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记者部 回复本帖
江山记者部

江山记者部 布衣

  • 155

    主题

  • 193

    帖子

  • 197

    积分

千经困苦难移志,百觅源头活水来——菊韵常务社长逝者如斯访谈

2019-08-15 15:45:58

江山记者部•人物访谈2019.10期

 

  

    访谈主题:千经困苦难移志,百觅源头活水来

  江山记者:远近

  访谈时间:2019.8.20

  访谈形式:文本采访

  访谈人物:逝者如斯(常务社长)

  所在社团:秋月菊韵

  

【人物简介】

 

  逝者如斯,本名柳伟,江西九江人,六十年代出生于风景优美的湖口县石钟山脚下,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写作的努力方向为小说和剧本,平时喜欢读书,旅游,摄影,交友。现为秋月菊韵社团常务社长、剧本主编。江山荣誉:名人堂,优秀编辑,江山之星,优秀社长。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14394.html


【记者简介】



   远近,曾任江山网的秋月菊韵社团古韵主编、社团总编、记者部记者。喜欢诗词,喜欢欣赏优秀的小说杂文随笔剧本等作品,在其它诗词论坛,文学网站驻足流连过,最后驻足江山。

 

    远近:如斯晚上好,很荣幸能够应邀采访您。在秋月菊韵社团,您好像很少在QQ群里出现,今天我们面对面,不知道这次采访能不能带给大家一些惊喜呢?

  逝者如斯:我喜欢玩微信,QQ群几乎不去。至于有没有惊喜,看个人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远近:您的笔名,给人一种古典文化的感觉,凝重而深沉。那就谈谈逝者如斯这个笔名的由来吧。

  逝者如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大意是孔子在河边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人生短暂,百年不过一瞬。我这个人似乎从懂事以来,就比较爱怀旧。读初中时,老想着小学里的事;读高中时,又忘不了初中教过我的每位老师;读中专时更念念不忘高中三年的同学们。

    无奈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去不返。参加工作以后,我在办公室遇到一位恩师,当年我22岁,他46岁,也是属羊,比我整整大二轮。至今我还记得他当年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小柳,看见你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在单位上班,你一定要有个性,不要随大流。”后来我才慢慢明白,恩师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告诉我,工作上一定要努力做出成绩,要珍惜光阴,不要混日子。

    多年以后,我翻开家族族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我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代来看,男性的寿命都很短,祖父活了62岁,父亲活了59岁,那么我呢?一个人来到世间,抛掉两头少年不谙世事和老来不能做事,余下的光阴其实真的很少,即便一个人能活百岁,能干事业的时间也不过30多载。如此短暂的人生,我又怎么能够浪费每一天的光阴呢?于是喜欢读书、爱好写作的我,便取了夫子的名言用来自勉。

    当然,除了珍惜时间,我取这个笔名还要表达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一切要看开点。过去的人和事,就让它过去,不要纠结于一时之利益得失,不要争一寸之短长。人生在世,名利终是身外之事,只要常怀一颗仁义善良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即便一生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也能算得上是一个真君子。 

   远近:看了您的文集我了解到:您在江山投稿短篇445篇,其中,精品推荐180篇,绝品推荐2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诗歌,作品赏析,微型小说和影视剧本,各种体裁都有涉猎,感觉您都得心应手。您觉得用哪一种体裁能更好地表达心意和抒发感情?

  逝者如斯:若说能更好地表达心意和抒发感情,我认为是散文,散文这种文体,写作的范围很广,更容易直抒胸臆,抒发情感。若按个人喜好,我最喜欢微型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越是短的东西越难写,我曾经为了练笔,硬性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写出一篇,并且题材尽量贴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见闻。这样做可以说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难就难在不容易坚持下去。因为每个人都有惰性,而在我的身上,这种惰性似乎更严重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喜欢参加征文,这种类似命题作文的项目,是能逼迫像我这种平时不愿动笔的人,不得不去完成某项任务。

  远近:您的文集中,情感小说和散文的精品都不少,但我发现微电影和影视剧本也写得相当出彩,其中的微电影《乡音无悔》获得了绝品,可以说这篇作品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很过硬,其中的人物设定和情节构成也恰到好处。能谈谈这个剧本的创作思路吗?

  逝者如斯:好的。说实话,我还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的场合,谈论一些有关写作理论方面的内容,因为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一个门外汉,对文学除了一股天生热爱的劲儿,余下的就是脸皮厚,敢动笔,不怕丑。从个人情感上说,我最喜欢小说,尽管一直写不好小说。入驻江山以后,我只要有时间,就会读江山上各社团作家们的文集,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      2016年下半年,我开始有意识地从零开始,学写电影剧本。先是从网上买书,记得当时一口气买了四本书,分别是(美)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美)查理德·沃尔特的《剧本》、(美)艾丽斯·马蒂森的《写作课》和(美)罗伯特·麦基的《对白》。然后是苦读江山的优秀剧本,尤其是荷塘社团著名专业编剧溪金秋老师的作品,对我帮助非常大。2016年10月6日发表在社团的第一篇微电影剧本《陌生的老同学》没想到获得了精品。系统主编这样的鼓励对我电影写作的历程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2016年年底,湖口县政协举办了一场“湖口声音”座谈会,我有幸受到了邀请。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准备用三年时间,以县城和各乡镇片区为单位,搜集和整理各地的方言、俚语、民俗,然后创作一批包括以录音、影视、戏剧、小品、相声、小说、诗歌、散文等为载体的多元化的作品,用来研究、传承和发扬光大湖口方言。与会的许多老师,已年过花甲,但他们对家乡文化事业的那种热心肠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通过打听,我还知道在这些老师当中,有不少属于丧偶的空巢老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应有的温暖、关心和照顾。于是,我按照电影剧本“建置——对抗——结局”的创作规律,设计了这样一个由5个人参与的家庭情景剧式的情节:

  退休老干部赵国庆平日一个人在家,与隔壁的独居退休女教师孙翠英擦出火花。为了怕儿子赵发和儿媳周惠反对,老赵将这一秘密藏在心底。暑假来临,在深圳打工的儿子和儿媳带着孙子回家团聚。细心的儿媳很快就看出了老人的情感问题,并公开表示支持。湖口政协要搜集和整理湖口声音,老赵发挥余热,主动参与下乡收集资料,并创作剧本,不料因公受伤摔断了腿,由新老伴孙翠英悉心照料。在第二代独身子女赵环的归属问题上,周惠与赵发有了争执,周惠赌气一个人提前跑回深圳。过完暑假,孙子赵环决定留在湖口读书,学说湖口话。一年后湖口声音工程完工,老赵成了大功臣。儿子和儿媳受到父亲老赵的影响,决定回湖口创业,一家人从此不再分开。一个普通家庭空巢老人问题的完美解决,正是当今和谐社会齐奔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剧本中我采用三条线索:

  一是老赵与孙老师的黄昏恋情;

  二是老赵参与搜集湖口声音的经历;

  三是小夫妻为儿子读书的归属地所引发的争执;

  在每一条线索中,我特意设下一个矛盾:老人的黄昏恋与年轻人是否支持的矛盾;老赵收集湖口声音积极工作却不幸摔伤了腿的矛盾;因独生子女的下一代归属地问题引起夫妻感情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我着重突出的是人物的情感线,以情感线的不断变化,来推动剧本情节的继续发展,以此来深化剧本中的一种爱心、善良、包容、奉献、温馨、温暖,以及退休老人发挥余热充满社会正能量的主题。在每组镜头的展示上,我采用的是一种驼峰式的叙事结构,每一章节突出主要事件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尽量用简短的、有地域特色的、适合人物个性的台词,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并把一些特定的充满地域特色的湖口元素嵌入其中。

  借用大师们的话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剧本”。在学习电影写作的这条路上,永远没有终点。近三年来我早已结束了在外打工漂泊的生活,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各项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中,我最近写的,也多是反映家乡市容市貌和精神面貌变化的题材,也许在潜意中,我或许是想以此来弥补多年来我对家乡各类建设的缺失吧。在余下的岁月里,我会不断学习,继续尝试不同题材的电影剧本创作,目前正在写作中的一篇儿童动画剧本的题目是《向往春天》。  


    远近:通过微电影和影视剧本的创作,您能说一下,为什么喜欢用剧本这种形式来搞创作的吗? 

  逝者如斯:剧本是近两年开始学习的。因为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漂泊,篇幅长的东西有时构思好了,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完成,所以专注于一心只写短文。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后来看到许多名著都拍成了电视剧或电影,也就产生了一种冲动,想让静态的文字在屏幕上动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剧本讲究画面感,不需要心理描写,这样能更直接地反映和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远近:您的散文和小说都写得比较多,精品也不少,写起来已经驾轻就熟了吧?您能给初学者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说说如何写好散文吗?

  逝者如斯:惭愧得很,“驾轻就熟”这个词,我认为暂时还不能用在我的身上,在我们江山卧虎藏龙,高手林立,对于散文的写作,我只谈个人的两点感受,还远远不能称之为写作经验。

    一是只有到了真正有话可说的时候,才去动笔。因为现在的我早已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写文章既不为图名,更不为图利,仅仅只因为爱好,并且近十年来我除了偶尔参加一些征文之外,几乎没有向纸媒投过稿,写出来的东西,第一时间发在江山,然后收集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

    二是任何一篇作品,散文也好,小说也罢,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它的完整性,即有头有尾。地球是圆的,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在写作上,我个人认为同样适用这条规律。我在社团当编辑这么多年,感觉有的新手写文章,起点在哪里,落笔在哪里,没有定数,更多的时候喜欢横砍一刀,让读者看得满头雾水。比如说,文中开头出现一把刀,那至少在文中或文末,要交待一下这把刀干了什么;而对于文中的人物,哪怕是无名无姓的无关紧要的闲笔人物,也要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交代圆满的。

  远近:也就是说,文章中交代的道具不是随便写完就放那不管了,要有着落,文中出现的闲散人物,也要用几个字或一句话交代清楚,是这意思吧?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小说的构架从哪里着手成型比较好,插叙和倒叙哪一个在小说中使用更好一些?

  逝者如斯:有一句话说的是文无定法。在小说的构架中,有的人爱好倒叙,有的人爱好顺叙,而更多的人喜欢将顺叙、倒叙和插叙结合在一起用。比如写悬疑题材的小说,开头大多采用倒叙,而对于写作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则用顺叙比较多。在我看来,插叙就像影视剧本中的“闪回”,若是运用得巧妙,可以让读者获得多一层的视角,从而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我个人的爱好,还是顺叙用得多。我的习惯是文由心生,想到哪写到哪,并且成稿时间比较快,是个急性子。除中篇小说外,五千字以内的短篇,基本上是当天完稿当天检查三遍以后,就发出去了。

  远近:你是何时来到江山网的?你是菊韵社团的元老级人物了,可以谈谈创建“秋月菊韵”社团时的情况吗?

  逝者如斯:我是2009年10月29日成为江山注册会员的,当时刚进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每天胡乱地往系统和各社团投稿,幸亏后来在青春客栈社团遇见了叶雨社长,才开始学会入驻社团。

    我最初投稿在青春客栈的小说,大多数是叶雨社长亲自审稿编辑的。经过接触,我慢慢发现叶雨社长不仅文章写得好,身上更是有一种吸引力与亲和力,我们之间挺能聊得来的,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2010年4月29日,在叶雨社长的提议下,我们决定新成立一个中老年人自己的社团,取名“秋月菊韵”,有别于曾经的青春客栈。当时组建团队的时候,有叶雨、清风阁、澜水微静(纪开芹)和我,当然还有唐柳老师在幕后出谋划策。秋月菊韵社团的发展历程,我个人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成立初期(2010年4月29日至2010年8月29日):2010年5月29日,社团精品突破100篇;2010年8月25日,社团被评为江山优秀社团,叶雨社长荣获明星社长称号;二是发展时期(2010年8月29日至2015年4月29日):2011年2月18日由紫橦和疏影两位美女出任执行社长;2011年4月9日,社团精品文章突破1000篇;2011年4月30日社团举行了周年庆晚会,大家隔着时空对着话筒表演节目,个个玩得开心尽兴。古渡总编还带病参加,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段子,至今我还珍藏了晚会全场的录音;2012年4月29日社团两周年庆典晚会,系统总编林儿应邀出席;三是壮大时期(2015年4月30日至现在):2014年4月22日枫魂帝星入驻社团,从此她和钟声老师一起,成为社团管理团队的重要骨干,成为叶雨社长的好帮手。2015年6月28日秋月菊韵社团公众号正式上线;2018年4月,社团举办秋月菊韵八周年征文大赛;2019年一季度,社团再度成为江山八大优秀社团之一,排名第二。

    一个社团的成败兴衰,我认为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而且是领头人。众所周知,在江山当编辑是没有报酬的,没有报酬的工作大家还能长年累月地坚持,并且乐此不疲,为什么?是因为遇见了一个好的领导。我很庆幸今生结识了叶雨社长,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江山,叶雨社长是最称职的社长之一,如果没有她,也就没有秋月菊韵的今天,同时也没有我逝者如斯的今天。

     在社团的发展前期,不可否定我也辅助社长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对比叶雨社长的操心和辛苦,我心中有愧,因为个人工作上或生活上的诸多因素,我在线的时间并不多,为社团付出的还太少。叶雨社长很有领导才能,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在她人格魅力的感召之下,一大批知名作家(如唐柳、鹏鸣、顾文显、顾敬堂、杨枚之、纪开芹、蠖蛇之度等)入驻社团,他们既勤奋又优产,是绝品精品之作的主力军。

    秋月菊韵目前叶雨社长的管理团队(钟声、乐歌、枫魂帝星、素心若雪、远近、烟花那么凉、土著人、玉之残泪、红旗如画等人),个个多才多艺,同时又非常有责任心,大家的配合非常默契,因此人员结构是相对稳定的。我借此机会衷心祝愿江山的明天会更好,祝愿秋月菊韵的明天更辉煌! 

  远近:是啊,一个优秀社长就是一个社团的向心力,能够凝聚大家的智慧,发挥团队每个人的特长,展示出他们各自的才能。叶雨社长热情阳光的一面给社团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来到菊韵,为江山文学网的发展腾飞做出了贡献。记得江山十周年征文的时候,菊韵社团也有八周年征文,就是说,菊韵社团的成长与江山网站几乎是同步的,网站成立两年后菊韵社团就成立了。是否可以说说您在生活中的经历?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怎样处理工作与文学爱好之间的关系? 

  逝者如斯:是的。在菊韵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一直觉得自己离你们很近,因为只要在微信、QQ发个消息或是拨通电话,就能联络得到。在各位兄弟姐妹面前,我是可以无话不谈的。

    我是一九六七年冬月出生的,上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我最小。我刚出生不久,我母亲就生病了,没有母乳,我的祖母就抱着瘦小的我在村子里及邻村到处找干娘。可是那年月,大家肚子都吃不饱,有母乳的母亲喂养自己的孩子都很困难,哪里还有多余的乳汁来周济给我?于是我只能喝米汤,连白糖也很难买到。我还不到两岁,刚刚36岁的母亲就被吸血虫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当时,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祖母和父亲将我送人算了,大家认为留在跟前只能是死路一条。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祖母的悉心照顾和尽心抚养之下,我却艰难地活了下来,只是童年时的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略显瘦小。八岁那年,我原本可以上小学的,可是当负责报名的老师看见我的身材之后,说什么也不相信我已满了八周岁,还说学校不是托儿所。我是八七年参加高考的,当年江西的政策是大专中专可以分开报考,为了稳妥起见,减轻可能需要复读的负担,我只得报考了中专,考入了江西省商业学校财会专业,两年后分配在县城百货公司当了一名小会计。铁饭碗没端几年就遇上了国企改革,商业系统和供销系统的职工纷纷下岗,我只好跑到广东打工,在东莞呆了十八年,后来又去了佛山、长沙、潍坊、南宁、上海、北京等地。

    我的主要职业是会计,一干就是三十年。会计这种工作,一般月头月尾忙,月中稍闲一些。遇上闲的时候,我便开始列一些写作计划(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强迫自己将计划完成。最痛苦的时候,莫过于有很多文章只写了三分之一,一觉醒来,再读前面写的内容,就忽然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几乎全盘否定了之前的思路或想法,最后不得不忍痛放弃。也有的时候,是因为动笔的时候工作较闲,但写着写着进入月末了,工作上的事情一大堆,很多时候晚上也要加班,便只好长话短说,速战速决了。这也是我至今还没有写出一部长篇小说的原因。按我个人的喜好,认为清晨写作思路比较好,一般下午极少动笔,更很少熬夜。

    以前在东莞打工,我会设置好闹钟,坚持清晨五点或五点半起床,洗漱后便坐在电脑前,有计划就完成作品计划,没计划就坚持练笔,写一些三千字以内的短小说或散文。因为会计是要与数字打交道,而我只愿意与文字打交道,所以,干了三十年的职业,也矛盾憎恨了三十年。我每每这样幻想着:当初要是胆子大一点报考大专,哪怕考个九江师专,毕业后当一个孩子王,暑假和寒假不是有大把的时间用来写作?只是,人生没有假设,一步走错,便难以回头了。



   远近:讲一下您的创作经历吧。

  逝者如斯:我最早的写作经历,恐怕要追溯到小学三年级。那一年的某一天,我在听了祖母讲我小时候因缺少母乳四处“讨饭”的经历后,突然心血来潮,找来一张父亲抽过的烟盒纸,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打油诗,题目就叫做《怀念母亲和我昔日苦》,其中有两句至今我还记得,写的是“没奶用糖换生命,滴水成冰洗衣巾”。

    上学识字以后的我,先是迷上了小人书(连环画),后来便接触《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小时候,我是将借来的唐诗一首一首地抄在一本厚厚的本子上,每背完一首便撕掉一页。在我的整个学生时代,语文是我最喜欢的课程。我的父亲虽然识字不多,但他有满肚子的古时才子佳人的故事,讲得最多的是高中皇榜的故事,还有一些对对联的故事。另外,我的父亲喜欢唱戏,唱的是我们当地的戏种谈腔(类似于京剧)。在整个初中时代,我每天放学回家,先是完成家庭作业,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帮父亲抄戏词。我十一岁那年,还有幸与父亲同台演出呢,记得当时的戏袍实在是太长太大,几乎是折了又折缠了又缠,像五月端午绑粽子似的出现在我的身上。

  感恩父亲!他是世间所有最伟大的父亲之一!他望子成龙,一心想让最小的儿子学有所成,在当时那么困难的经济条件下,同村的孩子个个小学没有读完就学起了手艺,只有父亲咬紧牙关坚持供我读书。八七年我虽然考上的是中专,但也是方圆十里第一个吃上商品粮的读书人。我的父亲用他的行动,向村子里包括邻村的那些认为读书无用的人证明:读书还是有用的!

    直至今天,我依然认为:我的文学启蒙,来源于小时候父亲给我讲过的才子佳人和对对联的故事,来源于一本本戏词中的生旦净末丑的伊伊呀呀的唱腔,来源于我对小人书的痴迷,更来源于在南昌读中专的两年时间里,我宁愿每餐省下饭票菜票,也要每周往古旧书店跑一趟……1984年(高一的上学期)我写了人生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落榜之后》,1987年我的一段文字第一次出现在湖南省的一本《散文诗锦句3000条》上;1989年我的小小说《运气》参加全国首届“华夏青年文学大奖赛”获得佳作奖;2002年至2003年我的中篇纪实文学《我在广东打工的日子》在广东省《创业者》杂志连载六期;2004年我开始接触网络,便以逝者如斯的笔名碾转于各大文学网站的论坛;2009年10月29日我正式入驻江山,从此没有离开过一步。

    长期以来,我最热衷于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征文比赛,先后取得获奖证书五十余次。其中值得一提的有:2006年我的散文《东莞我爱你》获东莞市“五年见新城”征文三等奖;2011年我的短篇小说《老唐和他的女人》发表在吉林《短篇小说》第六期,并在东莞市虎门镇的一次征文中荣获一等奖,同年我被吸收为东莞市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3月我的散文《雨中登鞋山》在江西日报举办的“江西省首届旅游美文征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9年3月经湖口县宣传部副部长王老师推荐,我有幸成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自从2009年我入驻江山以来,除了参加全国各类征文外,我几乎没有向纸媒投过一次稿,所写的作品全部首发在江山,因为我心中早已认定:江山是我后半生的创作园地,江山是我今生唯一的精神家园。

  远近:据我了解,自从江山网站建立后,人来人往,新旧更替,而你却始终如一,一直坚持在江山文学网,十年没有离开过,可谓是江山的忠实粉丝。请问,江山网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逝者如斯:在未接触江山文学网之前,我在许多文学网站呆过,但时间都不长,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归属感。可自我第一眼发现江山之后,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就是这里了!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的江山我作主。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朵小浪花,但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是一段极其重要的时光节点。可以这样说,在这十年里我亲眼见证了江山文学网的不断发展壮大,见证了江山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现有文章总量突破86万,我的用户名望也从最初的童生开始,渐渐升级到探花。同时,除了参与社团的管理之外,我积极主动地参加江山举办的每一次征文活动,也拿过不少小奖。好比一个不善辞令的小伙子面对一位心仪的姑娘,爱在心底口难开。此时此刻,倘若非要我列举出我爱江山的理由,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条:

    一是江山坚持纯文学、正文学的方针(风气正,少广告,不低俗,不涉黄);二是江山系统以下各大社团的设立能给予写作爱好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三是江山文章的精品、绝品推荐制度,能够鼓励写作者的斗志;四是江山高层管理者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一贯践行以人为本的宗旨;五是江山设有特色社团、有声文学、江山夜校、微信公众号、VIP订阅等,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六是江山推行的签约作者制度,能够很好地吸引四海英才;七是江山开放式的股份制度,让中层管理者有主人般的认知感;八是江山作者队伍中卧虎藏龙高手如云,方便好学者在此拜师学习和交流;九是因为江山有我的亦师亦友——叶雨社长,只要有她在,我就在;十是江山投稿的V币稿费制度,对广大文学爱好者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可与鼓励。

  远近:可否谈一下你对江山的未来展望?另外,你个人在未来十年,是否早已列有一份写作规划?

  逝者如斯:饮水思源,挖树寻根。如果没有江山这个平台,也就没有秋月菊韵社团的一切,更没有我逝者如斯的今天。我在江山的所有进步和一切荣誉,都是江山和秋月菊韵社团给我的。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长时间以来,我在回复系统的各类报道快讯或特别关注的消息时,我都会习惯性地写上一句“江山明天会更好!”这七个字虽然有祝福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我的自信。

  我相信未来的江山,一定会是全国纯文学网站的排头兵。

  我相信所有江山的签约作者,一定会成为各省市有着高知名度的写作人。

  我相信到了2029年,只要一提起江山文学网,全国人民都知道。

  我相信那时候,所有爱好文学的人都会对江山竖起大拇指,江山的股票早已上市成为股民抢购增持的金股,江山旗下的影视事业每年至少会推出一部影视作品,每晚在央视台的黄金时段热播。在群英荟萃的江山作者群里,随便提起某一位作者的名字,他的真实身份就是某省作家协会的会员。

  感恩江山,感恩秋月菊韵社团。未来十年,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留在江山,留在菊韵,继续当好一名社团编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未来的十年,我会为服务家乡宣传家乡而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初步计划着手写两部作品,一部是柳姓家族的人物传记,另一部是15万字以上的长篇乡土爱情小说《桥头边的女人》。

  非常感谢远近大姐在本次采访中所付出的辛苦劳动,你的博学多闻,你的才思敏捷、你的包容、你的耐心,还有你对创意写作方面的真知灼见,令我无限钦佩。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文学,我只有热爱只有热情;对于写作,我只有勤奋并无天份。我愿请苍天为证:只要生命不息,我将笔耕不止!


  如斯老弟的付出和坦诚,让我顺利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非常感谢。

    如斯的经历令人动容,刚出生母亲就病了,没喝过奶,靠吃米粥活了下来,两年后又失去了母亲。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少无所依,自当奋斗,父亲的影响更大一些。父亲爱讲才子佳人和对对联的故事,爱唱戏,对如斯如今创作走向有一定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各类征文活动中,屡次奖项,这也是上天对勤奋的人的一种回报。执着坚定是如斯的性格,多年来他始终追随江山,创作出不少优秀的作品,祝逝者如斯文丰笔健,才思如涌,在文学创作上获得更大的成绩。

  前路漫漫,我们携手同行,为江山文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江山写手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有目标,并为之奋斗,一定会有成果的。


  

  【编后记】快乐永远 

  如果说一名好记者的标准,是能够用尽量少的话题引出尽量多且有价值的信息来,那么,远近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记者。也可能是同在一个社团,彼此非常熟悉,有些话一点就透吧。这篇访谈的成功就在于:信息量大,价值高。 

  从笔名的由来到哪种体裁能够更好地传情达意,从创作思路到写作技巧,从到江山的经历到对江山的感情,可以说每一个问题都是实打实的,逝者如斯社长的回答体现出了专业性,虽然说只是在江山文学网发文,而且逝者如斯社长对自己的经历,对菊韵社团的成长史如数家珍,可见其用心程度。正是通过对文字的热爱,对社团的尽心尽力,更体现出了对江山的热爱。这也正是我们访谈的主旨所在,我们就是要通过访谈,挖掘出大家心底对文字的热爱,对江山的感恩。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这篇访谈也是非常成功的。 

  远近记者第一次访谈就交了一份令人非常满意的答卷,也感谢逝者如斯社长的配合。二位辛苦了。也祝秋月菊韵社团在叶雨社长的带领下有更长足的进步。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