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一爻
|
【八一】一段紫滕般缠绕的记忆(随笔)2019-05-04 19:54:35
印象中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翻阅记事本,记录的时间是2011年5月11日,当时在县电视台工作,去参加“晋中文艺创作骨干培训”,市文化局从北京广播学院(现更名中国传媒)邀请了几位教授主讲,苗棣讲“电视专题片的走向”,徐舫舟讲“电视文化的发展潮流”,当时任电视文学系副主任的倪学礼,讲“戏剧创作的新思路”,他个高、肤色洁净、头发齐整,出场便活力四射、激情漾溢、电光火石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他讲学节奏非常之快却不显得急促,有种魅惑人的力量。一堂大课,洋洋洒洒讲下来,听得人呼吸热切,记得课后白天老师感慨:“讲得好是好,不过我们是在黄土路上拉牛车,人家是坐了直升飞机,天上地下,离得太远了。” 是远,但心向往之,听过几位教授讲课后,被一种莫名的热情激励着,去书店找教授们推荐的书,竟然一本都没有,隔了段,和倪通电话时,顺便说了心中的失落,不曾想,一周内,他竟然寄了一包酷新的书过来,有卡夫卡的《审判.城堡》、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麦尔维尔的《白鲸》、莫泊桑的《一生》等十本,爱读书,迄今为止接收过朋友们不少的赠书,也从出版社“顺”回来过不少散发着油墨新香的书籍,但一次收到这么多书从未有过。足见倪学礼的热情,他那时一心打拼事业顾不上成家,交着一位大约是法学系的漂亮女朋友。 心底多了份难以忘怀的感动,常提醒自己:不能太懒散不能太懈怠甚至不能太邋遢了,但因整日沉迷于世俗烟尘,加之生性偏执又愚钝,一晃十多年成为了过去,文艺创作上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效。和倪学礼教授的往来借助于现代传媒延续下来,也就是哪天想起来去个短信表示记得。信息往来中得知他前几年有了可爱的女儿。想着织一只“宝宝帽”寄去的,一拖就成为心念了。前两年,女友苏的侄女儿想考中传,报了个课外辅导班,我去电咨询,倪听明情况风急火燎阻止说:别浪费钱了,告诉家长。后来苏去京见了倪后和我说:你朋友和你一模一样,都是急性子。我心里一热:哪里就算朋友了?不过是一面之交。这年,又有朋友的女儿要考中传,专业测试时发过基本情况让,倪关照,结果回信是:学生的事,没戏了。这次没帮上忙,以后尽量补吧。这种事,何能补? 以为是客套了,隔日又收到倪转发来的信息:倪教授:您好!我是交通广播主持人雨馨。今晚我们的慢生活节目为听众介绍您的小说,大约会在9:08左右打给您。主要谈谈您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以及创作过程中的故事。不知道您今天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是否可以前期沟通一下?马上又发来第二条:《大学门》,网上有。没有收听广播的习惯,家里又有事,就没特意听……但错过了,心里还是有些后悔,从网上找到《大学门》的内容简介:故事以某大学为背景,通过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学校领导等不同人物的粉墨登场,把他们在申请经费、建学术点、课题攻关、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男欢女爱等公家的和私人的“大事小情”中的勾心斗角及暗中作态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是近期网络热炒的“大学丑闻”在纸媒体上的艺术展现。作者身为大学教授,所写内容虽不可能全都亲历亲为,但也可以说是亲见亲闻,因此写出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品中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风格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因题材的挖掘角度独特,更使之可以成为“大学丑闻”的制造者、参与者和旁观者的一面镜子,对社会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倪学礼写的书依然离我们的生活较远,但还是发短信让他寄本过来,拜读并作为留存,恰如生命中那些紫滕般的记忆一样,偶尔忆及,枝叶繁茂花香浓郁,充盈着淡淡的美好。 有些人,有些事,一旦擦肩而过,便永远成为记忆了,正因为有了之类“一面之交”的美好记忆,生命的色彩才更为丰富。
(配图选自网络)
|
|
|
闲妹
|
2019-05-05 21:17:38
“一面之交”的美好记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
|
|
极冰
|
2019-05-06 14:52:51
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一生只有一条路,一路会有很多树;有钱的时候别迷路,没钱的时候靠靠树;
|
|
|
黄金珊瑚
|
2019-05-06 15:10:40
人生有路千千万,朋友有情万万千。有情有缘才叫朋友。好文章,拜读学习了。问候老师下午好,遥祝夏安。
|
|
|
伙苗
|
2019-05-08 16:07:18
有时候“一面”即一生,缘深缘浅皆留心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