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南唱

南唱 布衣

  • 28

    主题

  • 37

    帖子

  • 328

    积分

【清韵】南海中的“铿锵玫瑰”

2017-04-05 15:39:02

南海舰队西沙水警区某连队驻守在祖国最南端的西沙群岛,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娘子军”,成员大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八年来,一拨又一拨的女大学生满怀着报效祖国的热血在这里相聚,成为美丽的西沙群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夏姣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她将自己的梦想种在了浩瀚的南海中。

按照现在的说法,夏姣可谓是地地道道的“红三代”,她的爷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所以在夏姣的童年记忆中,爷爷经常向她讲述着当年的战火硝烟,而她坐在爷爷身旁听得津津有味。受爷爷影响,就是从那时起一颗从军梦的种子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开始生根发芽。

高考结束后,夏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期间,她依旧没有忘记小时候的从军梦。2009年,国家首次面向大学生征兵,夏姣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幸运地成为了西沙第一批大学生士兵。

夏姣怀揣着对军营生活的憧憬来到了西沙群岛,可是刚到岛上,“三高”问题打消了夏姣的美好幻想,让她第一次尝到了部队生活的艰辛。因为地处热带,四周都是大海,温度高、湿气高,加上高强度的紫外线使每一个新来的士兵都感到无所适从。除了生活条件的艰苦,由于小岛面积不大,无法生产足够的生活用品,补给基本要靠半个月才来一次的船只运送,每当台风肆虐,船只便无法航行,夏姣和战友们便只能吃馒头或者罐头充饥,物资的匮乏让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夏姣懂得了幸福的来之不易,也在困境中拉近了她和战友之间的感情,独生子女的她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与他人分享物品时的快乐。

为了改善驻岛官兵的生活,在夏姣入伍第二年,岛上建起了一个蔬菜大棚。在连长的带领下,夏姣和战友们一起苦心经营着蔬菜大棚,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种出了高质量的黄瓜、青椒、番茄等新鲜蔬菜,不仅丰富了餐桌上的菜肴,也让夏姣在劳动中学会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技能,她后来曾对家里人说:“我虽然读了这么多年书,但到西沙后却发现自己对于生活一窍不通,是部队教会了我如何生存。”

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是夏姣和战友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补给船会为这些爱美的“铿锵玫瑰”带来她们最喜爱的礼物:防晒霜。其实每次训练夏姣都要在全身涂上厚厚的一层防晒霜,但还是无济于事,强烈的阳光将肤白貌美的她晒成了“西沙黑”。节日当晚,部队里会组织一项独特的保龄球比赛,用椰子当保龄球,用手榴弹当球瓶,令夏姣骄傲的是每一年的比赛中她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惹得战友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20126月,三沙市正式成立,与此同时,部队领导来到西沙群岛视察也越来越频繁。为此夏姣所在的连队专门组织了一个军乐队。在选拔过程中,由于夏姣是走艺考出身,吹拉弹唱并没能难倒她,所以很轻松地进入军乐团中,后来表现出色被提拔为军乐队队长。在军乐队中,每个星期都要进行长达五个小时的排练,夏姣因为长时间吹乐器嘴巴练得生疼,手掌也被乐器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她依旧坚持了下来,每次接待活动结束后,领导都会对她竖起大拇指,并称赞她“巾帼不让须眉”。

2013年,夏姣光荣退伍,离开西沙回到了母校,现如今,夏姣已经成为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的学员。在西沙的四年军旅生涯中,夏姣这朵“铿锵玫瑰”受益匪浅,艰苦的生活环境让夏姣焦躁的内心安静下来,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不久前夏姣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西沙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放飞了从军梦想的翅膀。”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