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穆
|
【菊韵】不食姑苏汤面 , 枉然姑苏一行(散文)2017-09-05 00:30:59
细条齐齐整整卧在一汪晶莹的油水里,洒着点点碧绿蒜叶屑,贩夫佣妇就此,固不得已
苏州水巷
二 、俞长盛——双凤羊肉面。 “ 双凤肥羊大面 ” 为太仓餐饮文化中的特色品种之一,以酥、浓、香、肥著称。相传一百多年前,有个姓孟的师傅在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双凤古镇西市梢开了一个面馆。因其重烹肉、善熬汤、精制面,使得 “ 双凤孟家羊肉面 ” 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上的冬令特产名吃。
苏州人把汤面归纳出了十大汤面 ,大致如下 : 一 、同得兴——枫镇大面。在苏式面中,枫镇大面的汤可以算得上是最具特色的。虽然是荤汤,却要求一清见底。汤底用肉骨、鳝骨、螺蛳、虾脑壳、酒酿、冰糖熬制而成。旧时,最正宗的枫镇大面必须选用酒厂里酿酒剩下的酒糟,酒气氤氲,十分浓郁。后经过改良,逐渐变成加入酒酿制。
五、伟记奥灶馆——奥灶面。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
奥灶面深受顾客欢迎,首先在于汤面有特色。它继承传统做法,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鱼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鲜美异常。其次在于浇头有考究,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卤鸭则以 “ 昆山大麻鸭 ” 用老汤烹煮,故肥而不腻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乾隆年间颜复兴面馆又小又旧,黑咕隆咚;老板娘年纪大后手脚慢,眼睛不仔细,因此被老吃客戏称为“鏖糟面”。鏖糟是昆山土语,就是不太干净的意思。谁知这个怪名称反倒使它不胫而走。同治年间奥灶面深受过往食客的喜爱,生意兴隆而驰誉古城昆山全县。有些同行为了竞争,便中伤其经营的红油面是“懊糟面”(即邋遢之意)。解放后,根据“奥妙在灶头上”的意思和谐音,正式命名为“奥灶馆”。
八、松鹤楼——卤鸭面。古人以松鹤寓长寿,故取名松鹤楼。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徐氏在苏州玄观庙创建,经营面点带卖饭菜。卤鸭面,甜甜的,很香很鲜,配的面也是标准的苏式面,很清爽。里面的鸭肉很象叉烧肉,甜甜的,好吃。
九 、黄天源——炒肉面 。苏州玄妙观隔壁的黄天源,是家响当当的糕团老字号,黄天源也卖面,而且黄天源卖的是一碗苏州炒肉面。炒肉面,把猪肉切成丁,配上香菇丁、木耳丁、扁尖丁和虾仁一起炒,不放酱油。下好一碗宽汤面,舀上一大勺炒肉浇于面上,正如吃客所言:一吃难忘,二吃上瘾,三吃思念 。
十、老陆稿荐——爆鳝面 。从观前街东进入观前街,第一家门面就是以"酱汁肉"名扬姑苏的苏州百年老店陆稿荐。康熙二年(1663年),陆稿荐初创,当时是一家普通的肉铺,现在面食和酱肉齐名。 此外出名的还有:三虾面-裕兴记 。
两面黄 - 裕兴记 。曾是苏州消失很久的面点,一度被称为 “ 面条中的皇帝 ”。“ 两面黄 ” 有 “ 硬 ” 和 “ 软 ” 之分,硬两面黄是生面油炸,软两面黄是下的硬面滤干再炸,做好后,将浇头连卤浇在面上,味道又香又可口。
双菇面-灵岩山寺素面部 。 在灵岩山寺烧完香,再来吃碗双菇面,再好不过。素油的味道浓到粘稠,面条上堆着满满的双菇和面筋,浇头入味极佳,面条顺滑细腻,吃完面就像是礼佛仪式的正式结束。“ 听戏听腔,吃面吃汤 ”,那汤是第一,面其次,浇头第三 。 头汤面 一一 起个早 ,就是为了一碗头汤面 。 苏州人自古有习俗:早上一碗面 ,下午一把浴 。苏州谚语云:" 面要有头汤,浴要有浑汤 ",吃面就得趁早吃,清晨的第一锅煮面的水清澈而不浑,此时下出来的头面汤才是汤色最清澈,吃不出碱味,味道最鲜美,而面条软硬适度且有嚼头。 苏式汤面最考究的是面汤,汤要清而不油,味要鲜而食后口不干。制作面汤称为 “ 吊汤 ”,相当于饭店里的烧高汤。各家大小面店都将汤料的配方视作传家之宝,秘不外传。普通的做法是蹄膀加以做爆鳝余下的鳝骨,以及各种自制秘方的调料,以文火慢熬而成。配上焖肉的原汁,再加上熟猪油。不过各家面汤风味不同,其配方不得而知。正宗苏式汤面汤色透明如琥珀,不见任何杂质,喷香扑鼻,咸淡适中。 陆文夫《美食家》:" 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 ‘ 朱鸿兴 ’ 去吃头汤面 " 这样生动的描写呢,可以说苏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苏式汤面开始。 焖肉 一一 其工艺就能看出该店汤面质量的大概了。 对于焖肉面 ,有一苏州食客写得很精彩 :“ ……面汤底下的焖肉最最引我口水。小时候的我是很讨厌吃肉的,但用我小时候的话来讲就是:焖肉好吃得简直不是肉。的确,苏式面的焖肉是一种很特别肉,硬硬冷冷的,挂着一些雪白色的猪油放在食客取面窗口边旁的不锈钢脸盆里。大师傅吆喝了一声端出一碗碗光面,拿筷子夹起一块冷冷的焖肉,把它埋在冒着热气的白色挂面团下面。吃的时候你先把它当成一碗光面来吃,吃着吃着原来冷的焖肉片渐渐被面的热力软化。油脂融化飘在面汤上,被面吸收。精肉纤维被鲜汤浸透,变成了松松散散的烂肉。夹一筷子, 有肥有肉还有面,吃起来很有快感。 ” 既可单点,也可双浇、三浇、任意自选。其中最重要的浇头,莫过于焖肉了。老吃客们都知道,一家面店的面怎么样,从制作一块小小的焖肉的工艺,便可看出个大概。因为焖肉是最主要的汤面配菜,多选用“三精三肥”的五花大肉,切成片状,由文火加老汤慢慢煨制,吃口肥而不腻。焖肉浸于面汤中,肥肉呈半透明状,似溶非溶,瘦肉细嫩,绝不塞牙。更重要的是,焖肉焖出来的肉汁,是面汤的一味非常重要的调料。焖肉是每家苏式面馆的传统浇头,有白焖肉和红焖肉之分。 焖肉的制作尤其讲究,工艺复杂且对制法要求极严,需提前一天制作。选用40斤上好的五花肉,洗净,改刀成方肉;肉下面摆放筒骨垫底,放好调料,盖严锅盖,在缝隙处用毛巾塞紧,焖制5个小时,中途绝对不能掀盖。 红汤与白汤 一一 焖肉制好后取肉切片,倒出焖肉汁,加了酱油的红焖肉汁与底汤勾兑,即成红汤;没加酱油的白焖肉汁与底汤勾兑,即成白汤。红汤与白汤的味道全凭焖肉汁的咸度来决定,因为底汤的咸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勾兑的比例则是每家面馆的商业机密。一般来讲到面馆去冬天吃红汤 ,夏天吃白汤 。 归根到底汤面最重要的还是面条。细白的面条,整整齐齐地盛满一大碗,翡翠色的蒜叶或散落于面条上,或漂浮于汤水中,这一青一白的色泽,光看便会让人垂涎三尺,更别提 “ 哧溜 ” 一声吸入口中的软渭之感了! 时令吃法 一一 苏州人吃东西十分讲究时令,苏帮菜如此苏州汤面亦这样 。譬如吃朱鸿兴的面也是四季分明。春日里的三虾面、虾仁面、爆蟮面;夏日的枫镇大肉面和菜馒头;秋天的虾蟹面、蟹粉馒头,冬天的膀蹄面等等。 行话 一一 必须了解 吃苏式面,有些 “ 行话 ” 必须了解,比如: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 …… 苏州人吃面时,要准备一小碟切得细细的姜丝。姜同时是一味药,有发热散寒的功效,有防止牙病的作用 。苏州有闲话讲 :“ 早吃姜,晚吃卜,郎中先生看到要哭 ” 。 形状 一一 呈观音头,如鲫鱼背似的 。 外人看来,苏面就是普普通通一碗汤面,但即便是简单的捞面装碗也是颇多讲究,不仅下面的水要清,捞面的份量要精准,面装碗时更要做到不拖水,不泼汤的程度。用筷子夹面放入笊篱抖一抖要呈观音头,面入碗中要像码过一样,微露汤头,就如鲫鱼背似的。这装碗的功夫可是堪称苏州面的一绝 。观音头端庄详和 ,寓意是除危排障,一路平安 。唐贞元十二年,刘禹锡送挚友张盥赴举,行致姑苏城山塘街。逢一大户添子在“麒麟阁”大摆 “ 汤饼宴 ”,两人入之,食之大悦,随口一吟:“ 忆尔悬孤日,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掌柜陆正兴方知 “ 诗豪 ” 刘禹锡至此。便将此佳句写下并悬挂店中。从此 “ 麒麟阁 ” 名声大作、生意火旺。掌柜后人为纪念先辈的业绩,更店名为 “ 陆正兴 ” 世代相传至今。1995年陆氏后人不断改善、创新,使之成为苏帮独特的面馆之一,并更名“ 陆振兴 ” 。 苏式汤面就如苏州园林一般精致而内敛,温婉可人却又底蕴绵长。一碗又一碗苏式汤面祝愿南来北往的吃客生活幸福 ,礼乐和谐。苏州自古山清水秀,水汊纵横,稻香鱼肥,物阜民丰,人文汇萃 。真正的天堂亦不过如此 。 面条的起源与现状 一一 面条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物,它起源于中国。在中国东汉年间巳存记载,至今超过一千九百年。最早的实物面条是由中国科学家在2005年10月14日在黄河上游、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的,发现的这碗面条已经有约4000年历史,使面条的历史大大提前。面条最初只称为“饼”,“ 水溲饼、煮饼 ”便是中国面条。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评选出中国十大面条为: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河南萧记烩面、杭州片儿川、苏州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和吉林延吉冷面。一碗阳春面 , 是许许多多苏州人生第一次上馆子品尝的正宗苏式汤面 , 亦是能念叨一辈子的美味 。没有浇头的汤面尚且是人间珍品 , 那么有了浇头的苏式汤面中的奥灶面 , 入选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镇大面入选央视《舌尖上的美食2》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 不食姑苏汤面, 枉然姑苏一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