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飞鸿
|
【冰心】唤醒心底的自我(随笔)2018-05-15 10:16:36电影《死亡诗社》(又叫春风化雨)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基廷) 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那个爱好表演的男孩子,被父亲逼迫着,不但要放弃自己想法,而且还必须转学,他无法承受这种痛苦,在寒冷的雪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父亲找到学校,而校方逼迫诗社成员承认孩子的死与基廷老师有关,为此基廷老师被赶出了学院,孩子们站在课桌上向他们的船长告别。 那位基廷老师,不迷信权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教会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促使学生自我意识觉醒。他那独特而又灵活多样的教法,令我叹服!电影虽然看完了,可故事还在脑海里盘旋。拿今天的教育制度来说,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孩子家长不知会怎样闹到学校。有很多时候,我们做教师的,既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爱好,又会对孩子说,完成了学业再说,一切以学业为前提。好在现在有艺术类高中,孩子们在高中阶段就可以发展自己在体音美方面的特长了,这样的悲剧才少了些。 那么这个孩子的死,责任到底由谁来负呢?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当然没错;老师在孩子表演中看到了孩子的天赋,感受到了孩子的幸福,支持孩子坚持自己的理想,也没错;孩子的父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好将来,也没错。只是父亲不顾及孩子感受,一味地以家长身份,强迫命令孩子这种做法,对于自我意识已经觉醒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一种精神上的戕害。当孩子不能承受这种戕害时,便在痛苦矛盾中求得解脱。学校归罪于促使孩子觉醒的基廷老师,实际上就是在支持这种摧残孩子的做法。 基廷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引起我情感共鸣。教育本就是教人求真。死啃书本,而不关注学生内心感受,无视学生个性特点,这样的教育,会令人窒息。 不迷信权威,唤醒心底的自我,追求自己的所好,如春风化雨般,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尽情绽放活力,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