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唱
|
【清韵】白大褂里的良心(随笔)2017-03-07 18:56:48
1994年,陈伟琳怀揣着从医梦想走进了漳州卫生学校。在入校的第一节课上,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一句话深深地刻印在了他的心中: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毕业后,陈伟琳放弃留在城市,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十八年。
陈伟琳工作所在的后溪村地处贫困山区,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空巢老人。陈伟琳知道老人们行动不便,于是每一天都背着药箱,骑着摩托车去看望身体不适的老人。住在村子最东面的陈大爷患有脑血栓,家中没有人照顾,自己也无法出门看病。陈伟琳在接到他的电话后,立即提着药箱出发了。当陈伟琳行走了几公里崎岖的山路出现在陈大爷面前时,陈大爷不禁热泪盈眶。更令陈大爷感动的是,陈伟琳还特意为他带来了核桃牛奶和饼干等慰问品。
恰逢台风季,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打在窗户上噼啪作响。这时村卫生所里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陈伟琳接过电话,原来是后溪村下的南山自然村的李大爷打来的。七十多岁高龄的李大爷在电话中称自己因为中风足部开始溃疡,希望陈伟琳可以过来帮他清洗伤口,语气中充满着焦急。
南山自然村距离村卫生所有十多公里远,途中还要跨过一条小河,而且外面暴雨倾盆,小河上年久失修的桥梁随时可能会被洪水冲毁。这是一段危险的旅途,可陈伟琳来不及多想,穿好雨衣,提起药箱后一头扎进了雨幕之中。村子里唯一的土路被雨水冲刷得十分泥泞,摩托车无法行驶,陈伟琳只能徒步下山。来到河边,浑浊的河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翻腾汹涌的河面上早已不见桥梁的影子。
怎么办?陈伟琳望着无法跨过的河水心急如焚。其实他本可以原路返回,等到晴天后再去为李大爷医治。可是他担心李大爷的足部如果不及时清洗,很有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伤口会进一步恶化。陈伟琳如果现在回去,自己的良心也不会允许。
这时陈伟琳突然记起有一条小路可以绕道至南山自然村,不过要多步行七公里。陈伟琳没有犹豫,立即掉头向那条山间小路的方向奔去。下午五时左右,陈伟琳终于到达了南山自然村,此时距他离开卫生所已经过去了整整四个小时。来到李大爷家中,陈伟琳顾不上休息,连忙从医疗箱中取出药水和绷带,小心翼翼地为李大爷清理伤口。在陈伟琳的精心照料下,李大爷的脚完全康复了。后来李大爷在村子里见人就夸他:“这小伙子,医术好,人更好,比亲儿子还要亲咧!”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伟琳坚守畲乡十八载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许多人都在网络上为他的行为点赞。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声音,有人不理解他不辞辛劳,尽心尽力去救助别人是为了什么,甚至还有人怀疑他脑子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陈伟琳只是淡淡地微笑,他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所能,永不放弃。既然我选择了从医这条道路,我就有义务尽力帮助每一位患者,不光是为了对得起身上的白大褂,更是为了对得起作为大夫的这颗良心。”
为了白大褂里的那颗良心,陈伟琳坚定地守护着全村三千六百多人的健康。他将良心化作寒夜中的一团焰火,温暖着每一位病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