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叶舞风

叶舞风 进士

  • 221

    主题

  • 932

    帖子

  • 6587

    积分

【古韵今弹】文人的清高

2016-12-18 10:05:14

 看了一个帖子,说文人的清高,是以书本特别是诗经子集为基础竖立起来的理想人格,但是抱有这种理想人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到处都充盈各种欲望以及勾心斗角以谋取功利的人,使他们无所适从,自尊心受到创伤,然而自身修养形成的惯性,又不得不跟着本心继续前进,死死守着自己的最后的底线,悲凉而又悲壮的人。

     看到这样的意思的话的确心有所动,不禁想问:他们是清高还是无所适从?

     不说古代有许多的大文人有遁世的做法,寄情于山水田园,或垂钓或耕织,他们真的甘心吗?就说陶渊明,田园大诗人,一生留下许多的关于田园美好生活的诗文,但是他也是在官场受挫才归隐的,他为什么受挫?看不惯蝇营狗苟的世事,自己的理想不能展现,所以不得不放弃,守着自己最后的防线,他的内心没有创伤吗?没有一种委屈吗?只是一种清高吗?再说那些看似潇洒的文人,李白就不用说了,就说悲天悯人的杜甫吧,一生为民众呼号,到底连最后的清高也没落得。纵观史上文人,有几个得意的?或清高或零落,但都抱着自己的固有的内心形成的自我人格,称之为理想人格,不愿意同流合污,或者就是愿意,自己的良心阻碍自己也是做不到的,最后落得一个清高。

还有一件事情,现在很多写文章的人,不愿意拿出来发表,说什么自己的文章是写给自己看的,这似乎倒也是一种清高了,或者某种懦弱,第一怕自己写的不好,没有信心,第二是怕受到冷遇,自己觉得尴尬。且不说文字就是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愿意以此来寻得懂得自己的人的,大凡写出来的文字不管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难道真的只是给自己看吗?那又何必写出来呢?文章就是言吾志抒吾情,传情达意,不会只为自己看的,至于不愿意拿出来实在也算是一种清高,落得一种悲凉悲壮。常常为此事与友人辩论,弄得不欢而散。

      而又有许多文人为了自己的文章,动用自己的人脉使其作品得到重视,倒损失了那份文人的清高了,更不说那些没有底线的写诗书的人,这样去看,文人的清高倒是也是值得尊敬的。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