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摇秋风
|
【荷塘采访】荷塘月色社团优秀作者农言访谈录2018-06-16 14:43:04
在这金浪翻涌、麦香四溢的六月,荷塘月色会客厅迎来了来自杨州的乡土散文作家农言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了解他的创作心路,感受他的乡土情怀。 红叶摇秋风:农言老师您好!我特别喜欢老师的文章,每篇必读。从您的文字中感受到您是一位真诚对待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你如何做到创作与工作、生活统一兼顾呢? 农言:首先,感谢天龙社长、感谢红叶老师、感谢各位编辑老师对我的厚爱!我从小就爱好文学,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好一些,写的作文曾多次受到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走上社会,在乡镇企业工作,亦工亦农,闲暇时就爱看看书,阅读带给我快乐。有时候还在笔记本上涂鸦,写工作中的艰辛和困惑,写乡村的人和事,写大自然对我的抚慰,写人生未来的憧憬。因为心里有话要说,有对乡土和亲人的情感要倾吐,而我又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常常无法把内心的话流畅地表达出来,因此用嘴巴说不出来就用文字来表达。我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利用空闲的时间写写文字,能把自己的喜好和职业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幸福! 红叶摇秋风:老师好!您是2016年6月15日注册江山的,在江山发表的第五篇文章是投稿荷塘的,自此您在荷塘投稿,并坚持到现在,请问老师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荷塘?您来江山三年,是什么原因让您坚守荷塘?在您的心中,三年来荷塘的变化是什么呢?
农言:我是经庄邻的一位文友介绍的,他经常把在江山文网发表的文章发给我欣赏。有时候我也写几篇拙文给他看请他指教,他说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语言再精炼和灵动些就可以发表了,所以在他的引荐下于2016年6月15日注册了江山文网。后来天龙社长发来邀请,就加入了“荷塘月色”社团。到了荷塘后各位编辑老师对我都很热情,还称我为老师,又对我拙文进行精心修改,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在这里再一次感谢社长和各位老师的关爱! 红叶摇秋风:老师的文章亲切自然、真实质朴,充满着热爱乡土、热爱生活的淳朴情感,请老师谈谈您的创作态度!从您的简介看,您离开了乡土几十年,而您文章中描写的曾经岁月还是那么清晰生动,令人特别感动,这样的经历是不是你一生最宝贵的创作源泉呢?
农言:其实,我几十年来虽然在乡镇企业工作,但是一直没有离开过乡村。乡下有我的房子,也有我的田。不过,现在孙女到城里上学了,地就租给种田大户了。我生在乡村,长在村庄,喝不够的家乡水,亲不够的家乡土,因此一到休息日和假期就到乡村来生活。身上有乡土的气息,有改不掉的乡音,就是不管到哪里,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忘不了的乡愁。我没有学历,但我有乡村生活的经历、人生的阅历,这些都是我最宝贵的写作源泉。
农言:我在荷塘的拙文并不是很多,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蓝豆文和红豆文是什么意思,只是认为文发表了就得到了江山网的认可,心里就很高兴。要说精品与非精品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欣赏性和可读性的区别吧。我认为给加的精品,是对我的鼓励,并不是我的文有多么好,这跟作家的文章还有很大的距离。写《乡村蛙鼓》这篇散文是去年夏天,我参加了一场宴席,酒桌上有一道菜是油炸牛蛙,就触景生情,又正是乡间插秧时节,头脑里一下子就出现了秧田、沟塘里那蛙鼓声声的场景,于是就有了写作的灵感。 ![]()
农言:老师说我拙文生动传神,又是在夸我了,甚感惭愧。我只是一名文字爱好者,不是老师,只算是一名初学写作者,还要真诚地多向老师学习。我是从小生活在小乡村里的种田人,也算是最接近大自然的人,对乡村的一些事比较熟悉。布谷鸟是候鸟,每年到芒种时节,当田里的麦子黄灿灿时,布谷鸟就一遍遍地从麦田飞过,用它那宏亮的嗓门向人们报告麦收的讯息。小时候常听母亲说:“布谷鸟一叫,懒婆娘吓一跳。”意思是大忙时到了,连懒婆娘都要下田劳动了。田间妇女们面朝泥土背朝天挥舞银镰割麦,男人们顶烈日将割好的麦把挑到打谷场上脱粒,然后扬场进仓,接着耕田、灌水、栽秧……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喜人景象。 红叶摇秋风:老师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一个很讲礼仪的人。这点,从你一一回复文友们的跟评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让人很是感动。老师是怎样看待跟评和回评的?有人如果对您文章跟评理解偏差,您是怎样的心情呢?
农言:文章写出来是给读者看的,我认为跟评和回评是架一座无形的桥梁。人家跟评了就说明有同感,跟评回评是一种互动交流,自己从中也能悟到一些东西。特别是读了老师的评语,常常是一种感动,您那超强的文学眼力,总能控掘出更深的含义。我就想:如果我是荷塘的一株初荷,老师就像一池清泉,滋润着我。回评是我对老师们的尊重,就像熟人见面时互相问候一样,礼尚往来。至于如果有老师跟评有偏差的话,那就证明自己写的文章还有不到之处,要认真对待反思,这有助于自己提高写作水平。 农言:荷塘有家的温馨,荷塘的老师很热情,我是以家的情怀钟情于荷塘的。天龙社长不但文学造诣高,还有非凡的领导才能,有大智慧,金点子多;有制度,有规划,有目标,一心一意为荷塘谋发展。至于建议,实在是没有可提的了。相信荷塘的明天会更好!我如是一只不会“打鸣”的公鸡,即便打一次鸣了,也实在是不好听,见笑了。谢谢天龙社长,红叶老师!谢谢各位老师!
|
|
|
红叶摇秋风
|
2018-06-16 17:32:02
读农言老师的文章,我常常会热泪盈眶!老师对乡土的深情深深感染着我!老师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读,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老师对故乡和曾经岁月的深情回望,乡土,在老师的笔下不仅仅只有乡愁,更多的是热爱、感恩和敬畏!还有老师对家人浓厚的亲情,对父辈精神的礼赞,对成长路上亲情陪伴的感恩,都是吸引着我,感染着我!我每读老师的文章时,就在想,是什么让老师对那些生活细节记忆得那么深刻?时光过去了多少年的生活画面,老师还能清晰如昨的呈现给读者,足见老师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多么真诚,多么孰知和留心。一个个生活场景,美好也罢,苦累也罢,在老师的笔下都是一幅生动真实的活画,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以情着笔,更要借助娴熟地表现力和超强的文字驾驭功力,每每读之都会心生敬佩!老师文章写得那么好,为人却很谦和,这是一个真正大家的胸襟!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