河口断想》第3段“见证了黄河扑向大海的倾情”,“倾情”似乎不太妥。3、《大明湖的雨荷》第5段“缘堤行”,“缘”者,是否“沿”的笔误?4、《漱玉清音》第6段引用诗词太多,喧宾夺主。 瑕不掩瑜,文章依然璀璨生辉。在下也是业余爱好者,浅显之议,不妥和偏颇之处,请作者朋友见谅,请各位老师们见谅! 主持花开无语:山泉老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致精彩的解析,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谢!下面请晚茶老师继续解析,掌声欢迎。 副评晚茶: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读《尘烟深处的回声》 散文的生命是真情实感。作者的这篇散文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他槟弃了传统散文的结构的繁文缛节,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抒情、状物、写景。作者用“回声”一词恰到好处。文章中,作者捕捉到的是对历史、现实的碰撞产生的一连串感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 《夜奔》,作者用心描述了夜的列车上与妻的相处,与周围人的相处。作者感觉孩童时爬上列车的孤独与现在出行的孤独同出一辙。小市民的出行一要算经济账,二要学会忍饥挨饿。普通列车与动车的花销是不同的,妻子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安排着这次出行:一则动车虽快却没有卧铺,坐六小时以上的长途会相当累;二则坐晚上车不耽误白天的事儿还能休息;三则财政账一定要算,既然时间充裕,如此一来一回,当可以省下半程的费用,何乐而不为?作者在文章里用一种调侃的笔调写到自己的感觉,“漫漫长夜没有坦然的冷寂,哪句呓语的背后,不是一种心境的宣泄呢?喜怒哀乐悲苦怨应该都在梦中。夜的沉默,只是暂时安抚了焦虑的扩散,当白昼来临,一切的虚化又将重蹈覆辙”。这种孤独,是一种暂时的,稍纵即逝的虚无的感觉。 到了《黄河口断想》,作者为大自然的伟大感动。他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句,抒写了黄河口奔涌着的雄浑的情愫,“就这样从涓涓细流开始,睁开兴奋的眼睛,一路吮吸每一粒沙、每一株草、每一块土、每一缕风、每一片云、每一条溪的深情乳汁,呈现桀骜不驯的个性,百折不挠地掉头,再掉头;不惜千万次地翻山越岭地改道,再改道;不理尘俗诟病地决口,再决口;执着故我地寻找希望的出口,灵魂的归宿”。 历史与现实在作者的文字里自由游走,“朱氏子孙的得失荣辱,大清王朝的金戈铁马,一个个都曾沿着这条河真实地进出,又都随了这条河而如烟飘散。一场血与火的接力,延绵成光阴的记忆,谁可以评出彩,谁又能算暗淡?后人踩着前人的影子,把光阴写成耐人寻味的故事”!在历史与现实的一路狂奔之后,作者静下心来认真解读齐鲁的风光。 《大明湖的“雨荷”》写到,“妻无语,轻挪碎步地徜徉,专注的神情掠过湖光山色,穿透色彩缤纷的围屏。她专心地寻找,是寻找那个故事里的人物,还是期望印证心里的某些波动呢”? 在寻找大明湖“雨荷”时,作者由衷慨叹,“四时风景犹在,往事已越千年,才子佳人们热热闹闹地来,又悄无声息地去,湖里的水依旧,岸上的风依旧,大明湖的风度似在热闹之中更在热闹之外,所有轰轰烈烈的故事,都以安静作了结局。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以至心的期望把那些模糊的情节演绎出七彩,湖才有了血脉,景才多了风骨,人们也有了可恣意的随想”。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里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抒情、状物、写景。 在济南幸遇的三个陌生人的微笑,作者也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慨,“如果宾馆服务员的微笑是职业所需,那么,他继续的多余举动则带着一份热心;如果制服汉子的微笑是性格使然,那么,他的回头就存了亲和的热情;如果偶遇姑娘的微笑是心灵的释放,那么,她的热诚就拥有了温暖的渗透”。 在列车上,作者写到孤独时,他写道“燥热膨胀的空气,混杂着腥臭味、霉腐味、垃圾味、化妆品味、饮料味、方便面味、水果味儿,这些气味一古脑钻入我鼻孔,溢满胸腔,让我无从选择地呼吸”。环境的浑浊,使人窒息。“放眼,过道上已无人走动,上铺的人们受空间限制多已躺下,下铺的人或躺或坐,但少见彼此交流的,想来是陌生的缘故。边座上坐着几个如我的‘闲人’:一个年轻人在专注地低头玩手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士,抱着不大的孩子,孩子不停地哭闹;一个农民工穿戴的人,正吞咽着冒热气的方便面;两个中年男子对坐小酌,挥发着白酒的气息”。 “扭头向外,玻璃已挂满‘哈气’,如放下了帘子,阻断视线。轻轻地抹开一块儿,凉凉的气顺手掌导入循环,连心也生出些许寒意”。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是产生孤独的策源地。中国现代散文的审美特质,即源自人本主义的“自我表现”、文本哲学的“自我”本真以及作家“自我”人格之美。在中国现代散文中,自我表现的伟大地位、自我本真的文本哲学、人格审美的价值取向,永远为人们提供着无限宽广的审美空间。 细读作者这篇作品,他的审美的价值取向表现在哪里?他脱胎于凡人,只因炼就强大的心理,能耐住寂寞,坚定自己的信仰,以道德高尚养育浩然之气,传播正能量才终成超凡脱俗的圣人。也正是这种性格,才有机会担当现实和需要的双重选择,思想也就在这样的双重选择里决定了历史走向。虽然思想有时阴差阳错的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有时也会以某种高调的姿态,蒙蔽不谙时事的人,但时间的淘洗不会走过场,是沙子就要沉底,是金子必定闪光! 主持花开无语:晚茶老师的解析让我们对作品的认识和思考再一次加深,辛苦了!下面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最后一位复评老师雅润。
副评雅润 : 历史与现实灵魂的触碰与对接 大家好,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主持的身份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是以副评的身份,参加这个评论,心里多少有点忐忑。说实话,对于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几遍,每次读完,都会有收获。现在我就把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不要吝惜掌声,给我点鼓励哦! 这篇散文是作者去济南游玩,通过看到的名胜景观,触动内心深处对红尘烟火的洞彻与感悟,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比,名人和小人物的细节描写,引发对人生、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层次探索,让灵魂和思想又进入了一个高度。 1、首先说文章的题目就很标新立异,主导全文。一篇文章是否能让读者走近,细细品读,题目很重要,它相当于引路者,引领读者走进作品深处,细细品味。所谓尘烟泛指红尘烟火,深处的回声,指历史长河深处的各种声音。作者就以这条线贯穿全文,引领读者在历史与现实中,聆听各个朝代杰出人物流传千古的经典语录和智慧的结晶。 2、文章结构设计合理,杂而不乱,起承转接,自然顺畅。例如文章中第二章“黄河口”:从“一条河,浸霪着远古的猜想开端,以此展开描述。一条河,倒映着光阴的过客; 一条河,翻滚着智慧的浪花;一条河,奔涌着雄浑的情愫;这几个自然段,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此段文字做总结,用拟人化的写法,把黄河口的形象写的生动、传神,把黄河口传达给世人坚韧的精神,在笔下熠熠生辉。 还有“玉皇顶”那一章节中,描写圣贤孔子时:若究其实,他很无奈;若论其理,他很无辜;若怜其苦,他很无助。几句简短的语言,后续章节的分述,把圣贤的一生概括的清晰透彻。 3、语言美。大家都知道,一篇优秀的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运用,可谓形象贴切,我简单说两点供大家观摩。 (1)、语言的灵动和韵律节奏的把握,让文章整体读起来朗朗上口,不冗长拖拉。例如第一章中“一路吮吸每一粒沙、每一株草、每一块土、每一缕风、每一片云、每一条溪的深情乳汁,呈现桀骜不驯的个性,百折不挠地掉头,再掉头;不惜千万次地翻山越岭地改道,再改道;不理尘俗诟病地决口,再决口”,句子的重复音节很多,却丝毫感觉不到拗口,相反,却在层层递进中,有情感宣泄的渴望,激情释放的感觉。 第3章 “漱玉清音”中“眼见,绿瘦红残,季节虚掩在光阴的门后。淡淡氤氲,歇山飞檐,悬山抱厦,浑若穿越了时空。她,舒袖素衣,绰约飘然。高挽的云髻,珠钗摇坠。微蹙的额头,写满婉约的期待”……等等,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展示了散文中运用诗意语言的魅力。 (2)、修辞手法的交融并用,让整篇游记的画面感具有更强烈的冲击力。例如,“黄河口在季节的催促下,卸掉所有铅华,苍凉地袒露胸襟”中,“催促”、“卸掉”、“袒露”,这几个拟人化的文字,把黄河口入冬的萧瑟、荒凉,描写的惟妙惟肖。
“凭栏望,俏立的垂柳拔直纤瘦的脖颈,绵长的发丝飘柔地披散,遮住曲线有致的蛮腰”中的“拔直”、“披散”、“遮住曲线有致的蛮腰”,也是拟人化的写法,让读者读完,脑海里就会马上浮出垂柳婀娜多姿的倩影。 主持花开无语:听完各位老师的精彩解析和作者的创作感言之后,大家是不是有一种想再重新去品读这篇佳作的欲望?诗文千人千解,不同角度的解析让我们受益良多。今晚的课很精彩,各位老师对文章进行了高层次、全面的解析,无论是写作手法、创作机缘、灵感触发,还是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做了详尽的解析。文学就是人学,它需要我们终其一生去学习和体会。文学创作之路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愿我们携手并进,在逐梦的路上相伴一生!今天的结束是美好明天的开始,再次感谢老师们的精彩评析,感谢作者,也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再会!
|
|
|
湖北武戈
|
2016-11-11 23:12:53
做得不错,只是有两段格式有点问题。必须在word把格式弄好再上传。
|
|
|
花开无语
|
2016-11-11 23:14:20
今天的赏析课很精彩,各位老师的精彩评析让我们受益良多。通过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解析,让我们看到了文章的最深层,有一种深达灵魂的酣畅感。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的佳作,感谢各位老师对赏析课堂的关注和支持。愿江山锦绣,江山人幸福。 |
|
|
雅润
|
2016-11-12 11:12:19
花开无语老师的主持很精彩圆满,帖子做的也很漂亮,赞一个。主评和几位老师的评论配合的默契,把文章解析的透彻明了,大家都辛苦了。感谢作者对课堂的支持,感谢大家的精彩付出,祝大家冬安吉祥。
|
|
|
春里醉客
|
2016-11-12 12:06:02
谢谢武戈、花开、雅润三位老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因为这样一次交流,让醉客走上了这么大的平台,走近这么多老师。而且近距离聆听到山泉、晚茶等老师们的评析和指正。对一个文字爱好者来说,是莫大的提携和帮助,更是热情的支持和关爱。 从文字本身来说,还没有达到老师们夸奖的高度和深度,但我相信在各位的进一步帮扶下,会增强奔向那个目标决心和信心。 从本人的感受来说,心存感激和激动。写字虽然是一件在寂寞里独行的游戏,但这条路上,因为遇到你们而多了温暖,多了前行的勇气。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及各位文友,愿意我们一起向前走,多沟通,多交流,让文字的馨香溢满心间。 |
|
|
清心如云
|
2016-11-12 12:44:21
欣赏学习,祝福赏析课堂越办越好!
|
|
|
酋黄
|
2016-11-12 16:45:16
问好武戈、雅润、花开等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
|
|
湖北武戈
|
2016-11-12 17:38:47
问好所有关注、关心和支持赏析课堂的老师们,给你们敬礼啦!
|
|
|
冰煌雪舞
|
2016-11-12 19:11:07
感受一堂文学赏析课,学会如何写作,辛苦了,问候!
|
|
|
山泉
|
2016-11-13 10:10:17
文章选得好,评析精彩,帖子精致,赏心悦目之中,受益匪浅。 花开无语主持老师辛苦!武戈老师和各位老师们辛苦了! 另:我的发言稿中“缘”者,是否“沿”的笔误一说,是我学习不够,“缘”可以作“沿”解。在此特向春客老师致歉,向朋友们致歉!! |
|
|
桐疏枝寒
|
2016-11-13 12:23:35
欣赏精美的解读评论,欢迎大家为江山的发展多作奉献。 江山有你更精彩,你因江山更荣光。 |
|
|
马骋
|
2016-11-14 10:39:35
感谢诸位老师的精彩评析及讲解,让我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顺祝各位老师及作者创造丰收,敬茶!
|
|
|
席迎春
|
2016-11-14 21:22:02
湖北武戈先生,推荐编辑的散文绝品,他的精彩评论以及着重阐述大散文观,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融入散文作品之中,讲的透彻,堪称精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