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
【江山夜校讲座】2019年第十五讲:报告文学写作的几点体会2019-06-30 19:50:43【江山夜校讲座】2019年第十五讲
主讲|荷塘社团特约作家:春晓大别山 主持|荷塘月色文学社团社长:天龙
【人物简介】
春晓大别山,公务员,大学文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理事,安庆市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岳西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荷塘特约作家。100多篇文学作品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杂志,获得各级各类征文20多余次。出版散文集《纸上行》。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7360.html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按照天龙社长的要求,写点有关报告文学创作方面的体会,到咱江山夜校讲座。我才疏学浅,诚惶诚恐,任务下达许久了,不敢动笔,怕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在天龙社长的一再敦促下,只好写点感受,以谢知遇和信任之情! 报告文学,顾名思义,它是“报告”和“文学”的结合,是“新闻”和“文学”的结合,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两个特性,新闻与报告文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要有真实性、时效性。不同之处是,新闻是平铺直叙地反映客观事实,而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的语言和手法真实、及时、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极强的新闻冲击力,又具有浓郁的文学感染力,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讴歌颂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对于如何写好报告文学,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创作实践,我谈一谈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 要注重价值 说直白点,报告文学的价值,就是所要写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时代典型意义,所报告的人物和事件是不是弘扬正能量,能不能给读者带来积极向上的有益启示。 比如魏巍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他所选取的人物就很有典型意义,文中所展现的解放军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值得全社会的人学习和弘扬。该篇报告文学作品曾经被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感人至深,流芳百世。 二、 要注重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报告文学所反映的内容都必须建立在真人真实的基础上,不得盲目虚构,不得凭空杜撰,不得夸大其词,不得掺杂水分。这是报告文学最根本最核心的生命。 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说的感染力,是因为报告文学的作者都以新闻的敏感眼光来摄取现实生活中具有感染力的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运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中的人物姓名、生平、事件等等均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读者读到这些人物及其事迹,就会觉得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就会对作品中的人物从心底油然生出尊敬和崇敬之情。 三、 要注重快速 报告文学讲究的是“快”,这是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特性所决定的,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的结合体,那么就要体现出新闻快速及时的特点。 比如,曾经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那是1960年的突发事件,某一天山西省平陆县六十一名修路民工集体食物中毒了,情况十分危急,急需大量的特种药品,而县里和省里都没有这种药品。消息传到首都北京后,从卫生部、特种药品商店,从民航局到人民空军都紧急动员了起来,筹到药品后由人民空军及时投到该县,使所有民工们的生命都获救了。 当时的《中国青年报》文艺部记者王石、房树民就及时采访写出了报告文学,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如果放到现在才去写的话,那有没有价值呢?答案肯定是不会的,因为事件早已经时过境迁了。
四、要注重文采 文采是文学的外衣,任何一篇文学作品失去文采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报告文学属于文学的范畴,它是报告,也是文学,这就要求报告文学要富有文采,要有艺术感染力,要引人入胜,要动人心魄。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理由有过精彩的论述:“除了虚构和概括的手法不宜引进报告文学外,其它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调动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实,就越富于艺术的感染力。”这就告诉我们,报告文学既然具有文学的属性,那就需要采用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让作品洋溢着斐然的文采,穿上漂亮的外衣,它就会更加吸引人、感染人。 五、要注重政论 “文,合为时而著。”报告文学创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颂扬先进人物的历史使命。要以人民群众为创作的重心,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观照百姓生活,表达群众心声,反映生活进步,颂扬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为新时代而讴歌。 这其中如果没有恰当的“政论”,没有作者自己对所报告的人或事的深层次的思想解析和主人公精神品质的提炼颂扬,那就与单纯的新闻报道无异了,那就不是真正的报告文学了,所以每个报告文学创作者都要注重“政论”手法的恰当运用。 六、要注重想象 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报告文学也如此。茅盾说:“报告文学反映生活就是借创作想象之力而给以充分的形象化。”捷克新闻记者、报告文学家基希说:“事实对报告文学只是尽着他的指南针的责任,还必须有望远镜和抒情诗的幻想。” 报告文学要艺术地再现生活增强感染力、说服力,就要有必要的合理的想象力。由于各种条件局限,对事件和人物的细节,我们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采访到了解到,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心理活动、人物形象的描写、主题思想的深化等就要有符合逻辑推理的想象,合理的想象更能突显主人公的思想境界,能深层揭示事件的典型意义。 比如我写的报告文学《筑梦“天馨”》发表于《中国报告文学》2018年第12期,采访主人翁时,许多事例他只向我讲述了一个大概,不具体不详细,但我顺着他介绍的大致情况,想象着写出了具体细节,主人翁看后,非常兴奋和高兴,竖着大拇指夸赞道:“你真行,就和当时情形一样啊,就像你一起经历的一样。” 七、要注重刻画 报告文学所写的人物和小说一样也需要刻画,但不像小说那样根据自己的想象任意去塑造,而是以真实的人物刻画出光辉照人的艺术形象。刻画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使用鲜明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走近人物了解其内心世界,通过细节、环境、言行的描写,才能刻画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能有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效果。 新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刻画出了一些可敬可亲的典型人物形象,例如《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陈景润,《大雁情》中的秦官属,《中年颂》中的索桂清等。
八、要注重采访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泉源。”报告文学者要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就必须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投身于火热的生产实践中,往实里走,往深里走,用心贴近群众,真实反映时代,讴歌典型人物。报告文学创作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采访。 报告文学作家钱刚主张写报告文学应该“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说:“对于报告文学创作而言,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要把功夫下在采访上,采访功课要做足,这是大家的基本共识。 尤其是描写现实题材的报告文学,更是离不开亲临一线的面对面的现场采访,要耳闻目睹,不要道听途说或人云亦云。”两位报告文学大家一语中的,点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茅塞顿开。要写好报告文学,不深入生活,不往基层走,不往深里走,不往群众中走,你就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你就写不出真正的优秀报告文学来。 报告文学作者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有“踏破铁鞋”的韧性,要及时采访,要乐于采访,要善于采访。从这个角度看来,报告文学作家类似“记者作家”。我创作的几篇报告文学在确立主题后,多次找主人翁进行了多次深入详细的采访,到相关场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走访了与主人翁相关联的人,从而获得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另外,采访不局限于问、听,还要用眼、用心来细心观察,就一定能获取生动、具体、形象的材料,就会更加丰富你的报告文学作品。 比如我在采访《筑梦天馨》报告文学主人翁储董事长时,观察到他办公室挂有一幅“天道酬勤”的遒劲书法,我马上意识到了他除了爱好书法之外,应该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我觉得,这幅字不是轻易挂在办公室的,是言志明心的。我便将这幅书法写进了报告文学中,对突出主人翁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从熟悉的读者反馈的信息看,一致认为这是该篇报告文学闪耀的亮点。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采访时你观察得越深入、越细致,就越能使你的报告文学作品越精确、越生动,越具有现场感。对采访现场观察的内容越多,就越有利于你创作中对环境的详尽描写;对采访对象的谈吐、神态、情绪以及手势、表情的细致观察,就有利于你准确地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基调,人物的音容笑貌就会深深地刻印在你的脑海里,人物就会在你的笔下更加传神、更加生动、更加感人。 九、要注重结构 结构像一个人的骨架一样,“骨架”支不起来,人就是一个“瘫子”。报告文学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吊起读者的口味,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就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要有意想不到的奇妙艺术构思。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情节,但经过作者巧妙的结构安排,就会形成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就会引人入胜,作品的可读性就会大大增强。 许多优秀的报告文学的结构很巧妙,如夏衍的《包身工》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的架构来创作的,而《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以穿插的架构来创作的。这两篇经典的报告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经验。我写的报告文学《筑梦天馨》,经过一番构思后,将储董事长创业的零星事例放到一章集中来写,这就凸显出了主人公的非凡气质和独特魅力,令人肃然起敬。 十、要注重选题 小说和戏剧的选题是靠虚构来寻找人物角色的矛盾冲突点,通过矛盾冲突和塑造人物形象来吸引读者,故事和人物可以是过去的或现在的,而报告文学的选题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是靠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典型人物和事件,那么什么样的选题才能写成报告文学呢? 我个人认为,报告文学的选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时代性。“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是报告文学的宗旨。报告文学的选题必须反映时代的风貌,体现时代的精神。一篇好的报告文学,它能及时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充分表达出人民的情绪、声音,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要与时代同脉搏,要与人民共命运。比如我写《攀登“江山”的人》和《筑梦天馨》这两篇报告文学,就是在安庆市委号召百名作家写安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要求来确立写作对象和主题的。再比如我写的《王胜利:赤诚之心系群众》,是适应国家脱贫攻坚大战略、宣传推广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来确定创作的主题。这些作品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映照出了时代典型人物的光辉。 第二,典型性。报告文学选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典型意义,或弘扬正能量,起到激励鼓舞人的作用;或鞭笞假恶丑,对人有一定的警戒教育作用。《包身工》的选材就是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面,这个选题就很有典型性,成为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
十一、要注重筛选 筛选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一个必要方法,只有严格对材料进行筛选,才能确保主题突出。对材料的筛选,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精于取。要围绕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和中心事件,在大量真实材料中进行精细筛选,选取那些以一当十的典型材料,要留取那些对主题有价值的素材。我在写《攀登“江山”的人》时,材料很多且杂乱,我反复细心地阅读每一份材料,一遍一遍地筛选,从中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部分材料,进行了重新组合安排,集约化的典型事例,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突出,更加打动读者的心。 第二,要善于舍。舍是为了精,留取精华,服务主题。为了突出主题,作者必须忍疼割爱,舍去无关紧要的素材,确保作品主题更突出。有所失,才有所得,该舍的要舍,该删的要删。我的报告文学《筑梦天馨》,发在江山文学网上有15000多字,但我发到《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上只有7000多字,舍去了一半,内容更精炼了,主题也更加突出了。 十二、要注重沟通 报告文学初稿完成后要首先给被写对象看,要他亲自审核,以确认作品中所写所感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与事实和规律相出入相违背的地方,也可以让其他知情人阅读,请他们提出意见,还可以请同行阅读提出意见。 我所写的几篇报告文学完成初稿后,第一时间都会交给写作对象看,要他谈出最真实的感受,根据他的意见不厌其烦反复修改,直至写作对象和自己都满意为止。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能带来几点启示。报告文学是紧扣时代脉搏、讴歌先进人物、弘扬时代精神的最受人民群众喜欢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有其独特的特性和规律,我们只有深入学习探讨其规律,汲取优秀报告文学的精髓,才能有更加理性的认识,才能更加明晰创作思路。作为文学爱好者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深情的笔触,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加之工作繁忙,对于这个话题没有谈深谈透,所谈的观点也只是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点评
2019-07-03 09:13:24
春晓大别山:水平有限,没说好!敬请各位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