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儿
|
小说创作个性化表达( 晓荷社团特约作者夏冰主讲)2017-11-04 19:26:37
作者简介:夏冰,本名赵志峰,男,山西省定襄县人,1964年生。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华夏散文》《散文世界》《扬子江诗刊》《西部作家》《千高原》《燕赵文学》《红尘》《农家书屋》《五台山》《岁月》《玉融文学》《齐鲁诗歌》《诗文杂志》《天涯诗刊》《小品文选刊》《武侯文艺》《碣石风》《芙蓉江》《微篇小说》《小小说百家》《中国诗歌在线》《中国散文家》《贵州文学》《参花》《纺织政工研究》《法尔胜报.蒲公英文学专版》《中国广播报》《中国教师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语文报》等杂志报刊发表。《梅子》入选《中国当代散文大观(第五卷)》;《活着五味》入选《中华散文精粹·世纪经典美文》并获一等奖;散文《与她有关》获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搁置》入围首届“领悟”文学奖并获第二届潇湘杯网络征文小说类优秀奖;散文《童年,老房子》入围首届浩然文学奖;《光阴书(组诗)》获“网海杯”全国文学征文大奖赛优秀奖;《姐姐》获“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短篇小说《孔家姐妹》获『 他们』文艺首届大奖赛二等奖;《古刹无言》获中国散文创作奖。 小说创作个性化表达 晓荷社团特约作者夏冰(主讲)
大家晚上好!在座的老师有不少知名作家,我不知深浅,班门弄斧,真是压力山大,就赶着鸭子上架吧。我抛砖,希望能引来玉。
第一、我对小说创作的个性化表达的理解。 比如说昨天下午我挤公交上班,脑子里冒出“等了四十分,公交车上忽悠了半个小时,迟到三十五分”这么一句话。这是当时的真实情形,也是一种小说语言,是纯客观叙述,精确的数字表达。你最初看到,会感觉奇怪,这也算是小说语言?但这就是小说语言。格里耶的《嫉妒》中就有类似的语言表达。你连续读下来,有不习惯的陌生感,但也有读懂悟透之后的新鲜感。你慢慢就发现,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深刻透视、捕捉人物心理状态,对人物的细微的心理历程有了十分精准的把握。甚至他的种种怪异的举动言行,你也能充分理解了。这样读下来,你会收获十分新鲜的阅读体验。从而也会产生自己也试试看这么写的冲动。
我越来越觉得,对于咱们这样喜欢写作的、尤其是喜欢写小说的人而言,善于不善于有这个自觉的选择,十分关键。你要想把小说写得与众不同,既区别于自己,又区别于别人,必须树立这个信心,即通过对适合自己的某些作品的研读,实现小说创作的个性化表达。眼光要高,阅读要细,并擅长抓取能让自己获益的东西,巧加运用,也就是说,既要学习人家,还要学得尽量不露痕迹。当然你明白,这跟那些“文抄公”似的抄袭剽窃,相去甚远。我们需要的是在借鉴的基础上为我所用,把那些精粹东西化作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头有长时间或者偶尔一瞬间琢磨到位的功夫,也有勤练笔、反复实践的功夫。所以除了用心捕捉灵光乍现的那些小火花之外,平日里的一些小练笔也是不可缺少的。像我的系列“文字触角”文字,就是由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的零星东西整理而成。比如说接下来准备谈到的短篇小说《搁置》,其中有一段“吃面”的情节,就是早于小说本身出手的。当我把它贴在相关论坛上时,得到不少朋友的支持和肯定,认为是一种有味道的冷叙述,几乎是纯粹做事物表面的叙述,作者以及情节中那个“我”,则基本上隐退,基本的情感波动什么的,更不在字里行间呈现。那个“我”是心平气静,还是焦躁郁闷,都需要读者通过那些字句来自行领会,它们藏在人物内心里,表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上。作者不做任何说明。激烈的情绪化的表达,在这里是看不到的。这样一种四平八稳的叙述方式,在我后来完成《搁置》时候,忽然意识到了,就是说,实际上《搁置》中那种让人感觉若即若离的东西,与这个“吃面”情节中的东西,比较吻合。所以我试着把这个“吃面”的小片段放在小说里,让人去体味那种独特的叙述风格。事实证明,除非我故意说明,大家并没有感觉到两者的不统一。正是这一小节,加强了作品带给人的那种冷叙述印象,并对全文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所以说,反复的磨练,才会让你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一旦找到突破口,你就明白我所言不虚。
第二,关于小说创作个性化表达,我具体的一些实践。 究竟文字的表达有多大的可能性?它有多么大的发展空间?细细去想,真的是无穷无尽。你可以任意设想,任意创建,鲜活的文字总是在你未知的那里等待着你。你永远不知道闪现在你脑海里的下一句话是什么。这一点你永远无法想象。它就是一个悬念,一个谜。面对这个悬念,这个谜,你除非失去信心。只要你还有足够的好奇心,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就存在,就不会穷尽。永远有突破的可能;永远有发展空间。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一幅相片,一个梦境,一个电影场景,甚至一闪即逝的某个意念,都可能触发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或者一篇文字。在那幅相片里,在那个梦境里,在那个电影场景里,在那个意念里,潜藏着许许多多的不为人知的东西,它们在等待你发现,捕捉,提取,升华……在跟它们注视的过程里,我十分开心。 文字是有触角的。触角,一种灵敏的具有感觉功用的器官,为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所拥有。而文字一旦具备了触角,它就十分意味深长了。由此及彼,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放纵无羁。一切均有可能,一切尚在未知。它的鲜活,它的生命力,显而易见。
接下来,我准备结合自己的几篇作品来说明一下。
对我来说,《黄金叶》的完成,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件。正是从它开始,我才有意识地走上了实验小说的路子。虽然在写作它之前也完成了《残篇断章》《真实》等小说,但是那时候还属于散漫状态。
一幅照片是有生命力的。它的时代性,人物个性,等等,都丰富地藏在里头,你打量着它,那些东西就会冒头。某个人,一直萦回。老是有一些东西,细细碎碎的,来了,走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它们来的时候悄无声息,走的时候悄无声息。你甚至会以为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全是自己的臆想。事实上不是,有很多时候,照片上某个人,其音容笑貌,会不断闪回,他还在向你微笑。但是你能感到那笑容里的不怀好意。这一点让你心里打颤。想要把他写下来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一直忘不了的,是他那件棉褂,里子上有鲜艳的黄金叶碎花,他披着它,随着他张扬跋扈的手势,那些黄金叶碎花也一下一下,刺你的眼。然后你就明明白白想起来他的说话,动作,说话时候的语气,动作时候的气场,大家——几百人几千人,都恭恭敬敬,不敢发出一点声息的样子,然后你就又想起这件曾经多么辉煌灿烂的有着黄金叶碎花的棉褂,如何孤零零躺在礼堂房顶上……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于是一篇文字就这样犹如水流一样,跑了出来。它的出现,好像并不是在我的主动权范围内,而是由它自个儿来选择,如何往出跑,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面貌。进入这样的状态后,我的任务就仅仅是记录下来。 说到这里,我想就另外一篇比较短小的作品来说道几句。仅仅一千四百多字的一个文本,它的出现也是一个让我出乎意料的事情。就是《一天》。这篇文字一开始是2008年以《活着啊活着》参加子归原创文学网站的征文的,结果获了个二等奖。后来先后在山西晚报和忻州日报副刊文化旅游周刊发表,还获得了文化旅游周刊月评优秀作品奖,并入选《中华散文精粹·世纪经典美文》获了一等奖。它的起因就是当年我们身处一种生存窘境的尴尬境地。就连买一捆葱,也会遭受到老婆喋喋不休的数落竟至于灰头土脸,让人一点儿也没法轻松起来。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苦中寻乐,在夹缝中追求文学的一点一滴,在文学这个东东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慰藉。当然,现实的生活仍然是最主要的事情,诸如文中所叙买土豆、炒菜做饭以及后来的买煤气等等,都在近距离地让人感受到活色生香的生活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是通过相对妙趣横生的幽默语言,来呈现这些内容的,而且,从中揭示了夫妻二人在贫困中的相濡以沫以及理解支持。那种从内心里挖掘呈现人物本真的东西,应该是唤起了人们的共鸣。像文末“我”买煤气回来,远远看到宿舍那头站着一个人,是老婆,就说:“看冷的,这是用?”老婆则一横声:“还说哩,老半天了也不回来……”表面让人感觉泼辣生风、心直口快、得理不饶人、没理也要占三分的老婆,实际上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深深的牵挂与爱,都藏在这句话里。事实上这个情节是真实发生在我的生活里的,当我骑着自行车,带着一罐煤气返回家中时,老婆正站在宿舍外面向我这边张望。当时我就为那个站在宿舍边边上的人影心里一热,事后很多天还一再想起这个人影子。这个结尾,就是我写到半中间,忽然冒出来的。这个人影子的忽然再现,让我意识到某种不可多得的妙处。我想,就是它了,我要把它拿来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了。就是要实现那种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老婆的那声“横”劲里的温柔,不仅与前文老婆这个人物给读者留下的泼辣强悍印象形成对比,让文势发生了一个突转,相信也能引发好多人的同感。我想,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正是含蕴在诸如此类真实的细节里。尽管他们不擅言辞,不加表达,但是,仍然能够激起我们真实的感动和鼓舞。你一旦把它们写在作品里,就容易唤起读者共鸣。可以说,这也正是此篇得到众多朋友肯定的缘故吧。 我个人认为,通过小说来尽可能多地呈现人物的内心状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就不厌其烦地读,写,大多是围绕这个层面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发江山文学网、中财论坛等文学网站的相关文本,不管是篇幅短小的还是稍微长点的,都不同程度体现了这个追求。另外,对于自己的文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优势在哪里?缺憾在哪里?不能一味抱残守缺,敝帚自珍。该突破时候就得突破。能不断地找到突破口肯定是明智的。必要的时候,须能够跳出来,理性把握感知。能否看到自己不足,很关键。你一味原地踏步,不可取。需要不断地寻找最好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把各种小说表达优势拿来,合理借鉴,巧加利用,补充完善自己的创作库存,才能源源不断地走下去,才能够充满活力,也才更其体现所谓的个性化。 这是今晚准备跟大家谈的第二点,拿自己的作品来说明下小说创作个性化表达实践。 接下来,第三点,想和大家说,为了真正能做到小说创作个性化的表达,能精读几个喜欢的作品,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容易的。
好多人不会选择自家需要的作品进行精读。我的经验,越是对心思的,越需要好好琢磨。哪怕看上几十次上百次,只要是感觉对脾气就行。不一定从头到尾,趁空看上某段某行某句,你就会有感觉。每次的读,感觉都有变化,而不会生厌腻歪。如果生厌腻歪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放弃。所以不是说别人说好的就一定去看。对他人合适,不等于对自己合适。要学会辨别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来研究精读。这一点一定要明确,否则,不知要走多少弯路。我一开始也是胡乱找书来看的,不懂得选择。截至十来年前的某一天,朋友尤立——在座的不少老师熟悉,他之前放羊,后来边放羊边写小说,再后来跑北京打工至今——他跟我谈及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等等,建议我去找找看,我便对选择书阅读这个事,有了自觉意识。之后不久,有一个网络上的名字叫恶鸟的朋友,推荐我读图森和格里耶。这些事情直接决定了我之后的阅读和创作走向。通过陆续接触他们推荐的作品,我马上就感受到了,什么才是自己所需要的。那种入心的触动,不是你能用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的。 谈到这个,同样的现象还有,别人写长篇,你也跟着写长篇,别人写中篇,你也跟着写中篇,包括小小说等文体。这个是忌讳。真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比如苏童,作为一个先锋作家,其作品十分出彩,但我个人比较喜欢他先期作品,比如《妻妾成群》。另外在《大家》杂志曾经读到过他一篇《向日葵》,十分精彩。很短,但是张力十足。但是他后期的作品,尤其是最近那篇,就不怎么理想,虽然获了奖。这仅仅是我十分个人的感觉,不一定对。 最后一点,跟大家说一下互文。简单说,就是小说诗歌散文各种文体的有机统一容纳,兼容并蓄。在小说里不仅拥有诗意,还要实现散文那种别致叙述的魅力呈现。当然散文里也可以有诗歌和小说的影子。如此一来,作品个性化表达就更加突出了。条件允许的话,你完全可以在这样的实验中一展本领,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同时提供给读者阅读快乐。前提是,你得有这样的理念。人这个脑子很怪,一旦钻进去,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你根本无法想到。我不少作品是四不像。有的编辑认为是小说,在其他编辑眼里可能就算是散文,反过来也一样。比如说今年,重庆的一个杂志《芙蓉江》,编辑把我的散文《穿过尘烟来看你》作为小说发表了。所以说,各类文体的归属界定其实是不固定的,完全没必要固定在某一个维度,你没必要纠结于自己所写的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太在意文体划分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只要能够充分表达,使得人喜欢读,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能够得到阅读的乐趣,就够了。在这个意义上说,文体的相互作用融汇,是有实际文本价值的,不容小觑。 时间关系,今天就谈这些。谢谢大家前来支持。不一定就有用,或许耽搁了大家的时间。期待指正!
|
|
|
林儿
|
2017-11-04 19:29:21
谢谢夏冰老师来夜校讲课,受益匪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