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竹 乡 记 行
2019-08-07 16:06:04
沿溪而觅,车行数十公里,拐了数个山弯。顿时进入一片翠绿世界,眼前的画面,是茫茫无垠的竹海。青青的竹,弯弯的山路,潺潺的溪水流殇,一切的元素都给你一种,来自于原生态的惊叹。此处故非仙境,到也不失为人间乐园。
这是江南的山乡,也是颇负盛名的浙北天目山脚下的竹乡,湖州的西北望郡,沪杭两地的后花园:安吉大竹海。宋诗人戴表元云咏:“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更有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正是此山乡最诗意的写照。近年来,得益于章子怡周润发在此拍摄的电影《卧虎藏龙》的大火,更得益于政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行。使得早先偏隅一方的山村,农家乐和民宿等休闲旅游项目蓬勃兴起。小小的山村,早已成为都市人,争相涌来的消夏游玩的娱乐之地。 许是,城市里钢铁水泥笼子间,烟气味太浓。更可能是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中的生活,洒落的都是一地鸡毛,平素的日子烦恼太多,压力太大。因而,人们更愿意亲近自然,而借山青水秀之地,去纯净一下多少有些俗世粉尘的心境。
而对于我而言,车马劳顿后,一下车的第一感觉,就是心马上沉静了下来。放松这个词,在这个时刻,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感受。这个时刻,山青青,水清清,满坡的翠竹更养眼,更何况一阵山风袭来,汗渍渍的脸庞上,感受到的那种轻拂,就如一双柔手,在抚摸着你的每寸肌肤,而当你打开胸腔,实实在在的感受是,呼吸到每一缕空气,是那么地清新。
而身处翠绿环抱的竹乡,不可否认的是竹带给人,是心灵深处的启迪。在中国人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里,竹子代表一种不屈不饶高尚品质。文人墨客自不必说,书案前画幅上四君子和岁寒三友里都有竹。就连普通老百姓,日常间也多以竹的坚韧而自勉。有乡间俚语言之:竹担上肩两头晃,宁弯不断随其荡。正是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的风骨和气节,从而大受世人的赞誉与称颂。
我们一行人是在七月流火的时节来到这幽远的竹乡,入居于一个普通的农家乐小院。尽管正午时分七月大暑的阳光正烈。然傍晚得闲于漫步在竹海之中的山道上,全然有格外的感悟。眼见山谷深处竹木茂盛, 郁郁葱葱,听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看一缕夕阳从山峰上,层层尽染竹海,晩霞透过竹叶的间隙,参差错落布满竹林每一个角落,而站在高处看,这里有的是满目苍翠,风起时竹浪翻涌,风息止后又安静如入梦。再远眺看群山环抱,竹林与山水相拥,山谷深处飘荡的袅袅炊烟中,就仿佛就处在世外仙境。
其实,我于这竹乡,并非是第一次踏足。好多年前,为工作上的琐碎事,曾独行驾车来过此地,但感受却没有这次这么深。可能是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是心境的变化。同行的老老少少,行业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有老前辈也有少时同学。但都趋同了一个理念,那就是有缘和有情。玩的是一个随缘之乐,相伴的是一生的友情。
在竹乡的这些天,每当暮色向晚,我总伫立在山后窗前,倚窗看农家竹林间的土鸡,依次从林间穿行而归时。就不由自主地生发了一种诗意:“眼眸洞悉绿色的时候/是因为那些竹站在了身边/其实,你的肌肤早已感受到了/不期而遇的惊喜/或许你不可能先知先觉/但手掌心,实际上己拥有了/满满的存在感和友情的真实。”
静夜的竹乡,蝉鸣吟唱,月色银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