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流年编按】临风听雪(2017年9月)

2017-09-07 16:33:31

1、【流年】和古道一起消失(散文)         作者:吴安臣

编者按:博南古道是中国境内三条丝绸之路之一“路上丝路”的一部分。这篇散文,作者就是围绕博南古道而写的。在经济发达、条条公路通罗马的今天,古道的消失好似已经成为了必然,而博南古道只是一个缩影。曾经响铃儿丁当、热闹的博南古道,在作者的笔下,已经被腐叶、荒草及各种菌类霸占,鲜少有人问津。曾经坐落在古道边的村庄,陷入一片沉寂。好在,古道尚在,古道上留下的痕迹尚未完全退尽。那个叫马料田的村庄,村庄里马帮曾经歇脚的老屋及老屋里的柜台,老屋里赶马人留下的情思,做马鞍鞯和打马掌的艺人,他们的存在除了证明曾经的那段“辉煌岁月”,应当还有走失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吧!所以,作者以博南古道的温度来测量其存在的价值,古道看似冰冷的外表下,行行色色的行客曾走过,是是非非的故事曾发生过,其表虽被寒凉裹挟,古道的温度,一直在。一篇怀古类的散文,读后受益匪浅。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2017-09-13 16:54:09

2、【流年】我的父亲(散文)             作者:王雁翔

编者按:这是一篇纪念父亲的散文。从艰苦岁月里摸爬滚打过来的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走时依然带着牵挂,带着不舍。这就是父亲,那个打过,骂过,甚至曾厌烦过“我们”的父亲,临走时,心里装的依旧不是他自己。读完这篇散文,心有隐隐的痛。从文章里的父亲身上,编者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文章里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没读过书,或许终其一生都认不得几个字。但就是这样一位父亲,他教会了儿女们做人的根本,他影响了儿女们安贫乐道的心态,他传授了儿女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不在父亲日常的口头唠叨里,不在父亲的长篇大论里,文章中的父亲是沉默的,文章中的父亲更是勤勤恳恳的,读文章的编者,却在这篇文章中描写父亲点点滴滴的细节里,读出了一位伟大、高尚的父亲的形象,读来令人动容。一篇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2017-09-15 12:15:30

3、【流年】今生无悔(小说)           作者:李永庆

编者按:都说,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这篇小说以李慧珍老人失踪为引,写出了李慧珍老人三个女儿的家庭背景及三个女儿的为人处世,同时,也将一位重情重义、不负初心的老太太的形象刻画在了读者的面前。大女儿彩花心性好高骛远,总不安于现状,在明知传销是非法经营的情况下,依然决然地踏进去,将自己逼上了流离失所的境地。二女儿贵花事业有成,应该是知足的,却因自己的贪心,将自己的企业推进了困境,最终,因自己对待亲情的冷漠,让合作方看到了她做人的瑕疵,终止了合作协议。三女儿莲花本分善良,在孝顺二位老人的同时,脚踏实地地学会了谋生的技能。这篇小说中,妈妈的失踪只是个引,妈妈失踪后三个女儿对待这件事的态度,还有通过这件事反映出的人性的真、善、美及多面性,才是作者要写的核心。作者用《今生无憾》为题目,并不仅仅是文章中的老太太的心语,但愿,每一个入世的个人,也如老太太一般,走过风雨后,留下一句“今生无憾”。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2017-09-20 15:56:02

4、【流年·那时风】水从天上来(散文)               作者:朱朝敏

编者按:水从天上来,终归要有个落处。这篇散文中的无忧潭无疑就是天上之水的落脚处。水一次次从天上落下,再一次次汇聚到无忧潭里,而无忧潭无论收纳多少天上之水,都会不满不溢,始终保持着它的水位。即使天水泛滥到冲上高台的家门,流入地上的天水在第二天也会消退。这其中的奥秘在那儿呢?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这篇散文的核心,去解读这篇散文的核心人物马脸叔。文中的马脸叔是一个怪人,“我”也是一个怪人。作者以“我”在无忧潭里的所见,去引证出马脸叔对无忧潭的所知所说,细节紧扣情节,牵引读者细究关于无忧潭的传说及秘密,从而写出了一位执着的发掘者(马脸叔)的形象。他不高大,皱巴巴的脸犹如揉成一团的草纸;他从下派的那天起,就没回过家乡;他是个无业游民,整天围着无忧潭转。他如“我”一样,看到过无忧潭下的秘密,也深信无忧潭下的隐秘通道,他知道无忧潭形成的来龙去脉,他知道村里人都不相信他。于是,“我”成了他的“知音”,而文章中的“我”,难道不就是那个怪雨人马脸叔的化身么?散文构思匠心独运,语言空灵独特,结尾处,留白令人深思。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2017-09-21 11:51:30

5、【流年】我们的围栏(小说)            作者:王秀云

编者按:《我们的围栏》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两代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对待上的区别。所谓围栏,顾名思义就是固定某一物什的枷锁,固定在其中的,可以是人、动物、物件及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思想。这篇小说的核心是围栏。在作者的笔下,这个围栏就是看不着摸不着的一堵心墙,小说中的“我”年少不识愁何物,一味地想冲破固有的生活逻辑,跟随高远的理想,在自己的心墙内随意杀伐。在冲破围栏的这条道路上,“我”与“我”的同龄人从一开始的激情澎湃,到见证人性的贪欲、世事的变迁,理想主义的热情消退,最后归于本真,这无疑就是一部心理的成长史。于是,在“我”看到女儿小三婴去拆围栏时,母性使然,想尽一切办法想要阻止女儿再次踏上自己曾走过的弯路,就在“我”无法说服女儿,想要陪她再一次踏上那条“我”曾经走过的路时,女儿用她的行动“婉拒”了“我”的陪同,比“我”早一步认清了活在当下的道理,更或许,女儿早就冲破了虚无的藩篱,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做了最真实的自己。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小说,虚实相接中延伸内蕴,反映出了一些好高骛远的年青人的心理及精神层面。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2017-09-22 17:23:34

6、【流年】哥俩好(小说)             作者:程多宝

编者按:这篇小说的背景是抗战时期。吴世贵的老婆被日本鬼子的流弹打中,没了性命。他的两个儿子为给母亲报仇,双双扛枪参军,吴大双投了八路军,吴小双投了国军。吴大双通过努力,在共产党的队伍M旅里跟着副旅长李大平从勤务兵、班长、排长到最后升为连长,风餐露宿打鬼子,毫无怨言,只因他坚信跟对了队伍,跟对了人,母亲的仇就一定能报,劳苦大众一定会站起来。吴小双跟着国民党沾染上了国军的一些浮夸气息,人也变得有些虚浮起来。打败日本鬼子后,国共合作成了一纸废契,内战不可避免地打响了。在战斗中,兄弟俩以敌对的形式出现在了战场上。在战斗中,吴小双成了吴大双队伍的俘虏。在战乱期间,面对对立的仇敌,双方本就没有什么太过规范的规矩可以守,吴大双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没能保护住吴小双,丢了吴小双。这一丢,兄弟俩再也没能相见,成了永别。吴大双在找不到吴小双的情况下,大病了一场。病好后,在一次参加战役中壮烈牺牲。小说的结尾,旅长黄向东从吴大双的遗物里整理出的那封没寄出的信里,编者读出了一份无奈,也给读者留下了好多思考的空间。战争是残酷的,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是渴望和平的,而那些为了和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亲情、爱情的革命者,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为了什么,都需要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铭记。《哥俩好》,血浓于水的亲情,割舍不掉的牵挂,在作者刻画的人物里展现,在作者描写的细节里突出。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7

    帖子

  • 2216

    积分

2017-09-28 17:54:44

7、【流年·变迁】师恩难忘(小说)          作者:山魔

编者按:“师恩难忘”原本是一个非常暖心的词语。读完这篇小说,这四个字在编者的心里沉沉地下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老师本分。”这是“我”去看“我”曾经的郭老师时,郭老师讲给我们听的。那么,做为老师的“我”又是怎么做的呢?走进这篇小说的核心“补课”这一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让“我”想起“我”上高中时的情形。当时的“我”也是通过郭老师风雨无阻的补课,才考上大学的。同样是补课,两者相较,清贫的老师在富有的“我们”面前显得那么高大伟岸。小说结尾“张卓越和他妈妈看到屋里的一幕立刻愣住了,很快又露出激动的笑容。”极具讽刺意味。小说构思巧妙,画面感强,语言朴实接地气,不仅反映出了当下教师队伍里收费补课的这一弊病,读后也让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