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听雪
|
临风听雪(2018年11月)2018-11-01 12:18:401、【流年】五律· 秋四首(古韵) 作者:临海听涛 编辑按:诗人的四首五律,从初秋写到深秋,从热到凉,不过一季而已。随着天气的转变,诗人的心境也在转变。睹物有思是诗人的情怀,这个思,与心情、与亲人、与人生有关。立秋了,天气依然闹热,这个热不仅仅来自季节,还来自诗人心底深处对宁静的一份渴盼。霜降是一个节气,这个节气一过,万物开始凋谢,天转凉了,诗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对故土的思恋,“着衣宜厚装”更是对慈母无尽的一颗牵挂之心。一场秋雨,摧来一片苍凉。季节如人生,悲欢离合都经历过,剩下的,就是一颗禅心。晚秋,悲秋也!自古悲秋之人多性情中人,情感丰富,内心柔软,笔底写的是调零和苍凉,内心却是湿热的,渴望美好的事物常在。四首五律,结构严谨,素材来自生活,经过诗人艺术的斟字酌句,遂成作品。好诗,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02 18:50:48
2、【流年】虞姬被“别”之后 ——乱说“霸王别姬”(随... 作者:风雨 编者按:“历史空缺的地方,是想象最好的生发地。”看到这句,编者同感。好多野史就是在历史空缺的地方被人们传唱至今的。这篇随笔的作者看似在乱说“霸王别姬”这个故事,实则有过细心的研读史料史记。史记中没有给出虞姬的下落,但不等于就没有下落。如作者笔下推测的几种,未尝不可。但人们传唱的“霸王别姬”之所以流传至今,无非是多了几分英雄的荡气回肠,衬托出了项羽的男儿气慨:有情有爱有血性。战乱年代的爱情,理性大于感性,如作者所说,如项羽这样集理性与感性一体的人,怎么会舍得让一个心爱的女人死在自己眼前。其实编者在看过“霸王别姬”后,也有过遗憾,也有过怨恨,今日看过作者的随笔,释怀了。由此也看出,作者是一个善思之人,在细节里提出疑问,然后作出推断,是为文者必备的要件。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09 15:46:04
3、【流年】昔人已乘黄鹤去(词三阕) 作者:上官风 编者按:一个善思之人,他的情怀是多滋多味的,一如这组词的作者。有月的夜晚,在平凡人的眼里,只不过照亮了一方天地;在词人的眼里,就有了诗意的境界。金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杨柳晚风,沃野千里,又见一派丰收色。一个“又”字,足以说明时光的流逝,于是对月(也是对自己)说:争名逐利不过尔尔,何不按自己的心意快意人生,活出最真的自己。“浪淘沙令·晨闻好友离世”用倒叙的手法,借助好友离世,感叹红颜薄命这一事件,写出了词人的一片惋惜之情。世事无常,生命有时也无常,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这才是处世之道。“浪淘沙令·人生无常”如是。人生无常,懵懂少年无知,为功名利禄奔,最后争来一身疾,到头不过是“一枕黄梁”,大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之感,读之怆然。三首词,一种心境,多方思量。俗世中行,力争脱俗,词人之情怀也。好词,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09 18:16:39
4、【流年】相州八记(散文) 作者:扶风 编者按:“书生肩上,担了一副好字,”就如“塔影化笔”成就了文峰塔。而文峰塔,并不仅仅是因了那一副“好字”,作者从塔的选址、建塔、文学等多个层面为读者诠释耸秀的由来和必然,可谓用心良苦。“昼锦”在作者的笔下,既韩王琦建在府内的一个堂。古时的文人建祠立堂为常事,多为诗朋词友们聚酒论诗词,增添雅趣。再细思细读欧阳老先生所记,作者说:“昼是天日,锦是温暖”。读后才知,堂为人,人为堂。“静祠”咋一看,觉得它就是修在僻静乡野里少人问津的祠堂。读完,对作者的集思广益大加赞叹,对仁义也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理解:仁义在,心生静,所以,也自在。“六然”既六种释然也。对人,对己,对事,得意与失意,处之皆泰然,非一颗淡泊之心不能为也。所以作者对崔铣给予的“陋巷高德,诤骨柔情,桑梓史记,清风后渠。贤哉敏也。”是有据可查,当之无愧的。被束之高阁的,大多都是被人们遗忘了的人或事物。而作者笔下的这个高阁则不然,你自愿上去了,是德性使然,被人约束之的,既失德或失信之人。都是高阁,两者的区别却令人深思。小九是个人名,是民国袁公的九姨太。之所以被记载,是因为她与别的姨太太不同,出身不同,见识不同,所以她做事做人的格局也不同,于是乎,小九成为了袁公的知音,成为了陪伴袁公的最后一个“驿站”(九府胡同)。一棵老槐的独白,看似被神化了,实际它已经在孤独中死去。可是又在作者的笔下复活。复活的老槐,回望前尘旧梦,心心念念的,还是人间烟火,还念人间真情。品一座城,需要用心品,尤其是老城。用心就得用时间去逗留、捕捉每一个角落,每一条巷子,每一座建筑,每一种风俗及每一个人,在走走停停中,老城的人文风物,一一在作者的脚下丈量,在读者的心中播放。《相州八记》读完,给编者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静”,纯粹的静,静的没有人烟,静的只待人烟。人在这样的静中,就会走进清明之境,走进作者笔下的老城,与作者一起感受老城的厚重与文化底蕴。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15 11:42:16
5、【流年】涡水与老庄(散文) 作者:潘小平 编者按:雪停了,带着探索的脚步出发。这是作者写这篇散文的主旨。作者围绕这一主旨,走进涡河,迎着上古的风,走近老子时代,为读者带来一顿关于道家思想的精神大餐。作者以涡河一带渐次消失的村庄、方言及民俗“注释”传统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应还有对传统文化存在的、隐隐的“危机”感;以涡水的“缓水静流”释老子的道。老子,在人们的眼里,自古以来就是神性的,他的道,是大道。世上好学者,都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带着这又眼睛游历上下五千年(甚至更多),或许大道就在你脚下,在你眼中,在你笔下。作者引经据典阐述的老庄的道,就是在作者的脚下丈量出来的。而庄子,是接老子之后,道的传承者。他一样诞生于涡河流域。读到临结尾时,作者写:“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狭隘的两地之争,又算什么?”是啊,两地之争,争的不过只是老子的出生地,这和老子的道家思想没有任何关联,作者要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传统文化对国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因为诞生了老子和庄子,这条小小的淮河的支流,在西方学术界,目前是一条著名的河。”犹如这条支流(涡河),生命不息,道家思想的传承也会生生不息。雪停了,静静的。如江淮平原上的涡水,如在这一方流域里诞生的老庄,如涡河流域三宫中的天静宫。一篇极具深度的文化散文,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16 10:26:42
6、【流年】父亲,牛车,鸢尾 (散文) 作者:东珠 编者按:“父亲,牛车,鸢尾。”这三样看似不搭调的人和事物,被作者连接在了一起,成了一幅和谐的暖图。父亲一直连接着牛、牛车、鸢尾花。在作者的笔下,父亲是一个沉默的人,与他养的牛一样。父亲又是善解人意的,同样也善解“牛”意。父亲与牛的感情之深,让“我”羡慕嫉妒也恨着,于是,在一个夜里,“我”把这样一份恨意化做了行动,不动声色地让牛死了。父亲没有怨恨“我”,“我”却在他的泪河里收获了爱。父亲爱牛,只因他懂得牛的付出;父亲亲近鸢尾花,就因为“我”喜欢鸢尾花。一篇描写亲情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而述中,父亲的形象在读者面前瞬间高大。本篇散文细节描写细腻温婉,用词形象,格调高雅。作者善于用景物烘托人物的心理,景为情服务,情为人之本。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16 12:14:41
7、【流年】在克依黑(散文) 作者:崔玉松 编者按:克依黑,一个安心的地方。这是读完这篇散文后,留给编者最直接的感觉。如作者所说,碌碌红尘,没有哪个人不为世俗牵绊住手脚,牵绊住心。去克依黑,不是刻意,却是意料之外的安心之旅。在作者的笔下,克依黑有自己想要的静,也有别人想要的闹;有现代的奔放,也有原始的纯朴。云南是个春城,也是个多民族集居的地方,风景多,民俗多,人文多样,像作者笔下的克依黑,或许还有好多,但最中意者,不可求,好在,作者遇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景,不在景区,其实就在心中,可以是穷乡僻壤,也可以是豪华都市;可以在水之一隅,也可以在斗室一角。“心安之处是故乡”,安心的地方,“还是克依黑这样的地方。”一篇心情散文,语言流畅自然,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忧,却哀而不伤。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20 12:27:41
8、【流年】斜风细雨不须归(散文) 作者:江少宾 编者按:“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因为有伞。在作者的笔下,伞里伞外的故事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贴近生活,又似从生活里剥离开来,后被赋予了诗意的美。而创造这种美的道具,就是伞。作者起笔从洋伞写起,“洋”伞者,顾名思义,他的出处应不在中国。读完这篇散文,编者读出了作者轻描淡写的那个“洋”字所包含的意义,所谓“洋”者,只不过是某一特殊时代对某一事物的一种叫法。而被冠以“洋”的伞,在作者引经据典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它的出处来自中国,后被国人几经改良,不但成为了人们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须品,还被艺术成了诗意的作品。而且,英国的第一把伞,也是属于中国的。而作者写这篇散文的真正目的,不是写伞本身,而是对这一物种和与这一物种有关的传统手艺逐渐消失的惋惜。“斜风细雨不须归”不只是文人的情怀,执一把伞走在落雨的街上,走的从容,走的有底气,落入眼中的每一个生活小细节,都会成为雨中的风景,你,或者我,更会成为开车族人眼中的风景。极具时代气息的散文,读后如临那个时代。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21 16:23:35
9、【流年】菌子满山(散文) 作者:崔玉松 编者按:“菌子满山”,满山都是旧时光,该是这篇散文的核心。旧时光里的菌子是自由的,可以不着边际的长,也任你不着边际的捡;旧时光里的“我”捡菌子,是随心所欲的,目的也很单纯,就因为菌子是一种“菜”,可以解决味蕾的寡淡。工作后,“我”再与菌子相遇,菌子的味道就成为了家的味道,由此可以看出,菌子于“我”的念想,有多深刻。众所周知,今天的菜品可谓琳琅满目,想吃什么样的菜都有,可看到菌子,一样会心动,一样会感到亲切。不为别的,就只为“回忆我们的童年和那些已经逝去的欢乐时光。”一篇怀旧的作品,重在细节感人,读后诸多共鸣。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22 18:06:24
10、【流年】单身楼(散文) 作者:李振娟 编者按: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座单身楼,即便没有单身楼,也该有一间单身宿舍,也该有一个或数个陪自己度过单身期的伙伴,也会遇到像作者笔下的那位门房阿姨……青涩年华是纯真的,对预想的未来充满了好奇,所以,面对自己经历的每一个第一次,不问远近,不问环境的好坏,都会怀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去接收。这篇《单身楼》里“我”所度过的时光,相信所有住过单身宿舍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与这篇散文中的某个情节相遇,且感同身受。白灰墙、水泥地。一张书桌、两张单人床、一个脸盆架——挂面、煤油炉、宿舍楼走廊里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舞厅、电影院、图书馆、马路,还有守在楼门口的男青年……多熟悉的画面,读后如同时光重返。在迎来送往的故事里,最难忘却青春的送别。这是读完这篇散文后,给我最深的心灵触动。文中对事物的细节描写,对少女青涩惶惑的心情描写等,真切的再现了一个时代中,所有度过单身期少女的“特色”心境。好文,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
|
|
临风听雪
|
2018-11-26 15:34:23
11、【流年】工厂里的抹布(散文) 作者:李振娟 编者按:在作者的笔下,工厂里的抹布有好多种用处。它可以擦拭机器上的薄尘,可以擦拭地面上的脚印,可以擦拭玻璃上、窗台上的浮尘和陈灰;也可以擦去因劳动而流出的汗水;也可以做临时休息时的坐垫。抹布还可以在师傅训斥时缓解紧张气氛,可以在领导查岗时做“庇护神”。更可以用做临时包扎伤口的“绷带”。等等,等等,一个个细节在作者的笔下定格,在读者的心中展现,仿佛回放一部记录片,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中,人们在工作中的精神面貌。在这篇散文中,每一个细节都围绕抹布展开,而进入读者眼中心里的,却是对那一段旧时光的回忆。旧时的人,旧时的物,旧时的那种劳动氛围,还有旧时的那段青葱岁月,念起,总有感动,总教心欢喜。一篇极具时代感的作品,文中所描写的场景,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有共同的感触,都会叹一声:岁月更迭,时光不再。能引起人共鸣的作品,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