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ao高原
|
【山水】草原春来早 (赏析)2017-03-06 16:54:39
读陈启春老师《春无踪迹》有感 草原的初春寒风依然,时常在年后还飘落着春雪,晶莹的雪花大片大片地且慢悠悠的飘落到脸上。但,比起冬雪温柔了许多,虽然草原的春天姗姗来迟,但也阻挡不了《二月文学》春风的呼唤。 有幸喜获得师父陈启春赠我的诗集《春无踪迹》,诗集跨过高山越过大海,伴着清新墨香,轻拂着辽阔草原。《春无踪迹》透着柔和淡雅,寄托着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无限希望,更带来了美好生活的开始。 作为初春二月文学社社长的陈启春,是重庆市江北区作协的副秘书长。陈启春为这个草根的文学组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文友社员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活动的规模空前壮大。《春无踪迹》诗集囊括在六大阵营,诗集里集结的洋洋洒洒160余首诗歌。 当我收到了陈启春师傅新出版的诗集《春无踪迹》,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诗集,真是文如其人,诗歌以一种透亮、温暖、清新的品格,展现在我眼前。陈启春师傅是春天的使者,他携《春无踪迹》走进扑面而来的春风里。每首诗歌的意象,都成为引人入胜的意境。 翻开诗集的第二首诗 《老爸的雨伞》 蹒跚学步/您说不要惧怕风霜雪雨/老爸撑开一爿你的天地/牙牙学语/您说路要自己去走/摔倒自个儿爬起/老天可以淅淅沥沥/伞可以滴泪/勇敢的孩子绝不哭泣/老爸的伞 撑在心里/收起的时候/自强自立就是给老爸最大的宽慰/一声呼唤:"老爸……"/骤然雨至 伞在头顶/却胸襟尽湿。 当我读着这篇感人肺腑的诗歌,回忆与父亲走过的岁月,从童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饱含深情地记录着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字字句句都透着一个儿女的深沉感情,流露着作者对自己的父亲的爱。笔调平时稳重,浮想联翩,饱含深情,从细腻的生活画面中蕴含了父爱的伟大,诗歌情真意切,回味悠长。 喜欢陈启春师傅的《中年潇洒的酣畅》这首诗歌 当黑黝黝的原生态头颅上/悄然萌生出第一丝儿银白色的思索孢子/我/坦然接受了自然规律会意的巧妙/当油光红亮的印堂微醺在雪月风花/月的触须悄悄攀上眼角/我坦荡地接受这装饰的定格炫耀/沧海桑田被金梭银梭织成鲛绡的书签/躺在宋词那章沈园凄美的扉页中/吟唱悱恻缠绵/“钗头凤”我无动于衷/秋天里 收获成熟与含蓄/欣然静候驿外断桥边酝酿的暗香/捧起自己挥就的厚重《春秋》/天天续写夜夜吟哦/邀青莲居士拼醉中年潇洒的酣畅。 诗歌以中年为题,又以时光这把刻刀雕刻人生,雕刻岁月。青春被岁月的利刃深深刻在记忆深处。诗歌感慨岁月易逝,流年逝水。诗歌把感情的闸门猛然打开,任凭那情感思潮汹涌澎湃,从头到尾都在抒发强烈的感情,幻想到现实,由浅入深,如层波叠浪,卷地而来。谁也挡不住时光的流逝。岁月虽然留不住昨日的容颜,但是,老去的只是容颜。岁月不会老,人心不会老,爱的空间不会老。诗歌感情浓郁,动荡有情,起伏自然,笔意绵延。 《等待 苍老了谁的思念……》 石头记的续篇里没了晶莹雪的影踪/等待 化作了寂寞林边的红柳/月上柳梢更添了那份新愁/祈祷的影儿揽住涟漪的消瘦/怡红院梦断潇湘馆的啜泣/金玉良缘断绝了木石前盟/任岁月苍老那孤寂的春秋/却 定格了一簪无花的玉搔头/长庚星怜悯拉长夜的帷幕/不忍看见湖面倒影的那颗白首 诗歌开篇便非常巧妙地取材,《等待 苍老了谁的思念……》诗歌从某些方面的视角很巧地抓住了时光的纵横交错,作者精心地构思运笔,精确地提炼选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岁月亦老,人心不会老,三生石畔饱蘸相思的书,今生情未尽,一心还想待来生,抒情逐层深入,且变化多端,虚实相生,拟人形象生动。作者善于体情达意地自创新格,用质朴的文字写生活的真善美,用澄净的心看世间万物。使得诗境界大开大阔。 对于出生和成长在北方草原的我,特别喜欢雪天。渴望冬季来临时下雪,渴望天气预报雪来的消息,渴望看到雪落的痕迹,感觉白雪的滋润,感觉天地的至纯至爱。 《春无踪迹》诗集中,诗歌《春漫香雪》《初雪》《雪凝梅蕊》《读雪》《探雪》《 寄雪》《香雪》一首首咏雪的诗歌贯穿全篇。雪是严冬盛情的邀约,是一种诗意的象征。诗歌由轻盈美丽的雪起兴,如女子在雪夜中淡淡的清愁。文字精致恬静,无以言说的感情如女子细细的浅浅的眉峰,触及人们心底柔弱的角落。雪花凝结成寒冰,要怎样的双手去暖化它? 每首诗富有典型意蕴的一组情境,用实境表现心境,表明心迹。节与节之间层次感强,层层推进,寓意明确。诗歌写得纯美,雅致,情景交融,诗意盎然。陈启春老师以质朴洗练的语言,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入冬以来的一场场落雪,在每一个人心中铺开一种驿动的情怀,生命原来可以如此单纯,心情原来可以如此宁静。 读着《春无踪迹》诗集,掠过宁静的眼眸,滑入如水的心境。曾经的无奈与浮躁,曾经的烦躁和苦闷,被诗集中落雪无声地拂去。忘记了现实的卑俗、冷漠和琐屑,完全进入一个澄明、豁达、纯净的世界。 古今名家不乏佳作,平庸辈欲效美是很难,然能共鸣而受美的却也不乏其众。 诗集《春无踪迹》文字的内涵、精髓,吸取其精华。从诗歌思想,语言,审美内涵等等各个方面入手,解读着这一首首诗歌,他引用典故来诠释。达到精神的满足、心灵的愉悦、情绪的舒展。解析融知识性、人文性、可读性为一体。 然而;人类的生活从来都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春无踪迹》让人感动!它有着不同的优点,诗歌文字不仅仅因为它展现了生活的真实,更是因为这真实背后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感谢陈启春师傅、兄长和老师,您是春天的使者,初春二月文学社在您的带领下会越走越远……
高原2017年3月6日于(唐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