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回复本帖
江山夜校

江山夜校 白丁

  • 74

    主题

  • 97

    帖子

  • 89

    积分

【江山夜校赏析】2020年第六讲:短篇小说《回归》简析

2020-05-03 21:01:18

【江山夜校赏析】2020年第六讲:短篇小说《回归》简析



                    

                                                         看点文学社团

                http://www.vsread.com/assn/st-782.html

                     绝品小说《回归》

                http://www.vsread.com/article-886040.html



个人简介:

陶桃,原名尹逊伟,山东泰安肥城市人,现在淄博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化验室工作,工程师,曾在省级、国家级建材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爱好文学。20184月加入江山文学,11月份加入江山文学看点文学社团。愿与爱好文学的朋友交流,学习。QQ2101565131,微信13969385752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83886.html


【主持人:陶桃 各位文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202053日,也是5月份的第一个周日,大家今晚欢聚一堂,聆听和学习看点文学执行社长大地琴韵看点编辑夜闻雨声,评论部部长:奇异果位评论员组成的赏析团队,共同赏析看点社团社长只留阳光绝品小说《回归》,在评论中,我们还只留阳光社长就《回归》创作的一点思考进行发言。

还是老规矩,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晚的主评老师、作者及位副评:

主评简介

大地琴韵,实名赵福海,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首届培训班学员、第二届中华宝石文学奖新人奖获得者、栾川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看点文学社执行社长。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全国50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黄金机遇》,诗集《小鸟醒了》,小小说集《天堂里的微笑》,文学评论集《小小说创作启蒙》,散文集《泪珠打湿月光》等书。其中,文学评论集《小小说创作启蒙》获得第五届中华宝石文学奖,长篇小说《黄金机遇》获得江山文学网长篇频道“精品长篇”荣誉。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83140.html

【主持人:陶桃下面我们热烈欢迎看点副社长:大地琴韵!


“创”字上开拓  在“思”字上着墨

每一篇优秀文学作品的问世,离不开一个“创”字,否则就不叫“创作”了,也就不是“优秀”了。所谓“创作”就是创新,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是独立新颖的文学写作技巧,是独立新颖的典型性的思想内涵。用当代著名作家秦德龙的话说,就是在文学创作的艺术和思想上“敢于虚构,敢于荒诞敢于离奇,敢于反常规换言之,就是出奇制胜”,即:“绝招、绝句、绝妙细节、奇思妙想只留阳光这个短篇小说《回归》之所以优秀,就是在“创”字上开拓,在“思”字上着墨的结晶。

只留阳光这篇小说《回归》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荒诞离奇的艺术“道具”的恰当运用,使生者与死者的灵魂有了对话交流的对象和场所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文化差异、环境差异、阅历差异,使人的“三观”各有差异,展现出的“人性”也各有差异,从而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更加纷纭复杂,为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打造带来了诸多不协调的音符。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敏锐地观察到了,深刻地思考到了,并有了自己美好善良的想法。如何把这普遍存在具有典型性的“人性”展现出来,使其具有美丽的色彩?作者采用了“回归”的办法,并寄寓了作者的呼唤和倡导的理想,试图改变和消融这些不协调的人性音符。

作者创造了初二学生张超宇所乘坐的公交车上的十三人,除了张超宇,其他无一生还这个大事件。作者要这些人的故事和蕴含的思想内涵“人性回归的光辉”,通过生者张超宇这个“活的道具”和能与死者灵魂对接与交融的驿站“奇异的咖啡馆”这个“场所性道具”展现出来。为什么是张超宇,而不是其他人?因为张超宇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传说未成年的孩子,能够看到死者的身影和听到死者的话语。为什么是个“奇异的咖啡馆”,而不是其它什么“馆”?因为死者与生者的灵魂沟通与交融,是沉痛的残酷的悲戚的,令人哀婉遗憾的,震撼感慨万千的,咖啡具有浓郁的香味,犹如人的灵魂回归,但是喝起来又是那么的苦涩难以接受,犹如死者这个大事件,阵痛、苦难、思索、惊醒、成长、成熟,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的,因此,人生就像这个咖啡馆品尝咖啡的人。这两个“道具”就吻合了这篇小说荒诞离奇的创作需要,贴切、新颖、凄美、温暖,令人信服。当然,还有其他道具,如,医院、爸妈、同学老师,等等。


二、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思想的闪现,使死者和生者的七彩人性光辉有了最美丽的色彩

公交车上的十三人,遇难十二人,作者并没有把他们一一描述出来,而是选择了社会上最普遍存在的人的最典型事例和思想内涵,来凸显小说中“回归”的人性光辉。

第一,就是那个杀死自己母亲的少年了。少年陈述的故事和少年震颤的灵魂,似乎与张超宇的灵魂那么接近,在张超宇醒来竭力打听查看那个少年和母亲的事件后,发现,竟然不存在,竟然没有上那两辆东西走向的车,这更令人震惊。似乎那少年就是趋变中的张超宇本人,只是那个事件是接近发生而未发生的事件罢了,是一种假设而已,而现实中真正的弑母案确实存在,这不得不给整个社会的生者的灵魂敲响警钟。这是一种呐喊的批判精神存在,是如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实施好叛逆期青少年家庭教育问题的严重警示。

第二,就是那个给自己孩子一百万元的母亲了。她几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黑子白汗,赚来的血汗钱,为的就是让孩子在残酷的漫漫人生路上,获得一些经验教训,今后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和成熟,祥和幸福平安地走完他的漫漫人生路。这样的母亲,眼光高远,心胸宽阔,慈祥温暖,高大伟岸。但作者更重要的是,要告诉所有的未成年的孩子们,每个母亲都是如此,只是每个母亲所表现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譬如,医院中的妈妈,就表现出了她的母性的两面性,之前“讨债鬼”,如今“是瓷器是宝贝”。因此,作者呼喊,所有的孩子都要热爱自己的妈妈!当然,也倡导,所有的妈妈,在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尽量改变一下自己的方式方法呀。小说中,也正是这样处理了,之前的妈妈变成了医院中的妈妈,同时,妈妈和爸爸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孩子在车祸中的遭遇而得到了理想化的转变。

第三,就是那个男厕所的三十五岁的中年男人了。深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却又借所谓的“不得已”傍富婆,给妻子离婚,抛妻弃子,是没有资格再说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他的灵魂也想回归,因此也就有了如此急切的表现和忏悔。因此,作者在此高声提醒: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另外,还有那对相亲相爱的青年男女,给世俗的父母们带来的启示,悲惨深刻而凄美;还有那对打斗的女乘客和司机,大局观哪里去了?责任心哪里去了?教训惨痛而悲愤,警示惨烈而震撼!


三、人性灵魂的集中展现和新闻信息的集中涌现,使这篇短篇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加突出精美

在这篇优秀的短篇小说中,作者所展现出来的人物,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足有二十余人,所展现的新闻事件和信息量,不下十余种,好家伙,相当于一部长篇小说的人物量和信息量了。作者采用倒叙、顺序、插叙、补叙等艺术表现手法,和高度浓缩的独特故事、独特情节、独特细节、独特语言等表现方式,使人物或个体出现,或群体出现,使事件和人物栩栩如生,振聋发聩,令人深思惊醒。

譬如:那个“半跪在一个女人的旁边”的小伙子,那对“身体以扭曲的姿势抱在一起”的青年男女,还有“有个孩子因为和妈妈争执,从某大桥一跃而下;另一个高三学生毕业前夕,留下‘妈妈对不起’几个字,从小区楼顶坠落……”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真实案例,但真正令人警醒的有多少?作者在这篇小说中“集中”展现,笔墨有繁有简,更具有强悍的爆炸力和震撼力,这种荒诞离奇的纵横交错的艺术创新焊接与交融,使短篇小说《回归》的思想性升腾起令人震撼深思的美丽七彩星云,让这个短篇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冲破以往的惯性的表现手法的屏障,屹立于最新的优秀小说的巅峰位置。

四、标题《回归》和小说结尾的“两辆大巴”的定位与描述,使这篇小说的思想内涵更具有批判的正能量火热熔浆澎湃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各种差异的存在,使人们的“三观”也各有差异,从而使人们的浮躁心理淫溢出诸多劣根性的人性色彩,危害着我们新时代打造人们和谐幸福美好生活的质和量,成为时代健康顺利发展的“滞”和“拌”。作者把小说定位“回归”——灵魂的反思与忏悔及温暖,无疑是从爱的角度和怀揣理想主义乐观态度,对小说中人物的自我批判和对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现象的社会批判,同时,也彰显出作者美好善良的呼唤精神和倡导精神,为人性的改善与发展,提出了指向性的希望。

小说结尾:“十几个人来到了门口,两辆大巴,一往东,一往西。

  和我说过故事的人上了同一辆车,而那两个冤家对头则被引上了另一辆车。

  车子分别向东西两方驶去,在那令人恐怖的灰扑扑的大街上,渐渐远去。

  那个男孩上了哪辆车呢?我努力地回想,却发现实在是没有他上车的记忆。

也好,也好,但愿只是哪位大神弄错了,在我混沌的脑子里塞了那么一段混沌的故事。

这段描述,说的是理想化的天堂和地狱吧,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结晶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和“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最好的注解吧。犹如地球深层的火热岩浆,喷薄而出,绚丽而壮美,震撼而省人,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地向更加美好健康的家庭方向和社会方向发展吧。


五、特定的语言、特定的段落、特定的标点符号,使这篇短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更具有深刻的呼喊和倡导意识

如果说,鲜活灵动的语言表达,能够使小说充满神韵,灵魂活泼;那么深沉精准的语言表达,使这篇小说的“回归”含义,更加深沉凝重,更具有对灵魂碰撞的震撼性。譬如:小说的第一段:昏黄的灯光在空气中漂浮,晕染得周遭似乎有些迷离的味道。站在咖啡馆门口,有点茫然。我不知道这是哪里,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一条灰扑扑的大街,在我的身侧延伸,摇晃,像是一条河在涌动,不安地涌动。我很奇怪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条奇怪的大街,陌生得让我打寒颤,我怕,我一落脚,就会被吞没。”扑朔迷离,灰暗惊悸,深沉哀婉。一开始就把整篇小说的基调精准地定了下来,沿着这个基调,渐渐增添温暖的色彩,使小说不断走进连绵“轰鸣”的灵魂,直到进了医院,直到进了商场,直到结尾的最后一句:我妈妈,被我爸爸,拉到花店去了”,那灰暗的色彩中,明亮温暖的色彩越来越闪现出理想主义的希望光辉。也是作者最终想要的色彩。另外,“不同的妈妈”那段描写,“我的妈妈和爸爸”那段描写,敲击灵魂,催人泪下,具有温暖感和咸涩的甜蜜的幸福感。

小说段落长短的划分,影响读者阅读小说的心情和情绪的变化。短小而明快的段落,能使读者心情愉悦、明亮活泼向前走向下看;冗长而深沉的段落,能使读者心情沉陷、庄重严肃、精神专注地往前走往下看。这篇小说就具有第二种情况的明显存在,那分明可以断开却故意设置的冗长段落,有时压抑的心脏快要爆炸,可又因为那惊心动魄的情节暴风骤雨般的信息量的不断涌现,又牵引着读者的眼睛和心弦不得不继续往下看,从而使整个小说的艺术效果和思想内涵的展现更加明朗化。

另外,就是这篇小说对话语言方面的标点符号的特殊运用——不用引号和不用冒号,也是这篇小说的阅读,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快节奏感,使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更强震动

六、把对小说艺术创作的思索和对小说思想内涵的思索,张弛有度简繁有序地着墨巧施,使整篇小说犹如精美绝伦的玉件雕刻

作者在整篇小说中的文墨使用方面,从艺术构架出发,从温暖的理想意念出发,着墨或明或暗,或简或繁,或深或浅,着力做到张弛有度,是文中的“爱”,即: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夫妻之爱,同学之爱,恋人之爱,陌生人之爱,大爱小爱,融汇成一种理想主义的暖流,从而使文学作品实现像玉件雕刻那样的精美绝伦极致。譬如,父亲为了不破坏与母亲的爱,没有母亲的允许,就不走进病房到儿子的床前来,但为了彰显出父爱,父亲又一直坚守在门口守望着儿子。再譬如,那暗恋的同学王菲菲来看我,出门的时候故意走在最后,还回头看了我一眼,脸还红了。那种着墨度的把握都是那么地惟妙惟肖,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优秀的小说内涵,即:小说人物、小说故事、小说情节、小说细节以及小说蕴含的思想,均来自于芸芸大众的现实生活之中,而又高于现实生活。所谓“高”,就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照抄照搬,是把现实生活中最普遍存在的最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以及蕴含的思想,作为素材,采取最能表现这个小说的别具一格的耳目一新的手法,把它剪裁出来缝织起来,创作出一件漂亮的时尚的穿着爽酷又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衣服”。这就是作者,在“思”字上着墨的美妙之处。

总之,这个短篇小说,作者只留阳光在“创”字上艰辛开拓,在“思”字上挥汗着墨,使这篇小说新颖别致,温润沉重;故事和思想的展现,凄美而温暖,理性中蕴寓批判精神,哀婉中引出指向性倡导,是一篇难得的难能可贵的优秀小说。

另外,如果在作品赏析过程中,按规定必须在鸡蛋里挑块骨头的话,主要是因为小说的人物量和信息量过大(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短篇小说创作的禁忌和问题,相反,这是好事,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造成在创作过程中,个别地方驾驭的还不是很娴熟到位,但瑕不掩瑜,敢于创新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未免会出现经验不足“短板现象”,这是常理,整篇小说仍然是,令人爱不释手的优秀小说。


【主持人:陶桃大地琴韵社长对只留阳光社长的绝品小说《回归》的评析相当全面而且深刻,这个全面与深刻是建立在细读细品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细读细品,就不会对只留阳光社长的小说内涵看得这么透彻。大地琴韵社长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作家,只留阳光社长的小说读得非常细致,总结的非常到位:《回归》之所以优秀,是在“创”字上开拓,在“思”字上着墨的结晶。他从六个方面对《回归》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创新进行了剖析,入木三分,深入挖掘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我们很多小说创作者大有裨益。我想只要我们能在课下好好品读大地琴韵社长的赏析,一定会收获的。下面我们向大地琴韵社长报以最最热烈掌声,感谢的精彩赏析!

现在有请我们今晚的二号主角只留阳光社长隆重登场,请社长给我们谈一谈《回归》创作体验,掌声欢迎!  


                                     

作者简介:

只留阳光:看点文学社社长,入驻江山两年多,发表作品115篇,其中精品71篇,绝品五篇。作品《柳色入我心》《莫让心中跑野马》《我的老父亲》等文被收录在《师心有痕》《师者行吟》等系列丛书,先后在《巴州文化》《青州文苑》《天河》《当代文学海外版》《会理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81557.html


关于《回归》创作的一点思考

感谢江山文学夜校提供赏析平台,感谢主评大地琴韵老师对拙作进行了精到细致的评析,大地琴韵老师的评析提升了拙作的文学魅力,深入挖掘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再次表示感谢。我先谈谈关于这篇文的一点思考吧,之后还有奇异果老师和夜闻雨声老师继续精彩。

《回归》这篇小说创作时,社会上一些新闻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北大学生杀母案,让人触目惊心,高智商犯罪,而且犯罪对象是自己的母亲,这是多么令人惊诧痛心的事情,我们开始反思亲子相处和自处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育;行驶车辆上与司机争吵夺方向盘的事件屡屡发生,影响最大的是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人们的情绪为何如此暴躁?生命难道就这样轻飘飘地逝去?还有……一系列的新闻事实冲击着我的心,让我有了创作冲动,我想呼唤这个社会上一些渐渐流逝的东西回归,于是就有了这篇小说。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仅仅把新闻材料加以扩展,那它还是新闻,不是小说。另一个问题是要想小说表现得内容更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广阔,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连接组合。于是,我构思了一个叫张超宇的中学生幸存者,采用似真似幻的方式让他到了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咖啡馆,与车祸死亡者进行了心灵对话。

我写了各个人物的遗憾和反思,泪水及后悔,其中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新风旧俗,还有学生时代的青涩情感,希望借此呼唤美好的回归。

这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和结构,稍带一些魔幻色彩,让主人公昏迷之中与死亡者心灵对话,更让所有人都能从第一视角自我剖析,从而打动人,感染人。

其他成功之处,主评老师详细分析了,阳光在此感谢大地老师给予的肯定和鼓励,在此,不做过多分析阐述,我更想谈的是问题。一个写作者,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作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照审美水平,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和提高。希望我的反思能给读者朋友以启示。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我发现当时写的这篇小说还是有许多不成功的地方或者说是弊端。

我之前一直喜欢正能量作品,这跟我本人的性格有关系,我喜欢所有温暖的,美好的,积极向上的因素。这也充分体现在我的作品中,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束缚了我的思维限制了作品的类型时,我就努力想突破。我想努力通过展示社会上的缺失来达到批判的目的,我以为《回归》多少涉及了一些社会的灰暗因素。而事实上,一开始,我就仍然是被束缚着的。

首先,文章的标题“回归”简单直接,目的性明显,缺少回味的空间,让整篇文章的指向性一开始就暴露在读者面前。

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引下,几乎所有的灵魂都得到了拯救:杀害母亲的少年,爱着儿子的母亲,一对私奔的恋人,出轨的男子,这些离开人世的,都得到了拯救;而现实生活中,张超宇的妈妈像是变了一个人,爸爸回归了家庭,父子母子之间夫妻之间互相理解和体谅,甚至是张超宇青涩的情感也有了朦胧的美好,花语百货的那个被背叛的女人也得到了幸福……

多么明确的目的性,这实际还是中国民众所喜欢大团圆结局,这种设置,削弱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批判性。虽然,小说设置了两辆大巴,一个开往天堂一个开往地狱,但是仍有很强的教化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作为小说的优点,毕竟它是代表了我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和理想,然而对于一个追求突破的写作者来说,我今天把这些当成了对我自己的束缚。我不反对正能量,也是正能量的实际践行者,但是我反对用正能量自我束缚,止步不前,让作品不深刻。我之所以去反思和剖析,也是在于追求标准的不断调整。

温暖和希望是正能量,可是批判现实主义就不是正能量?揭露批判,让黑暗和丑恶无所遁形,让人们在悲伤和痛恨中反思,以利道德提升和社会进步,同样是正能量啊。而现在,很多作者走进了正能量的误区,尤其是江山文友,深受影响,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同一性,歌颂赞扬居多,揭露批判为少;歌颂赞扬容易获精,批判揭露容易落选。作为一个社长,我真心希望江山文友关于正能量的认知以及正能量和文学的关系能更科学一些。

当然,我们还需明白的是,揭露批判不等于毁灭,总是要给人以希望的,鲁迅先生的《药》中,还给血被民众吃了的革命者夏瑜的坟头上安置了花环呢。总还是要有些亮色吧,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广大文友和作品评判者仔细思考,认真实践。

还有小说的主题,是不是一定要追求宏大?我的新晋绝品《猫事》,就曾被个别读者说成是无病呻吟,这篇小说没有宏大的主题,主要写一个女人爱而不得的疯狂内心世界,在得与失,放与缚之间她选择了放,放了对方,放了自己。如果爱情都是无病呻吟的话,那么这个文学世界将少多少优秀作品呢?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其实就是写人在爱情世界的迷失和拯救。“书中,木月迷失了,绿子迷失了,直子迷失了,连睡过一百个姑娘的把妹达人永泽也在情欲中迷失了,渡边也在直子和绿子中迷失,最后走向救赎之路”。《廊桥遗梦》,短暂的相遇,一生的回忆,我们无法用世俗观念去衡量一段美好情感。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叙述的正是她与荷西二人的小世界,小情感,包括日常对视的眼神,一些小小的矛盾,还有一些恋人之间大约都会做的事。如果文学仅仅追求宏大的主题,那么将有多少日常的美好被忽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包容的心态看文学,在写作上追求创新和突破,是吾辈当努力的方向。

幸而,目前江山领导正在这方面做努力和调整,精品和绝品的评审也都在改革创新,我相信,制度会越来越规范,评审会越来越合理,江山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今天拿我自己的文章开刀,剖析自我弊端,首先不开罪人,其次,藏着我对江山深深的期望。希望这个纯文学平台越来越能包容,希望江山文学呈现多彩面貌。

倘若我的创作谈能够在这方面起到一点点作用,阳光于愿足矣。


【主持人:陶桃只留阳光社长的创作谈非常详实是的,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连接组合。正如作者所说这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和结构,稍带一些魔幻色彩,让主人公昏迷之中与死亡者心灵对话,更让所有人都能从第一视角自我剖析,从而打动人,感染人。希望借此呼唤美好的回归,这正是作者想要的。只留阳光社长还说出了小说中不成功的地方或者说是弊端,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使我们明白了这篇绝品佳作诞生的始末,对于我们学习小说创作的朋友来说,显得尤其珍贵。掌声感谢只留阳光社长的无私奉献。

现在有请看点社团编辑夜闻雨声老师继续赏只留阳光社长的回归》,掌声有请。


 

副评夜闻雨声简介:

夜闻雨声,实名徐生龙,曾用笔名徐适,安徽金寨人,常年漂泊北京。1988年中学时,在《杂文报》发表处女作;1989年,《警惕办学商品化》一文获当年《杂文报》举办的“风华”全国中学生大学生杂文征文奖;先后在《杂文报》、《京华时报》、《北京广播电视报》、《中国电视报》、《北京电视周刊》发表评论、散文多篇。2019年开始网络写作,1216日注册江山文学网,加入看点社团。坚持平凡人写平凡事,热爱自由、飞扬、细腻的文字,崇尚人间温暖的真心、真情!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92327.html


荒诞中理性和温情的回归

读《回归》,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的荒诞笔法。这种新颖别致的表现手法,亦真亦幻,汪洋恣肆,犹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为读者搭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阅读想象空间,读着读着,便爱不释手了。细细品味,尽管作者笔法荒诞,但触及之处却处处充满理性和温情的思想光辉,这种荒诞中理性和温情的清晰回归,不仅照亮了整个作品的主题,也照亮了读者的内心。这里不揣浅陋,就《回归》在这方面的艺术特色,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荒诞与现实的交织

 

荒诞的笔法,像一柄双刃剑。如果作者运用得当,会给作品锦上添花;如果仅仅流于形式,便会给读者留下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糟糕印象。《回归》中,中学生与死亡灵魂的对话时荒诞的,奇异的咖啡馆是荒诞的,纷乱的卫生间是荒诞的,叛逆的少年杀母是荒诞的。然而,这些荒诞又都建立在现实的土壤上,慈母甘愿用百万家财去收获儿子的成长是源于母爱;厕所男背叛妻子情路难归的故事是现实中屡见;和女同学王菲菲的青涩暗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韩丽红在花语百货重获幸福爱情以及离异的父母拉手去花店是美好期盼。这一系列荒诞的场景和真实的人物故事,看似杂乱模糊,但在作者的笔下,却被描述得清晰自然,立体丰满,生动鲜活。由此可见,作者对荒诞这一写作笔法的运用,深刻而娴熟,炉火纯青的美妙境界让人心生敬意。

 

二、理性的控制

    

《回归》虽然取材于一则车祸新闻事件,但作者显然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这一事件的本身,而是跳出圈子,从多个侧面展现了主人翁张超宇于荒诞的想象中遭遇的种种人物以及由此引发的奇思妙想。从叛逆杀母的少年到愿用百万家财收获儿子成长的慈母;从背叛妻子情路难归的厕所男到苦苦暗恋的女同学王菲菲;从重获幸福爱情的韩丽红到深受婚姻折磨的离异父母。这一系列张宇超遭遇车祸后脑中亦真亦幻的荒诞人物形象,无论如何纷杂变幻,在作者的笔下,都被安排得井然有序,得体合理,处处彰显理性的光辉,引导读者去思考爱,思考教育,思考社会道德。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显然是有备而来,既没有盲目地去拓展荒诞思绪的疆界,也没有一味地陷入荒诞叙述的快感,而是站在异常清醒的高处,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始终没有偏离理性的思想轨道,让读者感觉十分舒服。此外,在语言的节奏和层次的跳跃上,拿捏准确,大开大合,收放自如,亦处处彰显作者理性成熟的笔触。

 

三、温情与回归

    

温情是《回归》最难能可贵的一面,始终贯穿于整个作品的主题中。叛逆少年杀死妈妈后,当回想起小时候妈妈亲吻他小脸蛋的情景时,忽然趴在桌上痛哭起来;曾在寒风中卖煎饼的慈母,甘愿用千辛万苦积攒的百万家财去收获儿子的成长,在她遭遇车祸后,终于懂事的儿子半跪在她面前,涕流满面;卫生间里那个背叛妻子,同富婆生活在一起的男人,神情痛苦地倾诉自己一刻也没有忘记妻子;一直在病房陪护我的妈妈,小心翼翼,仿佛我是她的瓷器她的宝贝;我一直暗恋的同学王菲菲来医院探视,在出门的时候故意走在最后,还回头看了我一眼;历经感情风雨坎坷的韩丽红,在热闹的花语百货,被一个男人献花深情表白;婚姻失败痛苦煎熬的离异妈妈,最后被爸爸拉到花店去了……作者对这一幕幕情景的细腻描述,温情四溢,处处闪耀着暖心的光芒,让人感动不已!

荒诞中理性和温情的回归,既是《回归》作者对社会生活中复杂人性发出的真诚呼唤,也是读者的心之所向,凸显了作者积极的价值取向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整个作品因此充满阳光和温暖的情愫,读来激荡人心,深受启迪!


四、微瑕

白璧微瑕,个人以为,作者将作品的主人翁设定为学生,限制了作品的广阔性和代表性,如果将作品的主人翁设定为成年人,以一个成年人的目光来透视复杂的人性,或许会更具深度和广度。


【主持人:陶桃夜闻雨声老师从四个方面对《回归》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赏析:一、荒诞与现实的交织;二、理性的控制;三、温情与回归;四、微瑕。夜闻雨声老师赏析比较全面,不仅画龙点睛般地总结出了小说的成功之处,也对小说微瑕予以提出,因为这是关于艺术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位文学爱好者的深入思考

现在有请看点文学社团的评论部长奇异果老师闪亮登场,继续为我们赏析《回归》,掌声有请!


副评奇异果简介

奇异果,实名刘红娟,教师。 江山文学网看点社团社长助理,评论部长,爱好文学、音乐。业余时间创作散文,小说等,作品散见于《西部文学》《华文作家报》《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家》,《宝鸡写作报》,《王益文苑》等。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79974.html

 

浅谈绝品小说《回归》手法与主题的融合

 

初读《回归》,被作者的荒诞手法惊艳到了。荒诞离奇的场景设置,意识流式的对话,急需要听众,又似乎无需被倾听。大段内心独白的流淌,在离奇的场景变换中为我们解锁出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透过镜像素描看家庭教育

  

作品开篇是两个半大孩子的对话。说起母亲,一个诉说,另一个倾听附和。听到对方的话,马上就能想起自己和母亲相处的样子。默契又同病相怜的感觉,更像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十六七岁的少年就是十四岁的我未来的样子,就像镜子里的人一样,这边是我,那边是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十几岁的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常常会感到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迫切地希望摆脱成人的监管,讨厌父母的唠叨。就像文中的我,即使班级考试前三名,书包里仍然装着几本有裸体女人的漫画书,不喜欢妈妈唠叨,心里住着不想让大人知道的秘密。因为家庭教育的脱节与缺失,他完全忽略了妈妈对自己的爱,甚至恨妈妈。想要反抗的萌芽已经悄悄萌生,只是还没有想过杀死母亲,十四岁时的自己知道杀死妈妈是不对的,虽然恨妈妈,但也知道没有妈妈就没有我。当他看到十六七岁的少年诉说杀死自己母亲的时候,就像是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因为恨妈妈的潜在意识和情绪一直存在,他不停地强调,“你是个杀人犯,我要去报警。”以此来逃避自己内心已经萌芽的罪恶感。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一方面,作者从主观愿望上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她希望那个杀死妈妈的孩子永远是不存在的。而另一方面,作者从客观方面对于现实中家庭教育做了深层次的思考。

  文中虽然列举的是特殊的家庭教育状态,但其实都是现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作者通过镜像素描般的方式,把孩子的内心剖开来让大人看。把这个失败的例子摆上案头,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青春叛逆期的危险。

  那么,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符合孩子成长?怎样才能陪伴孩子顺利渡过叛逆期?

  作者用了两个温柔又理想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梦境中孩子自救反省

  为什么要一定选用咖啡店呢?我想,作者是想从咖啡这个苦的角度出发,苦是人生一味,意味着苦尽甘来,所以咖啡店又叫回归。同时它也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一切苦痛,劫难,经历都是为了走向成熟。所以,在咖啡店里,男孩看到了未来那个杀了妈妈的自己,眼里流露出疼痛,悲哀和悔恨。紧接着,又遇到不同的妈妈,让他明白每个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就像文中那位温柔的母亲所说,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天使。

  (二)现实中家长成长醒悟

  从主人公妈妈对历经大难的儿子改变称呼到关怀备至,还有缺失多年的父爱回归。大人们在经历中醒悟,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家庭和孩子,让孩子感到了久违的幸福。当孩子和大人都回归到了初心,十四岁时我萌生的罪恶熄灭了,十六七岁那个罪恶的我自然就消失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最后没有找到那个杀死妈妈的男孩。

  这就是作者赋予作品的理想主义情怀。她希望所有的家庭都美好,所有母子关系都是融洽的。虽然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真正的弑母案还未尘埃落定,但我仍然要为作者对现实一直存有希冀的理想主义情怀喝彩。

  

                       二、在精巧的谋篇布局中见微知著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以主人公中学生张超宇为主线,通过出车祸后昏迷中的梦境,把几个热点新闻和素材贯穿于故事当中。如:傍富婆抛弃妻子的男人,为儿子砸钱买教训的母亲,因为高价彩礼遭遇父母反对而私奔的青梅竹马,为坐过站争执导致车祸的司机和女乘客,叛逆期的少年,出轨的爸爸和离婚后暴躁的妈妈。除了主人公的父母,这些鲜明个性的代表人物,又恰恰是同坐一辆车的乘客,也是车祸的遇难者。这样环环相扣,案里有案,巧到了极点的安排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又恰恰是因为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实例,它的真实性又让它不显得矛盾,令人不得不信服。

  另外,这些事件不分伯仲,没有绝对的重点,读来都像是主人公不经意的所见。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她把刻意的安排巧妙地隐藏于简单的事件进展当中,不露声色地把爱、责任、担当、宽容、感恩融入作品,让读者寻找现实中的影子,引起思考和共鸣。

  还有,作品通过荒诞的手法让死者与生者对话,把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拉近。越是面对残酷的现实,越是映衬出死者对生的向往。如文中所述,“我理解他们眼睛里包含的东西,就像我对王菲菲的期盼一样。”通过死者的无奈与对生者的寄托,让我们发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面对生命,一切都显得不再重要,只有活着,才能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

  诸葛亮见微知著,在隆中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而作者阳光见微知著,则是通过虚实结合的荒诞手法,现实题材的巧妙运用,探照出了社会百态,使作品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在回归中呼唤爱的理想主义

  

总是美好的,就像作者本人一样,温暖,向上,永远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阳光总在风雨后,历经磨难的人们总会迎来美好的希望。所以说,回归的不仅仅是人物、事件本身,更是作者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回归既是结局,又是开始,就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一条响亮的口号,一个充满力量的希望,所以,才会众望所归——美好而幸福。而作者就是那个一边呈现残酷的现实,一边强调美好向往的理想主义代表。

  文中,男孩活过来了,母亲笑了,父亲回来了,家,团聚了;百货店的女人重新收获了幸福;败了家产的儿子,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青梅竹马对爱的坚守;种种,都是理想的结局。生者的,死者的,所有人幸福的期待都实现了。就连最后,两辆大巴开向不同的方向,凡是车祸遇难者都上了同一辆,只有导致车祸的始作俑者,就是致死互不相让的司机和女乘客上了另一辆大巴。我想作者一定是让前者上了天堂,后者下了地狱。

  多么爱憎分明的感情!多么理想的结局。一切温暖美满的回归,都表达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诉求,亦是对正能量的呼唤和鼓励,对负能量的鞭挞和批判。

  爱与和平是所有艺术永恒的主题。这篇作品就是以爱的角度出发,既有小爱的温柔,又有大爱的霸气。

  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夫妻之爱,同学之爱,恋人之爱,陌生人之爱,这些小爱的汇集,呈现出了作者的大爱之声。她着墨布局,从小事件,小爱小情里发掘社会矛盾,剖析社会热点,发挥着一个文字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作品,她呼唤人间所有爱的回归,再把一切纷争都回归到爱上,用爱唤醒初心,用爱解决纠纷,用爱呼唤希望,这就是作者理想主义情怀的极致表现。

  曾在一篇评论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要说当代作家最有社会责任感的,当属余华,如果你不信,看看他的《第七天》就明白了。”带着好奇与崇敬,我拜读了《第七天》,它通过荒诞手法和意象的结合,描写了一个人死去七天里的见闻,犀利地反映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今次读到阳光的《回归》,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也让我耳目一新。原来,现实可以很残酷,结局也可以很美好。《第七天》结局是悲壮的,就像是死囚在等待着上法场那一刻的无助。而《回归》结局是美好的,是渐渐从平地而起走上彩虹桥的胜利。余华的理想主义在创世纪,阳光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说余华是带着悲悯与批判写下了《第七天》,那么阳光就是带着希望与理想写下《回归》的。

狄德罗说过: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我想,不管现实的暴风雨怎样残酷,只要我们满怀希望,只要有爱的回归,将一切回归于爱,世间怎不美好!

 

四、不足之处 

若说给这篇佳作提点意见,还真不忍心,毕竟她特别具有至善至美的理想主义情怀,是我所欣赏的。但恰恰也是因为这点,作品虽打动人,却总觉得少了些力量。个人认为,就现在文章的篇幅,涵盖的热点多,反而冲淡了每个热点的矛盾激发,建议作者或者整体扩大作品容量,或者删减部分热点内容,就一两点,再增加矛盾,使作品更富有张力。


【主持人:陶桃奇异果老师不愧为评论部长,对文章的评论自然有独到之处!她的评析也从四个方面展开:一、透过镜像素描看家庭教育;二、在精巧的谋篇布局中见微知著;三、在回归中呼唤爱的理想主义;四、不足之处。奇异果老师的赏析重点为我们解锁出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奇异果老师指出了小说不足之处

奇异果老师的评析是非常独到的。沿着奇异果老师的评析思路,我们不仅看到了《回归》的闪光点,也知晓了作品中存在的些微不足,这对我们以后的创作会大有禆益的。感谢奇异果部长的精彩赏析,掌声回报!

通过对位老师精彩评析的回味,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么三点:

、一篇好的小说是在“创”字上开拓,在“思”字上着墨的结晶。

、独具匠心的的荒诞笔法,充满理性和温情的思想光辉,这种荒诞中理性和温情的清晰回归,不仅照亮了整个作品的主题,也照亮了读者的内心离奇的场景变换中解锁出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至善至美的理想主义情怀,作品虽打动人,却少了些力量。

好了,我们今晚的赏析至此线束,希望能使大家都有所收获。我们下次再会。

 

共0页 0跳转