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赏析课堂
|
【半月一评】2018年第十五期2018-09-23 20:41:27用灵动的妙笔还原一座山的神态
江山文学网、江山文学赏析课堂,各位文友,各位老师,各位评论大师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湖北武戈,很高兴又与大家见面了。今晚这堂精彩的赏析是由柳岸花明社团组织的,也是由柳岸社团的作者浩渺若尘、主评怀才抱器和副评启旸天、醉里清风和宫国军等五位老师奉献的。柳岸花明社团是江山文学网的品牌社团之一,是草根文学爱好者的园地,可以让作者尽情来展示自己的文才与风采。还是老规矩,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今晚的两位主角吧:
主评:怀才抱器,实名:牟新才。男,山东省荣成市人,1957年10月生。他追求平朴的生活感悟,在生活里寻觅美感,体味人生的感情底色,从生活沉淀里挖掘古韵散文的亮点,贴近草根感悟事理,关注最普通不为人看重的风物风景里参悟生活的情趣和意旨。痴迷于古韵与散文的写作,描摹生活的情态。曾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37年,担任中学教育科研处主任,为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学骨干教师”, 地级市“教学能手”及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称号。从事文字写作多年,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发表论文160余篇;曾经发表网络小说两部,约260万字。2018年7月6日注册江山文学网,2018年8月22日成为江山签约作者,现担任江山文学柳岸花明社团总编。在“江山十年情”征文大赛中,《江山赋》获得古韵一等奖,《江山一月》获得散文优秀奖。
作者:浩渺若尘,原名:罗宁,湖南衡阳人,七零后,主治医师。爱读书,用笔记录生活中的感动;喜安静,用删繁就简法化解复杂;快乐地用我笔写我心。自2017年初动笔写作以来,在纸刊、网络平台发表近二十万字的作品。从医生到业余作者,感受到文字无穷的魅力、跨界超越的快乐!2017年6月2日注册江山文学网,2017年12月4日成为江山签约作者,现任江山“柳岸花明”社团名誉社长。 《故乡的山》http://www.vsread.com/article-830555.html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怀才抱器老师闪亮登场,为我们唱响今晚这堂赏析课的主旋律,大家掌声欢迎!
主评怀才抱器:《故乡的山》可仰止
“仰止”,敬慕而仰望。《诗经•小雅》句云“高山仰止”。千年绵延,似乎只有万世师表可以佩戴这四字的花环。反复琢磨了浩渺若尘老师的散文《故乡的山》之后,冒出来一个感觉:她笔下的“故乡的山”,令她仰止,让我们也敬慕。 一 读《故乡的山》,我甚至冒昧地以作者的性别角色的假设,转换我的情感底色,来把摸这篇佳作,结果所获有了十分的惊喜。若这样转换,自己首先要问,什么才是我所爱?一个从大山飞出来了,有着和美家庭的女人,怎样回观曾经的大山呢,山给与她的意象是什么? 特别以女性主义视觉关注人生,目睹万象,形成女性主义特色的作家,首推张爱玲,但她的女性主义的流露,只是在文本里隐隐约约表现,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有了女性的觉醒,内容多是对抗男性主义,带着明显的时代色彩。而以女性的视觉驾驭文学的,也有了传承,如王安忆、毕淑敏等作家,之所以她们被推崇,倒不是她们的作品有多少深度,而是开了女性视觉文学的江河,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女性视觉,与她们可感的性别视觉的文字。 浩渺若尘的作品,并非以意识到的自觉性别眼光来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已经不自觉地注入了这样温暖的性别元素。女孩子眼中的物象,必须带着丝丝的温度。嬉戏的孩子、放养的鸭子、放牧的村童、绕村的小溪、曼妙的舞蹈、护花的山豆、欺肩的花生藤、杉树组成的仪仗队、野性的蚊子、救命稻草般的桎木,翱翔的雄鹰……这些散文里刻意描摹的意象,都成了带着性别的角色,富于女性的颜色和温度,柔性与雌性交融。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如果用定义来明确,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庞德在《诗刊》上发表纲领,声称应当描绘“意象”,即“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准确的意象”能使怀疑找到它的“对应物”。我的理解就是,那些实物物象,在没有得到写作人的关注或者倾情的时候,都还是原本的颜色,一旦进入作品,就会变成充满写作人情调的情感寄托物了。 一篇文学作品,如果离开了意象,就会寡淡无味,意象成为考察一篇作品的首要尺度,尤其是散文这种文体,它所创设的意象可以十分随意,只要合理就可以,信手获取,放出就是左右感情的武器,但不是所有的物象均可成为“意象”。 一般地说,简单的轮廓描摹,就不是《故乡的山》中如上泛举的那些意象,别致而值得琢磨,女性的温柔可揉曲的情绪、曼妙而带着温度的风物、描摹事物或者场景的联想与隐喻、山中那些所遇所获、视角所关注的雄性等,明显注满了女性柔弱、恐惧、向往、崇拜等理性元素,因而,无论什么性别的读者来读,都马上产生一种代入感,或同情怜惜,或羡慕认同。进一步说,没有性别角色影响下的物象,是不能产生感染力的。 按照“意象”说,意象是意境构成的要素,我们之所以说一篇佳作有着很美很特别的意境,就是意象在产生发酵的作用,从而使意境漫延在读者的视界里,使读者不经意得到美感与享受。同时,没有意象就没有生活图景,人的世界,靠人的情感物来打动,这就是我们欣赏一篇好的散文会击案叫好的理由。 可以这样说,温柔的意象美成就了《故乡的山》的柔美,当然还有被性别眼光染化了的雄阔美。 二 散文,在很多人眼中是华丽的堂馆,于是就挖空心思掏空肚子里的文采来串起文字,这起码是一种偏见与误解。单纯的华丽往往是一种空虚的奢侈,是没有底蕴的病态靓丽,就像一个病危人的脸色,是煞白与蜡黄,尽管一打眼,也觉得很漂亮,但却少了支撑漂亮的精神气质。只有在脸色处于常态下,或淡妆宜人,或挂珠耀光,才是令人向往的。也就是说,好的散文并不拒绝美,要的是美得恰到好处,而非本来就是胖子,还硬要再给他的脸上缀几斤肉。 如果说,华丽的堂馆之美在于外表的堂皇,那么散文的美也不会拒绝丰腴的美感,这样的美感就像一座身处风景雅致的山园,蓦然拔起一座别墅,钻进去才会被美摄住。 精美散文的“别墅美”应该在哪里发现呢?《故乡的山》给足了范本。它的美在于丰腴的场景和朴实的故事,这是架构美的框架所必要材料。 我们可以试着切割那些美点来审视。 在山上的那片瘠薄的土地上,因是故乡的,绝不讨厌。杉树和花生间作的地面上葳蕤生光,杉树是音乐指挥家,枝干成了指挥棒;又像一位领舞者,花生是她的舞蹈队,摆手点头都带着诗意和趣味。不言我爱“故乡的山”,故乡的山已经在作者笔下炫舞了。你走进去会被感染,退出来的想法都成了亵渎。 山豆护花,就像栅栏一样,在花生周围呵护着,捡几天山豆,花生便也熟了。这样的场景,不能仅仅理解为拟人化的写法,那种轮番收获大山奉献之物的快感,成为这段描写场景的韵律。 若故乡的山不美,或者说作者对故乡的山没有感觉,那些场景的美就会消失在漠视的眼中。 我历来认为,散文里没有故事就少了灵性,更没有了丰满。我们不能排斥抒情,但有的抒情往往因没有感情基点而变得空泛虚假,这是很多散文的通病。《故乡的山》是有着故事的“山”,我们可以概括几点来关照我们的观点。 卷起裤脚拂着晨露去踏山的母亲,向后吹散了的蓬乱的发,在山的怀抱里摘豆劳作的身影,显现的是一种勤朴而融入的美感,描写并不华丽,却显得如珠光宝气般丰盈大气。 作者笔下的山是温柔的,故事在温润里展开。在圆山与鲁山砍柴的情景,拍杀蚊子的细节等,满满的情调来自于山的奉献,不着一字说“山”给贫穷日子里带来什么,却让我们发现,是“山”给了这里的孩子们生动的故事。这种意象的视觉转移也很难得,就像有人看山水,看到的语句不是水绕山而流,而是山在水中移动,这是一种曼妙的视觉体验,我认为《故乡的山》也趋向于转移的表达体验了。 散文最末,几乎全部用砍桎木往山下背的故事来构架,这种大胆已经超乎了散文本身的平面思维了,做了一次动感的描摹,突出了“山”的赏赐,道出了“山”之怀抱的宽阔,写尽了“山”给人精神与物质的双面满足。 因此,如果我们善于捕捉散文的美感与深邃,就一定不能放过使之丰腴而富于灵性的源泉。 三 散文的朴实美绝对不能拒绝想象力。想象力是散文宽阔胸怀的唯一试金石。如果简单地认为,想象力是临时的“佛脚”,那佛脚就两个,还是死的,必须在行文运笔时随时调动。就我本人阅读所见,比较倾向于“通灵”是想象力的方向。细致剖分,个人观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虚构”式,如《桃花源记》,是理想主义的驱使,并非全篇如此,主体部分必须表达那种审美理想与意趣。二是“借用”式,是由此及彼的架构模式,多是局部使用的笔法。《故乡的山》是后者,如此也就给散文的语言有了纵横捭阖的空间,否则连要说什么也不能确定。 我们可以试着从这篇散文里提取那些想象力附着在文笔下流出的文字来鉴赏一下。 如,对溪绕铁岗村着色的一段文字,文章这样描摹:是画家调弄了丹青,随意涂抹,颜色随季节而变幻,夸张的,抽象的;连故乡的米酒都做了陪衬,这些想象力在运笔时的生发,也促使作者以唯美的心态来实现对故乡的山的“神飞”般的感知。 还有,作者写背负花生藤一段的感受,若只是说,负重,累人,崩溃……这些没有质感的词语,才是末流作者所采用的。没有散文写作功底的人会用“累死人”三个字一笔带过,成为没有看点的“凡文”。 感觉这个东西,若直言很难说清,作者转变了表达方式,“头重脚轻”的“墙头草”,眼里的“金光”,小蝌蚪在眼前游动,学着螃蟹横着走……这里作者调动了各种现象来作比,丰富了自我感受,让人也有了体验的真实。 如果我们上升到文学艺术理论的高度看,鉴赏者通过作者具体而强烈的想象,还可以推动读者进一步发现、补充作品的内在意蕴,从而加深甚至拓展作品的意蕴,积极的阅读状态不应该是读者一味地对作品意蕴处于被动的接受,而是不断感知挖掘,甚至是再创,从而完成对作品的“补白”,如果离开了作者表达上的想象力的引领与驱使,这些效果都要打折扣了。 总地说来,想象力不仅仅是作者增加散文作品飞跃动感的手段,更是形成对散文底蕴开掘的推动力。 四 作为文学批评,其基本原则是“论世知人,知人论文”。一个时代,为什么可以产生一个时代的文学动向,并非是作者随心而为。应该说,作者笔下的山,还带着昔日的苦难、仓皇、荒凉等负面色彩,如果我们仍然还在那样无变的时代里,把摸起来就毫无意义了,正因为我们所处是一个巨大变革而几乎堙灭了陈迹的现实里,以这样的眼光去关照旧时光,更多的是可以把那时作为另一种韵味来贮存和保留,所以,《故乡的山》也就不是痴念家乡的一般性乡愁作品了。 过往很多文学作品总是以简单的思维来面对昔日,以为这就是对当下的赞美。从这篇散文,到作者的“故乡系列”,重新以崭新的文学视觉对故乡做了关照。我们的新时代,绝不是另起炉灶,而是革新图变的时代,离不开沉淀下来的一切,包括那些故乡情愫,如此而言,作者的故乡散文就越发有了时代感了。若以“陈旧把摸”来定义这样的散文就显得肤浅而武断了。 我们常常会感叹作者这么会写,文句这么流畅,情调这么深婉,总是从文笔的角度来看作者,这是一个肤浅的认识和鉴赏的误区 只要你观察作者浩渺若尘的创作历程,就不满看出,她始终是以一种情怀来面对自己的故乡。读读她的“故乡系列”,她的《武水河,母亲的河》表达的是一种牵动情怀的情愫,她写道:“远方的武水河,此时亦有春水骤涨,涌动在我心里;不曾淡忘,故乡的情愫,又缓缓地爬上我的心头……”在《故乡的路》里她说:“在心中刻下我走过的小径,也珍藏那颗曾经的种子……”在《故乡的林》里,她说:“我的根在故乡,被这山林的爱滋养着……”在《故乡,忧伤的心结》里她歌吟道:“漫山遍野的报母花,一点点,一滴滴……”在《我的故乡——长乐》里唱道:“魂牵梦萦,流连她……”太多的故乡情结,需要作者一个个解开,但永远不能缓释她心中的“乡愁”与博爱。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看她的散文,就不是孤立的一堆没有血肉的文字了,而是蘸着感情的墨汁,用心去吟唱故乡的一切。 我们对《故乡的山》可以仰止,并非是一种膜拜,其实是一种可以荡起从而影响心的激情,令我们立体地全方位地去面对,去把摸,去通过散文的艺术方式,升华我们对故乡的敬仰之情。 作为探求作品成败的文学批评这个武器,从来就是一把柳叶刀,我们不能回避这篇散文的写作弱点,祛除瑕疵也是手术刀的任务。任何作品,都不是至美至善的,是一种臻于善美的境界,或者说是一种不断历练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美始终充满在作品里,充满在作者的胸膛里。命题为《故乡的山》,应该有对周围相依为伴的山的或壮阔或秀奇或敦厚等不同特点的铺排渲染,让读者产生与你笔下的“山”相依相恋的感觉,或者要写出作者对山的独特感受,哪怕是苦难的,或深敛的,或藏着故事,等等,这些方面有待打磨与完善,趋于绝美是我们追求的散文唯美境界的必须。 也可以这样说,读者读散文,在很大程度上,是欣赏作者的审美视觉与眼光,如果我们少了这些,散文的力量就会削弱。 瑕从来不掩瑜,我们不会因作品有瑕疵就否定,就像一个人脸上有一个麻子点,并不是美的败笔。 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精美的散文文本。 怀才抱器老师果然出口不凡!老师以鉴赏的眼光,全面透析了《故乡的山》这件艺术品,并以四个章节的篇幅阐释了这篇作品美在何处,为什么会这么美等等读者关注的焦点,老师从散文特有的质感和散文应当遵循的创作规律这两个方面去认识《故乡的山》的美。我们对《故乡的山》可以仰止,并非是一种膜拜,其实是一种可以开展而影响心的激情,令我们立体地全方位地去面对,去把摸,去通过散文的艺术方式,升华我们对故乡的敬仰之情。 现在有请作者浩渺若尘老师谈一谈《故乡的山》的创作体会,大家掌声欢迎!
作者浩渺若尘:《故乡的山》创作初衷
我是《故乡的山》的作者浩渺若尘,首先问候赏析课堂的各位老师们和文友们。江山为文友搭建文学的交流平台,感谢绝品组的厚爱和领导老师们的默默奉献,也感谢柳岸我的老师们,你们辛苦啦! 我出生在南方的小山村,算是大山的孩子。大山于我而言,就像父母一样亲切。我与山相处了二十年,直到后来因工作调离故乡;我和山之间的故事,一辈子也说不完,文中只是略选三件小事;我与山的情,从出生一开始,就注定分不开。从小,我的目标就是盼望早日离开小山村,当我真正离开故乡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根永远都在那儿,从未改变。我将用自己的笔,述说大山与我的故事。杨绛先生说:“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人生真的如此,当我中年时,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便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这份淡定与从容,都源自于故乡的山,源自于大山深处的恬静和安宁。 小时候,我住在山下,吃在山脚下,睡在山腰间。记忆中,这一辈子有两次挑重物,出现眼冒金光,似有无数小蝌蚪游动。用自己现在的医学知识来解释,是过度负重,超出了承受范围,导致眼底毛细血管微出血所致。这两次负重,让我终生难忘,一次是从山上挑回花生藤,另一次是把家肥担上山,去种花生,上坡过度负重上不去,最终是在半途倒了一半,分两次才挑到山上的花生地里。所以,我选择这次挑花生藤下山。文中所描述的过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当我挑着花生藤从山坡上跌跌撞撞冲下来,倒到山坳的猪圈旁时,我是哭了。我大口地喘气、默默地流泪,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大山。 圆山是一座相对矮的山坡,柴禾也相对缺乏,是小毛孩小试牛刀砍柴的地方,十岁后就会去远方砍柴。 在圆山上,我被野蜂蜇过无数回;被镰刀、草叶无数次割破手指;摔倒又爬起过数不清多少回。这些对于农家孩子而言是常事,几乎每天都同样地演绎。只有唯一的一次,我错把扎在手臂上的小刺头当蚊子,一巴掌拍过去,直把刺头拍到肉里。通过这次教训,我才明白仔细观察的重要性,这是大山传递给我的信息、告诉给我的哲理。 去远方砍柴,算是我人生中最早实现的梦想。远方充满诱惑,被哥哥姐姐照顾带去的,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坚忍和坚持的体验。忍着肩膀被压出来的红肿痛;忍着口渴不能喝水;忍着脚疼,队伍没停下歇会儿,不能停下来掉队。第一次体验团队的重要性,统一行动,不能有个人主义。第一次突破自己的恐惧,即便害怕,也要勇敢地从悬崖陡坡上冲下来,不能退缩。当我和柴禾一起,瘫倒在山脚下时,我全身发软,膝盖抖得厉害,心脏蹦得冲到口中。那一刻,我不是想走出大山,而是想飞出去,就像天边的鹰一样飞出大山,飞向很远的地方。 我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童年时期,发现精彩的远方;而在中年时期,我又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故乡的山的绵延。山在心里刻下永恒的记忆,我的心永远走不出大山。多年后,我再回忆故乡,回忆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却依然那么清晰。 每当我遥望故乡时,故乡的山就会出现在眼眸;当我想起故乡时,那与山有关的事,就会历历在目;当我思念故乡时,故乡的山总有丝丝缕缕的雾岚,缠绕在梦里。 曾经,童年时,飞出大山是我的梦想;青年时,征服大山是我的年少轻狂;中年时,回忆故乡是我今生醒不来的梦境;老年时,“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于此刻写下《故乡的山》,作为我思念故乡的情感宣泄,为游子那颗飘泊的心,找一处温暖之地安放。 这就是我的创作初衷。
因为深爱着故乡的山,才能尽情地赞美故乡的山。浩渺若尘老师选取记忆中较为深刻的三件小事,佐证了作者对故乡的山的印象。她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童年时期,发现精彩的远方;而在中年时期,她又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故乡的山的绵延。她写《故乡的山》的目的,作为对思念故乡的情感宣泄,是为游子那颗飘泊的心,找一处温暖之地安放。
副评启旸天:源于心灵深处对于故乡的思念 ——浅析江山绝品散文《故乡的山》
散文《故乡的山》的作者是柳岸花明社团的名誉社长——浩渺若尘老师。浩渺若尘老师是一位江山优秀的作者,她的散文非常朴实生动,妙不可言,无论是谁读她的文章,都会被她文中散发出来的浓郁情感所感动。我是非常喜欢品读若尘老师的文章,品读每一篇文章都会如闻袅袅的花香,获得心灵的享受。这次,我作为浩渺若尘老师绝品散文的副评,愿意和大家一同分享这篇散文的独特风格和韵味,也决定用自己粗浅的文笔,谈一下自己对于这篇散文的一些浅薄的观点,并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这篇散文在内涵上,显得主题深刻,丰富多彩 作者的散文多以回忆故乡的生活为主,她的视野开阔,体验生活入微,也是剪裁故乡素材加以融合的高手。无论是读她的散文《永恒的笔架山》《武水河,我的母亲河》还是《竹弊,故乡的记忆》等等,无不被她对于故乡深刻的眷恋情怀所感动。故乡的生活,荏荏苒苒的光阴,点点滴滴的记忆,都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涓涓如同小溪般流淌的文字。因此,作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自己的感情元素毫无保留地溶进在文字中,又毫无保留地从文字中展现出来。散文《故乡的山》也是一样,文章借用“故乡的山”来抒发情感,借故乡的山来寄托思念,通过故乡的山,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升华到了极致。 作者在《故乡的山》中,并没有用浓重的笔调描写故乡的山有多么雄伟和壮观,也没有用歌咏形式赞扬故乡的山有多么瑰丽和秀丽,只是用简单的笔触描绘出自己和母亲一起在山中种花生、挑花生藤、采摘鲁岚、去远方高山砍柴等。作者通过这些精彩的生活片段的描述,已经将故乡的山的“伟岸雄奇”不经意间就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描写是栩栩如生的,也是活灵活现的,它体现出作者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也深化了散文的内涵和主题。作者的文思是巧妙的,也是含蓄的,她总能用非常朴实无华的文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让我们在文字中体味她那一颗挚爱故乡的心。 我们都知道,写好一篇散文不容易,而写好一篇优秀的散文更是不容易,特别是在江山文学网这个汇集各路散文高手的平台上,能够最终登顶绝品散文这个高峰就更是凤毛麟角。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想,除了她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之外,也和散文的核心思想是分割不开的。众所周知,散文的核心是“形散而神不散”,一篇优秀散文的内涵主旨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散文的“神”,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一样,这是不变的。那么围绕这个主旨进行铺陈和延伸,也就是“表现形式”,却是多样性的,就像这棵大树的枝叶一样。一棵大树的枝叶可以随意生长,但是再怎么千变万化地生长,也离不开主干。作者这篇散文的主旨就是“故乡的山”,她在文中就是始终围绕这个主旨进行描写的。在这里,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生活片断:和母亲一块栽花生、一个人割鲁岚、又和邻家哥哥等人一起去远山砍柴。在这些片断中,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抒发着歌颂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愫是淳朴的,也是真挚的,就像一股春风迎面吹来,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尤其是在结尾处,作者发自内心地写道:“多少年后,故乡的山,总有丝丝缕缕的雾岚萦绕在梦里。‘剪不断,理还乱’,有时我想,那飞过天际的到底是鹰?还是像鹰的风筝?有时,我感觉自己就是风筝,是那只从山里飞出去的、像鹰一样的风筝,无论飞多高、飞多远,永远有一根线,与故乡相连。”这一句既升华了感情,又深化了内涵。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了故乡就是牵扯游子心中的那根线,无论走到哪里,都让人心驰神往,念念不忘。 这就是散文的内涵所在,以上所有的描写都是围绕这个内涵来展开。 二、这篇散文在写作手法上,显得张弛有度,不落俗套 这篇散文在写作手法上是细腻入微的,对于人物的刻画也鲜明生动,栩栩如生。若尘老师通过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和心理等各种描写手法的灵活运用,将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为散文的主人公,“我”是一个活泼可爱,不怕吃苦,有毅力,有恒心的乡村女孩。因此,“我”始终贯穿于整篇文章的始末。散文也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表现出故乡的一切。在文中,作者通过对于“我”的行为、语言、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细致描写,将“我”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暑假的清晨,天刚现鱼肚白,母亲就催促着“我”赶紧起来,跟她去花生地边捡豆。这时,作者写道:“我揉揉没睡醒的眼睛,嘟嘟囔囔还像是在梦中。我想起漫山遍野的,都种着花生,怎么分得清哪是我们家的地?又一头倒到床上。”当母亲“拉着睡意正酣的我”走向自家的田地时,“我睁开眼睛揉了揉,母亲鬓角的银丝,清晰地映在眼里,此时全清醒,一路小跑跟着母亲。晨露,冰凉滋润,沾湿了母亲卷起的裤腿;晨风,清爽温柔,把我蓬乱的头发吹向脑后。我撩起飘散的头发,夹到耳朵两边,看朝霞中的母亲向着晨光奔跑,于是紧紧跟随。”作者用简洁的笔墨,已经将“我”的性格突出显现,也让读者眼前浮现出一个山村小女孩的可爱形象。 在第三部分,“我”和“隔壁哥哥”去远山砍柴,作者写道:“我挑起一担柴,一步一步往上走。刚开始脚步还轻,快到半山腰时,担子在肩上慢慢变重;心脏“咚哒”响着,几乎要跳出喉咙;呼吸的声音,比夏天的狗儿喘气更急促;脚步越来越沉重,膝盖发软。我把柴禾立放在山崖边,坐下休息。已有队友走不动,恨不得扔掉部分。哥哥在每边抽出两根,再插到尚能挑的队友柴捆中。我憋着一口气,咬牙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作者用寥寥几笔,又将“我”的恒心和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几部分的描写,既渲染和丰富了作者的形象,又增强了文章的立体感、生动性和感染力,让人觉得真实可亲、淳朴可爱。 三、这篇散文在构思布局上,显得细致入微,呼应灵活 散文《故乡的山》这个命题就直接揭示主题,它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是窥视内涵的窗口,也是连接文章各部分相互衔接的关键。若尘老师开篇切入主题,直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仔细品味这个主题所带来的散文神韵。 文章开篇就引出了故乡的山这个主题,紧接着通过三件具体的实例,对故乡的山进行了描写和刻画。无论是和母亲一起扯花生、割鲁岚,还是和隔壁哥哥去远山砍柴,故乡的山这条主线始终贯穿于文章之中。在作者眼里,故乡的山是美丽的,故乡的人也是善良的,正是由于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这份挚爱,才让作者对于故乡的山记忆犹新。全文围绕着“故乡的山”这根主线进行铺陈,虽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却脉络分明;作者的生活材料极为丰富,描写也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文章也注意到前后照应,开篇时作者写道:“落日下,余晖映在眼眸,放眼望向故乡,远方的天际,似延绵的山脉,在暮色的薄烟中朦胧。”结尾处作者又写道:“有时,我感觉自己就是风筝,是那只从山里飞出去的、像鹰一样的风筝,无论飞多高、飞多远,永远有一根线,与故乡相连。”正是这种对于故乡的山的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使得文章格外生动传神。文末的一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 总之,这是一篇非常接地气并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佳作,因此也被江山文学网所认可,评为绝品是当之无愧。好文章,就是应该取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若尘老师用心灵之笔写出来的这篇散文,让我们听到她那份热爱故土的由衷心声。故乡的山,不在于它有多雄伟,也不在于它是否瑰丽。哪怕只是山上的一捆花生藤、一株鲁岚,甚至是一根桎木,都会因为我们对它溶入特殊的情感,而变得非常亲切,也变得美不胜收。若尘老师这种源于心灵深处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文中散发出来的对家乡炽烈深沉的爱,让每一个读者所深深感动。好文章,百读不厌,相信《故乡的山》这一美文,一定会走进更多读者的心中!
启旸天老师高度赞扬了浩渺若尘老师创作的《故乡的山》一文在作品内涵上显得主题深刻,丰富多彩;在写作手法上,显得张弛有度,不落俗套;在构思布局上,显得细致入微,呼应灵活等特点,概括而又凝练地总结了《故乡的山》的艺术亮点,对于我们学习《故乡的山》的创作手法大有禆益,大家使劲呱叽呱叽! 现在有请醉里清风老师上场,继续为我们赏析《故乡的山》,掌声欢迎!
副评醉里清风:赏析《故乡的山》
首先,感谢江山赏析组的老师们,让我有机会学习浩渺若尘老师这篇绝品散文。 散文创作需要一双敏锐的眼光,用常人的目光去生活,但要超越常人的目光去发现。作为一种倾诉的文体,感悟的文体,散文的创作更需要一种练达的情怀和真挚的心灵,才能在这种自由抒怀的文体中坦诚而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篇好的散文并不是要求有多么华丽的语言,但一定要有炽热的情感,这也表现出了文字最直接而有核心的作用——传情。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篇散文的确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全文看似朴实无华,但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烈情贯穿全文,使文章具有了灵魂,从而有了极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一篇好的散文,一定是要有一种使人忍不住往下读的吸引力和读完后感慨万千的穿透力。 故乡,是一个很值得抒写的话题。在大多数特别是远在异国他乡的人看来,故乡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儿童时候的记忆、家的温暖等等。故乡的山,作为一种特有的意向,被作者搬上纸墨,作为乡情的车载体,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 下面,我就个人理解谈论一下《故乡的山》这篇绝品散文: 一、视角转换、以小见大 “山”是一种重叠的意向。如果纯粹地就山写山,文章就会走进一条死胡同,再细腻的写景,再真挚的抒情,也会让文章陷入欲言又止、进而难以表达的尴尬之境。作者显然有如我一般的认识,她另辟蹊径,通过转换视角,巧妙地避过了散文无话可说的窘境。 在文中,作者写山以小见大,通过特定事、物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座有血有肉的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故乡、对母亲那份深深地眷恋和思念。 第一个视角:故乡的山,是母亲辛勤劳作的地方。文章开头情景的描写,是作者抛出的一个引子,同时渲染出了故乡温馨的场景。通过简单地介绍,我们知道,作者的故乡在铁岗村,那是一个四面环山,溪水环绕的地方。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故乡的山孕育着故乡的人。小时候的生活真是不易,贫穷岁月里的生活更加难熬。作者进而生动地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暑假的清晨,天空初晓,母亲摇醒尚在梦中的“我”,准备去附近的山上收割花生。母亲细致入微地指导,“我”认真踏实地劳作,这样一幅一老一少在山上劳作的画面缓缓展开。虽然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地描写山,但这样记忆深刻的事,确实真真切切发生在故乡的山上。这种通过事物的描写展现情感的写作方式,使得文章具有的了极强的穿透力。 第二个视角:故乡的山,是鲁岚草生长的地方。“我家开门见山,门口的山叫圆山,形似窝窝头,是罗氏祖山。”直截了当,言简意赅,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山上有很多植物,三分之一是油茶树。除此之外,记忆最深的当属鲁岚。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小小的我砍柴,去不了远方,就在圆山与鲁岚为伴。它总善解人意,不会让我空手而归。”这种点滴的记忆拼凑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童年。 第三个视角:故乡的山,是承载儿时记忆的地方。上山砍柴,其乐无穷,既是劳作,也是乐趣。作者在娓娓道来的语言中,生动地描写了自己随着哥哥上山砍柴的事件。这一视角的描写非常地细腻生动,这种叙事蕴情的手法,无需过多的雕饰,更无需太多的抒怀,很自然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故乡的山,是儿时的记忆,是贫穷岁月中的寄托。 二、真情流露,淳朴自然 仅就我个人而论,我认为好的散文必定是“语朴情淳”的。这就需要,作者在行文中描写的事物是真实发生过的,抒发的感情也是真实的感受。散文不同于小说,也许有不少人认为,散文也可同小说一般虚设编构,但一定是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需要有这样一件事展现出来,如此表达的情感也是真的。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特有意向的描写和事件的叙述,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在文中,作者的情感主线无疑是清澈明了的。围绕着这条这旋律,添加上一些次要的旋律,才有了这篇成功的散文。这就像一首曲子,或是跌宕起伏,或是平和宁静,它所渲染的氛围却是既定不变的。作者显然深谙散文创作的要点,像这样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再充以真情实感,必定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举几个例子,在文中,作者有这样的文字:“鲁岚,可能是鲁班遗落的木屑,在泥土中生长出绿色的雾岚。”“放下一把鲁岚到竹篮里,忽见手背上有个小黑点,心想,这蚊子野性重,胆子也太大了,手动着都敢叮!好好收拾这小黑恶?我用力一巴掌拍下去。哎哟,该死的蚊子,拍死它怎么会这么痛?我赶紧拂去小黑点,摸摸手背,这才发现小黑点不是蚊子,而是藤上的一根刺!我没有认真观察,就莽撞地把刺尖拍进肉里,冒出点点猩红的血迹。断的刺头滑落,飞快地逃回大地,无处寻觅踪迹。”等等,像这样的文字,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写景如身临其境,抒发情感情真意切,语言亲切自然,抒情则情深款款,叙事则如话家常。 三、创造意境,构思情节 散文的“意”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要获得它,行文之人必须有一颗慧心,善于探索,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而我认为,一篇散文中的“意”是有两重意思,第一种是“立意”,第二种是“意境”。作者的立意很明显:山,故乡的山。这个题材很大,但作者在文中采用了特殊的手法,以小见大,巧妙地避免了行文中或许会出现的窘境。 意境同样重要,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是意和境的统一。在《故乡的山》这篇散文中,作者写景抒情采用的是间叙间议的写作手法,创造出的意境则是质朴的乡村景象,这是成功的。 构思是作者对所选的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进行加工、提炼。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构思一目了然:通过开头情景描写渲染气氛,抛出引子,抒写情感初见端倪;再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三件不同的事物,侧面烘托出思乡之情。这三个事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与故乡的山息息相关。并且,三件事物又有其独特的内涵:一件与母亲有关,一件与山上物体有关,一件则是作者自身的经历,这就很好地展现了“我”“母亲”“故乡的山”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无形中形成了一条情感主线。所以,此文另外一个成功之处既是,全文不刻意的写“山”,但无形中形成一座大山,故乡的“山”,是情感汇聚起来的“山”。 以上几点便是我对《故乡的山》这篇文章的看法和感受,个人见解,不到之处还请海涵。
醉里清风老师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老师,也是江山文学最有实力的作家之一。清风老师从《故乡的山》这篇绝品散文的视角转换、以小见大,真情流露,淳朴自然,创造意境,构思情节等三个层面总结了《故乡的山》的成功亮点,为我们学习赏析佳作提供了一条清楚明晰的线索。 现在有请宫国军老师为我们奉献今晚的压轴好戏,掌声有请!
副评宫国军:质朴漫射光华 ——《故乡的山》精彩语言欣赏
读了浩渺若尘的一些散文,总是被她细腻的笔触、质朴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所触动。她有很多寄情于故乡山水的散文。故乡的山水在作者的笔下,既是色彩鲜明的画面,又别具灵性,它们仿佛在叙说着故乡的一切和作者对故乡的一片痴情。下面就欣赏若尘老师江山绝品散文《故乡的山》一文,从语言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 《故乡的山》是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散文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质朴无华的语言,细腻地雕琢、语言上虚实相间的运用,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这篇满是思乡情怀的绝品散文。 一、质朴平静、淡泊自然 散文《故乡的山》,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流畅。 作者从从容容地叙述:“梦境里,古樟树下,青砖红瓦的学校,教室书声朗朗;操场上,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田埂上的牧童、小溪中放养的鸭子、还有攀越过无数次的山峦,在脚下、在心里。”这是从作者心中流淌出来的最质朴的情感,保留在心底,历经岁月,不曾沾染尘垢。 “进村唯一的山路,蜿蜒曲折,沿着百兜塘的山势渐进。百兜塘并非是水塘,而是在马鞍山脉的西面,属于队里领域的几个山头。开垦成层层梯形的土地,有的种上小指粗的杉树苗,有的栽上低矮的油茶树,有的干脆没栽树,直接种上红薯或者花生。”多么平静的文字啊!透过这些平静、质朴的文字,读者看到的是由远及近、勾勒出极具层次的场景,也为下文写“我”和山的亲密关系做了铺垫。 散文提倡凝炼的语言,所谓凝炼,就是要求语言质朴、顺畅,而《故乡的山》这篇散文,在作者顺畅的笔端下,恬静的心境里,流淌出了强烈的思乡情感,所托的“物”是朴实的,更是真切感人。 二、描摹精彩、唯美传神 《故乡的山》,描摹准确、精彩。 “一阵风吹来,杉树像一位音乐指挥家,手执长长的指挥棒,与花生藤合唱团,在大自然的音乐厅,唱响天籁之音。杉树又像一位领舞者,婷婷玉立、衣袂飘飘,带领花生舞蹈队,或者向东摆摆手,又或向西点点头,在天地间的舞台上,倾情演绎。”描写得多么精彩!极具传神,自然的美跃然纸上。故乡的山,在“我”的记忆里,是这样的唯美传神。 “我弯腰,双手握着花生藤,往后用力,扯出它埋藏着的、希望的硕果。抖落泥沙,金灿灿的花生,像一串串小铃铛,摇头晃脑地相互击掌致谢。”多么形象生动的描写!丰收的喜悦之情胜过千言万语。这么美好的景物一直在作者的心里,怎能忘记! “放下一把鲁岚到竹篮里,忽见手背上有个小黑点,心想,这蚊子野性重,胆子也太大了,手动着都敢叮!好好收拾这小黑恶?我用力一巴掌拍下去。哎哟,该死的蚊子,拍死它怎么会这么痛?我赶紧拂去小黑点,摸摸手背,这才发现小黑点不是蚊子,而是藤上的一根刺!”这一精彩之笔,熠熠生辉,既使行文起伏跌宕,又使内容更充实。 “传说中最陡的、几乎垂直的山崖就在我脚下。来不及犹豫、来不及细想,我抓着桎木,像抓住救命稻草,用颤颤巍巍的双脚,支撑着酥软的身体,硬着头皮、闭着眼睛,从山崖冲到山脚。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忘了是向下俯冲,还是向上飞翔,只听见耳边,山风呼啸;身后,拖柴声呼呼。”作者的笔端很有魔力,担柴下山,寥寥几笔,场面描摹得惊心动魄。故乡的山不但养育了“我”,还锻炼了“我”的勇敢,“我”和故乡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虚实相间、乡情满满 虚实相间的语言表现手法,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如果运用恰当,从对比中升华感情,往往能收到强烈的感情效果。 《故乡的山》开头和结尾就采取了虚实相间的写法: “落日下,余晖映在眼眸,放眼望向故乡,远方的天际,似延绵的山脉,在暮色的薄烟中朦胧。”这是写实的手法;“梦境里,古樟树下,青砖红瓦的学校,教室书声朗朗。操场上,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田埂上的牧童、小溪中放养的鸭子、还有无数次攀越过的山峦,在脚下、在心里。”这是虚写。文章的开始,这样的虚实相间的写法结合在一起,有强烈的层次对比,“我”思念故乡的感情一下子被烘托出来,同时也起到了引领下文的作用。 再看文章的结尾: “多少年后,故乡的山,总有丝丝缕缕的雾岚萦绕在梦里。”这是实写;“有时我想,那飞过天际的到底是鹰?还是像鹰的风筝?有时,我觉得自己就像风筝,是那只从山里飞出去的、像鹰一样的风筝,无论飞多高,飞多远,永远有一根线,与故乡相连。”这是虚写。这样的虚、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强烈地表现了“我”与故乡难与割舍的情怀,使思念故乡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浩渺若尘老师语言平实、自然、不做作,具有清新质朴的特点,文笔深厚。作者对故乡的满满的情怀,不直接去倾诉,而是宕开一笔,用质朴的语言描写人和山的关系,“情”包含在叙述之中,使浓浓的思乡之情无处不在。 “故乡的山”确实存在,恬静而美好,“彬木与花生藤翩翩起舞;那些摇头晃脑、互相击掌的花生;“我”和伙伴们挑着柴捆,驾云般从陡峭的山路飞下……”读了作者散文,也读懂了作者的心境,也如故乡的山一样,恬静而美好。故乡的山一直陪伴着“我”,静静的岁月,没有一丝孤单。没有心如芷水的心境,是写不出这样厚重的散文的。 《故乡的山》一文的语言非常精彩,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学习了本文,我的理解是,质朴的精彩,是真正的精彩,漫射着光华。
宫国军老师是柳岸社团的小说主编,对文章的鉴赏具有高度而凝练的概括力,老师从《故乡的山》这篇绝品散文本身所具有的质朴平静、淡泊自然,描摹精彩、唯美传神,虚实相间、乡情满满等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赏析和总结,使我们对《故乡的山》增添了更深一层的认知,从而学到一些散文创作的秘籍。 通过今晚的赏析,我们是否可以感悟到以下三点: 一、散文创作不仅应当追求语言美,也应当追求真情实感,做到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 二、散文的构架应当做到有骨头有肉,而不能只追求一个华丽的外表。 三、散文的内涵应当做到主题深刻,丰富多彩,而不能漫无目的,信口开河。
|
|
|
江山赏析课堂
|
2018-09-23 20:44:53
一堂高质量的赏析盛宴,值得认真品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