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临风听雪(2019年8月)

2019-08-02 17:53:48

1、【流年】醉花阴(古韵七首)          作者:风雨染尘埃

编者按:问世间情为何物,怎一个愁字了得。七首醉花阴,主题相似,表达各一。不一样的景致下,引起诗人的各种感怀:春深思春,晚晖寻梦,望云忆旧,独处伤怀,秋凉更觉相思苦,醒来残梦人空瘦。相逢、相识、相知、相离、相忘却不能忘的那种煎熬,在诗人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那相识时的惊鸿一瞥,相爱时的甜蜜,相离时的无奈,离后的数次梦回,释然后又不能自己的矛盾心理……相思催人老,自古以来,为情所困者不在少数,能拾起笔记录者,则是性情中人也。七首词,结构严谨,格律工稳,表达流畅,主题清晰。好词推荐给诗友们共赏。【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12 12:29:01

2、【流年】天净沙·秋(古韵外四首)                 作者:三峡布衣

编者按:三首天净沙,分别写了三个景点,不同的景致,抒发不同的心感,这是一个行者和词者的情怀。“舟歌如梦,载来烟雨当空。”明快而简洁,表达了词人对磐石城的喜爱;“伴江城下,月光情系天涯。”寄一种情思与月光,永伴三峡;“残垣壁下,凤邑盐道山崖。”一声嗟叹,旧时明月,今日残垣,谁曾记取当时的辉煌。七夕鹊桥会是一个千古传说,美好的爱情,坚守的初心,虽“今宵圆梦别宵寒”,两情铭记就好。千层梯田,蝉鸣丰收的赞歌,梦醉幸福的未来。六首诗词,结构完美,主题清晰,情感饱满,格律工稳。好诗好词推荐给诗友们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13 16:09:54

3、【流年】律诗四首(古韵)                   作者:田间识字翁

编者按:文人者,自重风雅。 《贺《聂德祥诗词选》付梓发行》,既有诗人对为文者发出的观点,也有对聂德祥先生的赞誉,诗词选发行,可流千古,更能励今天的我们。《看电视观城市水患》,如诗人所说,自古以来洪水只在山川泛滥,城市的水患从何而来呢?“窗前不信堪垂钓,街上分明可放舟。”由此可以看出,水势的汹涌,于是感叹:大禹争教重唤起,潦灾未许永无休。秋高气爽,是一个怡人的季节。而诗人登高,看到无际的云烟,想到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自然是静的,也是淡的,人世浮沉,人心难测,到终了,难免归于自然,只是,生于尘世,“谁能共尽杯中物,豪气正须沥胆倾。”瀑布有大有小,大有大的气势,小有小的奇观。诗人借这首《小瀑布》写了哪些没有被人炒作而依然存在的景观,虽不高大,也有瀑布应有的姿态,清幽静寂,不拒幽人俗客,不在俗世中“争宠”,由此也比喻了一些人的高风亮节。四首律诗,格律工稳,结构严谨,情感饱满,词斟句酌中立意顿现。好诗推荐共赏。【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15 15:50:25

4、【流年】有缘无份(短篇小说)                    作者:锦梅园林

编者按:两个用心爱过的人,无论发生过什么样的变故,依旧相信彼此,愿意等候在爱的渡口。此生遇此一人,足够。这是看完这篇小说后,留给编者的真实感触。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汪娟与岳小明,相逢在文山地震现场,由此引发出他们的恋情。因汪娟被姐夫下药,夺去了女人的第一次,觉得配不上恋人岳小明,从此离家,到大山去支教。文山地震本是灾难,却让有爱的人们相聚在一起,由此,也成全了等待了十六年的爱情。有情有爱的两个人,尽早会相逢。相逢后,汪娟和岳小明倾心长谈,决定相伴终生。不想,又一场变故,汪娟检查出乳腺癌。为了让心爱的人长久幸福,汪娟又一次选择了“逃离”,却被细心的岳小时查明她“逃离”的实情。结尾的朵朵白云,是汪娟,是他们的爱情,是对远方的期待和美好祝愿,深情,纯洁。一生一世,只够爱一个人,虽然现实有诸多遗憾,但真正的爱情,不会因时间、地点、变故而分崩离析。一篇阐释真爱的作品,读后令人感动。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19 11:26:07

5、【流年】光蛋集(散文)                 作者:定远牧人

编者按:一年一次的光蛋集,历来就有。上个世纪中尤为兴盛。如作者所说,现如今的商场超市鳞次栉比,食品日用品什么时候缺少了,随时都可以买到,再也不会等到年头节尾,去人头攒动的集市“凑热闹”。光蛋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今昔相比,写照了时代发展的进步之快。哪些过去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今天的我们应当珍藏,应当回忆。逝水流年,去日不可回,来日自当追,这或许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吧。一篇具有时代性的作品,借赶集抒发一个时代中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生活在那个时代中人们的精神面貌,读来亲切感顿生。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20 11:39:50

6、【流年】读书笔记(随笔)                   作者:空中白雪

编者按:读书是一个好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的最佳状态。作者就是这样一位爱读书且有写读书笔记这一习惯的文学爱好者。作者的这篇《读书笔记》以英国作家毛姆所著的《书与你》为例,详解了毛姆为读者推荐的一些名著。这些名著,有作者读到过的,也有未曾涉猎的。作者以自己读过作品的内容,结合作家毛姆对其书的推荐内容,为读者解析所读之书所表达的主旨,让读者在选择读书的时候少一些弯路,直抵自己想要阅读的标的,这种思想,实为可贵。笔记中作者也写出了自己对一部分书的观点与感想,作为一个阅读者,如果读完一部作品,没有对这部作品产生或多或少的想法,那么你的阅读就是失败的。由此看出,作者是一位善思善学的,集文学爱好与写作爱好为一体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者。“虽已是老年,但我还有梦。有梦的自己,才能过好最美的生活。”愿老师的余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更加丰富多彩。激励人阅读的一篇散文,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20 18:01:47

7、【流年】次韵长虹漫兴十首(古韵)              作者:田间识字翁

编者按:十首律诗,以秋为背景,抒发或悲或喜的心情,抒写或远或近的风景,感怀古今世事,识文观景,如身在其中,淡远绵长。“莫道生机渐寂寞,可怜大野尽蛩声。”秋之尽处,萧条中的峰回路转;“岁月等闲遵序过,频增白发是多情。”世人皆多情,应时应境,多情又如何;“休将更辨人三等,不必强分物万殊……惟于醉处呈真性,待卜他生我忘吾。”此等境界,禅境也;“自然情性谁真解,一任青云纵与横。”自然有自然的规律,“闲言碎语”时有,释然就好;“对镜须眉不自惊,老来心事已能平。”沧桑过后无风雨,无论真趣,无论俗情,云高处,不藏私心;“初凉樽酒先斟满,新霁诗心莫教空。”闲情多则多也,随明月清风一路,豁达出行。律诗结构严谨,对仗工稳,用典精湛,用词造句精准,主题清晰,情感饱满。好诗推荐给诗友们共赏。【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22 12:15:51

8、【流年】罗汉床和它的母亲(散文)            作者:刘亚荣

编者按:罗汉床是一种古老的家具,属于卧榻的一种。它可用多种木料制成,工艺,需是传统的榫卯结构为好。“我”买的罗汉床既是传统的榫卯结构,用的是老榆木,而榆木,更接近烟火味。于是,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了榆木在“我”过去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我”之所以喜欢这张罗汉床的原因。“我”的童年,经历了饥馑年,榆树则成了那个时代中帮助人们度过饥饿的救命稻草,它的叶子、皮、根、榆钱可以磨成粉,做成糊饼和饸饹饼,调剂那个年代中人们寡淡的味蕾;它的木料结实,小点的可以做檩条,大点的就成了做家具的最佳材料,打上几件称心的家具,姑娘出嫁时的大红躺柜、迎门橱……会让普通人家的日子风光红火。时代在发展,榆树在经济大潮的“排挤”下无奈退隐,但在作者的笔下,它更象征着一个人的根,无论走到那儿,都能落地生根,生命力顽强。《罗汉床和它的母亲》更能说明这一点,罗汉床是一件静物,它的母亲带着“我”童年的记忆,以另一种姿态出现,陪伴和温暖了“我”的乡心。一篇怀旧的作品,糊饼、饸饹饼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心中,成了永恒,犹如太行山上的那棵榆树,苍劲地站成一幅油画。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23 16:30:07

9、【流年】种豆南山下(散文)            作者:阳嵩

编者按:好一篇《种豆南山下》。种的何止是豆?收获得又何止美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篇文章中尤见一斑。散文由一只胃的“贪婪”把笔墨引向菜场,轻描淡写地点过菜场的玲琅盲目,重点落笔菜场的豆类,然后为读者端出几盘用豆类烹饪出的美食,成功地俘获读者的味蕾。趁读者还在回味这一盘菜的味道时,作者笔锋一转,开始种豆,侍弄豆。看着豆长,看着豆熟,看着豆收,让还在回味那盘用豆烹饪出的美味的读者,瞬间尝到了豆的另一种味道,那种味道,是劳动人民的勤劳、汗水及智慧,是母亲与父亲对家的责任及对儿女的爱,是天地万物给予勤者的回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散文的结尾用陶翁的《归园田居》诠释了一种生活态度。“种豆得豆,多劳多得,出于樊笼,得返自然”,是陶翁的桃源生活,也是“我”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将自己连同一把豆子野地里种植、野地里生长,野地里来兮、野地里归去,又有什么不好呢。”淡泊名利轻易做不到,追求心的归宿,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活方式。散文紧扣主题,层层迭进地描述了种豆南山下非一般的思想境界。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27 19:07:28

10、【流年】世间好色(散文三题)                  作者:许冬林

编者按:世间好色,钟情三二,便不负好时光。在作者的笔下,秋香色是奢华色,淡淡的雅,可远观,少有人驾驭得了,但一定得拥有,因为,它的奢华,是青春年少,是想念时的那一抹暖色,是摇曳在眉间心里的自信的光柱。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桃花自带桃色,褒贬不一。在作者的笔下,桃花的色,就是爱情色。所谓“桃花误”,不知是“我”误了桃花,还是爱情误了桃花?或者两者都有,更或者,根本就不是误,是成全。作者说,崔才子遇到的桃花,年年在开,而桃林深处的佳人,或许也如桃花一样,在崔护的视线外,与春争色,从来都过得圆满;《爱有来生》里的阿明,禅释了圆满的真正定义;而石涧深山里的桃花,不因少“我”而不开,所以,“桃花在开就好。”胭脂色是寂寞色。大多文学作品里的胭脂,都是带了怨、带了寂寞的存在。作者的这篇胭脂红也一样,年少不懂胭脂色,等到懂了,青春不在,年华不在,于是,作者感叹,胭脂的寂寞,只是因为未曾给青春上色,一转眼,“山长水远,千树寂寞。”意在惋惜,那些被轻易辜负、虚掷了的事物,不管是有意或者无意。散文三题,意境清明,笔调清雅,如诗的婉约,如简的阐述,读后收获颇多。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临风听雪 秀才

  • 89

    主题

  • 849

    帖子

  • 2248

    积分

2019-08-28 18:35:57

11、【流年】律绝四首(古韵)              作者:田间识字翁

编者按:十年寒窗,一朝登科,学子如愿,家门添喜。每年的升学季,几家欢喜几家忧。前两首律诗,诗人用不同的角度对如愿学子给予了不同的祝愿。对侄子侄女,以长辈的语重心长教导其不忘初心,德才兼备方不落俗尘;对友人之子,在称赞为家添荣、为国争光的同时,教其不忘乡情,感恩盛世,充分体现了为文之人的一颗洗尘之心,淡泊之心。《水没田畴偶题》,经典之作也。水没田畴是个偶然,在与此没有利益关系的人眼里,是美景,是自然景观;但在有心的诗人眼里,却是田家辛苦一年后,收获欠佳的愁闷。家乡有句俗话:早上立了秋,晚上冷飕飕。这正应和了诗人的这首《处暑后三日早行》。入秋三日后,一天比一天凉,诗人切身体会了这个自然规律,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每一个自然人,该当效仿。四首作品,意境清明,立意饱满,情感丰厚。好诗推荐给诗友们共赏。【编辑:临风听雪】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